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随笔:柏国故城正本考

个人日记

柏国又称柏子国,是我国古代历史非常古老的一个诸候小国。先是柏皇氏遗族徙居于现河南西平,春秋时被封为柏子国,简称柏国。民国二十一年《西平县志》载:“西平县为柏皇氏遗族徙居地。为豫州大陆之域,春秋时为柏子国。”《左传》:“江、黄、道、柏方睦于齐”杜预为《左传》作注曰:“柏,国名汝南西平县有柏亭”。柏国的疆域为西平县全境及现舞钢一小部分;而柏国故城所在地,史书上虽记载的较为间接,但稍加推判,大概地点本当应无异议。然近年来,曾为柏国一小部分的舞钢市发现一古城遗址,便声称其为柏国古故城。因与实际情况背谬且流布甚远,不得不作此文以正之——

一、典籍上的柏国故城在哪里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难,也不难。难者,由于时代的漫长和久远,历代的典籍上并无柏国故城详细方位地点的明确记载;不难者,历史典籍上有间接记载柏国故城所在地的文献,稍加推判就不难明了。

寻找柏国故城,先要从西平故城,也就是西平县旧治说起。根据古文献记载,西平县旧治最早不在现在的地方,而是在县偏西部的距现在县城四十五里的师灵镇。民国二十一年《西平县志》载:“西平故城在今西平县西。汉置县,属汝南郡……应劭曰‘西平,古柏国也’”。《水经注》载“水东过西平县北。其西有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太平寰宇记》曰:“故城在县七十里。”《汝宁府志》曰:“在县北四十五里师灵镇。”在这段记载之后,当时的县志编纂陈铭鉴特加按语:“师灵镇在县西,府志云在县北者误”以说明。

以上记载及相关资料可知,西平在设县之前,即为柏国之地。上古时是柏皇氏遗族徙居地,正因为于此,在春秋时被封为柏子国,虽然在战国时先归韩后属楚后又被秦所并,在汉设县之前,习惯上依然被称之为柏国或柏子国,到了应劭生活的东汉年代,才相对于新设的西平县称为古柏国。“国者,邦也。”(《说文》),国在这里又衍生为国都、国邑,其实就是国城的所在地。所以陈铭鉴引用应劭的“西平,古柏国也”来释西平故城,其实就意在说明西平故城就是柏国故城。柏国故城所在地就是西平故城所在地。按照一般的规律和历史常识,西平在汉设县时,在旧城的基础之上作为西平县的治所即顺理成章,西平故城就是柏国故城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如果以上分析成立,从上述资料就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以西平县城为座标,柏国故城在宋朝西平县城迁址以后到民国,也就是在现在县城以西的地方;

2、柏国故城具体的地点就是师灵镇,师灵镇所在地就是柏国故城;

3、柏国故城的地理环境和参照物是水自西向东从柏国故城的北边流过,其西边有一个叫作吕墟的地方,吕墟有一个叫西陵亭的建筑物,所以吕墟又叫西陵亭。

二、柏国古城在师灵的遗迹

正如民国二十一年《西平县志》等文献所载,西平县城西四十五里师灵镇历史悠久,为伏牛山余脉的丘陵岗地,在地质和历史的变迁中丘陵被夷平,因此“西陵平夷,故曰西平”(《水经注》语),西汉设县时便以西平为县名并以师灵镇为治所,新莽时又易名曰新亭。北齐时因改设文城郡再易名为文城,北魏至唐一直是西平县城治所所在地并同属汝南郡。唐朝中后期吴元济藩镇割据,文城是其据点之一。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807年,唐朝大将军李奉命征伐蔡州吴元济,途经并收复了文城郡受兴国寺主持大师点化,雪夜奇袭蔡城,大获全胜,由此易名师灵。师灵历史悠久,自古中州名镇人杰地灵。虽然长期的封建时代,在历代军阀中原逐鹿的征战中,师灵遭到严重破坏,再加上历史变迁文献缺失,世事渺远不可细考,但其繁华仅从现有文献记载的多处寺庙依然可见一斑。民国二十一年《西平县志·寺庙》载,旧时的师灵镇西门内有兴国寺,该寺建于唐代,寺内有七级宝塔一座,直至上世纪的六十年代依然岿然矗立,可惜在十年动乱中被拆毁。兴国寺附近还有玉皇庙、关帝庙、广生殿各一座。在十字街南有明万历年间创建的观音堂,东门楼南有文昌阁,北门外有三官庙,东门外有炎帝庙等。文城夕照历史上还被列为西平的八景之一写入方志,可以想见古时的师灵在薄暮之时,远处夕阳衔山,彩霞散绮,在暮霭之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楼宇参差,宝塔高耸,钟磬悠远,梵音阵阵,是怎样的一种绝妙景色!

