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
个人日记
赤壁之战
(浅谈赤壁之战中的曹操)
三国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五万之兵打败了曹孟德八十三万虎狼之众。又一次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例。要不是关云长网开一面,义释华容,曹操本人也做了俘虏。
赤壁之战中的曹操,是北魏的最高军事统帅。他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有文学家。他在逆境中能礼贤下士,从谏如流择其善而用之;又是一位视天下如无物的野心家,阴谋家,专横拔扈 ,一旦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就听不得不同的声音,得意忘形,我行我素。他的双重性格。正确运用时,或能得了很多成功,反之也造成了遗憾千古的失败。而赤壁之战时的曹操恰恰是他性格的后者,他的所作所为断送了北魏统一中国的绝好机会。
赤壁之战,曹兵本来占有绝对的优势,应当说是胜卷在握,可为什么为以这样的残败而结束那?虽然有它的历史原因和客观因素之外,是曹操一手造成的。赤壁之战的失败,曹孟德难逃其责。
操得荆州,刘琮出降,不出意外本可一鼓作气直下江东。但这时的曹操已不知天高地厚,对他有利的话不听,对他不利的话全听,还照办。先信了黄盖的苦肉计,接爱了阚泽的诈降书,江中水战曹操自废武功,杀了精通水战的荆州降将蔡瑁、张允。对包藏祸心的庞统所献的连环计深信不疑。而对说真话的人则另一番看待,记得在大战前曹操铜雀台宴长江做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扬洲刺史刘馥只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此不吉之言也。”操大怒曰:“汝安敢败吾兴!”刺死刘馥,众惊骇,谁还敢提意见。徐庶徐元直,对当前局事一清二楚,有话烂在肚子里就是不说,眼看八十三万大军就要灰飞烟灭,寻个脱身之计躲得远远的,更谈不上同甘苦共患难了。铁索连舟是致命的败着,有人提醒,操根本不信,巧舌如簧,天下没有比他再高的了。三国演义书中是这样描写的:“操升帐谓众谋士曰:“若非天命助吾,安得凤雏妙计?铁索连舟,果然渡江如履平地。”程昱曰:“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操大笑曰:“程仲德虽有远虑,却还有见不到处。”荀攸曰:“仲德之言甚是,丞相何故笑之?”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北风,安有东南风耶?吾居于西北之上,彼兵皆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已之兵也,吾何惧哉?若十月小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诸将皆拜服曰:“丞相高见,众人不及。”此时的曹操只要奴才,不要谋士自作聪明,大战末起已注定必败。目空一切的他很快就遭到了报应,请看:“东南风骤起……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起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 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索锁住。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赤壁一场大火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转眼化为乌有,及脱华容只剩二十七骑。
这场战役的失败,应当说曹操是主要责任者。众谋士是称职的,尽力了,可能发生的事情都想到了,是曹操的独断专行才造成了这样惊天的严重后果,可大战过后,曹操又是怎样对赤壁之战进行总结的呢?
“操至南郡曹仁置酒与操解闷。众谋士俱在座。操忽仰天大恸。”众谋士曰:“丞相于虎窟逃难之时,全无惧怯;今到城中,人已得食,马已得料,正须整顿军马复仇,何反痛哭?”操曰:“吾哭郭奉孝耳!若郭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众谋士皆默然自惭。”
赤壁之战的失败,操用大哭来总结。众谋士不敢明说只能巧妙含蓄的点出谁是主要责任者。可操反手一击,若郭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就是说,这不是我的毛病,都是你们它妈的无能,你们要是给我出好招,能失败吗!一下子把责任全推在众谋士身上,众谋士只能是默然自惭。说了算了的,不管结果如何,永远是对的!下属永远存在着缺点和不足。为人好自为之吧!有能耐你当领导呀?
三国演义,陈述百家,包贯万事。就是今天如曹操一样的人,一样的作法人物,在我们身边也时有发生,这种作法给个人各社会造成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要以史为为鉴,兼听则明,集思广益。建立建全法制体系,不搞一言堂,这样的历史事件就不会重演。
文章评论
飞翔/ty
此篇文章发人深省啊,深刻,不过自古至今同样的事情还在不断的发生啊,悲剧啊!
鹏程
写得好
四叶草
又发表新作品了 [em]e179[/em]
a兰泽Jp
没想到你还这么伤感啊?延时喷剂[em]e189[/em]加[em]e7366[/em][em]e7371[/em][em]e7369[/em][em]e7366[/em][em]e7366[/em][em]e7368[/em][em]e7367[/em][em]e7366[/em][em]e737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