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地里
个人日记
吃完早饭,与贺副乡长、乡烟办陈主任及乡烟站技术员谢师傅一起下村,对我乡烟叶4+1培育管理进行自查。
第一站来到玉京村的长家坊烟叶基地,半山上的烟地里是刚刚移栽几天的烟苗,地膜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白,周围那些未开垦的荒山在地膜白的衬托下,绿得是那样霸道,走进地中间,一株株烟苗以站成排的姿势欢迎着我们,头顶,阳光下天空湛蓝,云朵洁白,蹲下与谢师傅一起拉开卷尺丈量烟地株距和行距,最好的距离是多少,怎么样才达标,为什么要这么密植?我如小学生一样好奇的提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谢师傅以最通俗的语言回答着我的提问。烟苗栽植过程,主要包括地膜覆盖、起苗、运苗、撒苗和栽植几个程序,移栽密为标准亩栽1100株,行距(垄宽)120厘米时,株距为50厘米较为合理。长家方的移栽基本达到标准,但也还存在地的周边荒草太多,地里杂菜未除的问题,陈主任和谢师傅不断用烟叶的专业术语交流着烟沟弯与直、墒面饱与瘦、补栽及时与迟缓等,言语里全是为烟农的考虑,而我和贺乡长最多只能帮忙拉拉尺,为乡里的烟叶辛苦操心的,还是与烟叶直接打交道的他们。
就在我们查看的时候,因为天气高温,很多烟农正忙着给移栽的娇嫩烟苗及时浇水,高山上,烟农们或是用车拉水,或是在地里建个简易蓄水池,每一颗烟苗,他们都必须弯腰一一呵护。谢师傅告诉我,移栽烟苗5到7天的时候,要进行第一次管理,实行消毒杀菌,及时查苗补苗,防止缺窝断行,施第一次追肥。移栽15天内进行第二次管理,施第二次追肥和防治病虫为害。移栽25天后30天内要将所有肥料施用完毕,地膜覆盖的要及时揭膜,清理沟渠和杂草,完成高厢起垄。听完介绍,基本弄清了3个时间段里烟农们的在烟苗移栽后必须要做的工作,要想有好的收成,这些麻烦的工序都不能省掉。我想,烟农的这些辛苦,应该是只有地里的烟苗们最清楚,因为很多烟农,一家或是夫妻或是一人,往往种烟几十亩。
来到柳树村洋思塔,一下车,我就给大家说,这块地我特别熟悉,因为自己调到西莲下村的第一站就是在这块地里和村里的人大代表交流,那时是6月的夏天, 烟农们正忙着揭膜培土,那是自己第一次看见成片成片的烟叶,兴奋喜悦。今天再站在熟悉的地里,自己爱的西莲,面对主要产业,更多的是和技术员交流如何增产百姓增收,3个年头的时间,这片土地,从陌生到熟悉,一直在学习。
来到柳树村涂家界组,测量了大户田学介的烟地,不愧是种烟的大户,行距株距非常标准,地里卫生非常干净,大棚里的烟苗青葱翠绿,一周前开全县乡烟办会议我到过这里,与之前看见的对比,烟苗用劲放的长姿势证明大自然的“一寸光阴一寸金”。
随后,我们在中里村的中心片、双合村的大户基地里进行查看,5个烟叶村的基本情况基本摸清,一次巡查一次学习一次收获。
返回,办公室里飘着下村采摘的金银花清香,让倦意袭来,朋友的一个电话让自己的心情经历了喜与悲的过山车,最边远的基层,如女汉子一样风里雨里,只因为,新的起跑线上,面对的是落后的农村,从农村长大的自己知道也理解那些还在贫困中挣扎的乡亲们。我们是乡镇干部,我们是卑微,但我们一直在田里、在地里、在群众的心里......