从师灵所处自然环境,师灵具备了作为柏国故城的地理条理。西平地处中原腹地,西部为伏牛余脉,东部是广袤的平原,师灵冈就坐落在由西部山区向东部平原过渡的丘陵之上。此冈西北与舞阳的吴城冈隐隐相连;西面是一片沟洼错落的鞍部低地,洪溪河由西北向东南擦角而过;南面是“形若釜底”的杨庄泄洪区,有西草河、小洪河双层环绕;东面、北面渐次平缓降低,不远处分别有关桥河、淤泥河。总面积超过26平方公里,海拔70—90米,相对高差5—20米,冈面平缓,土层深厚。在远中古农耕时代自然生活生存条件相对艰难的时期,高冈便于防水,临河便于生活,土厚便于农事耕作,为古代人类生活提供了的绝佳自然生态环境。

近几年的考古研究发现,师灵冈远古人类生活遗址和文物古迹众多。由师灵镇向西不足5公里,就是河南省重点文物董桥新石器时代遗址。这里是以仰韶文化为主,而又有龙山、二里头、东周、汉等多种考古学文化共存的古聚落遗存,面积近50万平方米。遗址不仅面积较大,而且延续时间较长,2006年6月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处于师灵冈的西南沿,是山前冲积扇,邻近大山,可取得平原所缺乏的其他生活资源;面对平原,沃野千里,又有西草河从遗址旁环流,水源充足,比较有利于原始农业的发展与开拓。又是西部山区进入淮北平原及中原来往南方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优越。其新石器时代文化承前启后,源远流长,被认定为古西陵国(吕墟)遗址,黄帝元妃蚕神嫘祖的故里。正好印证《水经注》“其西有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的记载。

师灵古镇西侧一华里处有方形高地,西出公路东西贯穿处,系一原始社会古文化遗址,上世纪80年代初期被砖厂挖陷1988年6月,驻马店地委宣传部组织有关专家对该遗址进行地面调查,遗址南北走向,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300米,高出地面约7米左右。在遗址的东北角,有一块近期100平方米的较平地面,周围有突出地面的土垅盘绕,可能是一处古建筑。在遗址南端,一所砖瓦厂取土时留下的土柱上,发现了有经夯打的约10厘米大的夯窝。南距遗址约半公里有一条小河,当地人称之为运粮河。据对该遗址的地面发现的遗迹和所处环境分析,专家初步认定此遗址可能是新石器时代傍河而居的一聚落遗址。目前该遗址残迹尚存。在其西北数百米,另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旧城遗址,周围群众故老相传,直接称之为“古城儿”。由于这个遗址至今未经考古发掘,其具体时段尚难确定,应该属于“古柏国--文城郡城”系列中的一座,而且从其远离后址,孤立野外的外表形势看,应当废弃较早,很可能就是为楚所灭的古柏国都城遗址。开阔平坦的东部,坐落着尚待确定年代的“故城”遗址。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在师灵镇南的李庄、郑楼一带,在上世纪中期还存在着不少的墓冢,在后来的农田建设中被逐渐挖掉,显然是古柏国配套的墓葬区,为柏城故城的存在提供了另一种佐证。

