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西施是否悲伤
个人日记
一
我到西施故里不是专门旅游去的,而是和一大群人在诸暨市召开这一年的竹业学术大会。
也因此才知道诸暨这个城市以及它与西施的关系。那是2012年11月22日,一个有着绵绵细雨的冬天。
回来后,知道我去过西施故里的朋友们都几乎问过我同样一个问题:“见到西施没?西施倒底有多美?”
我说:“很美。沉鱼之容貌,想象中有多美就多美吧。”
而我却想知道西施是否悲伤。
2500多年前的故事,除了文字没有影像记录,可以有画像,而这些画像却也是根据文字加自己对美丽的理解进行的,所以,西施的美都在各自心里,去与不去,都便一样了。
(下图是在西施殿这一景点拍的,只为说明我到过西施故里。)
二
22日乘机来到诸暨市还早。入住开元酒店21楼。在落地窗前俯览这个陌生的地方,已然看不出一个城市与另一个城市的区别。一样的水泥森林。只是阴雨着,听说我们酒店在城郊,才感觉没有多少车流人流。却也和之前心中的江南城镇的印象有着差别。好在,我不为这个城市而来。
我看过有关诸暨名字的由来。洋洋数千字,还带着古文。于是,看来看去终究没弄明白,倒是越看越晕。就还是记着最为简单的说法吧。“诸,众义;暨者,及也。诸侯毕及而停留于此。”竟联想到这次会址的选择意义了。我们诸位,也为竹业聚集于此。
我想去城里看看,可相约之人都不愿意去,都笑说“仅为西施而来”。便也罢了。
会议期间的一日三餐都在酒店吃的。这里有一些名小吃,也是以西施命名,如西施豆腐,西施舌。还有香榧的种子有两个眼,也给叫成“西施眼”。
尝过一种带有颜色的烧酒,浓度58°左右,颜色几乎和红酒无异,已经忘记酒的名字了。
这里的一些建筑地名也与西施有关,如浣纱路浣纱河浣纱桥西施广场还有浣纱庙。
三
去西施殿是会议日程的安排。也定是满足这些为西施而来的人吧。这天是23号下午。继续下着细雨。清冷清冷的。300多人,一个庞大的队伍被分成两组,蜂拥着来到位于诸暨市浣纱南路的西施殿。殿外就可见那些雕刻精美,刻意让人感觉有些古老的殿宇,精心设计的梁、柱、门、窗。
走进门楼。
这里的亭台楼阁乃至一草一木也显然都是经过人们精心设计的。这些都不是千年建筑,都不知道翻修整理多少次了。
鱼贯着走完西施殿、古越台、郑旦亭、碑廊、红粉池、沉鱼池等主题点。没有花多长时间,也不容许花多长时间。光看看这些名字几乎就可以知道在说着什么了。
倒是入门时“耕读传家”几个字给我深深的触动。古人崇尚耕田种地,以此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圣贤书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这里的“读”是读圣贤书,为的可不是做官,是学点“礼义廉耻”的做人道理。因为在古人看来,做人第一,道德至上。真值得我们学习。
只是我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地方有着这几个字。
古越台以及里面的台内奉的勾践文种范蠡的雕塑。正是仿古戏台搭建的,寓意历史是一大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台。
于是便可细想西施的那个年代,正是春秋晚期。那个时期诸侯都在混战,似乎都是分不清是非的。吴国和越国之间也打得难分难解。起先是越王勾践打败了吴国,杀死了吴王阖闾,然后是继任的夫差报仇打败了勾践。再然后是勾践打败了夫差灭了吴国,成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这个过程中,最为广泛传颂的一计就是勾践把美女西施进献给了夫差,诱使夫差荒淫无度不理国事,最后计成。
于是人们便一直嘲笑吴王夫差听信小人杀了忠臣伍子胥为色亡了国。称赞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复了国。称赞着西施“以身许国”的大义。
而有谁细细体谅西施的情感。
传说中,西施被进献之前是越国大将范蠡的情人。是苎萝山下浣纱江边浣纱女。为了国家舍弃爱情去了吴国。实际上在那个年代,女人就如一物件,同金银珠宝同城池同领地或者还和猪牛羊马差不多,可以被当成礼物送去送来的。竟管与范蠡爱深情笃。却是由不得自己。
又一纪念阁,夷光阁。夷光是西施的名字,姓施。不知道这名字在扁上怎么有这样的“夷”字,是我错了还是书法家整错了?
如果我们相信吴国灭亡是因为夫差贪念美色不理国事,那么就可以认为西施在吴国十年,吴王宠爱了她十年,若西施一直念及与范蠡的旧情身在吴心在越,这似乎是与人性有所背离的。吴王能“中计”,也是“人若爱你,必愿入笼”吧。于是我以为西施也会爱上夫差。毕竟人非草木。
勾践灭吴之后,西施去了哪里?
有很多的传说。记得小时候读的小人书《浣纱记》里说,西施与范蠡重逢双双乘舟隐退太湖。那时我以为他们“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和很多童话一样的结局。现在,我不相信她对10年的被宠爱会无动于衷。不相信双双隐退就让10年的过往如风吹过般不留痕迹。
后来,有作家写勾践灭吴后越国正等着女英雄西施回来,但西施因为真正爱上了自己的夫君吴王夫差,愿意陪着他流放边荒。
还有人写到吴国被灭后夫差自尽西施也随着自杀而去。
还看到有人写越国人在欢迎西施返乡的典礼上发现西施居然是怀孕而来……
实际上,吴国被灭之后,西施被她家乡来的官员投沉了江中。因为她已经与“亡国”相连系......
如今,可怜的西施被供奉成了荷花女神,成了以身许国的象征。
她是以此欣慰还是悲伤呢?
我不知道。
我是问百度呢还是问搜狗 ......
文章评论
keny
好一篇游记!才女知道得很多嘛,分析得很透彻。 其实人真是非常复杂,很难用是与非来评判-------
keny
再读,出了上面的疑惑还有更多的疑惑?西施与夫差十年没有后代?如有后代,应为吴人,越灭吴,肯定不能留下吴王之后,那么西施应该爱越国还是恨越国?如真是这样的大义灭亲,以身许国,该是被世人所称道还是唾弃呢?[em]e134[/em]
卡拉
文采飞扬[em]e179[/em]
在山一方
你就是一个活西施呀!
在山一方
还有一种说法,说根本没有西施这人呢。
真诚
读林业屈才于你!你该是中文系新闻系主任教授级高工。进入你空间是:读完了又再读,看了又看又再看,等待等待又再继续等待。。。
雪柳白鹭
沉鱼的西施美貌可以笃定,不过她和勾践凄楚的断了情缘,夫差损了江山抱了美人也算惬意,只是范蠡最后要落的收拾惨剧,拥着曾经沧海难为水的西施泛舟,不免暗自为他垂泪,西施那个感天动地的爱情让世人终究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