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徽州(三)——宣城,追寻诗人的足迹
慧眼天下
敬亭山位于宣城市北,水阳江畔。原名昭亭山,西晋时为避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知道宣城是因为敬亭山,知道敬亭山是因为李白。李白追随南齐诗人谢脁的足迹,七次飘然敬亭山,留下写敬亭山的诗有45首,其中“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成为千古绝唱。自谢脁《游敬亭山》和李白《独坐敬亭山》诗篇传颂后,敬亭山声名鹊起。历代文人追寻谢、李的足迹,纷纷慕名登临,吟诗作赋,绘画写记,历代吟颂敬亭山的诗、文、画达千数,敬亭山遂被称为“江南诗山”,饮誉海内外。
下了公交车,马路对面便是敬亭山的仿古建筑门。门坊上刻有原北师大教授、对外文化协会会长楚图南题写的“敬亭山”三字和书法名家书写的李白、陈毅的诗作。空地上,一名孩童在父亲的带领下放着风筝,一边跑一边笑。看着蓝天下飘扬的风筝,听着孩子无邪的笑声,我的心也随风筝在晴空里飞扬。笑着和孩子打着招呼,继续朝前走去。迎面是一座李白雕像,迎风而立,飘然欲仙。敬亭湖畔,杨柳依依,游人垂钓,静谧安详。
沿湖而行,不远便是广教寺双塔,亦称敬亭双塔,建于公元1096年,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了。奇特的是两塔均为四方形,这种沿用唐代四方形平面的宋塔在中国现存古塔中极为罕见。既具有宋代宝塔的韵味,又较多地体现了唐代宝塔的传统风貌。“双塔如两翁,颓然比肩立”,它们东西对峙,俨如华表,巍峨挺秀,令人瞩目。
敬亭山门坊离敬亭山还有很远的距离。一路上行人稀少,只听见我的脚步声。道路两旁,树木高耸,绿荫浓郁,一陇陇的茶树排列整齐随地势起伏,那翠绿的色彩和优美的曲线美得如画一般。这便是安徽三大名茶之一“敬亭绿雪”。“敬亭绿雪”的得名,说法多种。一说古时,敬亭山麓,有位心灵手巧、心地善良的姑娘,名字叫“绿雪”。她年年都要采摘敬亭山茶,为的是换些钱来为瘫痪在床上多年的妈妈治病。而这山茶,只有山顶绝壁处才有。一次采茶她失足跌落山崖,背篓已采的茶叶,像满天飘舞的雪花,扬扬洒洒,一片碧绿,弥漫敬亭山的沟沟洼洼。而这鲜茶叶落地生根,见风就长,霎时长成一棵棵茶树,巍巍然变成一座座翠绿的茶园,为的是后人不再受采茶艰难之苦。人们为了怀念这位勤劳可敬的姑娘,将此处所产山茶取名为“敬亭绿雪”。二说此茶冲泡开汤后,茶杯口上云蒸雾腾,浮显团团祥云,在雾气结顶后,茶杯中顿时显出雪花飞落,犹如天女散花,这“天女”就是“绿雪”姑娘。 三说“敬亭绿雪”冲泡后,茶杯中茶叶朵朵,垂直下沉,那披附于茶叶的白毫随之徐徐飘落,如同绿荫丛中雪花纷飞一般。前两种说法都是传说故事,后一说法系科学命名。郭沫若曾亲笔题书“敬亭绿雪”四字,惠赠敬亭山茶场。
一路走走停停,到了敬亭山大门,这里也不用买门票。进了大门,就见几名女子带着小狗坐在草地上打牌、晒太阳,倒也悠闲自在。山路两旁立有许多石碑,上面刻着颂扬敬亭山的诗句。一泓碧水,倒影如画。蓝天绿树,心旷神怡。从古昭亭坊向下有一座玉真公主雕像,玉真公主字玄玄,是武则天的孙女、唐玄宗之胞妹。豆蔻年华便入道为女冠,号持盈法师。入道后广游天下名山,好结有识之士,尤垂青才华横溢的平民道友李白,安史之乱后追寻李白隐居敬亭山。后香消玉殒魂寄斯山,百姓将其安息之地称为皇姑坟,世代祭拜。 相传,玉真公主玉殁后,李白悲痛欲绝,常来皇姑坟前祭悼。皇姑为其挚情所感,遂引一清泉,此泉清碧甘冽常年不竭,供李白饮用煮酒烹茗,后人名之为皇姑泉,又叫做相思泉。从古昭亭坊拾级而上,步完竹海小径有座石桥,后人取名望姑桥。故事的真伪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座山寄托了诗人李白的美好情思。
磴道的两边,满是拥翠的修篁,盘旋的葛藤,丛生的芳草,不知名的山花。听不到鸟儿鸣叫,闻不见虫子呢哝,也没有溪流淙淙,只有几束阳光,斜斜地穿透竹林,为这座山平添了几分风韵。步行至半山腰,便见翠云庵,相传玉真公主曾在此修行。千年已过,翠云庵几经毁坏重修,依然默默的矗立于敬亭山上,寂寞如诉。
