姽婳联翩之枉凝眉
个人日记
余读红楼,往往生发无数莫名之联想,余将其称之为姽婳。姽婳者,鬼话也。犹言贾化者假话也,封肃者风俗也同。此手法,乃戚蓼生老先生所云“一声而二歌,一手而二牍“”注此而言彼,手挥而目送”之法,是所谓“草蛇灰线,伏脉于千里之外”矣。
姽婳一词之由来者,典出林四娘之一段风流轶事也,贾政当日就曾令宝玉贾环贾兰以此风流掌故歌德颂圣也。花此千金笔墨而写姽婳一词,自非曹公石头一书所屑,八十回后自当有万里狂澜,此即尺水兴波之法,不可不察也。何以言之,但观枫露茶与狱神庙,白首伏双星与寒夜食齑粉四段文字可知矣。则姽婳一节,自当关涉全书之大关键大章法大布局也。个中委曲,余所不知也。
闲话表过,单说林黛玉。林黛玉的结局前八十回并未明确写出,实际上前八十回所写的重要人物中,写出结局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一个是秦可卿自缢,所谓“画梁春尽落香尘”,有关她的文字一直云山雾罩,有关她的死因一直扑朔迷离。一个是晴雯被撵,大观园抄家时,因了王善保家的诋毁中伤,首当其冲地做了无辜的牺牲品,所谓“寿夭多因诽谤生”。还有两个是红楼二尤,尤二姐吞金,尤三姐剑刎。而其余人物的结局都是未知的,我们只能通过文字的蛛丝马迹,按图索骥去探寻她们的结局。
林黛玉的结局是什么呢,第五回给出的答案是“玉带林中挂”,玉带林,颠倒过来就是林黛玉,玉带悬于林中,似乎她是缢死的,但似乎又不尽然。
林黛玉是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仙草,整日居于离恨天外,饥则以蜜青果为食,渴则以灌愁海为汤,只因受了赤霞宫神瑛侍者的灌溉之功,便发誓以一生的眼泪来偿还了他。
这段话破译其密码就是,林黛玉是出身于灵河(这是一条性灵之河),整日与三生石(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第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顽石,即贾宝玉)相依的一株绛(紫红色)珠仙草,她的本质是木。而对她有灌溉之功的赤霞(霞,亦瑕,斑点)宫神瑛(瑛,美玉)侍者,即是在当时流俗人眼里是病玉,而在仙界却是一块美玉的贾(假)宝玉,他的本质是石。所以他们的过往是木石,林黛玉的来生只为觅得一颗爱情的果实(蜜青果),了却一段爱情的前缘。
于是便有了来生,便有了今世。
前世是今生的邂逅,今世是前生的偿还。于是那一僧一道便袖了顽石,依宁荣二公及警幻之托,前往那昌明隆盛之朝(清)诗书簪礼之族(贾府)温柔富贵之乡(大观园)落脚,而林黛玉却投身到姑苏盐政林如海先生门下。
林如海(书林文海)是货真价实的前科探花,其妻贾敏是最受贾母宠爱最为聪敏灵秀之女子,这样的书香门第倒也不屈没了她,对得起灵河二字。加之林如海膝下无子,便起了聊以承欢之意,充当养子之念,故私下里便授予了不少课业。再加上博学鸿儒贾雨村的悉心调教,林黛玉竟愈发富于才情,所以后来海棠诗社菊花诗社凹晶馆联诗,她一发得了意。
因了母亲的逝世,年幼的林黛玉开始踏上了一段新的征程,她来到了人烟阜盛而又勾心斗角的荣国府,来到了同样是人间薄命司花落水流红的大观园,住进了迎风洒泪泪竹斑斑的潇湘(销香)馆,从此她过上了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凄苦生活,直到泪尽人逝,玉毁香销。
黛玉性格里天然流露出一股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风流态度,且骨子里又有尖刻多疑任情使性的小家气性,因而在所有人中,便渐渐失了巧,而不似宝钗,品格端方雍容娴雅,一发得了人心。
这种尖刻多疑,与她缜密细腻的孤高性情密不可分,更与她寄人篱下的尴尬处境不无关联。因为寄人篱下,所以失却了话语权,因为寄人篱下,便唯恐乱了礼数,因为寄人篱下,便须缜密细腻,唯恐多行一步路,唯恐多说一句话,唯恐叫人耻笑了去。同时这种多疑这种缜密,这种种殚精竭虑,愈发加剧其病情,使得她一步步走向死亡。
