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母亲做黄黄

个人日记

  

 所谓的黄黄,是一种小吃。我曾经问过母亲,为什么给这个东西叫黄黄呀?母亲说,因为是黄色的,所以叫黄黄。对母亲的话我有些半信半疑。别的地方给这种小吃叫烙糕,还有的地方给叫烙糕子。不知为什么,每当我听到烙糕子这个叫法时,自己就忍不住发笑一回。别的地方咋叫我不管,反正我故乡那一带都给叫黄黄。黄黄这种小吃具体是那个地方发明的我说不太准,大概是辽西吧,也有的人说是承德人发明的,说实话我没有认真地考证过。前几天我去一个农家院吃饭,看见了这个东西,买了两张,吃起来感觉并没有当年母亲做的那种味道。总觉得差点什么,但是问我究竟差的是什么,我也说不太准,真的形容不出来。

在我少年时代,人们顿顿吃饱饭就是很难得的了。吃美食简直是很奢侈的。我家是个大家庭,姊妹七人连同奶奶共有十口,在屯子里算是最大的了。按理说我们的口粮应该是很紧张的,可是在母亲的操持下,我们并没有挨饿。虽然吃的都是些粗粮,但是母亲经常给我们粗粮细作。用地瓜面做硌斗子,用玉米面做煎饼,用荞面做饸饹,用高粱米面烙黄黄等。其中,我最想吃的就是母亲做的黄黄了,也就是别的地方人说的烙糕子。

母亲做黄黄是最拿手的了,不仅全家人爱吃,就是街坊邻居尝一块儿都夸母亲做得好。母亲做黄黄可麻利了。首先把高粱米用水淘好,再用石磨把米磨成面浆放在大泥盆子里进行发酵。当面浆发到略带酸味的时候,把咸菜缸里的芥菜疙瘩捞出来一个细细地切成丁,把几个鸡蛋打匀一起放进去,用勺子一个劲地搅动。搅面是有技巧的,母亲说,只能按一个方向使劲搅,不能来回搅拌。我当时也很怀疑母亲的这句话,但是母亲确实是那样说的,也是那样搅的。她说,乱搅,烙出来的黄黄没有嚼劲。准备工作做好了以后,母亲就在房后的小炉子给我们烙起来。

母亲说,烙黄黄不能用煤火,只能用柴火。火候是很关键的,太急黄黄夹生,太软黄黄吃起来不脆,不急不缓正好。母亲做出来的黄黄外焦里嫩,筋道,滑腻,有盐净味。那味道虽然远离我已经好几十年了,但是似乎至今还留在我的嘴边。

前几天在农家院里吃过他们做的黄黄以后,感觉味道没有母亲做得好,我于是决定按照母亲的方法自己做一回,找找当年的感觉。于是我在网上买了一口小黄黄锅。因为现在家里的人口少,孩子说不喜欢吃,老婆说对烙糕没啥兴趣,我只好买了一口最小的锅,锅口也就海碗那么粗,感觉大小也就和当年母亲那口锅的一半那么大。没关系的,反正现在的人吃东西都不多,不像过去我一个人就能吃上十来张,现在两三张就够了。

食材是不愁的,高粱米面超市里就有,咸菜疙瘩五块钱两个,虽然楼上不能烧柴火,但是咱有煤气灶。

我把高粱米面和一些白面混合在一起用水沿着一个方向搅拌。为什么放白面呢?我以为过去不放白面是因为白面珍贵的缘故,现在咱不缺了就放一点呗。我也把芥菜疙瘩切碎,鸡蛋打匀放进去,调好粘稠度就开始上锅了。在鼓心的锅里涂一层薄薄的油,待锅热了以后,把面糊在锅顶上缓慢地倒下来,面糊就会自然地向四周流淌。锅的边缘是凸起的沿,这样就不至于是面浆流到外面去。烙出来的黄黄就是一个四周厚中间薄的圆饼状,很像一个锅盖儿。面浆到进去以后,盖上盖子一分多钟就大功告成了。那黄黄的模样和母亲烙出来一模一样的。金黄金黄的,外面一层薄薄的糊嘎嘎,咬一口很脆,也很筋道,有盐净味。我真的很惊诧于自己的模仿力,也很惊诧于自己的想象力,但是吃过两张以后仍然找不到当年母亲给我做的那种感觉。当我把这种感受和朋友说起的时候,朋友说,我知道是啥原因,把你饿几天再给你吃感觉就找到了。或许朋友说的是对的。

 

文章评论

明若-晓溪

挺不错的呀,你说找不到当年的味道了,岂不是和朱元璋的珍珠翡翠白玉汤一个感觉啊[em]e113[/em][em]e113[/em]

海棠依旧

又读到老师的文章了,质朴亲切!黄黄,很怪的名字!应该是小米还能有些想象,却是高粱米[em]e121[/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