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婆婆

个人日记

 落笔写下这个题目时,我的嘴角不由得翘了起来,想着姐姐如果看到了,一定会反反复复去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家里孩子多,结婚以后,基本上都有大姑姐,大家谈话聊天时就叫她们“小婆婆”。
  (一)从姐姐开始的时光
  其实,准确地说,我是先叫了姐姐,后来你才成了我的大姑姐——小婆婆的。那一年的春天,你挺着大肚子来我的医院住院待产,虽然看上去比较臃肿,但是还是掩不住你漂亮的容颜。母亲拉着你的手告诉我:这是你回叔家的女儿,比你大三岁,你要叫姐姐。
  那天我真正体会到了杨姨(我的婆婆)的固执,因为二十五天前,大儿媳来我这生孩子,个头不高,却正常分娩了。这回到了自己的女儿,个头高挑,孩子还不是很大,她就是觉得自己的女儿可以正常分娩。我和几个医生分别去交代病情,因为姐姐是典型的扁平骨盆,分娩机会不大。我看着她,痛得满脸是汗,眼睛看着母亲,露出了一脸的无奈。最后,还是因为我发脾气了,才终止了这场闹剧。姐姐因为试产时间过长,体质下降太快,术后刀口一直难以愈合,看着她的隐忍,我回到家里就跟母亲说:回叔家的姐姐可真是没主见,什么都听妈妈的。
  姐姐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漂亮和隐忍,我一直去她家里给她的刀口换药,21天才愈合。我们打了二十几天的交道,她也没多说几句话,表情淡然,语气也很平静。她的家里只有十八平米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个大院里,因为民族的差异,我也很少说医学以外的话题,一连数天,来去匆匆。那一年是1992年的四月。
  再见面,我已经是你弟弟的女朋友,你成了真正的姐姐。我是在那年八月一日这天走进了这个回族的家庭,这次虽然是礼节上的拜访,却有着母亲说话的前提:你和你回叔家的儿子见了面就得好好相处,不要把我们二十几年的老朋友关系搭上。那一天,我心怀忐忑,不知道自己选择了一条怎样的路,我一个大汉民族的女孩儿走进回民家庭能否适应?这一次,我惊奇地发现,依旧漂亮的你,在父母面前还是很健谈的。正是因为你不停地说着过去,说着七年前的你住院的事情,一下子缓和了我的紧张情绪,表情也变得自然了许多,也让我们再一次的碰面有了一种温情。
  (二)磨合中的温馨
  我结婚时,我们正好相识七年,那时间虽然已经很久了,可是我们真正的相处还是从结婚以后——你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小婆婆”开始的。婚后三个月,早孕反应让我整天地无精打采。我性格具有双重性,高兴起来是反映敏捷,快人快语;低沉时,只喜欢自己静静地看书。因为姐姐家里动迁,婆婆家里变得热闹了,三室一厅的房子,一个房间住进去一家人。一时间,过惯了清静生活的我烦躁起来,再加上孕吐,我的心情一段时间比较低沉。
  我经常会回娘家,在母亲身边躲躲清静。因为回族的饮食比较特殊,我回娘家的次数多了,引发了我们婚后的第一场“战争”。
  “我说,你能不能在家里吃了饭,再回去啊?”刚下班的爱人,语气就带着不满意的质疑。
  “我回个娘家还得跟你打招呼啊?我母亲做了饭菜,难道我不吃就走!”我也是很生气地回答着。
  “我们的孩子落户可是回民。”
  “我从来也没说过让孩子随我啊?!”我们的争吵声一声高于一声,我最后无奈地说:“我们永远会有分歧,我可以把孩子做掉。”
  他气愤地转身,摔门下楼了。
  晚上,我一个人越想越气,我己经尽最大的努力在尊重回族,也让自己能很好地融进这个家庭。母亲因为我的婚姻,在家里为我们单独购置了餐厅用的锅碗瓢盆,因为理解,所以尊重。本来就因为孕吐很难受的我,晚上没有吃饭。爱人回来也是闷闷不乐,倚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电视。