这种寂寞的辰光寂寞了一年又一年,直到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回红转绿的轮回中,所幸的还有宝玉。但即便就是宝玉,他的心,他的情在最初的几年也未必全在这儿。于他,本是一个多情的人。他本以绛洞花王自诩,以茜纱公子自居,他怜悯的东西太多太多,他可以水祭金钏,而不去参加凤姐宴席;他可以痴及局外,于烟雨迷蒙中看龄官画蔷;甚至于他还可以情合蒋玉菡,而甘受贾政大加笞伐;还可以对云中的飞燕水里的游鱼一诉衷肠,似乎他的世界太大,而她的世界却容不下别的什么人。
偶尔,宝玉也会前来,跟她说说体己话,偶尔也会有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那样曼妙的迷离时光,偶尔也会有依偎促膝共读西厢那样面红耳热的倘恍流光,只是这样的流光太短,林子洞小耗子的神话,倾国倾城貌多愁多病身的戏语,依稀也只可于梦中回味了。
而黛玉懂宝玉,这是宝玉后来钟情黛玉的唯一因由。宝玉最喜诗词曲赋,最厌仕途经济,骨子里反映的便是独与天地精神之往来的老庄风骨,清静淡泊而又无为无争,这一点恰恰是契合了黛玉的孤高自许目无下尘。这是木石前盟坚不可破的基石,也给金玉良缘的大厦以致命一击。从这一层意义上说,黛玉比宝钗要幸运得多,也快乐得多。
黛玉曾为自己掣出一支芙蓉签,莫怨东风当自嗟为其一生作了最凄美的注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清洁精神除了她还有谁能担当。芙蓉女儿诔诔的何尝只是一个晴雯,袭乃钗副,晴有林风,诔晴雯的同时未尝没有黛玉。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陇中,卿何薄命,竟是最后的注脚。
黛玉终究要香消玉殒了,她的心病使得她的眉头愈发深锁,她的娇喘愈发微微,她的两个小酒窝愈发深陷,她的眼泪也越来越少,几无可流了,她唯有流下自己最后的一滴清泪乃至血泪(绛珠),算是对宝玉最后的报答了。
黛玉曾作过五美吟,头一首便是西施。大意是为东施翻案,说从今以后,世人将再不会嘲笑效颦的东施,而唯有叹息逐水而逝沉入湖底的西施了。大约这也是黛玉的最终写照罢。
黛玉的葬花吟何尝不是自己人生归宿的写照,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比起妙玉屈从枯骨,她终究是完璧得多了。
凹晶馆联诗,她与湘云各自吟叹出最美的诗句。湘云的是寒塘渡鹤影,黛玉是冷月葬花魂。或许这也是二人最后的谶语。毕竟史湘云是蜂腰鹤势,云散高唐,水涸湘江的,毕竟林黛玉出生于二月十二花朝节,是花神的象征,花魂的象征。
或许又一年的八月十五,哀音阵阵,冷月森森,或许在凸碧堂的山林里,黛玉解下自己的玉带,悬于树上,一步步走向凹晶馆的冰冷的湖水中。
从此她淡出了宝玉的视线,却永生在宝玉的心中,而宝玉也印证了自己的那句戏语,你死了我就当和尚去。而给宝钗的,却只能是一个孤独的背影,一个倔强的背影。
文章评论
潇湘燕雨
闲花落地,细雨凄凄,只为前生那个梦,谁料想夜夜落泪到天明,到头来还是阴阳两界隔断了有情人。
秋水、望断
红楼深澳、万千读者之中、所见者、唯卿可谓异人也。
微笑月亮
[ft=,2,]最不喜欢的就是贾宝玉了。从根上就一废物。不是我说的,作者说的。女娲补天剩下的一块石头,是个多余,没用不是废物是什么。[/ft]
长发绾心
撇开秦可卿,始见你写黛玉。我不喜欢薛宝钗,因了端庄,总觉做作。比起有心眼,她在外,黛在内,她为人,黛为情,从这儿来说,黛玉的小心眼也来得清高许多。尤其记得扑蝶一节,窗外窥听小红二人谈话,后借口措辞,薛宝钗的心计不可谓不深,也不可谓不繁复。
唯一栗子
貌似没几个人喜欢黛玉和宝钗的。喜欢十二钗的综合体吗[em]e12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