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乡下露营(1)——踏水而歌

个人日记


  
我们去露营的地方是在一个叫江油大康镇下庄坝村的一条河沟边的沙滩上。(下图是次日清晨补拍的照片)

图片
图片
  听说沟的那头有大山的地方叫白鹤大峡谷。但都不知道这条河沟叫什么名字。距江油佛爷洞是一条倒V型路约20分钟车程,路是那种填了水泥路面的机耕道或者叫乡村3级公路?这个不太清楚。那天是824日,立秋后的第17天,太阳依然如火般烘烤着大地。

   每年,我对立秋的日子总是记得明白,因为从立夏开始就期待着秋天的到来。824日,我也记得明白,因为那是我家孩子的生日。选择这一天露营,显然有了更多的意义。

   其实,我们去的地方是我家同学的一个同事家所在的地方。邀约了好久去乡下玩的。选定这一天对于孩子的生日是顺便的。所以,一起去那里的人就多了,有他的4个同事和家属。再加上我们家和我家同学妹妹家共6个家庭15人。

   也算浩荡的队伍集中地是绵江高速出口处。没走绵江快速通道因为青莲大桥被洪水冲垮死了一些不该死的人还没有通车。约定时间是中午12点。(出发照)图片


 
 我一直很佩服这么一个人,分不清左右不太识路标又不太相信导航仪的人,一张简易的手绘地图也看不大懂还需要我来帮助识别的人,而且这手绘简易地图还是他本人画的。居然有开着车带着我倒处出去逛的爱好。而这一次,还居然当个领队的任务。于是在我们身后,几辆车就跟着我们在江油城转悠。边转边问了几个当地人,终于还是找到了江油“大剧场”。在一个小小的江油城里转了足足1个小时,最后还得意的说“还是顺利,没有走冤枉路哈”。真让人有些气恼和好笑。显然,只有我家同学我才敢这般说他。
图片 

   离大剧场很近的地方有个叫“小小吃”肥肠店。我们寻找大剧场其实就是为找这家午餐店。江油肥肠在附近很有名,而最具盛名的就在这家小店。小店名副其实的小,估计就10来平方吧,密密在两侧墙壁边安排了小桌子,坐了满满的人,还有进去的有出来的,点菜要饭跑堂的,还有我们这些慕名而来的在大太阳下等候的。正是用餐高峰期热闹得很。一般的饭店是欢迎顾客喝酒水的,偏这家店不接待喝酒水,大家迅速的吃完就走,这样才能接待等候的人。纯粹的快餐店。

   饭菜还真合大家胃口,都吃得饱饱的,心里美美的,美得似乎要在阳光下开出花来。几分钟后,这花真的开了出来,只是开在了汽车轮胎上。那是YS家的汽车发动后一个转弯就爆了。

幸好人多,七手八脚很快换好。

   往目的地是朝着平武方向走。

   因为腰疼了几天吃了搽了一些药都还没好完全,所以坐在车里是很难受的。阳光也强烈得很,只有戴上墨镜,一切也就跟着暗淡起来,如心情般。沉默望着窗外,一派秋收后的景象。没有兴高采烈时的喋喋不休。

    终于还是到了。那条诱惑我参与露营的河沟。出发的时候就穿上了短裤和可以踩水的草鞋,不顾腰还疼不顾太阳还暴烈,义无反顾的跳了进去。一个激灵,凉意便涌上全身。人也精神了起来。水不深,在膝盖以下。

这条河沟宽不知道到底有多宽,大概不足20米,一侧沟岸全用水泥修葺成斜面,间或有石阶。另一侧还有是乱石堆砌而成。杂草长得约半人深。许多大大小小的白石块铺满了河床。听说是地震后山里的流石,河床也给抬高了1-2。那一脉晶亮便嵌在这些白石块中了。

踩水而过。在主人家小憩后大家就急急的回到了河沟里。我们便从来的地方蹚着水逆流而上。这是下午2点过,烈日正是当空,晃得眼睛都似睁不开。大家却都顾不得,抹上防晒霜戴上帽子或者打上伞,换上拖鞋,在水里愉快的慢慢的踩着。
  
图片
 都说绿水青山。真真让人见识什么是绿水了。图片这水清澈见底的绿里泛着光亮,水底还是石子,大大小小的彩色的形状各异的,有的还布着青苔滑滑的。还有那些高低不平错落无序的大大小小的岩石。水底不平又太清澈,水的深度便容易被蒙蔽。于是就得试探着一步一步的走。还是有人掉水了。

图片   
      最早掉水打湿衣衫的是我家少爷,接下来很快就有了第二人第三人。“又一个落水了”的声音之后就伴有欢呼声笑声和掌声。再后来,这些不小心掉进过水里的人、没有打湿过衣衫的人都干脆在水面略宽略深的地方躺了下去“泡澡”“游泳”,在略大而激的水流中就“冲浪”。这些激情戏水者除了我家少爷和侄儿,都是大老汉子,看着他们肆无忌惮的在水里扑腾,似乎又回到了童年少年时候的样子。不禁想,现实生活倒底压抑了我们多少。整条河沟的水深,浅的地方就在脚踝位置,最深的地方仅到大腿。就这么一个在这乡下司空见惯的不知名的小河沟里,居然会开心如此欢喜如此放肆如此,都忘记了身份忘记了地位忘记了年龄,有的只是童年的乐趣。
图片 


 
女生们倒是含蓄些。但刚下水时,都会一声惊叫,来自于水突然刺激的冰凉。也有出声的感叹“我有十多年没见过这样的水了。”之后,便开始认真的淌水而上。然后看着那些水中扑腾的男人们,偶尔有一答没一答的喊着笑着。似乎都有所思有所想。是想生命中的那条河和一起下河的那些人吧。我想起的,是我家乡的那条小河沟和那时在水里的嬉戏和那时的小朋友们。

