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阳关十四
散文回忆
同住的大学生室友都走了,像天上的云,来托乎拉聚一聚,就被风吹散了。他们都成为了人民教师,花园的园丁,分配到不同的城市。我们是长在原野的草,只能留在原地,那时候,真心羡慕他们。依依惜别,送给他们美好的祝福,虽然相处的日子不多,友谊就像一颗种子,植在了心里。
知青点的房子本来是大队部,室友们走后,只剩下我和娜,大队要将房子收回去,我们被驱逐出屋。知青安置是公社不可推卸的责任,最后,我们被安排到卫生院去住,那里有一间空房子。
住在卫生院,仰视着穿白大褂拿工资的医生护士,我们很自卑,感觉是槛外人。于是,恪守本份,老老实实当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原本平淡的活着,活得很腻味,突然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打破了我们的平静:公社要办一个种猪场。这事儿可是一项政治任务,领导们外出考察、进行可行性调研、选址、规划,最后决定,种猪场要建在离城不远的海力瓦普大队。
这是一个维吾尔族聚居的大队,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不食猪肉,也不养猪。恰好大队有两名汉族女知青,我和娜,于是,我们责无旁贷,当起了种猪场的饲养员。
这是一个天高云淡的秋天,清水河清流冽冽,河岸上垂柳依依,柳树下盖起了一排崭新的猪舍。从湖南宁乡搭乘飞机来的种猪,住进了猪舍,我们过来看望它们,想与它们建立良好的互动。因为,不管愿不愿意,我们将成为猪倌,与它们长相厮守,别无选择。
是那种湖南土猪,黑毛塌腰,个头不大,据说引进它们是因为出栏快、肉质鲜嫩。小家伙很萌,活蹦乱跳,一见就喜欢上了。想着它们来自遥远的故乡,尤其有一种亲切感。我拍拍这头、摸摸那头,向它们示好。谁知这些小家伙不领情,见了我们像见了仇人,吱里哇啦乱叫,吓得仓皇逃命。
对于猪这种人类最早驯养成功的动物,人们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只要照本宣科就行。每日,我们迎着晨曦到猪圈,踏着雾霭回宿舍,劈柴生火剁猪菜,洒扫清理猪舍。责任重大,不敢懈怠。一天到晚与猪为伍,搞得好紧张,眼里心里全是猪。每天,累得不得了,回到家倒头就睡,梦里还是猪。
因为是种猪,待遇很不错,都配有口粮,日日两餐,按照规定的食谱喂养。那些猪精灵似的聪明,日子长了,听到我们的脚步声,不再逃避,还围着我们的脚拱拱,挤到槽边哼哼。吃起来狼吞虎咽,吃完便躺着呼呼大睡,这些贪吃贪睡的八戒兄弟长得很快,一天一个样。 看着一只只都圆溜溜的,慢慢地长大,虽然辛苦,却特有成就感,心里很踏实。
不知不觉冬天就来了, 那一年,冬天特别冷,连下了几天的大雪,天寒地冻。真是滴水成冰的日子,煮得滚烫的猪食,倒进食槽就结成冰。这些坐飞机来的老乡,十分怕冷,小家伙们抖索着身子挤到一起,不吃不喝不想动。后来觉着不对劲,伸手摸摸它们,身子有些发烫,像是生了病。
心里慌慌的,赶快找领导,领导说去县城找兽医吧。兽医来看,说是患了猪肺炎,要吃药打针。他还说这种来自南方的猪,在本地不好饲养,它们很难抵御大漠的严寒。而且我们的猪舍建得不科学,饲养设施不科学,种猪场的整体方案有缺陷,不严谨、不可行。猪场已经建起来,政治任务已经完成,领导们都很满意,现在你这么说,当然没用,目前最要紧的是拯救这些生病的猪。
兽医说他没有空,要去山区牧场,让我们自己给猪喂药打针。于是,我们立即承担重任,临时抱佛脚,当起了兽医。这些小家伙虽然生着病,却不肯老老实实,满圈追也逮不住,好不容易摁住,杀猪似的乱踢乱叫,弄得好恐怖。但是到后来,它们渐渐地不再挣扎,有气无力,任凭我们怎么折腾,在它耳后扎出密密的针孔,也只哼哼几声。
为了拯救他们的性命,我们倾尽了全力,希望有奇迹发生,然而,回天乏术。刚开始,几天死一头,到后来,一天死几头,几乎每天去猪圈都能看到新的尸体,看着那些死去的小家伙,真的很心疼,怀有一种很深的挫败感。
