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关爱

个人日记

                                                                                             
             外孙赵一洋,六岁,活泼好动,聪明淘气,每当他做出了又可气又可笑的事时,我举起手就想打两下,最后高高的手不忍心落下,换成了耐心的引导说教。这时在一旁的妻子就会说:“都快上天了,你也不管,你就惯着吧!”是的,我也当姥爷了,这才理解当年姥姥对我的关爱。

姥姥家住在十六号村,与我家是前后屯。那时爸爸在外地工作,家里的事太多,妈妈忙不过来,我很淘气妹妹太小,在我六岁那年妈妈把我送到姥姥家生活。

我来到了姥姥家,我是她最喜欢的大外孙,我的到来给姥姥增加了不少的欢乐,但更多的还是麻烦。

姥姥心的善良,没念过书,却有超强的记忆力。她只靠听,居然记住了很多的历史故事。就连三国、水浒传、西游记中的很多的章节的来龙去脉,都能讲的头头是道。还能把百家姓背的一字不差。当时,在我的眼里姥姥是最了不起的学者。

姥姥家的条件很不好,室内空空。也没有什么象样的家具,一张破旧的饭桌,两个板凳,还有一个火盆。

火盆的用处可大了。寒冷的冬天,把它放在炕上取暖,火中烧点土豆了,豆包了之类的,吃起来可香了。夏天,天气暖和了,火盆就放在墙边的地面上,里面装上鸡蛋就变成了母鸡孵化小鸡的孵化器。

一间半的住房,两个间墙之间上面穿上横木杆,上面铺上几块木板,就是天棚,用来堆放杂物。留下两根没有铺木板的横木杆,上面挂满了秋天收获的苞米,抬头望去,黃澄澄的象金子。好馋人呀!

这时的姥姥就会对我笑笑,慢慢的站起身来,踩凳子够下两穗,再找两个术桔做了一双简易的筷子,搓下少许的玉米粒放在火盆里。膨!膨!!玉米粒遇火马上爆成了好吃 的玉米花,香喷喷的,我的嗓子恨不的伸出一只小手立刻把它抢到嘴里,我高兴的快跳了起来。然而姥姥把脸一沉,说:“坐下!我教你背百家姓,背不好,不准吃。”我不想学,可玉米花的香味太诱了,只好跟姥姥背了起来。赵钱孙李,周昊郑王……。姥姥教一句,我学一句,周而复始。

姥姥就象电视剧大宅门李天意的姥姥,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关切李天意,“好好念书!”

今天有人问我:“都信息时代了,你怎么还能背出百家姓。”我就会高兴的回答:“小时候,火盆旁,跟姥姥学的。”应当说姥姥是我第一任的启蒙老师。

在姥姥家我生活的好充实呀。时间也快,刚刚送走冬天,树绿了,柿子红了,香瓜熟了。转眼间秋天就要到了。
    分瓜了!分瓜了!生产队分瓜了,请个家个户到瓜地领瓜!”屋外传来生产队长的呼喊声,立刻得到社员笑语的回应,大家纷纷带着筐走向了瓜地。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时代,能吃到一个瓜就象过年一样。

瓜地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我又蹦又跳跟着姥姥也来了。只见大人孩子们把分到的瓜依次拿回家里。轮到姥姥了,姥姥分了满满的一筐。

“姥姥这瓜真好?”我摸摸这个,看看那个,什么玻璃翠、顶鲜红、灰鼠子了,还有老人喜欢的面瓜。都是那样的香甜。最后我挑了一个放在鼻子上闻了闻,抬头看了看姥姥,姥姥说过:“小孩不能在外面吃东西。”姥姥说:“回家再吃吧!“行。”我答应着,恨不得一步回到家中。

终于到家了。我迫不及待的伸手拿瓜,这时在家的姥爷对姥姥说:“下次分瓜不知要什么时候,把瓜挑一下,先吃坏一点的,把好的留下慢慢的吃吧。”我眼睁睁的看着姥姥把大部分最好瓜挑出来,一个一个放在席篓里,怕我乱动,姥爷踩着凳子把瓜放在高高的天棚上。然后对我说:“先吃筐里的瓜吧,吃没了姥爷再给你够。”我答应着,可眼睛一直看着高高的天棚板。