我的老家,在一条由青石板铺成的窄窄的S型弯曲的小街中部,街上的房屋大多是木头做的串架的有楼阁的房子。家的斜对面有一个弯弯的昏暗的小巷子。巷子小得若两人对面走来得侧身相让。穿过对面小巷子走下一个小斜坡就有一条不足2米宽沟坎不足2米的小河沟横亘面前。水流不大但很清澈,从西往东流去。偶尔也会涨大水,那时我爸妈就常说我就是在这条河沟涨大水的时候捡来的。所以,每当涨大水的时候我就跑跳过街穿过小巷子站在巷口看洪水。看还能不能再捡一个妹妹回来以后听我使唤,就如我哥哥姐姐使唤我一样。

顺水向东约500米就有另一条小河沟南北向流着汇集成了T型。T型汇集点就是我们最爱去的地方。那时最爱一起在水里玩耍的叫肖四肖五的两姊妹,姐姐胖墩墩的憨厚老实,妹妹瘦精精的机灵古怪,妹妹就常欺负姐姐。就住我们家另一斜对面的巷子里。她们家与河沟隔着一块十来米宽的水田。房屋要高出水田一段距离。在她们家看那条小河沟便可以一览无余。那时沟里的水也是清澈见底的,可以洗衣服洗菜什么的。夏天的时候就常去那里踩水捡小石头小河蚌小螺蛳。或者办家家。或者把手巾洗无数遍晒干又打湿,比较着谁的手巾好看……

可常常,在正当玩得起劲的时候,会突然被一声呐喊惊骇:“四gu-ergu-er,这砍老壳的,还不赶快回来,又在外面疯……”然后还有一连串的脏话。有时候还会拿着竹条突然出现在我们身边,凶神恶煞的对着她的女儿们一阵鞭打并骂骂咧咧的。那准是她们的妈妈,一个无知而又强悍的农村当家女人。每当这时候我总是害怕和内疚,但她们偏又最喜欢找我耍,而每次我也会问你家大人呢,她们会说出工去了没事的。也不晓得他们家怎么会有那么多事等待着她们去做。那时就10岁左右。

那小河沟,便是我童年时期玩耍的天堂。在如此炎热的天气下来到这条清澈的小河里,自然会想到这个天堂和天堂里的故事。

在水里行走肯定费鞋。我脚上穿的是那双从天台山带回来的草鞋,在天台山专门踩水用的。在我下水没多久就断线夭折了,这草鞋到底适不适合踩水看来还值得讨论。心疼的让“美鞋”回归大地后我不知道穿什么。幸好YS带有多的拖鞋给我穿上才让我不至于在岸上干瞪眼。好生感激。

逆水而上还真是一件累人的事。几百米的水路我们居然走了两个多小时,有些疲惫不堪了。越往里走,水也越凉。那两侧曾经离我们还有些远的山峰也向我们围了过来。这些高大的象驼峰形状的山体绵延不绝,从遥远的身后绵延而来在峡谷口汇成人字型。夹角的地方就应该是我们要去的终点,峡谷开始的地方。在青黛色的山体表面还有一束束地震时山体滑坡留下的黄土色的痕迹,这被毁的容貌有些狰狞继续让人心惊。那还因为让人想起了曾经。

走累了大家不约而同坐下休息。(这张照片,看把人扭得,明明都朝着那边,摄像师偏跑到我们背后喊“注意我要抢拍了”。)
图片
   
正可以抬头看天。大山与天相接的地方依然没有云彩。太阳开始往下落,落下去的地方依然是山的那一边,那我们永远也到不了的那一边。

休息了就会感觉更加疲惫更加懒惰。离那峡谷口看着不远,却不知道还要走多久,因为疲惫我们决定往回了。留些没有到过的地方只为我们的下次有个理由。图片

回走是旱路。晚阳把我们的影子长长的投在我们的前面,拉着我们的脚步往回走。晚阳中的气象是沉静的。夕阳下的山树花草石水和人都披上了柔柔的霞光,都撒着娇似的,似乎又要引惹相思了。图片

(未完待续。下一篇 去乡下露营(2)——河边上的烧烤)

文章评论

红茶

[em]e100[/em] 野趣,原生态,享受戏水的感觉,家人、友人结伴出游其乐融融[em]e121[/em]

DN

好文章,如清澈的河床---纯真;如婉转的溪水---浪漫。

飞天猪

居然和我是一天生日,[em]e100[/em]

keny

好!好!好!只是未完待续让人好生期待

keny

走在青川的山水之见,欣赏着你的美文,真是人生的享受[em]e113[/em]

午后茶

重拾童趣,纯粹的快乐,无拘无束,亲密接触大自然真好!

松兰

露营的位置——好悬!清新的语言——流畅幽默!与你同乐。[em]e179[/em]

柏树

丫头,和你在水里玩了一次,很嗨的哦。真是的,绿色的原生态的,你和你的文字。喜欢。[em]e163[/em] [em]e178[/em]

Felix

看了卢老师的几篇美文,真是感情真挚,意蕴丰富。 突然想到大学的点点滴滴, 卢老师上课时细腻的声音, 冒雨带我们去人民公园识植物 这些都历历在目。 时间过的真快,我都已经毕业啦。[em]e100[/em] 祝福老师国庆快乐。

黄河水

玩得好惬意呀,好羡慕你们,真想出去走走。

点蓝

回归乡村,回归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