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你”——同伴交往拒绝策略分析(转)
kbr
案例1:
YY哭哭啼啼地跑过来说:“老师,小朋友都不喜欢我,不跟我玩!”
“哦,哪位小朋友不喜欢你,不跟你玩啊?”
“是XX。”3岁不到的YY哭得很伤心。
3岁不到的YY自我意识还不是很明确,他的自我还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上,当自己被同伴“否定”时,伤心自然不用说了。这时候,如果成人不及时引导,YY可能会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从而影响他在园的情绪及同伴交往的发展。
XX已经4岁多了,自我认识已经发展得不错了,他能够明白被他人拒绝与拒绝他人,并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是,4岁的他还不能判断对方是不是能够准确理解自己表达的意思,也不能判断自己的言词是否会伤害他人。XX在被他人拒绝的时候也会出现退缩或者他估计他人会拒绝自己就不主动的情况。事实上,这就是儿童在同伴交往当中自发形成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XX怎么和你说的?”我问。
YY说:“他说,我不喜欢和你玩,你走开!”
“是吗?来,和老师一起过来,我们一起去问问XX。”于是,我带YY来到XX身边。
“XX,YY想和你一起是吗?”
“是的,可是我不喜欢和他一起玩。”也许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当中, XX面无表情地说。
“是的,你‘现在’不想和YY一起玩,请你告诉YY‘我现在不想和你一起玩,你先找别人玩吧!’”我说。
XX说:“我不喜欢你,我不想和你一起玩。”
看着YY的神情,我对XX说:“XX,你看,YY有点难过。当别人说不喜欢你的时候,你也会难过,是吗?”
XX终于抬头认真地看着我。
“是的,说不喜欢是对别人的一种伤害。请你对YY说‘我现在不想和你一起玩,你先找别人玩吧!’”
XX也许意识到了,说:“我现在不想和你一起玩。”
YY的情绪虽然不是很高涨,但明显放松了。毕竟,对于3岁不到的孩子来说,自我认识还非常不明确,如果有人说“不喜欢”自己的时候,会很难过。但是,当“不喜欢”消失的时候,他就可以释怀了。而4岁的XX呢,也许XX在拒绝他人的时候表述方式可能不会一下子完全转变,但是,至少他明白了,拒绝他人有可能会伤害别人,用“同理心”去感受他人的情绪,这也是一种心理的成长。
儿童在同伴交往当中,往往会出现拒绝他人和被他人拒绝的情况。具体来分析,主要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请求被拒绝
请求是指儿童在做某事前向其他儿童提出自己的想法,期望自己的请求获得其他儿童的同意。这是同伴交往中最容易产生拒绝和被拒绝的情况。
比如,户外玩沙的时候,MM对正在挖沙的CC说:“我能和你一起玩吗?”CC头也不抬地说:“不行,你玩你自己的。”MM看了一会,就自己一个人玩起来了。这时,请求——拒绝的互动事件就此结束。
再比如,TT和GG正在游戏屋里玩,EE想加入,说:“我可以进来玩吗?”。TT说:“这是我们先进来玩的,你不能进来。”EE虽然很想进去玩,但因为TT和GG是先进去玩的,“轮流规则”在EE的脑海当中出现,于是EE只能等待。这里,EE的请求是被TT以“我们先进来的”理由而拒绝了,而EE也接受了这个理由,转而先玩其他的去了。
2、支配被拒绝
支配是指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针对其他儿童发出的旨在影响、结束、改变、领导他人的行为或者控制某种资源的行为。
比如,GG说:“你不要在这里看书,我们要在这里做游戏了。”XX说:“不行,是我先来这里看书的。”
3、寻求关注被拒绝
比如,XX说:“你们看,这是我刚买的新衣服。”其他孩子正在玩,没人搭理XX。
再比如:II说:“我得了勤奋之星。”YY说:“有什么了不起的。”II无语。
儿童拒绝行为的表现方式
儿童拒绝他人的表现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回应型拒绝,是指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等表示拒绝;另一类是无回应拒绝,是指没有明显的语言及非语言等表示拒绝,一般就是沉默。
语言拒绝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的拒绝,是指直接用“不要”“不好”“不高兴”“不喜欢”“不愿意”等语言来拒绝,并不说明拒绝的原因。
另一种是间接的拒绝,是指导儿童在拒绝时会为自己寻找理由。间接拒绝一般在较大儿童身上才会出现,一般在大班儿童身上。