从翠云庵往上就到了太白独坐楼,系李白独坐题诗处,李白在此写下千古绝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诗人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写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后人在此建“拥翠亭”, 因此处碧山千层,青翠欲滴,敬亭风光,拥落身前而得名。清代,将此亭改建成太白楼以纪之。毁于抗日战争的炮火,1987年,依原址重建。此刻,独坐太白楼前,天还是那么蓝,山还是那么静,风还是那么清,我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敬亭山上,看到了古昭亭中李白的身影,听到了他独坐敬亭山时的轻声吟哦。寂寂空山,寂寂旅人,似乎都被这个世界遗忘了。静谧的山,静默的人,相对无言,物我两融。静谧,有时是对心灵最好的抚慰。敬亭山以她特有的静谧,让我深深体悟到了李太白独坐敬亭山时的心境和他的《独坐敬亭山》的诗境。
太白楼向上,山势渐高,林木茂密,陡峭的山路上除了我再无一人,只听见清风吹拂树叶沙沙响和我那如擂鼓般的心跳声、沉重的喘息声。站在山路上,看上望下,心中轻叹:这就是诗人当年走过的路吗?此刻,我亦是独游敬亭山,就这样一路低吟着李白的诗句,回放着诗人的飘飘仙韵,寻觅着诗仙的渺渺仙踪登上了山顶。
山顶是安徽广播电视台宣城发射台,高高的发射塔直插云霄。站在山顶,极目远眺,江水蜿蜒,水天一色;江城如画,高楼林立;田畴沃野,一览无际。山风吹来,热汗顿收,也平息了那一丝躁动。闲看云卷云舒,也是一种诗境的愉悦。盘桓良久,始得下山。不想走回头路,便从望江亭那边另一条路下去。这条路蜿蜒曲折,修建尚未完工,常常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倒也野趣横生。只是独自一人行在山路密林中还是要有些胆量的。
下到山脚,路的左边是竹林掩映的农舍,右边是弘愿寺。阳光照耀,农舍墙上晾晒的风吹肉润泽闪亮,寺院墙上的佛字光芒四射,世俗和宗教相聚如此之近,让我有种很奇妙的感觉。农舍的主人见我拍照,友善地和我开着玩笑,问我是否要把照片发到网上去,我笑着和他打着招呼,点了点头,心中如阳光般温暖。
转弯,来到宏愿寺正门。弘愿寺前身广教寺,为唐大中年间黄檗禅师创建,历代高僧辈出,近代毁于战火,唯存宋代“双塔”,2004年恢复重建,移迁新址,更名为“弘愿寺”。弘愿寺气势宏伟,肃穆沉静中寓含运动之势。门前,几只鸽子闲庭信步,那神态、那步履,神气十足,让人看了心生欢喜。院门静静地开着,无人守候,任人进出。步入院门,钟楼、鼓楼默然相望,迎面是来迎殿,是阿弥陀佛来迎接众生的地方。在我的记忆里,去过的寺庙中只有弘愿寺有来迎殿。行至念佛堂前,隐约传来阵阵诵经念佛声,未敢惊扰,转身而出。偶遇一两僧人,颌首微笑。寺院里静谧详和,没有香烟缭绕,没有人声鼎沸,如同一片纷乱尘嚣中独守的另类净土,让人有种心神宁静、超然物外的感觉。
再次回到敬亭山门前,眼前的敬亭山貌不惊人,崇高不属于她,肃穆不属于她,喧嚣不属于她,浮躁不属于她;属于她的,只有“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诗仙是敬亭山的知音,有这样的知音,敬亭山可以为之骄傲了。面对着敬亭山,按下快门,敬亭山啊,就让我和你也气定心闲地相看一回吧。
第二日一早,拖着行李,踏着薄冰,去了谢脁楼。谢脁楼不仅是宣城的地方标志,而且也是中国传统诗歌文学的一处标志,它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四大名楼。相对于其他三大名楼,知道谢脁楼的人可能要少一些,但如果提起李白《宣城谢脁北楼践别校书叔云》一诗中“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诗句,恐怕就无人不知了。谢脁楼位于宣城市区,系南齐著名诗人谢脁任宣城太守时所建的理事起居之所,取名“高斋”。唐初,宣城人为怀念谢脁,于“高斋”旧址,新建一楼,因楼位于郡治之北,取名“北楼”,又因该楼建成时,敬亭山已经扬名,登楼可眺望敬亭山,故又称为“北望楼”。李白曾多次来宣城,登此楼凭吊,赋诗抒怀。《秋季登宣城谢脁北楼》诗脍炙人口,千古传唱。诗曰:“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由于李白之诗广为传颂,故该楼又被称为“谢公楼”、谢脁楼。
