野火烧不尽
个人日记
可恨的是一阵什么“不明真相”的声音。(哦。错了,“不明真相”是用来作为修饰“群众”的,声音怎么能用这样的形容词呢?还是用“奇怪”的声音吧。)老欧被一阵奇怪的声音给吵醒了。像下雨,但雨声不会那么无规律地断断续续此起彼伏的,像割草机,老欧住的不是美国那三四十万就可以买到的带游泳池和带草坪的别墅啊哪里有什么草可割?再说半夜三更的,哪个疯了跑到没草的地方开割草机割空气玩潇洒?老欧聆听了一会儿。凭老欧那可怜的有限的知识是无法判断那是什么一种声音,不是鸟叫声不是狗叫声不是猪叫声更不是歌唱家汤灿生前的天籁声和生后的悲切声….,老欧害怕是地震的前兆地球发出的警告声。(据说唐山,汶川等大地震前地球老人家就向人类发出过警告但….(你们知道的)。想到这里。老欧趟不住了就起身来探究一下,本来老欧没有夜里起来拉尿什么的习惯,因为老欧不需要,不像他的一个亲戚,肾功能差每天晚上起来好几次。今天老欧还是决定上厕所一趟。再说,声音正是从厕所那个方向传来的。
老欧所住的学校是省重点,学校外面有两堵墙,一堵是广告墙,另一堵也是广告墙。(老欧学鲁迅“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广告墙不贴大广告,只贴小广告,通常是“租房。138….5478”,“学区房出租。159….1234”“陪读房”“招男生两名…”“只招女生….”“搭伙….”等等等。写到这里。老欧想起来古诗两句“丛丛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其实,这首诗与此情此景真是风马牛不相及,但老欧不知怎么回事就想起了这两句完全不相干的诗来。对了,因为广告贴的就是层层叠叠的。哈哈。还是有点关系嘛,这不,城管队员正在对这里的广告进行清除。“几度呼童扫不开“,这不正是也有关系吗?哈哈哈哈。牵强附会了。牵强附会了。吵醒老欧的奇怪声音就是这先进的清除小广告的高压喷枪发来的。只见一辆标有”荆州城管“的专用车缓缓行进,一个人用手电定位,另一个人端着高压喷枪对准小广告扫射,几秒钟就把一张贴在墙上的”牛皮癣“给搞定了。
这本来是好事。可惜,清除了租房的“牛皮癣“,却把被牛皮癣给遮盖着的“办证”的“刺青””纹身”的满目疮痍给露脸了……因为那不是用纸写的,而是油漆或比油漆更厉害的什么“化学武器”给直接刷在墙上的,尽管白色的涂料遮盖了一次又一次,但还是显山露水,很有艺术性很有生命力,哈哈,办证,此乃中国特色也。老欧曾就办证特色写过一篇文章,自己把自己给和谐了的。这次也不多说。别偏题太远。
为什么标题叫做“野火烧不尽”?是因为租房小广告的张贴清除,清除后再张贴。如此反复早就司空见惯,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反复上演不正像“野火烧不尽”一样的吗?清朝有个故事,说是曾国藩带领湘军打太平军“屡战屡败”,此贬义词被李元度改为“屡败屡战”,你看。多好的意思啊!这小广告嘛。老欧也想不出什么好词好形容它们“屡灭屡生”顽强精神,几句狗屁的顺口溜结尾吧。“张张墙上纸,房东招学子,城管欲除之,陪读禁不止。”。
文章评论
璞玉
野火烧不尽,欲望贪又生。事情虽小,以小带面,发人深省,写的好![em]e179[/em]
欧布克
谢谢璞玉,给我接了野火烧不尽的下半句,高,高,实在是高。
欧布克
我写这东西没带观点,包括办证的牛皮癣,虽然说我对这些现象深恶痛绝,但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必定有其生成的土壤。
老菜
堵不如疏,听说有的地方专门修建了贴小广告的广告墙,不失为一办法。
心 语
管好你自己身边的那些牛皮癣和狗皮膏药就不错啦。
河东狮吼,
风趣,幽默,思维逻辑极跳跃,还好最后点题了,对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