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礼可以和马云不同
社会评论
今天看新闻,看到很多关于汇源果汁并购其上游产业的报道,不禁为朱新礼在果汁产业愈战愈勇的姿态敬佩有加。毕竟,近来中国知名企业创始人都在流行退休,而朱新礼却在整合产业链,重装上阵。
中国今年猛刮退休风?
中国民营企业家中有“九二派”一说,或许第一批成长起来的民企已逾二十年,近来突然觉得这些知名企业家都在陆续退休,而且每一个企业家退休都会成为商业杂志的封面人物被狠狠报道一番。如此前退休的史玉柱,其阳光、猛犬、葡萄酒的滋润仍被微博津津乐道。招商银行的马蔚华,其退休虽有浓重体制色彩,但不免给人以盛年而退的惋惜。
至于马云,年仅49岁,他创造了全球最有名的退休,名流云集,共同见证,公媒体自媒体更是资讯爆棚。咂摸一下马云的退休过程,倒也能理解他的心情,更由衷地希望其接班人能够继续保持企业活力,使阿里巴巴能够保持对客户、职员、股东以及社会的责任。
马云之后,又一业界大佬刘永好也宣布退休,这位中国富豪榜常青树的决定不知是否受好友马云的影响,其后更重量级的任正非、宗庆后、王健林等也都传出交接权杖一说。如同中国式过马路,撮拨行事也是中国企业界的特色吧。
永不言退的日本创始人
我42岁就退出自己在日本创办的上市公司,如今已经快8年了。作为第一个在日本创业上市的外国人,当时在日本经济界成了一个新闻,因为之前没有人这样做。
我这样做,并没有受任何人的启发。因为在日本,最成功的企业家几乎没有退休的。被称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他们没有人宣布要离开公司,他们几乎把企业经营和人生划了等号。他们主持公司大政一直到体力不支,即使退出一线,也会二线支持或帮助接班人,而不是所谓退出。
我不可以想象软银的孙正义突然宣布离开他的企业,也亲眼目睹宣布退出的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重返CEO位置,并实现了他以前没有达到的辉煌。以挽救日航而名震国际的京瓷创始人稻盛和夫,虽已年过80,仍然出席京瓷的董事会,对管理细节做出指示。
我和稻盛交往已久,万没想到今天他在中国是如此走红。作为晚辈,我非常尊重稻盛。但稻盛就是稻盛,他的那些最传奇的部分又是只有他才能实现的部分,是不可言传和理论化的部分。而如今稻盛的言传和理论,似乎已成为一种宗教,被中国很多企业家供奉。当然,这和知名企业家的推荐以及商业机构的营销密不可分,以至于快成了皇帝的新装,大家都推荐,仿佛自己若不拿活法或阿米巴说事儿就会被同侪轻视一般。
80多岁的稻盛不退休,在一边经营企业,一边宣传自己的经营理念。他之所以以此为乐,那是因为他自己认为这样舒服,认为这样是他的人生,这样活得自在,就像他自己在《活法》里面所说的那样。这也是我不赞成大家阅读太多稻盛论著的理由。
不一样的活法,不一样的经营
现在我还常被邀请去给企业家讲课。昨天在东京讲课时,我首先是向大家表示抱歉,“作为退出管理一线8年的人,实在是没资格给各位讲经营之道……”随后,我向大家讲了我的心路历程,如何从一个学生开始创业,如何因没受到日本社会的影响而找到自己的路,如何自己摸索独立思考。我讲的唯一主题就是:在做领导之前,做一个你自己;在学会领导别人之前,学会领导自己。
讲完课刚走出会场,恰好接到汇源董事长朱新礼来电,提及此次汇源果汁并购上游资源的事。“……汇源上下游整合是大股东对市场的信心和决心,在当前企业家退休潮期,我还在拼搏不是为了自己……”
朱新礼是我最钦佩的企业家之一,深知他的为人和经营思想,对其各种决策的背景也有了解。朱新礼对果汁产业的执着和坚守令人敬佩,看来近期国内企业家的退休跟风热对他的心理还是形成了无形压力。
朱新礼是朴实且务实的人,更是那种善于独立思考的人。正是因此,他才能在短期内构筑起果汁王国,经历了其他企业家没有经历的波折。例如,当初他将下游果汁业务卖给可口可乐一事被媒体炒作得一塌糊涂,最后被商务部叫停。但现在证明,当初朱新礼的判断是那个时期最有远见的判断,而媒体、盲从的民众和管理机构却合力做了件既不利人又不利己的糊涂事。前一段时间商务部专家还撰文说反对那次收购实在不该,而一个叫郭松民的知名人士2008年时写的“汇源让可口可乐招安意味着什么”文章仍高高挂在百度搜索的前列。这种丝毫不懂企业经营的政治投机者的无稽文章竟然也能被如此跟风,再联系“独立思考”一词,让人不免对现实有些小悲哀。
中国不乏企业家,但缺乏有自我特色的企业家。史玉柱、马云都是独特个性的企业家,其退休有其产业特点和安排,有独立思考的企业家当然不会跟风,媒体更没有必要把几个重量级企业家的退休炒成一阵风潮,无论从年龄和企业家总量,这些人的退休都再正常不过了。
个性化才是产业升级的基础
我和国内媒体有很多接触,发觉撰稿者几乎都是不到30岁的年轻人。他们有热情,有正义感。但是,有一点确实非常不好,那就是他们容易跟风,尤其是产经记者更是如此。毕竟不同于一般社会问题的报道,产经报道除了实时快速之外,更需要知识积累,需要透过现象对本质的洞见。至于具体的经营决策问题,就是那些在商场上出生入死的企业家,也经常踌躇不决,前瞻后顾。有时甚至为了掩盖自己的犹豫,不得不装作果断的样子而已。
你想想,连一流的企业家都在苦恼的问题,一个刚入社会的记者怎能将其模式化甚至能一览无余呢?可是,为了赶紧写稿子,记者们一定要找一个读者和业界都认可的方程式,照此快速成稿,并规避同行和读者的质疑。
如炒作家族企业不行是一个跟风,炒作早期退出也是跟风,炒作地震义捐也是跟风。
退休了的我,根本不在乎媒体炒作什么。但是一个正操持企业的企业家,尤其是面向广大消费者的企业家,又不得不取悦媒体。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有战略的企业家,他做出的决策也往往是独特的,媒体不可能马上理解。比如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一事,当时几乎整个媒体都在炒作反对。但实际上那是朱新礼做出的最正确最有勇气的决策。
我不知道数年后,现在跟风宣布退休的人有几个人真正退休,甚至马云,或许还会去做更重要的事。但是,我相信生来就是企业家的人,将会永远活跃在商场,而他们所创业的企业,将会是他们人生中最为关注的一部分。
我赞成马云急流勇退的个性,更赞成在跟风潮中逆流而上的朱新礼的个性。我喜欢的不是企业家的成功与否,而是企业家的个性。中国企业家的个性百花争艳之日,才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之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