穿过府山广场,来到谢脁楼下。它坐落于36层台阶的高台上,上下两层,四面开门窗。上盖琉璃瓦,四边飞檐翘角。楼顶为山字型结构,直插蓝天。屹立在绿树丛中,秀美挺拔,古朴典雅。此刻,只有几位老人在楼前的廓檐下玩牌,安详自乐,守着紧闭的雕花门窗。我上前询问守楼的老伯是否可以进去参观,老伯摇了摇头。从门缝里瞧见里面杂乱无章地堆放着一些东西,的确是没有开放。坐在静寂无人的回廓里,看阳光透过树叶在雕花门窗与回廓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耳旁回响着李白的诗句,不禁有些恍惚,一时不知身在何处。空地上,我的旅行箱茕茕孑立,无言地诉说着旅人的奔波。
中国的多数名楼,往往是拥有一篇传世的词赋而誉满天下。虽然谢脁楼无论从规模还是气势上都比不上那三座江南名楼,但李白追随谢脁,历代文人追随谢、李,登此楼览胜怀古吟诗作赋,楼因诗而生,随诗而传,扬名天下。敬亭山因诗扬名被称为“江南诗山”,那谢脁楼因诗而传名,被称之为“江南诗楼”恐怕也不为过。
盘桓几圈,除我之外,再无游人。离开谢脁楼,去了旁边的宣城博物馆和梅文鼎纪念馆。梅文鼎是宣城人,他穷毕生精力发掘整理古代历学与数学成就,研究阐发西方传入的数学理论,使中西数学汇通,被誉为“清初历算第一名家”。他一生著术88部、236卷,形成了著名的“宣城数学派”,是中国古代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科学家。博物馆的前楼展厅是“宣城好人馆”,展示宣城历年的好人好事。后楼展厅正在提质改造,没有开放。侧楼是馆藏铜镜展,流连在展厅,会联想起和铜镜有关的成语典故与诗句,如“破镜重圆”、如李贺的《美人梳头歌》“双鸾开镜秋水光,解发临镜立象床”。那一面面轻灵奇巧的的战国镜、精致规整的两汉镜、富丽堂皇的隋唐镜、纤秀隽洁的宋明镜,琳琅大观,美不胜收。它们见证着古人对美丽的追求,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承载着民族艺术的辉煌。铜镜展较为完整地展示了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历代的社会生活与文化风貌。
出博物馆,正在拍照,一位市民路过,主动提出帮我拍照,远景、近景拍了好几张。宣城好人多。站在火车站前,回望。在宣城,我追寻着诗人的足迹,登敬亭山、游谢脁楼,感受着江城如画的美好。
江南诗山——敬亭山。
心儿随风筝在晴空里飞扬
敬亭湖畔,杨柳依依,游人垂钓,静谧安详。
李白雕像,迎风而立,飘然欲仙
广教寺双塔,亦称敬亭双塔,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了。
安徽名茶——“敬亭绿雪”
敬亭山下
山路两旁的石碑上刻着颂扬敬亭山的诗句。
照一泓碧水,倒影如画。
蓝天绿树,心旷神怡。
古昭亭坊
竹林小径
翠云庵,相传武则天的孙女玉真公主曾在此修行
太白独坐楼,李白在此写下千古绝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上俯瞰宣城
敬亭山顶的安徽广播电视台宣城发射台
望江亭
好不容易遇到的游客帮我拍的照片
佛光照耀
阳光下的温暖
弘愿寺
闲庭信步
来迎殿,是阿弥陀佛来迎接众生的地方。
念佛堂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江南四大名楼之——谢脁楼
光阴如梭
宣城博物馆
博物馆外,热心市民主动帮我拍照
宣城,追寻诗人的足迹
文章评论
天窗
数读美文,屡享美感。深感文者之文采,不愧今世一才女。钦佩、钦佩![em]e179[/em] [em]e181[/em]
秋 拾
能因为李白因为敬亭山,不辞劳顿去偏于一隅的宣城,一定是一个内心世界非常唯美的人。有一些地方因为诗人的印痕而有了流芳后世与时俱进的历史文化底蕴,比如你之前写的桃花潭,比如滁州西涧,比如镇江西津渡以及对岸的瓜洲……期待着下次旅行所带来的美文美景。
汉江月
幸福的女人。[em]e179[/em]
汉江月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天高任飞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敬亭山好像也不高,但名气还不错。
klly
诗情画意,乡气十足。
fangran
图文并茂,清楚的介绍,美丽的画面。美哉!
傲雪凌霜
绿雪的故事很感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