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使命

个人日记


 生命——使命
悼念我们的恩师——陈良才老师 
 
     
       2015年1月25日,华中科技大学老干处,陈老师生前的
同窗、同事,好友、弟子,家人、亲戚在武昌殡仪馆送走了我们尊敬的陈良才老教授。老师的灵肉化作一缕青烟消失在那哭泣的天空,一尊鲜活的生命从此回归大自然,再作它自然的轮回。“死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愿陈老师在天之灵安息。
       人的生命源于自然,属于自然,从十月怀胎到生命的终止不过几十年,所以,我们应该善待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所谓善待生命,我以为就是珍惜时间,人生的各个阶段,我们应该把握好,即使身处逆境也应该积极面对。譬如我们的陈老师,文革期间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住“牛棚”,下派农村中学,照样开朗直面。如果在那里感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只能是浪费了自己的生命。我们的教育就是非红即黑,慢慢才提到“多元”,这当然是一个进步。人性的善恶是同时并存的,我们的陈老师教导弟子要尊重、热爱教师职业,要以扎实、创新的功力从事教师职业,要用心去感化自己的学生。我们提倡“惩恶扬善”,扼“贪欲”之心,执“善良”之心,怀“感恩”之心,揣“包容”之心就是尊重生命。有的人无知的认为,生命很简单,一不小心
活了几十年,须不知,由卵子与精子结合开始形成生命,由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到最后身体化作一捧尘土,可以叫历尽千辛万苦吧!何况自然界中的万物之灵——人,创造了人类文明。从“茹毛饮血”到“上九天揽月”......人类文明的成果,无一不是“人”一代一代文化传承的结果,陈老师谆谆教导犹在耳边。可我们现在的一些人又是怎样在敬畏生命呢?古文化可以扫除,古文物可以拍卖,古建筑可以拆除......还冠以“文化的趋同性”。这也是陈老师年迈以后耿耿于怀的心结。尊重历史就是敬畏生命!
      
老人家享年八十骑鹤西去了,陈良才老师走了。老师在弥留之际还是极其豁达 ,因为,老师一生无憾了,有老伴,儿子媳妇,有从美国赶回家的女儿,有家族亲人,有学校领导,有同窗同事,有好友弟子平静地送他老人家上路。
      陈良才老师走了,作为教书育人的职业,陈老师无憾了,老人家以自己精湛扎实的功力,以多幅美轮美奂的激情大作,以循循善诱的授课天赋,以兢兢业业的职业道德,以爱兵如子的慈爱情怀赢得历届学生的热爱,赢得学校的赞许,赢得社会的褒奖。
      陈老师生命又进入了轮回,这个平凡而光辉的生命牵动无数的弟子,弟子们悲哀,赞叹,惋惜!
      陈老师教师的使命结束了,在他及其他老师的辛勤耕耘下,无数小草,野花升华成参天大树!
      陈良才老师,您的弟子们会传承您的衣钵,把弟子该在自己生命里的使命好好继续下去,与您一样努力做到“勤于业,爱于心,立于信,
于下,奉于身”。
     
            愿恩师陈老师安息!
            愿师母杨老师保重!
                                                                                                           
                                                                                                  
                                                                          您的学生    袁峰  代表弟子们于复山之日悲歌

                                                                                                                              2015.1.27.
         
                       
                 
   陈老师的学生程从荣  现在执教于武汉中南民族大学
  
沉痛悼念陈老师

程从荣
2015.1.27.

    曳杖惊闻在大寒  
    曾经小暑问平安  
    哀思远接浠河水  
  绛帐重
瞻泪不干


 
好友钱子付读后评论奉上,子付看问题总是入木三分。

    从某种角度来说,生命的获得是偶然的促成,但佛教里就没有偶然这一说;平心而论,我倾向于后者。在动物世界,降生就意味着使命,也就是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而万物之灵的人,基因的传承只是使命之一,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使命之二。为此,人活着有比一般动物活着负有更深层的使命;于是无数的人的生命,创造了世界的文明。——从大的方面来说,《生命——使命》可能就是要说这么个意思吧。从小的方面来说,作者看到自己老师的逝去,心里感慨良多,应该的。作者也是上了年纪的人啊!——钱子付    2015.1.28.



 
  原来的习作放在了老住处,于网络下载几张素描头像聊述人生苦短,也表达对陈老师教诲的感谢!                      
                                     童年
图片
 
图片
 
                                        青年
图片
 
图片
 

                                        中年
图片
 
图片
 
                                        老年
图片
 
图片
 


2015.1.27.











文章评论

洪浪

陈老师不幸逝世,我们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好恩师,心情十分沉痛。在此,愿恩师一路走好!愿杨老师及其家人节哀保重!

阿明

凤栖追忆成千古 送师万里长江心

扬子

来年的腊月依然存在每一个人心中

春暖花开

恩师豁达开朗的性格、爱生如子的深情、追求艺术的执着、让人钦佩!特别是老师坚强的毅力及对人生的态度更是值得学生敬佩!愿老师一路走好!在天堂轻松、愉快!

冰红茶

陈老先生寿终正寝是有修来的福份所至,能得以善终才是我们对生命追求。

春天

[em]e183[/em] [em]e183[/em]

成汉菊

敬爱的陈老师永远在学生心里!

老顽童愣头青

沉痛悼念陈老师 曳杖惊闻在大寒 曾经小暑问平安 哀思远接浠河水 绛帐重瞻泪不干

书汉

尊师驾鹤西去,袁老师感慨万千,发此微信表示悼念。以表师生之情。值得一赞。[em]e179[/em]

钱子傅

从某种角度来说,生命的获得是偶然的促成,但佛教里就没有偶然这一说;平心而论,我倾向于后者。在动物世界,降生就意味着使命,也就是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而万物之灵的人,基因的传承只是使命之一,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使命之二。为此,人活着有比一般动物活着负有更深层的使命;于是无数的人的生命,创造了世界的文明。——从大的方面来说,《生命——使命》可能就是要说这么个意思吧。从小的方面来说,作者看到自己老师的倒下,心里感慨良多。应该的。作者也是上了年纪的人啊!

一棵树

是你以前说的原来城建的老师吗?从中看见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看到了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但大度宽容我觉得还要看对象,否则有可能在纵恶伤己。

一 笑

老教授也算是寿终正寑了,这对活着的人来说也是最好的安慰。

~ 清风 ~

八十多岁,也是有福气的人。高寿。醉阁主人,师生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