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中华园林!
个人日记
苏州拙政园 见山楼
苏州拙政园 小飞虹雪景
拙政园 与谁同坐轩
苏州沧浪亭
苏州留园 曲膝楼
苏州网师园
苏州同里退思园 闹红一舸
无锡寄畅园 七星桥
扬州瘦西湖 五亭桥
扬州瘦西湖 小金山
瘦西湖 二十四桥
大明寺西园
瘦西湖 凫庄雪景
瘦西湖 钓鱼台雪景
钓鱼台 趣景
扬州 冶春园
扬州 二分明月楼 月轩
扬州长乐客栈
扬州园林 片石山房大假山
承德 避暑山庄 烟雨楼
避暑山庄文园狮子林 纳景堂
避暑山庄文园狮子林“云林石室”
北京 颐和园十七楼孔桥
谐趣园 饮绿、洗秋
恭王府花园水榭
醇亲王府花园 长廊
北海公园 静心斋
北海公园 濠濮间
江苏如皋 水绘园 小三吾亭 悬霤山房
水绘园 小三吾亭
水绘园镜阁雪景
当来自东方的高丽人和日本人,在惊叹中华园林的雅致之后,几乎全盘照抄,并把中华园林的精髓演绎到极致,极力展示传承中华之美。
当来自西方的欧洲人和北美人,在羡慕中华园林的玲珑之后,几乎流连忘返,并把中华园林的风情纳入到教材,以示学习吸收东方之美。
郭庄 枕湖月洞门
杭州西泠印社 仰贤亭月洞门
听枫园 苏州国画院月洞门
寄畅园 清响月洞门借景
苏州怡园 春光 月洞门
耦园 大门
郭庄 枕湖月洞门
杭州西泠印社 仰贤亭月洞门
听枫园 苏州国画院月洞门
寄畅园 清响月洞门借景
苏州怡园 春光 月洞门
耦园 大门
然而,身处中华大地的当代国人,却不能真正体会老祖宗的智慧所在和东方人的身心相适的环境要求。
既没有很好保留和继承中华园林的哲学理念,又没有站在世界之巅审视园林精华的全方位视角,往往弃自身精华于不顾,拾他国糟粕集一身。
郭庄 爽心悦目亭
苏州听枫园 待霜亭
狮子林 湖心亭
苏州环秀山庄 问泉亭
退思园 眠云亭
郭庄 爽心悦目亭
苏州听枫园 待霜亭
狮子林 湖心亭
苏州环秀山庄 问泉亭
退思园 眠云亭
最近三十多年来,中华大地上四处兴起的欧式园林,以大面积草坪为抢眼标识,以草本鲜花为夺目亮点,可谓暴发户式的展示,土豪般的炫富,完全没有了东方内敛的低调和体悟生活的雅趣。
中华园林的精致,不是靠钱就能堆积起来的装置艺术,也不是靠大就能展示出来的设计理念。
它是一种历史的沉淀、文化的滋养、艺术的再现,如果遇到懂它的人,揉进个体的人生感悟和情感领悟,才能真正完成一件旷世杰作。缺少了后者,再好的园林,只能看个表象,无法深入其精神内在。
因此,只有面对具有人生历练的人,中华园林才能真正展现出其无上之美的境界。
苏州艺圃 延光阁
苏州耦园水榭 山水间
无锡寄畅园 水榭 先月榭
苏州艺圃 延光阁
苏州耦园水榭 山水间
无锡寄畅园 水榭 先月榭
幼稚的儿童当然会对迪斯尼这样的园林疯狂追捧,浮躁的人们当然也会对布满各种金属装置的现代乐园情有独钟,只有懂得人生况味的文人墨客,会在清晨的雾色中,于中华园林一亭一桥间沉思,会在黄昏的晚霞里,于通幽曲径一石一木间畅想。
苏州狮子林 问梅阁
无锡寄畅园 凌虚阁
南京瞻园 一览阁
苏州狮子林 问梅阁
无锡寄畅园 凌虚阁
南京瞻园 一览阁
园林与人生一样,只有经历过一些事物与事件,才能慢慢形成自己的态度与心相。园林因不同的主人而显出不同的品味与格调,因不同的客人而显出不同的价值与内涵。
这种藏着历史、裹着年代的园林,才会有自己的沧桑感和落寞感,这又成为了多少学子的心路写照,让自己可以与园林心心相应。
有着沧桑感的园林,有一种阴翳之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的句子,一派天人合一,各取所需的愉悦景色。
中华园林中的阴翳,给人一种幽深、穿越的感觉,长廊接着曲径、屋檐连着树枝,在庇荫处有着太多的故事在这里的人们中传说。
