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在哪里
个人日记
雨一直在下,而自己的脚步不能停下。
和石门垭村陈书记前往集镇做群众思想工作,沿路,陈书记介绍情况时语言里全是无奈和着急。县民政局建扶石门垭村,初步方案是在该村集镇处建一阳光园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牵涉到占地补偿,经过村里开会发动,还有几户意见不统一,而民政局还等着村里的答复,时间不等人。
雨中,我们先察看有待征收的田地,考虑到很多因素,暂时放下田的征收,先去做房屋搬迁的工作。阳光园用地要真正做到高品位,伫立在路旁的上世纪的老供销社就要拆,风雨蚕食的供销社产权分属于两户老百姓,虽然已经是饱经沧桑,墙体破落,但68岁的老田还住在里面,另一边,则是村医务室向鑫家的杂物间。
首先来到向鑫家,作为村里的年轻一代,向医生很支持我们的公益事业,但谈到自家被占地里的几百棵黄柏树,因为没有补偿,他很心疼也想不通,所以不愿意。同时对于属于自己的老供销社房子的补偿,因为和老田还存在纠纷意见,他说老田太过分,他不能让步。看见向医生情绪比较激动,我,乡烟办陈主任,村里陈书记反复给他做工作。建扶单位做公益事业,是为我们村里的老百姓办好事,要他体谅村里的无奈,我从如何给领导汇报争取项目,项目建成最终受益,项目对将来带来的好处及错过机遇造成的后果等方面给他一一进行详细的分析。一杯茶喝完,向医生的态度还是很强硬,特别是说到老供销社的房子补偿,他拿出当初和老田签的合同,很气愤的表达着对邻居老田出尔反尔的极度不满,说,如果要拆迁,他的补偿必须要比老田多。又是一番劝解,外面的雨由小到大,雨声急,我心里也急,嘴巴讲干了,再添茶水,不热的天气,喉咙却不得不靠茶水滋润。
有单位有项目来搞建设的时,群众们的支持是关键,经过我们反复分析利弊,向医生最终同意黄柏树他不要补偿,但提出供销社老房子的补偿,无论多少,他必须比老田多。
有缓和就有希望,带着向医生的要求,我们去隔壁的老田家协商。
老田今年68岁,当年修江垭大坝时,他是移民对象,也许是对低洼之地心里有了担忧,再次安家,他选择了高山之地石门垭村,买下了当时供销社的老房子。因为两个孩子都在外地安了家,他把一半的房子及相关土地转售给了本地村民向鑫。两方现在都有协议合同, 两方现在都各不相让,两方都在为利而争。老田的现在还住着的老房子,墙体长着野草,窗户只有框,雨中显得破败和狰狞,不用权威部门认定,这就是危房。走进去,黝黑的房子里摆放着凌乱的东西,老伴在县城和儿子住,这个破败的房子里,常年只有老田一个人。听我们说明来意,老田说他特别拥护村里搞公益事业,可说到自己的要求,他要求阳光园自己要住一套,且要村里给他补偿与现在房屋同等大的地基。住阳光园比较容易解决,可补偿地基,实在是让村里为难,大家反复劝解他想开些,现在的房子拆迁补偿到位后,地基自己解决。老田和向医生一样,反正补偿款就是要自己多一些。与向医生长久的对峙中,不管钱多多少,反正多一点就是一种心理上的胜利。为了证明自己的言之有据,老田也搬出一大叠手续合同,时间最长的比我的年龄还长,老田的满头银发此时再次证明,时间的雕刻是多么的不近人情。
我们劝解,路过的群众也来劝解,屋里的声音大,屋外的雨声更大,老房子的补偿谈妥了,谈到公路外的田地补偿又出分歧了,甚至还牵扯出了整个组的成员,而老田,固执的说要和向家法庭见。本来是给大家做好事,没有利益分割时,大家到还相安无事,可一旦牵扯到利益了,矛盾来了,麻烦也就来了,一连几个小时的劝说,看着毫无回旋的老田我心里特别沮丧也特别无奈,想起了曾经为争取项目给领导汇报时的努力,想起满腔热情的给关心的朋友描述石门垭建扶后发展的那些美好前景,而现在,工程还未开始,问题就如此棘手。如果因为建扶导致群访,那么再好的出发点都是最坏的结果。
起身,冒雨站在公路上给两家交底,如果群众意见不同意,建扶方案将重新改,而这个本来可以建成为样板的好地方,将错过最好的发展机会。 说完,自己心里一阵难过,为自己无法说服群众抓住机遇,为自己语言的无力。
看我们准备返回,满头银发的老田淋雨跑到我们面前说,他还是希望把这个项目建成,他宁愿不要地里的补偿,但前提是向家也不能补偿。于是,我们再次下车来到向家,看老田放弃地里的补偿后他是否愿意?又是一番沟通,向医生还是没有同意。
带着失望返回,政府后面竹林因治理挖动导致昨夜暴雨中出现两处塌陷。新闻里长江的沉船让人揪心,眼前的滑坡体让人担心,群众的思想工作让人闹心。
偏远的乡里,出口,在哪里?