以上这些遗址和文化遗存与典籍文献相印证充分说明,师灵就是古柏国的所在地。
    三、水又过西平县北辨证

   仅仅有上述文化遗存与典籍文献的相互印证,可能还没法回答《水经注》:“水东过西平县北”的记述,因为水河道的位置是判定西平古治,即柏国故城的重要准绳。水者,即流经西平的主要河流小洪河的古称,小洪河系洪汝河上游,源出河南省方城县东伏牛山脉祖师庙南麓,东南流经舞阳、西平、上蔡、平舆,至新蔡县班台与右岸支流汝河相会。现在小洪河流经西平的河段为从上游舞阳城南绵延入境,过吕店乡进入杨庄乡境在合水汇聚了西北境过来的西草河、西南境过来的滚河青钢河、棠溪河诸水合流而成),在师灵冈南约3公里左右的杨庄乡流向西平县城方向。这显然与《水经注》:“水东过西平县北”的描述南辕北辙,怎么解释这一现象呢?西平炎黄研究学者高沛老师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时,在互联网上发现的西平原籍人士网名为“85离家”的一篇网文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85离家”的网文名为《魏晋西平旧治考》,贴在“西平在线”的网络论坛上。作者根据我国著名水利专家、两院院士潘家铮《“75.8”与治淮》及国家水利局官方网页《水系介绍•洪汝河》中相关资料,结合流经西平的河流的现状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历史上古潕水经过了多次改道,现在流经西平的洪河是洪水改道的结果,不是古潕水原来流经的地方。作者认为:古潕水是古汝水的支流,后因古汝水改道而成为南汝上源,再因南汝水改道又成为洪河上源。因此考察潕水改道的史实须从汝水改道入手。
    汝水第一次改道发生于元初至元年间(公元1264-1295年),形成南北分汝。古汝水发源于今豫西伏牛山区嵩县之外方山,流经汝阳、汝州、郏县、襄城、舞阳、郾城、西平、上蔡、汝南、正阳、新蔡,在淮滨入淮河。现北汝河(属沙颍河)即其上源,南汝河(属洪汝河)即其下游。由于汝水泛滥,古汝水在郾城澧水口处被截断,上游称北汝,改入氵隐(濦、溵)水即今沙河;下游称南汝,改以潕水为源,仍循故道入淮。
    汝水第二次改道发生在元代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实即潕水改道。南汝上源潕水在舞阳东段被淤塞。故下游故道称淤泥河,另有水汇入,今仍存。上游河水大片泛滥,并在舞阳城以东形成多支乱流,最大的有两只:一支向南在洪村铺进入西平县境,今称洪溪河,东南流至合水街汇合滚河(诸石山水),以下形成今小洪河;一支向北流入澧水支流唐河,亦存。同时为解水患,在上游舞阳、叶县交界处向北开挖水道12里,北通澧水,称干江河。但原向东至洪溪河的潕水河道仍存,称三里河。故潕水仍为南汝上源,但改道为流经三里河-洪溪河-小洪河至西平连通南汝。
    汝水第三次改道明嘉靖九年间(公元1529年)形成洪汝分流。南汝水又在西平东南被淤断,潕水(小洪河)东出,入古澺水,成为现在的洪河。泌阳、遂平之原古瀙水(古汝水支流,现称汝河或南汝河)遂为汝水之源,仍循古汝水旧道东南而下,即为现代的汝河。

由于每一次改道后,新的上游河道都被直接冠以“汝水”之名,故“汝水”实指不同的河道,极易混淆。为了厘清这种关系,作者“85离家”对“汝水”作了如下整理:
    在时间维度上:有古汝水、元(至元――至正)汝水(古潕水,今三里河-淤泥河)、明(嘉靖前)汝水(今潕水,即三里河-洪溪河-小洪河)、今汝水(今南汝河,古瀙水)。

