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与大石顶子
个人日记
照片名称:再登那大石顶子
照片名称:站在大石顶子上
照片名称:大石頂山最高峰
寄情与大石顶子
文/人生如水
大石顶子是我家乡一座亿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玄武岩地貌的独立山丘,虽然不是名山,可在家乡人心目中它是那么神圣,是那样值得骄傲、值得怀念。无论走到哪里,家乡人心中都有个大石顶子。在草长莺飞,山花烂漫的季节,回到家乡大石顶子山下的吉舒镇小住,再次登上大石顶子。
当我登上顶峰之时,顿感“无限风光在险峰”之妙。大石顶子山下,曾有过多少优美动人的故事,已从故事里离去的人们带走的是纯朴和善良;大石顶子山下,有多少行人在感悟,在寻找人生真谛,净化着灵魂;大石顶子山下,又有多少新的故事演绎着,演绎着绿冀和希望……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大石顶子的玄武岩和这里的煤矿工人,以同样的坚韧和坚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巨大贡献。我们的父辈,我们这一代,我们的后辈,就像这高高的大石顶子一样,“献了青春献子孙”,把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都献给了二道河子的这块热土,建起的高楼大厦不计其数,发出的光热照亮千家万户。
一日下午,雨过天晴,背上我的的尼康卡片机,再次奔向大石顶子,过了二道河的小桥,径直走进大石顶子的东坡。雨后的吉舒镇湛蓝湛蓝的天空,不时飘过朵朵如棉花的白云,原野一片青翠欲滴,虽然崎岖的山路有点泥泞,但并不妨碍我上山的心情,今年雨水多,山坡上的青草长势特别好,有一种绿意绵绵的感觉。
大石顶子东坡的青草中,不时还能看见很多不知名的山花,那“毛骨朵花”像少女的头发,在和煦的阳光下,发出灿灿的银粉色的绿光;那喇叭筒状的山花,绽开的像纸扎的喇叭,含苞的带着微微的绿色,隐约之间让人看了特别开心;还有一种绿叶植物,叶子像黄榆的叶子,只是比黄榆的叶子大,开着小小的白花,特别灵秀,花骨朵像北方的“洋菇娘”一般。
特别是那漫山遍野的小黄花,更是招人喜爱,花是花,茎是茎,那小小的花骨朵,特别清晰。脚踩绿若地毯的青青小草,柔软舒心,好像在茫茫草原的感觉。山腰的几棵稀疏的落叶松傲然挺立,好像置身于新疆天山脚下,放牛的人儿,悠闲自得,在绿色的草地和高高的落叶松间游弋。
沿着长满青草的小径,被那玄武岩的小石块绊倒好几次,行路难,登山更难。登山路径几经盘旋,峰回路转,我们终于上到了山顶。不愧是大石顶子,虽然已经被削平了几十米,但仍然那样的高峻,那样的险要,站在山顶上极目远眺,既有“站在山巅我为峰”的豪情壮志,又有“会当凌绝顶,一揽众山小”的敞亮心胸和雄伟磅礴的气概。
站在大石顶子上,可以把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大地尽收眼底,今天的天气特别给力,蓝天白云下,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都能看见,别看我这台尼康卡片机,可以变焦,清晰度分辨率极高,能把最好的影像记录下来。我是第一次站在大石顶子,看见了舒兰矿务局当年吉舒、丰广、东富、舒兰街等四个煤矿建筑。看着看着,我仿佛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夏风如酒,水波如绫,绿树如带,青山如黛,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吉舒人竞折腰。翻开舒兰矿务局五十多年的历史,雄踞在原野之上的大石顶子,曾以高大雄浑的姿态,对这里的几代人施予了极大影响,好像大石顶子就是吉舒人的魂,见到了大石顶子,就像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一样,格外亲切。
大石顶子见证了舒兰矿务局发展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画卷。属于逻辑思维的数字往往是枯燥无味的,但是它却忠实的记录着舒兰矿务局和后来的舒兰矿业集团发展史。五十多年间,这里共生产原煤1.3亿吨,如果把这些煤炭用60吨的火车皮装载,可以从吉舒一直排到深圳;五十多年掘进成巷2000多公里,足可以修一条北京通往广州的地下铁路。这里不仅出产煤炭和玄武岩,这里还孕育智慧和才干!
