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的记忆

个人日记

        那是几年前的一个秋末了,相比北方,江南的阳光格外明媚,一如温婉的江南女子,灿烂而不张扬。在繁华背后,玲珑的小镇沉淀出岁月的味道,板壁木楼,流水人家,悠悠船行,粉墙黛瓦,这一切美得不像是真的,以至于很多年后的今天,当我再提起笔,乌镇,更像是我遥远而熟悉的一个梦。
        记得,走进乌镇那一刹那的感动,是莫名的,亲切的就像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来过这里一般,那是一种源自生命深处的伤感和辛酸,殷殷切切,满满涨涨,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走在古镇窄窄的青石板巷里,温润清凉,看着光滑的石板间经年踩踏留下的凹痕,自是一派人间烟火。斑斑驳驳的门板被剥蚀出季节的纹理,只有石阶边闲长的青苔在幽幽的诉说着前尘往事,而巷子两边一座座木结构的小楼,便是一座座店铺和人家。
      不同于摆在橱窗里展览的景点,乌镇是活生生的。一路走来,很好奇这枕水人家的生活,于是,每路过一户便探头探脑的向里面张望,心里做好了遭白眼的准备,可是每一户人家都在自顾自做着自己的事,依旧有条不紊的吃饭、洗衣、看电视,根本没有留意到我这个“外来人”。透过河对岸一户人家支起的木窗,我看到了四个人正在打麻将,这里每一个古镇人都是一副气定神闲、荣辱不惊的样子。 气定神闲、荣辱不惊,或许,这就是乌镇吧。
       虽然在这里停留的时光只有短短的两个小时,但是我要把古镇的驳岸拱桥、水阁廊棚、金黄的幌子、大红的灯笼、乌篷船、牌楼、古玩玉器的店铺、香包印花布的小摊、历史的古朴、婉约的清雅......统统装进记忆。我记得江南百床馆那些散发着旧樟木箱子一样气息的繁复漂亮的大床,我记得蓝印花布作坊里高高悬挂迎风招展壮观惊艳的蓝印花布,我记得民俗馆里那一派小家碧玉的喜庆透着过去热闹而富贵的可爱,我记得古戏台上桐乡花鼓戏吴侬软语;我记得高公升酒坊里三白酒的那一缕浓香;我记得.......
      我在乌镇拍了许许多多照片,不知是不是拍下了乌镇的风韵;我带走了乌镇的姑嫂饼,不知是不是带走了乌镇的味道;;我穿起了蓝印花布的衣裳,,不知道我是否穿出了乌镇女人的样子,,但是我知道,我留下了乌镇的记忆,,久久不散的回忆。 

图片
文字来自晚报


文章评论

夏日米兰

看到这篇文字 米兰不禁有些遗憾 在江南那么多年 周庄 同里 西塘都去过 独独没有去过乌镇

天天天蓝.华

乌镇,我一定会亲自去体验她的温婉,宁静与美丽。

梅子青时节

看你的文章真是享受,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心境极富感染力,能把读者的思绪带到你的意境之中。以回忆的形式写成游记文笔流畅自然,作品像你的人一样美丽令人难忘!

冷若雪

很多人写游记太过于记录山水的优美而乏于表达内心的眷恋,这一篇却是“情”“景”相融的恰到好处。[em]e179[/em]

安愉

喜欢乌镇,更喜欢你的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