  婆婆出声喊着刚下班的姐姐过去,估计是因为我们白天吵架的事情。我静静地看着书,没有一丝睡意。客厅里传来了姐姐的说话声,声音不大,断断续续,但是大概的意思我还是听明白了。她在批评着弟弟,说着我进门改饮食习惯的不易,说着公公因为喜欢我的性格才极力地去促成这段婚姻的不易,婆婆也在一边帮衬着,我在房间里听着,不觉间委屈的泪水挂满了双颊,我没想到在家里最慎守清真的婆婆和姐姐站在了我的这边。
  婆婆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因为公公很喜欢女孩子,对姐姐是疼爱有佳。嫁到婆婆家的两年里,第一年我怀孕生下了女儿,第二年我的母亲得病去世,我基本上还是生活在自己忙碌的世界里。生活就是柴米酱醋茶,难免有时候不对味,但是我很庆幸,我们一直保持着和谐的状态。姐姐动迁在婆婆家居住了两年多,工作之余一直帮我带着女儿,照顾着家,她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小婆婆”。
  前年,我手术治疗伤脚,她还和多年前一样,跑前跑后,做着我爱吃的饭菜,每天都会准时地出现在我的病房里,又开始了一段照顾我又照顾着女儿的生活。四个月的轮椅生活,让我少了几许烦躁,孤独的日子里多了几分温馨。
  “芳,想吃啥?告诉我,姐姐给你做。”每次走进病房她都会说上一句。有时候我会想,生活走到今天,我和爱人的相处,好多的包容和忍耐来自于我的“小婆婆”的支持和理解。她渐渐地走进了我的生活,也走进了我曾经一度受伤的心。
  (三)姐姐是水做的女人
  与姐姐相处多年,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流泪,用她自己的话讲,她就是忍不住,只要是动了感情的事情,不管是高兴还是伤心,她都会流泪。
  第一次见她流泪是在她初为人母时,当我把她的儿子递在她的眼前,还在手术台上的她已经是泪流满面。或许是因为一种喜悦,或许也是因为那种彻骨的痛,我知道那一天的眼泪一定是幸福的。姐姐再次流泪是在我第一次去婆婆家做客,一见面她就拽着我的手,说着弟弟的好,说着她的儿子,最后又回到了那句感谢的话题。就在我抬头望向她的瞬间,看到了她眼里的晶莹。
  “女人会哭,才能让人心生怜惜。”母亲曾经因为我倔强的性格,从结婚开始就一直在劝我,女人一定要让人知道怜惜。可是性格所致,我很难学成那样,眼泪于我是最值钱的东西,从来不会轻易地流下来。也正是因为这个性格,我觉得我和婆婆家的人一直有距离,尤其姐姐爱哭的性子,有的时候我是躲之不及,不过有时候看着她梨花带雨的哭泣,我的心里也是酸酸的。
  因为公公的疼爱,姐姐的性格有点脆弱,所以容易落泪。长像出众的姐姐,上学时就非常爱美,总是喜欢穿比较时尚的衣服,梳着比较流行的发式。职高毕业后,她进了银行工作。她和姐夫是邻居,从小一起长大,而且也一直在一个学校读书。姐夫接了父亲的班在一个企业工作,工资微薄,他早早地办了停薪留职,自己出来创业。他们是有缘人,又是同一个民族,婚姻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我结婚那时,正是姐姐生活最难的时候,姐夫工作不稳定,每天早出晚归却收益不大,家里要回迁,孩子又要上学,总之那时姐姐有点心烦气躁。尤其到了选房进户时,公公让她选择大一些的房子,将来住着舒服,可她觉得自己的负担太重,流着眼泪和公公吵着架。最后,公公还是找到我,我给她讲了房间后期产生的费用和房屋朝向对房子居住舒适度是差异很大的,避开公公强硬的态度,姐姐也就明白了父母的苦心。
  姐姐和姐夫结婚多年,生活一直颠沛流离,公公看着心疼,一直帮衬着他们,公公的突然离世对姐姐的打击是最大的。那一年的十月,公公在单位突发脑溢血,再送去医院的途中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我第一担心和公公一起患难至今的婆婆,再就是担心姐姐受不了父亲远离的事实。从开始知道事情的真相开始,姐姐眼睛一直红肿着,半夜看着婆婆入睡后,都会自己躲在房间里哭上一阵子。姐姐第一次让我感觉到了她的坚强,公公去世后,她挑起了陪伴婆婆的重任,真正成了婆婆贴心的小棉袄。