站在大石顶子上,向东望,二道河子已经今非昔比了,五十年前吉舒镇就是五座楼,北大楼、选煤楼、医院的三座楼,如今,二道河谷从南到北,各式楼房鳞次栉比,吉舒镇的城镇面积比原来的二道河子至少扩大了五倍,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这些楼房熠熠生辉,以炮台山为背景,二道河谷的吉舒镇更是美轮美奂,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吉舒镇变化这样大。
再向东方眺望,一阵惊喜,20公里以外的舒兰街矿都收录在我的相机中,第一个层次是舒兰市位于红星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片新建筑静卧在卡岔河边。第二层次可以看见东富煤矿(棒槌沟)的矸石山,建陶厂,6、7、8、9、10号家属楼,还有原来的五中、锅炉房,黄色的小楼,离退休管理科和矿工俱乐部,其他建筑掩映在绿色之间。
第三层次,棒槌沟山上的那些新建的高楼,就是原舒兰街矿的所在地,五桦一级公路的收费站大楼和新建的粮库,都是原舒兰街矿附近的新建筑,几座高高的大楼都是近年新建的。20公里之内连接在一起,舒兰居然是一座如此巨大的城市。在大石顶子上不仅仅看到的是城市,向东北看锅顶山就在眼前,向东南看响水水库挂在天际。
向南看,远山如黛,非常壮观,山连山,山叠山,村屯掩映期间,五桦一级公路桥和吉舒线铁路桥就像二重桥,高台子、邵家乡都在我的视线范围,近处的小石顶子,东坡是层层梯田,西坡是茂密的森林,山下是白亮亮的水库和绿油油的稻田地,远处是国铁线路和一级公路,火车和汽车并行。特别是由近及远的山,重峦叠嶂,近山绿色茫茫,远山虚无缥缈,比油画还漂亮。原以为那些远山近山的照片是人工合成的,而我拍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大自然的风光。
向西望,就是天合社区,曾经的丰广煤矿所在地,虽然大多数平房居民随着棚户区的改造已经搬迁了,但是丰广、天合社区的楼房仍在,西山下的选煤楼和吉林省储煤基地依稀可见,那熟悉的住宅楼、原来矿务局二中的校舍,豆粉厂,还有机电科的厂房,都能囊括在我的镜头中,天南区的住宅楼和石頂山下的工程处住宅楼更是格外清晰。远处的西山,黄河沿也不在话下了。我家五十多年住过的北小乡,已经被茫茫森林覆盖了。
向北望,是第二松花江平原和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丘陵的过渡带,远方的山是著名的亮甲山,山下是吉林省大型水库亮甲山水库,连水库大坝都能看的一清二楚,水面像白帆一般挂在天边;近处一条长长的林带,那时省道301线,在近处是吉舒镇的半截河子和北机砖,远处的朝阳镇也隐约可见,原来住过的吉舒一井,就在我的脚下,采煤沉陷区形成水泡子和沼泽地,像颗珍珠镶嵌在绿色的原野中。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大石顶子之巅,山风吹拂着我,在那一瞬间,仿佛所有的疲劳与汗水都随风飘远,随之而来是我再次登上大石顶子顶峰的喜悦,看到全景的家乡,我身轻气爽又舒畅。
每次回到老家,无论春夏秋冬,我都愿意走进家乡的山水之间,背上一瓶水,带上两部相机,去爬爬青山,涉涉绿水,集家乡天地有韵味的景色入镜,乃退休后的一大乐事!如果说外出旅游登临三山五岳、收名山大川于眼是一席旅游大餐的话,那么回家乡徒步揽无名小山小河于怀也不失为一碟风景小吃。
照片名称:吉舒南山最高处
照片名称:吉舒南头高台子1
照片名称:吉舒南头二重桥2
照片名称:吉舒南头吉丰小区2
照片名称:吉舒南头永合小区3
照片名称:吉舒南头菲玫小区4
照片名称:吉舒南头5
照片名称:吉舒中心1
照片名称:吉舒中心2
照片名称:吉舒北头1
照片名称:吉舒北头2
照片名称:吉舒北头3
照片名称:在大石顶子上远眺东富1
照片名称:吉舒经济开发区
照片名称:在大石顶子上远眺东富2
照片名称:在大石顶子上远眺东富3
照片名称:在大石顶子上远眺舒兰街1
照片名称:在大石顶子上远眺舒兰街2
照片名称:在大石顶子上远眺东北部锅顶山
照片名称:大石顶子东面的响水水库
照片名称:大石顶子南面的小石顶子
照片名称:大石顶子南面山下的水田
照片名称:大石顶子南面的群山1
照片名称:大石顶子南面的群山2
照片名称:大石顶子南面的群山3
照片名称:大石顶子西坡
照片名称:大石顶子西面天合1
照片名称:大石顶子西面天合2
照片名称:大石顶子西面的天合3
照片名称:大石顶子西面的天合4
照片名称:大石顶子西南天南区5
照片名称:大石顶子西坡天合南部6
照片名称:大石顶子西坡的天合7
照片名称:大石顶子山腰的放牛人
照片名称:在大石顶子上看亮甲山水库
照片名称:在大石顶子看半截河子
照片名称:大石顶子北部的原吉舒矿
照片名称:大石頂山下人家
照片名称:大石頂山腰的白杨树
照片名称:大石頂山最高峰5
照片名称:大石頂山最高峰草原4
照片名称:大石頂山最高峰3
照片名称:大石頂山最高峰2
照片名称:阳光下的山区
照片名称:大石頂山最高峰1
照片名称:大石頂山最高峰
照片名称:大石顶子的夕阳
文章评论
青青子衿
没有了更新链接腾讯不显示动态,险些错过一篇佳作。
岳桦迎风
你的文空间显示了,挺好的。
ギリ缘ギリ
欣赏家乡一个字,美,两个字漂亮!