终于,最后一头猪也没能走出大漠的冬季,昔日热热闹闹的猪圈,变得冷冷清清。深怪自己没用,当时我就想,以后再也不养猪。
知青点的房子本来是大队部,室友们走后,只剩下我和娜,大队要将房子收回去,我们被驱逐出屋。知青安置是公社不可推卸的责任,最后,我们被安排到卫生院去住,那里有一间空房子。
住在卫生院,仰视着穿白大褂拿工资的医生护士,我们很自卑,感觉是槛外人。于是,恪守本份,老老实实当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原本平淡的活着,活得很腻味,突然发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打破了我们的平静:公社要办一个种猪场。这事儿可是一项政治任务,领导们外出考察、进行可行性调研、选址、规划,最后决定,种猪场要建在离城不远的海力瓦普大队。
这是一个维吾尔族聚居的大队,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不食猪肉,也不养猪。恰好大队有两名汉族女知青,我和娜,于是,我们责无旁贷,当起了种猪场的饲养员。
这是一个天高云淡的秋天,清水河清流冽冽,河岸上垂柳依依,柳树下盖起了一排崭新的猪舍。从湖南宁乡搭乘飞机来的种猪,住进了猪舍,我们过来看望它们,想与它们建立良好的互动。因为,不管愿不愿意,我们将成为猪倌,与它们长相厮守,别无选择。
是那种湖南土猪,黑毛塌腰,个头不大,据说引进它们是因为出栏快、肉质鲜嫩。小家伙很萌,活蹦乱跳,一见就喜欢上了。想着它们来自遥远的故乡,尤其有一种亲切感。我拍拍这头、摸摸那头,向它们示好。谁知这些小家伙不领情,见了我们像见了仇人,吱里哇啦乱叫,吓得仓皇逃命。
对于猪这种人类最早驯养成功的动物,人们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只要照本宣科就行。每日,我们迎着晨曦到猪圈,踏着雾霭回宿舍,劈柴生火剁猪菜,洒扫清理猪舍。责任重大,不敢懈怠。一天到晚与猪为伍,搞得好紧张,眼里心里全是猪。每天,累得不得了,回到家倒头就睡,梦里还是猪。
因为是种猪,待遇很不错,都配有口粮,日日两餐,按照规定的食谱喂养。那些猪精灵似的聪明,日子长了,听到我们的脚步声,不再逃避,还围着我们的脚拱拱,挤到槽边哼哼。吃起来狼吞虎咽,吃完便躺着呼呼大睡,这些贪吃贪睡的八戒兄弟长得很快,一天一个样。 看着一只只都圆溜溜的,慢慢地长大,虽然辛苦,却特有成就感,心里很踏实。
不知不觉冬天就来了, 那一年,冬天特别冷,连下了几天的大雪,天寒地冻。真是滴水成冰的日子,煮得滚烫的猪食,倒进食槽就结成冰。这些坐飞机来的老乡,十分怕冷,小家伙们抖索着身子挤到一起,不吃不喝不想动。后来觉着不对劲,伸手摸摸它们,身子有些发烫,像是生了病。
心里慌慌的,赶快找领导,领导说去县城找兽医吧。兽医来看,说是患了猪肺炎,要吃药打针。他还说这种来自南方的猪,在本地不好饲养,它们很难抵御大漠的严寒。而且我们的猪舍建得不科学,饲养设施不科学,种猪场的整体方案有缺陷,不严谨、不可行。猪场已经建起来,政治任务已经完成,领导们都很满意,现在你这么说,当然没用,目前最要紧的是拯救这些生病的猪。
兽医说他没有空,要去山区牧场,让我们自己给猪喂药打针。于是,我们立即承担重任,临时抱佛脚,当起了兽医。这些小家伙虽然生着病,却不肯老老实实,满圈追也逮不住,好不容易摁住,杀猪似的乱踢乱叫,弄得好恐怖。但是到后来,它们渐渐地不再挣扎,有气无力,任凭我们怎么折腾,在它耳后扎出密密的针孔,也只哼哼几声。
为了拯救他们的性命,我们倾尽了全力,希望有奇迹发生,然而,回天乏术。刚开始,几天死一头,到后来,一天死几头,几乎每天去猪圈都能看到新的尸体,看着那些死去的小家伙,真的很心疼,怀有一种很深的挫败感。
终于,最后一头猪也没能走出大漠的冬季,昔日热热闹闹的猪圈,变得冷冷清清。深怪自己没用,当时我就想,以后再也不养猪。
文章评论
洪钟的声音
[em]e167[/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