在空间维度上:郾城境内,有古汝水、今北汝(颍沙河),流向、位置尚为简明。
    舞阳境内,北部有古汝,即今北汝水(颍沙河);南部有南汝水(潕水),其直向东流入西平为元汝水(古潕水,今三里河-淤泥河),其折向南流入西平则为明汝水(今潕水,即三里河-洪溪河-小洪河);西部另有干江河,贯通南汝(潕水)与北汝支流澧水。
    西平境内,汝水又可区分为上下两段:下游为南北流向河段——有古汝水、元汝水、明汝水,三者同流而不同源;上游为东西流向河段——北有元汝水(古潕水,今淤泥河),南有明汝水(今潕水,即洪溪河-小洪河),二者同源而不同流。
    史籍对三次改道的记述非常混乱,问题集中在第二次改道多被史籍混同于第一次改道。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元代以后直接将潕水称作汝水所导致的一种不良后果。另外,第二次改道后新旧五道并存,而古代文献记述习惯于重新道而轻故道、重人工开凿而轻自然漫流,所以淤泥河为潕水故道、洪溪河为潕水新道的事实更加鲜为人知。但时至今日,淤泥河、洪溪河仍然是现实存在的,对照地图,参以古籍,则一为潕水故道,一为潕水新道。“淤泥河”虽经数百年不断退缩,它的西端源头仍在舞阳境内,距离潕水改道洪溪河的拐点只有几公里,其间废弃河道的遗迹,至今犹可肉眼辨认。
    至此,潕水改道及潕水故道的情况水落石出。其改道前的古潕水河道即为“三里河-淤塞段-淤泥河”,这与《水经注》所述的位置、流向完全吻合,也刚好经过今郾城县西南部。至于师灵镇,北距淤泥河约五公里,完全符合《水经注》所描述的西平古治与古潕水的位置关系。

以上考证充分证明:《水经注》所载“水东过西平县北”之水实指流经师灵冈北部的现淤泥河河道。作者论证条理清晰,引用文献权威,证据充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该是业内权威专家人士。笔者曾试图利用网络工具与作者取得联系,但因其访问权限的设置终未获成功,殊为憾事。
    四、柏国古城舞钢说之谬误

从以上考证可知,无论文献记载、文物遗址遗存和座标方位及相关参照物,柏国故城即在今西平县师灵冈以师灵镇为中心的一大片区域内,从柏皇氏遗族徙居西平以后长达4000余载的历史变迁中,并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系列故城遗址群落。虽未经发掘,仅地表文物及遗存就足以证明一切无庸置疑。然而近年来,相邻的舞钢市宣称发现了柏国故城并通过媒体大力炒作,甚至被列入河南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经笔者搜集部分媒体资料和归纳,具体情况是:

   该遗址位于舞钢市田岗水库东岸尹集镇郭庄村,在这里发现了2000多米长的

文物景观带,其认定理由一是这一带历史上属于古柏国。二是遗址地下2米处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玉器、古代陶器废砖瓦砾等珍贵文物。废砖、瓦砾、陶片花纹非常精细,形状各异,多有几何图形,也有花鸟虫兽,其中还有石器碎片及不少黑、白、黄、青色碗碟碎片,从其精美程度判断,不是老百姓所用之物。废砖瓦砾多系战国及秦汉时期制品。三是在附近的谢古洞村南3.5公里处发现了许沟冶铁遗址,此处残存矿石经化验正是铁山庙型赤铁矿石。在谢古洞村北1公里处,还发现了沟头赵冶铁遗址等。在11公里的半径内发现了尖山采矿遗址,翟庄冶铁遗址等,加上西平县境内的酒店杨庄遗址、赵庄遗址、冶炉遗址等,共有10处冶铁遗址。1989年5月,中国科技史协会金属史专业委员会在舞钢市召开全国第三次金属史学术研讨会,明确指出这些冶铁遗址是全国最早、最先进的冶铁遗址之一,在中国钢铁技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四是近年来,该市文物保护部门多次请上级考古专家到谢古洞村一带考察,当地群众多次反映,耕地和挖红薯窖时频繁发现夯窝明显的夯土层。谢古洞村一带中部隐然有高出附近地面的台地,夹杂有石灰层,面积一亩左右,专家推断可能是城中宫殿或官府旧址。

以上四条理由其一,舞钢古时是古柏国的一小部分,当年柏国故城会不会建在这里只能以或然处之,姑且不论。其二,就从发现的青铜器、玉器、古代陶器废砖瓦砾来看,这些文物是不是有明确的断代?有明确断代是不是就能确定证明就是当年柏国故城的遗物?有没有确切的文字类器物哪怕是残片可以证明?如果不能的话,是不是意味着即便有和柏国同时代的文物就可以断定它是柏国故城遗址?这样的确定是不是有些随意草率?其三,说那里的冶铁遗址是全国最早、最先进的冶铁遗址之一,这和柏国故城的直接关系和内在联系在哪里?按照有关文献记载,柏皇氏遗族是四千年前徙居于西平一带,即便从春秋被封为柏子国推算,柏皇后裔作为伏羲之一代的名姓旺族,在春秋被封国时当是最早封国的一批诸候国,按春秋立国的公元前771年算起,已近3000年历史,那时的冶铁铸剑也许还没有出现,柏国被封国在先,此遗址怎么就和柏国故城扯得上呢?关于第四条就更有些不相干了,谢古洞一带发现的疑似宫殿和官府遗址就不和尹集镇郭庄村发现的疑似柏国故城遗址在一个范围之内,怎么就和柏国故城扯上了边呢?