  其实,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合格的儿媳,可是跟姐姐比起来,还是觉得姐姐跟婆婆才叫做贴心。尤其最近几年,公公的离去,让我感觉姐姐一下子长大了,身上的任性也去了大半。在那一段黑色时期,婆婆每天都会落泪,姐姐在悲伤之余一直住在婆婆家里。每天以泪洗面,但她却开始操持起家务,把婆婆家里外打理的井井有条。那时的姐夫事业无成,外甥面临着考学,姐姐可以说是心力交瘁,我却在她的眼泪里读懂了一种成熟。
  姐姐一边照顾着家庭,一边照顾做着婆婆,很快的姐姐瘦了一大圈。那时的我开始走出低谷,一边工作,一边兼职做销售,刚刚显露出一点点的工作能力。公公曾经是姐姐的主心骨,渐渐地姐姐遇事开始和我商量,对我满怀信任。就连外甥中考学习阶段,她都让我帮着孩子补习,我也多次代表她给外甥去学校开家长会。那时姐姐的生活有点杂乱无章,除了工作,其他的大部分的时间她都在考虑怎样好好地继续下去,保持家的完整和圆满。姐夫虽然在工作上一直没有起色,姐姐却一直任劳任怨地支持着他,和公婆一起乐呵呵地生活。
  因为我身体的原因,就是在那样艰难的日子里,姐姐一有时间还会来帮我们做家务,脸上依旧是微笑,虽然那笑容中有着淡淡的忧伤和苦涩,她却一直坚持着……岁月如梭,浅淡了许多故事,但它却裹扎着一股浓浓的亲情在我们心中静静地流淌着……
  (四)姐姐富了
  姐姐一直是大方的,这和我有着共性,相处起来也就有了一种意想不到的和谐。婆婆最长说的一句话就是:买东西,绝对不能让我女儿和小儿媳去,肯定会不听话,浪费。你俩要和你们的大嫂多学学怎么持家。在婆婆那里,大嫂成了我们持家的榜样。
  姐姐在生活最困窘的时候,她每次回娘家都是大包小裹,上至父母,下至侄子侄女都有一些小礼物,尤其是给女儿买了很多扎头的发卡,每个周末都给女儿收拾得花枝招展。女儿在上学前,我们即使搬离了婆婆的老宅,她依然会依赖姑姑,大一些,更是崇拜姑姑的审美观点。有的时候,我会有错觉,感觉女儿和姑姑比和我都要亲上三分。
  我是个对待工作比较认真的人,可是跟姐姐比却成了屌丝级人物。姐姐二十岁工作,那时单位还叫城市合作社。从工作的第一天开始,她就兢兢业业,认真对好每一笔款项,从未出现过任何的差错。等到企业改制,挂牌为哈尔滨银行时,她已经是企业的老员工。姐姐学历不高,只是职高金融毕业,但是她三十年如一日,至今仍是银行自工作开始至今,无一差错的第一人。
  姐姐工作态度极为认真,但是却没有很好的组织和宣传能力,她始终是业务标兵,却没有一官半职。每每提及工作,对业务的专项她是侃侃而谈,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笑容。当企业晋级奖励这些对企业有贡献的员工时,姐姐再次荣登榜首。
  姐姐富了,这是近两年我们最爱说的玩笑话。其实,也是最真实的写照。姐夫终于抓到了好机会、好项目,在城市扩建时,承包到了几栋楼的建筑工程,几年下来,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她自己因为业务精湛,也享受着企业的年薪制工资,等同于各支行的行长及的待遇。
  我一直认为金钱会让人骄傲,或者变得骄傲了。姐姐依旧住在公公给选择的70平米的房子里,每天挤公交上班,早八晚五,生活的节奏一直在继续着。唯一的变化是对婆婆,姐姐这几年完全承担了婆婆的所有开销,小到零食,大到收拾房子买家具,她都是一一俱到,从不和兄长和弟弟计较,有时候还会特意嘱咐婆婆不要在我们面前提及。因为她生活的稳定和幸福,直接影响到了婆婆,婆婆脸上总是挂着知足的微笑,姐姐成了她晚年真正的依靠了。
  (五)有个姐姐真好
