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病床上论道

个人日记

 

 

朋友们,家父之病,一日甚于一日!家人甚忧之。但是,家父乐观、豁达、淡然!

躺在病床上,家父晨昏与小儿论道。对于《仙叔悟玄》,家父恐众朋友未能深解其意,精辟口述,小儿日夜整理,终可献给朋友!

                             

                      若谷之儿

                      2011712

 

 

 

             《仙叔悟玄》(节选)

 

 

               (一)

当树叶轻轻摇曳的时候,你以为它在对你轻轻倾吐;但是,躲在树叶背面的小虫,却以为地震来了!

                       ——选自《仙叔悟玄》117

 

若谷剖析:客观事物是现实中实实在在的事和物。“树叶摇曳”是客观事物,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的权力有多大,也不能把它说成是“海水汹涌”;不管你的财富有多丰,也不能把它说成是“高山倒塌”!

本则中,仙叔论述分二部分:文学艺术与社会学。

句中的前部分,“你”把 “树叶摇曳” 说成是对你的 “轻轻倾吐”,从文学艺术角度看,你赋于情感,引发丰富的想像力,不但是可以的,而且要大力提倡,唯有这样,你的作品,才可趋于上乘;句中的后部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小虫把 “树叶摇曳” 看成是“地震来了”!却是极其错误的,是想当然,是将主观愿望强加于客观事物!对于家事、国事,你要是家长,或者是一国之君,如果像小虫一样无知,将被风作用而成的“树叶摇曳”草率的当成“地震来了”的预兆,那么,你错误的判断,必致使你进行大量的预防工作,结果,你劳民伤财,铸成大错!

仙叔站在极高的哲学位置,向人们阐明极其深刻的哲理:对待事物,从文学艺术角度审视,你可以赋于情感的,甚至可以引发丰富的想像力,以至于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含蓄效果;但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你必须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事物必须进行严密的推理,准确的判断,以此来指导正确的行为!

若谷联想:曹植、苏东坡等等,从文学艺术角度看,他们是天才!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他们是庸才!至于“怀才不遇”,只是他们文人的自我安慰!社会学是不这么认为的。这些人,远远不及王维、陶渊明!王维、陶渊明尚有自知之明,尚且明哲保身!他们不知天之高,地之厚,不懂政治,以至一生之坎坷!至于刘备、和坤之辈,文学艺术,庸之至庸!然乃社会学杰出之代表!

以上之辈,俱往矣!历史长河中,人杰与鬼雄,曹操与毛泽东也!

 

                (二)

一朵白云惬意地向你飘来,略一停留,便失望地飘走了。你不解,向苍天询问。苍天说:你快被这个世界抛弃了……

                       ——选自《仙叔悟玄》243

 

若谷剖析:仙叔在本则中,论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才的运用问题。

人生活在世上,是极其复杂的。无论在家庭,或者在社会。一个人,带着善意,像白云一样,“惬意地向你飘来”,你必须善于抓住机会,与之融合,与之交往。你以爱人之心态待人,人必以爱你之心态回馈!你对每个人都这样,那么,你的关系网拉开了,你的人际资源广了,你便可以十分自然地适应这个社会,处理社会上的事情,便可迎刃而解了!反之,你处处封闭自己,不屑于人际关系,把朋友拒之于门外,那么,“略一停留”(此语为哲学语言,并不单单指生活中很快的意思,可理解为“仙间一日,人间十年。”)那么,朋友就一个一个地离你而去!结果,“你快被这个世界抛弃了……”。

若谷联想:曹操之处事,很能体现出仙叔这则哲理。官渡之战前,许攸像一朵白云,“惬意地向你飘来”,曹操马上抓住机会,偷袭乌巢,烧毁粮库,取得官渡之战胜利!

袁绍的一生,便是仙叔这则哲理最好的反面教材!荀彧、郭嘉是三国时大谋士,最初都投奔袁绍,但袁绍不善于处理,后来,两人便“失望地飘走了”!袁绍最终走向灭亡,“被这个世界抛弃了……”

 

                (三)

有种花对蝴蝶说:“你别在我身边飞舞,飞舞也采不到我的芬芳!”

有种花对蜜蜂说:“你别在我身边飞舞,飞舞也采不到我的甜蜜!”

于是,蝴蝶飞了,蜜蜂也飞了……

这花也就慢慢地枯萎了……

                     ——选自《仙叔悟玄》289

 

若谷剖析:本则与上则似乎相似,其实不然。上则主要论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才的运用问题,而本则主要论述知识的交流和爱的影射。

一个人,优点不肯传授,别人采不到你的“芬芳”,你的“甜蜜”,那么,你又如何采到别人的“芬芳”,别人的“甜蜜”呢?如此封闭自己,如此孤芳自赏,是不宜探讨学问的,是不能进步的。

一个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如果永远站在高处,不以平等的观点对待人,那么,你的爱是枯竭的,也是孤独的,爱你的“蝴蝶”会飞的!爱你的“蜜蜂”也会飞的!

仙叔以十分华丽的文采,告诉人们:人与人要平等,要相互正视缺点,汲取优点,才可进步!

若谷联想:唐太宗的“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使他成为贤明君主。一些娱乐圈中的明星高高在上,五六十岁也没有寻到爱,还标榜崇尚西方情感!其实,她们很渴望爱情的,由于本身做法极端,致使爱情很孤独,有的甚至自杀,丢掉可贵的生命!

 

               (四)

一个人死了,我很高兴;而另一个人还活着,我却很悲哀!忽然间,我发觉,这个人与那个人原来是一丘之貉!