和石门垭村陈书记前往集镇做群众思想工作,沿路,陈书记介绍情况时语言里全是无奈和着急。县民政局建扶石门垭村,初步方案是在该村集镇处建一阳光园和老年人活动中心,牵涉到占地补偿,经过村里开会发动,还有几户意见不统一,而民政局还等着村里的答复,时间不等人。
雨中,我们先察看有待征收的田地,考虑到很多因素,暂时放下田的征收,先去做房屋搬迁的工作。阳光园用地要真正做到高品位,伫立在路旁的上世纪的老供销社就要拆,风雨蚕食的供销社产权分属于两户老百姓,虽然已经是饱经沧桑,墙体破落,但68岁的老田还住在里面,另一边,则是村医务室向鑫家的杂物间。
首先来到向鑫家,作为村里的年轻一代,向医生很支持我们的公益事业,但谈到自家被占地里的几百棵黄柏树,因为没有补偿,他很心疼也想不通,所以不愿意。同时对于属于自己的老供销社房子的补偿,因为和老田还存在纠纷意见,他说老田太过分,他不能让步。看见向医生情绪比较激动,我,乡烟办陈主任,村里陈书记反复给他做工作。建扶单位做公益事业,是为我们村里的老百姓办好事,要他体谅村里的无奈,我从如何给领导汇报争取项目,项目建成最终受益,项目对将来带来的好处及错过机遇造成的后果等方面给他一一进行详细的分析。一杯茶喝完,向医生的态度还是很强硬,特别是说到老供销社的房子补偿,他拿出当初和老田签的合同,很气愤的表达着对邻居老田出尔反尔的极度不满,说,如果要拆迁,他的补偿必须要比老田多。又是一番劝解,外面的雨由小到大,雨声急,我心里也急,嘴巴讲干了,再添茶水,不热的天气,喉咙却不得不靠茶水滋润。
有单位有项目来搞建设的时,群众们的支持是关键,经过我们反复分析利弊,向医生最终同意黄柏树他不要补偿,但提出供销社老房子的补偿,无论多少,他必须比老田多。
有缓和就有希望,带着向医生的要求,我们去隔壁的老田家协商。
老田今年68岁,当年修江垭大坝时,他是移民对象,也许是对低洼之地心里有了担忧,再次安家,他选择了高山之地石门垭村,买下了当时供销社的老房子。因为两个孩子都在外地安了家,他把一半的房子及相关土地转售给了本地村民向鑫。两方现在都有协议合同, 两方现在都各不相让,两方都在为利而争。老田的现在还住着的老房子,墙体长着野草,窗户只有框,雨中显得破败和狰狞,不用权威部门认定,这就是危房。走进去,黝黑的房子里摆放着凌乱的东西,老伴在县城和儿子住,这个破败的房子里,常年只有老田一个人。听我们说明来意,老田说他特别拥护村里搞公益事业,可说到自己的要求,他要求阳光园自己要住一套,且要村里给他补偿与现在房屋同等大的地基。住阳光园比较容易解决,可补偿地基,实在是让村里为难,大家反复劝解他想开些,现在的房子拆迁补偿到位后,地基自己解决。老田和向医生一样,反正补偿款就是要自己多一些。与向医生长久的对峙中,不管钱多多少,反正多一点就是一种心理上的胜利。为了证明自己的言之有据,老田也搬出一大叠手续合同,时间最长的比我的年龄还长,老田的满头银发此时再次证明,时间的雕刻是多么的不近人情。
我们劝解,路过的群众也来劝解,屋里的声音大,屋外的雨声更大,老房子的补偿谈妥了,谈到公路外的田地补偿又出分歧了,甚至还牵扯出了整个组的成员,而老田,固执的说要和向家法庭见。本来是给大家做好事,没有利益分割时,大家到还相安无事,可一旦牵扯到利益了,矛盾来了,麻烦也就来了,一连几个小时的劝说,看着毫无回旋的老田我心里特别沮丧也特别无奈,想起了曾经为争取项目给领导汇报时的努力,想起满腔热情的给关心的朋友描述石门垭建扶后发展的那些美好前景,而现在,工程还未开始,问题就如此棘手。如果因为建扶导致群访,那么再好的出发点都是最坏的结果。
起身,冒雨站在公路上给两家交底,如果群众意见不同意,建扶方案将重新改,而这个本来可以建成为样板的好地方,将错过最好的发展机会。 说完,自己心里一阵难过,为自己无法说服群众抓住机遇,为自己语言的无力。
看我们准备返回,满头银发的老田淋雨跑到我们面前说,他还是希望把这个项目建成,他宁愿不要地里的补偿,但前提是向家也不能补偿。于是,我们再次下车来到向家,看老田放弃地里的补偿后他是否愿意?又是一番沟通,向医生还是没有同意。
带着失望返回,政府后面竹林因治理挖动导致昨夜暴雨中出现两处塌陷。新闻里长江的沉船让人揪心,眼前的滑坡体让人担心,群众的思想工作让人闹心。
偏远的乡里,出口,在哪里?
在向鑫家做工作
在老田家做工作
乡烟办陈主任(左一)和村里陈书记(右一)准备丈量老田家面积
初步丈量中
上世纪老供销社(老田的家)
察看要补偿的土地
政府大楼后两处松动的塌陷
文章评论
生态农业
努力了,就够了[em]e113[/em]
北极
相信大部分村民都是支持的,不能让个别人影响到大局。一个人不行,就用群众的力量一起来做工作。
言彬
太不应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