从以上分析,且不说舞钢尹集镇郭庄村的柏国故城缺少文物考古中最基本的常识性的历史典籍的记载为文献佐证,没有具体的地理座标、地理环境和地表物相参照,就仅仅凭出土的些许青铜器、玉器、古代陶器废砖瓦砾、冶铁遗存和与遗址不相干的疑似宫殿遗址确定为柏国故城是丝毫没有说服力的,而表现出的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武断和急功近利。

    五、“故城在县七十里”之存疑

行文至此,笔者主张的柏国故城师灵说不言而喻,但细心的人还是不难发现,上文引用的《太平寰宇记》:“故城在县七十里”记载还没有自圆其说。

其实,除大量文献都主张柏国故城师灵说外,现代文献也有主张在县七十里的说法,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就将西汉至西晋的故县治,即柏国故城标定在紧靠县境西界的洪溪河以南一带,与“故城在县七十里”说的距离基本相当,而网文《魏晋西平旧志考》的作者“85离家”则认为,在《图集》编纂年代,故柏国、西陵、吕墟均尚未得到考证确认,是图集编者把“在潕水以南”成为当时唯一的判断依据。把洪溪河-小洪河作为了古代的潕水河道之缘故。

“故城在县七十里”说还可以举出近年新的发现和说法。2000年后,西平县文物普查队对西平县出山镇北部的浅丘陵地带进行文物普查时,在与舞钢区交界的八张村西就曾发现一古城址。故城址处于洪河与青铜河交汇间台地之上,三面环水,西、北邻洪河,东邻青钢河,以自然河流作为护城河,城墙依河堤而筑。南城墙下的护城河为人工开凿,将洪河、青铜河东西连接,护城河宽15米;古城址平面形状为梯形,南窄北宽。南城墙上部不存,只残留高出周围地表1米左右的墙基础,长约70米;但城墙的东南角、东北角及西城墙北半部现今仍高出周围地表3.5米左右。西城墙保存长度186米,东城墙断续长度为372米,北城墙长度147米。故城面积约为36510平方米。从城墙断壁看,夯土颜色为黄褐土与灰褐土,夯层清晰,其厚度16——30厘米,夯窝直径3——4厘米;在古城址内及城墙的断崖处采集大量陶片,陶色为浅灰陶、灰陶和深灰陶;纹饰以素面为主,少量细绳纹;陶质均为泥质;陶胎较薄。可辩出的器型有罐、壶、盆。另外城址上部散布有大量砖、瓦残块。其城墙依河岸而筑,城址建筑风格既有黄河流域古城特点,又兼有上蔡故城、吴房故城、新蔡故城、江国故城、葛陵故城址的建筑风格,根据其古城特点和发现文化遗物,有人就认为疑是柏国故城。

其实在炎黄时代后的方国时代及西周春秋时期,地处中原腹地的伏牛山东簏豫南一带 大小邦国和部族不计其数,在这一范围内出现大大小小的故城毫不奇怪,近年来在西平及相邻的范围内不断发现的不少新石器以后的故城遗址就是明证。如果不加考据论证的都将其认定为柏国故城未免失之于草率,甚至是极为不严肃不科学的,当然这也和现实中急功近利的争夺抢占所谓的文化资源及学术研究中的不正之风相关。其实窃以为,所谓的“故城在县七十里”说完全是在古代交通、信息极不发达的情况下作者对史实的一种误判或误载,就像谭其骧教授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也会把柏国故城定位洪溪河南岸,《汝宁府志》把师灵误作“在县北四十五里师灵镇。”一样,无论在古代和现代文献中,这样的疏漏和舛误有时是在所难免的现象,还必过于坐实都要说出来子午寅卯来。

                         

                                                                        2012年11月17-18日稿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