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还认为,湿邪重浊,故外感湿邪后多有身重倦困,头重如裹等症状。又因湿邪粘滞,病损往往着而难易,若其侵犯肌肤筋骨,每每既重且酸,固定一处,故有“著痹”之称。一般他说,湿邪为病,病程较长,如湿温病,常有如油入面难分难解之临床特征。风湿夹杂,侵犯肌肤,关节所形成的风湿痹症则往往反复发作。内湿病常见其病理性产物多呈秽浊不洁之物,如皮肤病变之渗出物,湿热带下之分泌物,质粘而腥臭。因此,人们常称湿为“有形之邪”,其性秽浊。由于湿的形成往往与地之湿气上蒸有关,故其伤人也多从下部开始。临床所见之下肢溃疡,湿性脚气,带下等症往往都与湿邪有关。“又防因暑取凉”,这是告诫人们在炎热的夏天,人们一定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春夏养阳”,那么,在夏天又怎样注意保护阳气呢?

首要的一点是,人们不能只顾眼前舒服,过于避热趋凉,如在露天乘冷过夜,或饮冷无度,致使中气内虚,从而导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在乘凉时,要特别注意盖好腹部,不少农村地方喜穿“兜肚”,是很符合养生之道的。《养老寿亲书》里指出:“夏日天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摄生消息论》亦指出:“不得于星月下露卧,兼使睡着,使人扇风取凉。”这些都是宝贵的养生经验,符合夏季“养阳”的精神。夏季养生,古人之所以提出保养阳气,关键在于暑热外蒸,汗液大泄,毛孔开放,这样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其次要谨防冷气病:所谓冷气病,是指由于人们久处冷气设备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时所患的一种疾病。轻者面部神经痛、下肢酸痛、乏力、头痛、腰痛、容易感冒和不同程度的胃肠病等;重者会出现皮肤病和心血管疾病。而老年人中出现的各种症状更加明显。
冷气病发生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人们由于每天多次出入冷气环境,这样人体多次经受冷适应的条件反射,促使交感神经对肾上腺素的大量分泌,无形中给心脏增加了负担。而在中医理论中,早就有夏季宜养心的说法,因为五脏应五时,具体到夏季是心与之相应。夏季人们室外活动多,活动量也相对增大,加之夏天昼长夜短,天气炎热,故睡眠时间也较其他季节少一些。因此,体内消耗的能量多、血液循环加快、汗出亦多。显而易见,在这个季节,心脏的负担是很重的,倘若不注意对心脏的保养,很容易使心脏受到伤害。由上可知,夏季人们多次反复出入冷气环境,于心脏是不利的,而心属火,伤心即伤阳气。第二点是,在久处冷气环境中的人,一旦进入炎热的自然环境时,体内就要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除体温迅速上升外,皮肤开始出汗,而带汗的皮肤又往往粘有许多细菌。当人们再回到冷气环境中时,皮肤和血管马上收缩,细菌很容易利用开张的毛孔进入人体内而引起感染。在对夏季中医养生小常识认识后,夏季养生的时候,对这些都是要注意的,而且夏季养生过程中,在动上也是要合理安排,夏季运动对消化身体多余脂肪有很好帮助,利于达到很好瘦身效果,这对减肥的人群是不错之选。
文章评论
佳美吻花香《忙暂休》
[em]e177[/em][em]e177[/em]
如梦
[em]e179[/em][em]e6098[/em]
一枝梅
阳、阴、适时、适量![em]e179[/em]
五月の心扉(小宇)
欣赏佳作[em]e179[/em] [em]e142[/em] [em]e180[/em] [em]e112[/em] 。兴安大哥阖家端午节快乐[em]e199[/em] !2015年6月21日父亲节快乐健康夏日安康,。[em]e163[/em] [em]e163[/em] [em]e156[/em] [em]e157[/em] [em]e175[/em] [em]e160[/em]
快乐小龙美
[em]e179[/em] [em]e179[/em] [em]e157[/em] [em]e157[/em] [em]e177[/em] [em]e177[/em]
兰亭幽梦
[em]e1000058[/em]
常乐
[em]e160[/em]
╰つゞ善若止水╰つゞ禁言
来了
╰つゞ善若止水╰つゞ禁言
欣赏
╰つゞ善若止水╰つゞ禁言
分享
°诗情若心〖帐户禁言〗
┾ ◆执笔问候,落笔念安,守望空间诗意般的美丽,让温暖在彼此心底蔓延┈┾ ◆
°诗情若心〖帐户禁言〗
来了
在水一方(忙淡网)
点滴的问候,写在岁月里,温馨的祝福,印在空间里,让幸福一路相伴,愿快乐永远相随。友情路上,真诚相伴,快乐相守!
绝世天骄
晚安
一帆风顺
淡淡粽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连线,切切情意牵,端午将至,粽子飘香,这一刻,用真诚的心,把快乐、平安、幸福送给!祝你笑口常开,好运常伴!祝好友端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