苏州耦园 藏书楼
苏州拙政园 到影楼
苏州耦园 藏书楼
苏州拙政园 到影楼
杭州西泠印社 观乐楼
园林中的阴,不是暗沉,它是静寂的另一种表达;园林中的翳,不是华盖,它是华丽的另一种借代。有了阴翳的园林,才有年代的记号,才有历史的年轮。
日本唯美派文学家谷崎润一郎在其散文代表作《阴翳礼赞》中写道,“美,不存在于物体之中,而存在于物与物产生的阴翳的波纹和明暗之中。”他在日本发现的阴翳美,其实便是中华园林和建筑中的基本元素。
瘦西湖小金山关帝殿院内角落之竹石图
苏州同里退思园 菰雨生凉轩背侧
无锡寄畅园原大门内夹弄
瘦西湖小金山关帝殿院内角落之竹石图
苏州同里退思园 菰雨生凉轩背侧
无锡寄畅园原大门内夹弄
有着沧桑感的园林,有一种斑驳之美。鲁迅《彷徨·在酒楼上》里的句子:“窗外只有渍痕斑驳的墙壁,帖着枯死的莓苔。”虽然没有点出房子的年代,但它的沧桑感已经直面面地写在墙上了。
岁月留给老房子的礼物,便是斑驳的一面面的墙,让你隐约看到一些过去,又让你醒悟还活在当下,当过去与当下交织在一起时,你才是当代世界的主人,你才是鲜活生活的主角。
网师园 五峰书屋后天井
苏州网师园 锄月
树影斑驳
树影斑驳
西泠印社 石渊 闲泉记
明朝归有光《项脊轩记》中写:“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可见这斑驳还可以来自月光。
斑驳的墙,像一首诗,每个人读它都不一样,这样的诗,不是一首可以千古传颂的好诗吗?
当你想读诗时,不妨到中华园林中,找一面斑驳的墙,慢慢打开自己的思绪。
有着沧桑感的园林,有一种朦胧之美。与墙的斑驳相映成趣的还有透过树林,照射在地面、房顶、墙面上的影子,随着时光的流动,影子也随之变化,或朦胧或清晰,而朦胧的那一刻,却是过去与未来的自然过渡。
杭州西泠印社 大吉
园林里的雾气一重,加上墙根的背阳处,便成了苔藓的生长好环境。
前蜀的贯休《桐江闲居作》诗之九写有:“萧条秋病后,斑驳绿苔深。”唐朝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则写:“婆娑绿阴树,斑驳青苔地。”
婆娑、庇荫、斑驳、青苔,在中华园林中成为了一种最佳组合,被“抄袭”到日本寺院后,竟然演化出一些个闻名遐迩的“苔寺”,将中华园林中由雾色与朦胧营造出的天地之物,维系了几百年之久。
网师园 古柏
西泠印社 古树
寄畅园清响月洞门旁古树
无锡寄畅园 古树
扬州小盘谷 古树
瘦西湖小金山 关帝殿院内银杏
有着沧桑感的园林,有一种参天之美。中华园林的“镇宅之宝”,从来就不是草坪花草之类,而是几棵,或者一排有年头的参天大树,几百年的树龄是“小字辈”,上千年的“树神”才是风水宝地的真正象征。
一个古刹,一个古址,如果没有参天大树的守立,所有的历史传承都可能沦为一种臆想。
《汉书·谷永传》记载:“太白出西方六十日,法当参天,今已过期,尚在桑榆之间。”第一次明白无误写出了“法当参天”的喻义,树如此,法也如此。
宋代梅尧臣《和永叔啼鸟》诗句:“深林参天不见日,满壑呼啸谁识名。”这样的幽深与沧桑,才是中华园林的最高境界。
西泠印社 汉三老石室 东汉石碑
小金山关帝殿前 北宋花石纲遗存
中华园林的沧桑,也就是中华的沧桑。当我们一再强调中华悠久历史的时候,必须有一批可以再现沧桑历史的真实、自然与客观的事物作佐证,中华园林便是可以有此担当的一个重要载体。
相信,浮云是暂时的,浮躁也是暂时,当洗尽铅华之后,中华园林清新脱俗、淡雅如菊的气质终将被中国人自己重新拾起。
水绘园 水上棋台
海盐绮园 幽谷听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