  有个姐姐多好?这一直是我儿时的梦想,可是从我记事起就知道了,我只有一个哥哥。在外公老宅里长大的我,幼时经常会问母亲,我为什么没有姐姐?每次母亲都会抱起我,告诉我有个哥哥更好,他会保护我的。
  慢慢地,我长大了。因为我从小就帮着外婆做事,在外人眼里一直觉得我是哥哥的姐姐而不是一个小妹妹,所以,在我心里更加向往能有一个关心我、爱护我的姐姐。尤其看着和我一起长大的小英,因为有个大姐,每天梳着漂亮的小辫子,穿着姐姐给补洗的衣服,那个高兴劲儿令我艳羡不已。随着年龄增长,我的内心对姐姐的渴望更加强烈。
  结婚后,我一直谨小慎微地和姐姐相处着,害怕她们所说的“小婆婆”的噩梦在我身上重演。没想到多年以后,我有了真正的姐姐,她竟然是大家嘴里说起的大姑姐——“小婆婆”。
  结婚后,我的身体一直很差,尤其有了女儿之后,更是又发了免疫病的爆发,十几年如一日,我们天都得记着吃药,来维持自己的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姐姐也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总是对我照顾有佳。生活里少不了油盐酱醋茶的小事,也少不了分歧和摩擦,她总是周旋在我们和婆婆之间,用自己的付出,感动着大家,让一个家庭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有时候,我看到古稀的婆婆偶尔的“小任性”,我会禁不住微笑,那表情和多年期的姐姐是如此的相似。岁月更迭,在父母呵护下成熟的姐姐,现在却在呵护着自己的母亲,反哺之情令人感动。
  又十年,走入不惑之年的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也变得深沉了几分,可是姐姐依旧爱哭,依旧穿着自己喜欢的色彩服饰,依旧快人快语,依旧花儿一样的美丽……
  生命里的每一个片段,都有时光悄然来记载,一如我们姐妹,从相识到相知,从一对普通的世交姐妹相处到一脉亲情,虽无关雪月,却演绎出一季花开的明艳,安暖了彼此的心。
  又是一个母亲节来了,是难得的大晴天,姐姐一早打来电话,要领着婆婆去新建的中国亭园去看看。我带着女儿,和她们一起漫步在亭园里。一条条弯曲的小径,一个个优美的亭台楼阁,还有满园盛开的紫色丁香,人工湖边,碧草萋萋。
  姐姐背着一个时尚的背包,一身红白相间的运动套装,齐耳的短发,淡淡的妆容,有着不惑的淡雅。你一边走,一边给婆婆和女儿拍照,还不时地嘱咐我,休息一下注意自己的脚。那一天,阳光明媚,看着站在花丛中微笑的姐姐和女儿,恍然间,耳边又传来了母亲说过的话:丫头,你看看,玥玥和她姑姑长得真像,不知道的人,一定会认为她们才是真正的母女。
  风从我的头顶掠过,天淡淡的蓝色让五月的天空变得如此的温柔。抬头,满目葱茏。又见你,站在婆婆的身边,左手拿着水壶,右手帮婆婆举着吃到半截的蛋糕饼,嘴角的笑带着阳光般的暖。女儿轻轻地拽了一下你的衣角,指着从花丛中飞过的彩蝶,你们一起朝身旁的丁香望去,我快速地拿起手机,把这温馨的一幕定格在我的相机里,浅浅地印在我的心中……
  时光荏苒,我们的容颜渐渐老去,那岁月里些许的欢愉,些许的泪水,些许的甜蜜和苦涩,都在一袭平淡的烟火里任我们去慢慢地回味。走过年轮的华美,当一切渐行渐远时,我还有你的陪伴,真的是一种幸运。那些俗语碎念,早已被你感动得抛于脑后。我一直相信,我们的遇见是今生最美的缘。
  五月的北方,是丁香盛开的季节。丁香的花语是光辉。因为它特有的清香味道,备受大家的喜爱。收到丁香花祝福的人,一定会有个令人羡慕的光辉人生。多想,摘下一朵紫色丁香送给你,我的姐姐,你幸福美满就是我今天送给你的最好的祝福:健康快乐,永远年轻!

文章评论

明月如霜

有个细心的姐姐真好![em]e163[/em][em]e163[/em][em]e178[/em][em]e178[/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