青青子衿
记得有一句话说:久居其中而不知其秀,看到图片和文字,这句话是我的第一感觉。子衿12岁来到这里,38岁离开,其中有五年时间往返于天合和吉舒之间,每天都要走两次大石顶子下的公路,也曾登上大石顶子顶峰,也曾有过一览众山小的感叹。可是这样详尽的观察还是绝无仅有。 三十年的变化,除了天合的天南区还有当初的影子,其余的都让我这个原生态的舒兰人感到陌生了。改革开放令家乡天翻地覆,由衷的为家乡的变化感到高兴。感谢如水奉献给家乡人的精神食粮,我的家园,我们的大石顶子,在游子的心中是一座永远不灭的灯塔。
青青子衿
把链接发上去吧,好多朋友对如水的文字是很期待的哦。子衿问好,署安
天马
大石顶子山上眺望,五十年沧桑尽收眼底,家乡之情在笔下流淌,赤子之心定格在镜头里。
玉
家乡的山水实在是太美了。
太阳石
照片拍的好,文字写的好,昨天就看到了,可是不一会就没了。这样的文章还需要审查吗,我真不了解。
太阳石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如水大哥仍对家乡念念不忘,每每回家都写出如此脍炙人口的文章和精美耐看的照片,这就是一个热爱家乡的赤子情怀。足以说明人啊走到哪里,还是家乡可亲、可爱。这些照片谁看了都会引起思乡之情的。
天天
大石顶子是我家乡一座亿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玄武岩地貌的独立山丘,虽然不是名山,可在家乡人心目中它是那么神圣,是那样值得骄傲、值得怀念。无论走到哪里,家乡人心中都有个大石顶子。
人生如梦
图文并茂,魅力无限。
☆紅旗下の蛋
家乡的水甜,家乡的地肥,家乡的美景赛天安门。
☆紅旗下の蛋
[url=http://a1.qpic.cn/psb?/V14MYNYJ4ZuHJF/MFtf3Xl2VWJEEUTnldNw5h4.5wCV8IkzEO.eHpqUzrk!/b/dAYAAAAAAAAA&bo=cQSAAgAAAAAFB9M!][img,100,56]http://a1.qpic.cn/psb?/V14MYNYJ4ZuHJF/MFtf3Xl2VWJEEUTnldNw5h4.5wCV8IkzEO.eHpqUzrk!/b/dAYAAAAAAAAA&bo=cQSAAgAAAAAFB9M![/img][/url] 站在大石顶子上,家乡的山水尽收眼底。
怀壮思飞
那天回去留影像,还是叫什么,反正是退休职工电脑视频留影。回到吉舒感觉路面太窄,大石顶子太矮。我在吉舒工作生活了20年,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都在那里!离开吉舒的时候讨厌的不行,因为半生不如意也在那里。可是回去走走大街小巷,走走我的老邻旧居,突然就有眼泪在眼睛里旋转,青壮年所有的爱恨情仇都在这里发生的。每当我走在太原、舒兰的大街小巷时候总能看见形似吉舒的人,总想前去寒暄,可是突然就能想起 我是在异乡,形似我的熟人是陌生人。半生漂泊回去看看感慨万端,走在吉舒小巷胡同见到遛弯、聊天、下棋等老人大多都是山东话,一生漂泊来奉献青春的山东热血青年都扎根吉舒这个老矿区了,都老了!祝福他们健康长寿,祝福老矿区所有的人们幸福安康!
暗香盈雪
如水老师,从你的文章可以看出你对这片故土的深爱,虽然我只是这里的匆匆过客,但通过读你的文章,更加怀念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