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大片
个人日记
近期大片《赤壁》席卷影城。报纸上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评论。偏重历史的认为它不够严肃,讲究台词的又觉得很多地方不够严谨。其实它只不过是一部电影,电影是可以用各种手法来描述和表现的。至于是不是尊重历史那是课本上的事了。起码它能愉悦观众,能让观众看得懂。而且很多观众因为看了《赤壁》去读了《三国》。电影院是一个大众娱乐的场所,又不是学校的课堂。就是三国也还分《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呢。
说到大片,最开始进入国人视线的就是美国的好莱坞作品。只要是美国片进来就会冠以大片的广告以吸引观众。不过当时的片源少,能看到一些三流的影片也就觉得很不错了。慢慢的,随着网络的发展和片源的增加,观众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真正能算的上大片的就必须要有好的题材,好的影业公司,好的导演和好的演员。
由于,大片能达到一定的票房收入,所以国内的导演也开始玩起了大片的噱头。在国内估计拍了最多大片的可能就算张艺谋导演了吧。我最早看他的影片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看完后觉得真的很好,很不错。导演在对故事的表现和色彩的运用上相得益彰,表现的近乎完美。所以也就有了看他的第二部影片《红高粱》。
再一次看张艺谋导演的影片就是后来的《英雄》了。看完以后觉得张大导演开始用多种色彩来表达他的作品了。以前近乎单一的色彩现在变的五颜六色了。画面好看了但是影片却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倒是影片在没上影之前的神秘和噱头做足了功夫。尽管片子越来越糟可是票房却是越来越好,以至于我都不知道他是导演还是影片推销员了。反观现在国内的一些小导演,小制作却变得越来越好看,越来越有力度了,就象是一开始的张艺谋。
在这里我想起了中央电视台2套的一个访谈节目。嘉宾是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崔永元。主持人问崔永元:“你觉得做主持人应该具备那些条件”。崔永元答到:“首先主持人他应该是一个人,很多主持人做着做着就不是人了”。
文章评论
陌生人
[ft=,3,楷体_gb2312]看到这,我想要留下个脚印了,不能说读懂了你 至少是知道了你过去的一小部分,看得出你是一个喜欢恋旧的人...是不是每回闻到草叶的清香,看到潮汐的涨落,就会想起曾拥有的的时刻,不管时光如何飞驰,景物如何变换,有些事物却是永远不会变的,而你生活的记忆也永远在那里,每回翻寻,每回仍在。可以说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时光的涵意,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去珍惜....[/ft]
月牙儿
我看过赤壁,很好看,我很喜欢
寒冰恒月(拒闲聊)
[ft=,5,][ft=#cc0066,,][ft=,,楷体_gb2312]秋已至,天转凉,大雁正南翔,红花谢,寒气涨,天凉添衣裳,秋叶落,桂花香,朋友记心上,送意,送吉祥,幸福又安康![/ft][/ft][/ft]
不屑也
[ft=,4,楷体_gb2312]看过之后感觉《赤壁》之所以取得如此娇人的票房,是得益于超强的明星阵容.[/ft]
不屑也
[M][url=http://clubpic.chinaren.com/uploadfile/248/746/KWnTcEkUv.gif][img,227,454]http://clubpic.chinaren.com/uploadfile/248/746/KWnTcEkUv.gif?pt=5&ek=1&kp=1&sce=0-12-12[/img][/url][/M]
╃Witch~舒
一楼的说话有点暧昧兮兮~,不错~!!
晓星
首先主持人他应该是一个人,很多主持人做着做着就不是人了,经典,其实无论做为什么样的人都该是这样的撒!
陌生人
[ft=,2,]其实,现在的大片就好象一家照单另点的菜馆,每一个顾客总以为邻桌顾客所点的菜肴,比他自己所点的更有味.更好吃....[/ft]
永失我爱
[ft=,2,] 你喜欢古朴,平实的,生活化的东西。看过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吗?》,那可是绝对的小制作。用的都是当地的农村孩子自己演绎自己的故事,甚至剧中人的名字都用的群众演员自身的,就是自己演自己啦!这个电影的色调也比较单纯,灰的,白的,军绿的比较多,唯一的色彩记忆是女主人公,12岁的魏敏芝所穿的一件砖红色的上衣,呵呵,(如果是我没记错的情况下)。[/ft] [ft=,2,] 我也看过张艺谋的《英雄》,感觉就是李安的《卧虎藏龙》的模仿版,韵味,气势,色调,音乐制作,甚至人物对白,好像古人都该那样说话似的。此外,包括国内的一些制作《墨攻》,《夜宴》,都是此类格调,似曾相识。虽然气势磅礴,但观之没有亲切感,因为是夸张化了的艺术形式。太唯美了,似有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之嫌。但实则我眼里看见的是做作。[/ft]
琳[em]e327872[/em]
[ft=,2,]人气旺哪!呵呵[/ft]
然...
[ft=#00cc00,2,]以后看电影别那么挑剔了,只是个电影而已;你尚且导演好自己的人生就可以了,想 看你的观众不知道怎么样在挑剔着你...[em]e113[/em][/ft]
月之幽兮
反观现在国内的一些小导演,小制作却变得越来越好看,越来越有力度了,就象是一开始的张艺谋。严重认同。 想到了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想到了俞飞鸿的《银杏,银杏》。
Joan琼
首先看电影只是个观众,看着看着就不是观众了。[em]e120[/em] 成影评了还好,成专家了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