                    ——选自《仙叔悟玄》397

 

若谷剖析:社会的安定,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人类的向往与追求!

一个人死了,仙叔很高兴;而另一个人还活着,仙叔却很悲哀!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这些人是一丘之貉!一丘之貉的人,肯定不是好人!换句话说,就是社会上没有了坏人,没有了坏的风气,仙叔很高兴,反之仙叔却很悲哀!细细品味,我们看到,一个哲人,一个心怀世界,心怀人类的人,他的心是多么的宽广,多么的一尘不染!他在祈求,人类趋于完美,童叟无欺,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若谷联想: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我最怀念的,恐怕就是唐太宗时代与毛泽东时代!唐太宗时代,贞观之治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人民富裕安康,缓和了阶级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恢复了经济生产。而毛泽东时代,老百姓生活虽然很清苦,经济虽不发达,可是,夜不闭户,盗贼绝迹;人无相欺,万众一心!

 

               (五)

我与画家坐在平静的湖边,鱼儿悠然地戏耍……

你在背后偷偷地向湖面扔一块石头,激起一圈圈涟漪!

鱼儿以为渔夫来了,瞬间钻到湖底里去;

画家认为是绝美的素材,急忙提起画笔捕捉;

而我在感慨:“一圈圈迅速扩展的涟漪啊,你是一圈圈即将消逝的年轮!”

                    ——选自《仙叔悟玄》503

 

若谷剖析:不同的人,作用于同一物体,其看法、判断,所赋之情感、思想,以至由此采取的做法,是不同的。

这一则里,同一物体——“一圈圈涟漪”,鱼儿以为渔夫来了;画家把它当作素材;而仙叔,无愧于哲人,他的世界观、他的方法论,是不同于常人的!他不同于无知的鱼儿,也不在画家的层次,而是站在哲人的位置去审视世界的。他看到一圈圈涟漪后,由此联想到一圈圈年轮,他在感慨:人之一生,如历古之一瞥,何其仓促!人之身体,如太空之一尘,何其渺微!从感慨到感悟,仙叔隐居深山,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

若谷联想: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作《前赤壁赋》,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又何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

 

               (六)

我的左眼往往看得很远,而我的右眼却只能看在眼前!朋友,这不单叫远近兼顾,还叫左右兼顾。

                    ——选自《仙叔悟玄》622

 

若谷剖析:对于兼顾,我们应该这样解析:兼,本义为一手执两禾,引伸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顾,照顾。统一筹划,全面照顾。

 “远近兼顾,左右兼顾”看似是很平常的,但是,仙叔以“我的左眼往往看得很远,而我的右眼却只能看在眼前!”引出,却很特别,很巧妙!这是一句很美很有哲理的语言!尤其是“只能”二字精妙!如果把“我的左眼往往看得很远,而我的右眼却只能看在眼前!”说成“我的左眼往往看得很远,而我的右眼看在眼前!”却有天壤之别!前者是带主观愿望的,而后者是客观情况!一个带主观愿望的“只能”,说明“兼顾”的重要性,表明要努力去完善。

仙叔在此论述的兼顾,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完全不同的哲学概念。后者是在无法兼得的条件下,必须作出抉择!而前者告诫人们,在处理事情时,努力做到面面俱到,才可趋于完美。

若谷联想:三国时代的二大谋士——贾诩和诸葛亮。前者,老夫佩服得五体投地!后者,在赞赏之余,太多遗憾!

运用兼顾而明哲保身,贾诩的一生,处理得非常完美,可以说天衣无缝!堪称古今第一人!

至于诸葛亮,其功业不必多言。但在建立蜀国以后,其对兼顾的运用,就不敢恭维了。他兼好了左,但顾不好右——对于蒋济、姜维等等,他兼顾得很好,众人一心,极其用命;但对于黄皓、魏延等等,他兼顾得极差,给日后的出征带来许多麻烦。他兼好了近,但顾不好远——对于“七擒孟获”、出征前的生产,他处理得很好;但是,他看得不远,一个经济实力很差的小国,千里迢迢地去攻打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的大国,况且还有许多后顾之忧!如此的不断消耗,最终导致蜀国灭亡!看来,成大事是不能靠“愚忠”的!人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说“成也诸葛,败也诸葛”!

 

               (七)

树下之稀草,不解树上树叶之摇曳;溪边之碎石,未悟溪中溪水之潺湲……

                    ——选自《仙叔悟玄》777

 

若谷剖析:这一句太美了!是名副其实的古骈句!这一句是《仙叔悟玄》一书的最后一句,也是我指定选入这里的。由于此书的777则,则则皆美,我无法割舍,其余的6则,是抽签人选的。

 这一则,仙叔把自己比作树叶、溪水,把他对世界的感悟,比作摇曳、潺湲!句中的稀草、碎石,比作不学无术之人!言下之意,他希望找到知音,希望真正的有识之士,能够解读他的世界观!

若谷联想:老夫之一生,于国、于家、于朋友,无愧于心!本无太多之遗憾。然则,偏偏于暮年之时,遇幽溪仙叔,乃极其欣慰之事情!其诗词、书画、音乐诸艺术,尤以哲学,更是深深感动老夫!由于隐士观念,隐士们无意公开其作品(尤以仙叔之父水浘居士为甚,作品已付之一炬!)本想以老夫之力,使隐士们之作品公开于世,为社会做最后一件事情(至少把《仙叔悟玄》注解完毕)。然老夫之躯,岌岌可危矣!苍天,苍天,真乃令老夫怀此憾而离去乎?悲哉!痛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