比如,5岁的GG和4岁的BB正在一起玩沙,2岁的RR想过去一起玩。4岁的BB说:“RR,我们不让你玩!”5岁的GG说:“RR,你过来,你到这里来玩!”然后把RR带到了另一个地方去玩沙,并给RR提供了一些玩沙的工具。可见,4岁的BB只会直接拒绝,这种言词激烈的方式只会引起RR的反抗,她会偏要玩。而5岁的GG拒绝的时候就有策略了,她把RR带离自己玩的地方,让她到另一个地方去玩,其实也是拒绝RR和自己玩。
可见,对于被拒绝的儿童来说,间接拒绝比直接拒绝更容易接受。但是,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当中,间接拒绝大多出现在中大班及心智发育较成熟的儿童身上。
非语言拒绝一般是指用注视、摇头、表情等其他肢体语言来表示的拒绝方式。
无回应拒绝是拒绝当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方式,是指没有明显的行为表现拒绝。但是,这并不表示孩子是接受或者默认,有时候是孩子没有胆量去拒绝,有时候则是孩子不知道用何种方式拒绝。
当儿童之间的拒绝行为发生后,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双方平静地结束,另一种是双方因为拒绝行为而产生冲突。
Garvery(1984)认为冲突是由拒绝、否认、反对、禁止与意见不合引起的。当儿童之间的拒绝行为发生之后,如果拒绝的儿童执意要被拒绝的儿童接受自己的想法,或者被拒绝的儿童感受到拒绝儿童的言词不尊重,双方就很容易发生冲突。比如,前面案例当中,YY因为XX的拒绝言词涉及到对YY的评价,YY明显情感受到伤害。由于YY还小,没有胆量与XX发生冲突,于是选择了寻求老师帮助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儿童遭到拒绝后,往往会出现一些交往的策略,主要的方式有:
1、 协商
协商是儿童被拒绝后运用最多的策略,这是正向的策略。具体的方式有:解释说明、友好劝说、运用补偿、寻求新选择、分享交换等。
比如户外游戏时,小K对正在荡秋千的YY说:“让我玩会儿吧!” YY说:“不行,我还没有玩够呢。” 小K拿出一个饼干说:“我给你吃饼干,你让我玩一会。” YY想了一会儿说:“好吧。”说完拿着饼干下来了。在这一事件中,小K运用了分享交换的策略,YY在得到补偿的情况下改变了自己的态度,爽快地答应了小K的请求。
2、 威胁
威胁是指儿童采用吓唬、胁迫对方的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策略是负性的,但是,许多儿童对于同伴的威胁大多是接受的。比如:RR喜欢向其他儿童吐口水,其他儿童好心劝说:“不可以吐口水。”但是,RR就是不听。于是,GG说:“RR,你要是再吐口水,我们大家都向你吐口水了!”这时,RR愣愣地看了看大家,就停止了吐口水。
当然,也有许多儿童会在遭遇到拒绝后,发生冲突或者情绪问题,成人该如何来引导呢?
首先,允许儿童之间合理的拒绝行为。
每个儿童的生活环境不同,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在同伴交往当中,发生思想冲突是很正常的,作为成人,应该允许儿童之间有合理的拒绝行为。因为拒绝他人是儿童在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发展中遇到冲突的一种表现,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标志,也是儿童适应生活,学会生在必需学会的技能。当成人发现儿童之间有拒绝行为产生时,不必紧张或者制止,拒绝和被拒绝都是生活的一种常态,是儿童社会化发展必经之路。这时候,我们可以默默地注视着儿童,当儿童需要心理能量时,及时张开双臂,给孩子温柔的支持。
其次,引导孩子用合理的方式拒绝他人。
儿童毕竟是儿童,由于身心发展不成熟,不懂得什么能拒绝,怎么来拒绝,如何拒绝更能够让对方接受。
成人必须要让儿童明白:1)当一个人破坏规则的时候,别人的劝阻和指正是不应该拒绝的。2)当同伴不合理的要求或者不合适的支配要强加于自己的时候,应该理直气壮地拒绝。3)拒绝时态度要友好,最好说明拒绝的理由。比如“我现在不想和你们玩,请你们让我一个人呆一会。”4)当冲突发生时,双方要学会从自身寻找原因。引导拒绝他人的儿童思考是否是自己的言词不当,引导被拒绝的儿童思考是否是自己没有遵守规则或者强迫了他人的意愿。找出原因后,再引导儿童用正确的方式来拒绝他人,接受他人的拒绝。5)如果有些儿童经常被拒绝,成人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来帮助儿童融入同伴。大概有10%多的儿童在同伴交往中是被拒绝型的,对这样的儿童不进行干预,成年后很容易出现偏离社会的行为。正常的方法是,平静表达自己的意愿,模仿别人的行为,与别人达成共识,倾听他人的想法等。
(转自汇乐园博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