第一站来到玉京村的长家坊烟叶基地,半山上的烟地里是刚刚移栽几天的烟苗,地膜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白,周围那些未开垦的荒山在地膜白的衬托下,绿得是那样霸道,走进地中间,一株株烟苗以站成排的姿势欢迎着我们,头顶,阳光下天空湛蓝,云朵洁白,蹲下与谢师傅一起拉开卷尺丈量烟地株距和行距,最好的距离是多少,怎么样才达标,为什么要这么密植?我如小学生一样好奇的提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谢师傅以最通俗的语言回答着我的提问。烟苗栽植过程,主要包括地膜覆盖、起苗、运苗、撒苗和栽植几个程序,移栽密为标准亩栽1100株,行距(垄宽)120厘米时,株距为50厘米较为合理。长家方的移栽基本达到标准,但也还存在地的周边荒草太多,地里杂菜未除的问题,陈主任和谢师傅不断用烟叶的专业术语交流着烟沟弯与直、墒面饱与瘦、补栽及时与迟缓等,言语里全是为烟农的考虑,而我和贺乡长最多只能帮忙拉拉尺,为乡里的烟叶辛苦操心的,还是与烟叶直接打交道的他们。
就在我们查看的时候,因为天气高温,很多烟农正忙着给移栽的娇嫩烟苗及时浇水,高山上,烟农们或是用车拉水,或是在地里建个简易蓄水池,每一颗烟苗,他们都必须弯腰一一呵护。谢师傅告诉我,移栽烟苗5到7天的时候,要进行第一次管理,实行消毒杀菌,及时查苗补苗,防止缺窝断行,施第一次追肥。移栽15天内进行第二次管理,施第二次追肥和防治病虫为害。移栽25天后30天内要将所有肥料施用完毕,地膜覆盖的要及时揭膜,清理沟渠和杂草,完成高厢起垄。听完介绍,基本弄清了3个时间段里烟农们的在烟苗移栽后必须要做的工作,要想有好的收成,这些麻烦的工序都不能省掉。我想,烟农的这些辛苦,应该是只有地里的烟苗们最清楚,因为很多烟农,一家或是夫妻或是一人,往往种烟几十亩。
来到柳树村洋思塔,一下车,我就给大家说,这块地我特别熟悉,因为自己调到西莲下村的第一站就是在这块地里和村里的人大代表交流,那时是6月的夏天, 烟农们正忙着揭膜培土,那是自己第一次看见成片成片的烟叶,兴奋喜悦。今天再站在熟悉的地里,自己爱的西莲,面对主要产业,更多的是和技术员交流如何增产百姓增收,3个年头的时间,这片土地,从陌生到熟悉,一直在学习。
来到柳树村涂家界组,测量了大户田学介的烟地,不愧是种烟的大户,行距株距非常标准,地里卫生非常干净,大棚里的烟苗青葱翠绿,一周前开全县乡烟办会议我到过这里,与之前看见的对比,烟苗用劲放的长姿势证明大自然的“一寸光阴一寸金”。
随后,我们在中里村的中心片、双合村的大户基地里进行查看,5个烟叶村的基本情况基本摸清,一次巡查一次学习一次收获。
返回,办公室里飘着下村采摘的金银花清香,让倦意袭来,朋友的一个电话让自己的心情经历了喜与悲的过山车,最边远的基层,如女汉子一样风里雨里,只因为,新的起跑线上,面对的是落后的农村,从农村长大的自己知道也理解那些还在贫困中挣扎的乡亲们。我们是乡镇干部,我们是卑微,但我们一直在田里、在地里、在群众的心里......
测量行距
测量株距
精准测量
仔细查看烟叶长势
简易的烟地蓄水池
大棚里喜人的绿
石缝里的烟绿,我眼中的风景
烟叶是石头最美的点缀
烟站技术员最辛苦的背影
权责不明的烤烟房,谁来修补,是个难题
文章评论
冰雪清馨梦
给乡长送件防晒衣![em]e11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