吃完了午饭姥姥姥爷要到地里干活,对我不放心姥姥再三嘱咐我:“好好看家,别淘气,好好看家,别惊着抱蛋的母鸡,好孩子是听话的。”我频频的点头答应着,心里盘算着。

姥姥姥爷干活去了,筐里留下我不看好的瓜。我趴在窗前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家里就剩下我与在天棚下墙角老母鸡了。它用嘴翻完了蛋,然后尽职尽责在那里孵蛋,再过几天小鸡仔就会破壳而出了。十几天的劳累,它鸡冠变白,体重减轻可它无恨无悔,它也象姥姥一样,对后代充满了爱。

老母鸡我不会打扰你,你别害怕,你等着,我要上棚够瓜了,我吃瓜你吃籽。

天棚离地面很高,要想上去谈何容易。我也学姥爷的样子先搬来凳子,人太小上不去。“不行一定想办法。”我在屋内寻找着,一下子看到了吃饭的桌子。眼前一亮,先推来了桌子放在下面,桌子上面再放凳子,凳子上面又放 了两个枕头,一层一层,终于够高了。我费力的爬了上去,手抓住天棚杆,一使劲翻了上去了。

上棚成功了。可我用力过猛,只听到一声响,低头一看,坏了。枕头掉了,凳子倒了,桌子翻了。我被困在天棚上,下不来了。我害怕了,还不敢哭,我算计着姥姥快回来了。我怕姥姥回来骂我,不行!我的下去。我在天棚上爬来爬去,最后选择了墙角边想把着天棚杆了,背着墙从上面跳下来。

扑腾一声!我不知道我是怎样从天棚上掉下的。只觉得脑袋嗡一下,半天才睁开眼睛。自己重重的砸在火盆里姥姥不知什么时候回到了自己身边。

原来姥姥知道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走出去不放心,半路赶了回来。正好碰上。

我挣扎了半天才爬了起来,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屋内弄的一片狼籍。桌凳翻倒着,火盆碎了,母鸡跑了,快出壳的小鸡仔绝大多数被砸死了。没有砸死的蛋也不能再孵出小鸡了。还好由于鸡窝的缓冲,我只受了点轻伤。

损失这么大,我心疼的对姥姥说:“姥姥怨我,是我不听姥姥的话。姥姥没有责怪我,看我没有什么大碍,放心了。姥姥说:“母鸡跑了还会回来,火盆碎了,姥姥可以再做,小鸡死了可能再孵,可大外孙只有一个,没事就好。以后听话别淘气就行。”姥爷也回来了,姥姥埋怨道:“都是你出的馊主意,非要把瓜放在棚上,看怎么样出事了吧?”姥爷也很后悔,:“以后全放在地上让他随便吃吧。”

其实姥爷没有错,姥爷与姥姥的只是作法不同,只是形势不同的关爱。

人只有知道报恩才是一位可信赖的人。一个人对自己的亲人没有一颗报恩的心,无论他有多么好的外表,多么能说会道,多么高的权势不管怎样保伪装,都会让人看不起。

 清明节,我来到了姥姥的坟前,洒酒祭奠。过去发生的事就象浮云,展现在我眼前,仍然叫我激动不已。

今天,我们长大了,可你已经走了。留下的只有惆怅,我!你的外孙,永远记着您的关爱,让我们用心去感恩。您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文章评论

悠然(234)

[em]e120[/em] 哇,小时候那么淘气啊,头不摔一下,可能现在更聪明,无人能敌。

如歌

故事真实,描写细腻。“姥姥”的教诲和关爱令人难忘,淘气包馋嘴偷瓜的过程惊险,有回味。是时代的写照。文章写的很好,但还有个别疏忽的地方(有丢字,缺标点符号的地方),另外,最后三个自然段的次序是否在考虑重排一下?我想 ,此文你一定是一气呵成的,如果,再看一遍,改改就更完美了。 好朋友之间,看文章不能只说优点,对吗?恕我直言哦!

依江北望

用自己做姥姥,姥爷的引子引出自己的姥姥的爱和教诲,思念和感恩,故事虽零散但全文是用爱和教育贯穿你儿时的成长经历,生动具体,感人至深,跑点小题不影响感染力。

地狱魅蝶

淋漓尽致的情感,回味无穷的往事,姥姥教诲,记忆犹新。赞!

回味

姥姥是一个伟大而又慈祥的人, 呵呵呵 你却是个孙悟空式的人物,真不叫姥姥省心,回忆过去开心而又感慨

雨荷

哈哈太淘气了,不过火盆里的土豆,豆包我却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