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欲

般若之门

图片             图片

 

 

来源/中国佛教禅宗网

 

  伽蓝尊者关羽自从皈依佛教之后,就恪尽职守地
惩奸罚恶,护持忠良,做佛教的护法长城。有一天,
他忽然心血来潮,觉得好久不曾到娑婆世间来行化,
不知道阎浮提的众生根性有没有进步一点?他决定到
人间来明察暗访一番。

  伽蓝尊者驾着云朵一路向人间奔来,来到一处山
庄,低头一瞧,只见层层的白云之下,阡陌相连,黍
稻飘香,他降下云头,停在一处丘冈上。他摇身变成一个修道人,信步向村庄小径行去。村庄里男耕

女织,鸡鸣犬吠,几个垂髻稚童在晒谷的广场上嬉戏奔跑,好一幅祥和富足的农家乐景象。

  他东觑西瞧,正要移步离开,突然看到路旁一个童子踽踽独行,泫然欲泣,好像有无限的委屈。
伽蓝尊者侧隐之心油然而生,上前合十道:“这位小施主请留步,老衲有事想请教你。”

 童子抬眼一瞧,是个化缘的道人,眼眶一红,眼泪籁籁而下说:“师父!如果你要向我化缘,对
不起,我自身已如泥菩萨过江,请你到别处去吧!”

 “小施主!你误会了,我是看你愁眉不展的样子,想要对你有所帮助,你可以把难处告诉我吗?”

  童子听了,原来是一位慈悲的师父,破涕为笑说:“我上有一位寡母,茹苦含辛把我抚养长大,
她因此积劳成疾生了重病,我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伯叔舅姨,家里又无恒量寸金可以为母亲治病,
所以才急得不知如何是好?”

 伽蓝尊者一听,感动极了,想不到娑婆世界的顽劣众生,已经有如此大的进步,连这么稚幼的童
子都懂得人伦大孝。心中一喜,神通变化,对着路边的一块石头随手一指,霎时变成一块黄澄澄的金
子,送给童子说:“你把这块黄金带回去,好好医治你母亲的沉疴旧病。”

 哪里晓得童子竟然无动于衷,频频摇手说:“我不能接受你的金块。”

  伽蓝尊者听了,更加的心花怒放,颔首称赞,太美妙了!这世间的人性竟然变得如此的淳厚,稚
子幼童见财也不起觊觎之想,实在太难能可贵了!于是笑容可掬地对童子说:“你小小年纪就能够见
财不起贪心,值得嘉许。但是你如果不接受我金块的馈赠,又如何医治你母亲的病呢?我劝你还是把
黄金接受下来吧!”

 童子眨眨乌溜溜的大眼,慧黠地说:“我不要你手中那块黄金,因为它终有用完的一天;我要你
点石成金的那根手指头,有了它,我就随时有黄金可以花用了。”

  伽蓝尊者听了,失望极了,原来人性的贪婪之欲,愈来愈令人惊惧担忧,怅然地收回金块,飘然离去。

 贪婪,是我们最大的烦恼与障碍,有了钱,还要更有钱;有了房子,还要更多的土地;有了名
利,还要更大的权势;有了权位名气,还要更长久的寿命来占有它……人的欲壑难填,世间的争夺迫
害于是层出不穷。人应该珍惜当前所拥有的,而不要放纵自己的贪欲,做过度的非分之想,好比譬喻
中的童子,不但得不到你汲汲所要的,更失去了你本来可以得到的一切。

http://cz.zgfj.cn/GA/

无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
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

赵州禅师是以行脚参访著称的禅僧。他在年岁很高时曾发愿游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当时有大德反对他白白浪费时间前去朝山,并以偈语劝阻赵州禅师说:
                   无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
                   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
    大德告诉赵州禅师,对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来说,世间处处皆是修行道场,并不一定非要朝山参访才能成就道业。偈颂中的“
清凉”是文殊菩萨的代称。五台山因为有文殊菩萨示现被称为清凉界;“金毛”则指文殊菩萨的坐骑金色狮子。大德认为,赵州禅师即使拄着拐杖去朝拜五台山,纵然能够以自己的虔诚感得文殊菩萨在空中示现,也不一定就是真正吉祥的事情,因为这并不代表他已经悟道了。
    后来,一位学僧向赵州禅师参学,问他:“宇宙有成住坏空,要是有一天,风吹初禅,水淹二禅,火烧三禅,世界毁坏时,我们的肉身还会不会存在呢?”赵州禅师回答:“随他去!”
    赵州禅师对自己的回答一直不满意,但也一直没有更好的悟解,为了求得禅法的真谛,便决定外出行脚参访。此时赵州禅师已经八十岁了。
    赵州禅师不顾年老体弱,行脚参访许多名寺古刹。经过多年的参访,请教过很多善知识,但心中的疑惑仍然没有解决。
于是,他决定结束行脚生涯,来到赵州观音院开始弘法,令他感到意外的是,过去很多不解的疑惑,一下变得豁然开朗。
    明末高僧莲池大师曾对赵州行脚的事写了一首偈语加以评说:
                 
  赵州八十仍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
                   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
     莲池大师认为,赵州禅师由于心头存有对禅法的困惑,在八十岁高龄时,还坚持行脚求法的精神令人赞叹,但可惜的是,他虽然多方求道,却一无所获,白白地浪费了许多路费。
     历代祖师都认为,
真正的修行是在修我们的自心。当一个人内心没有污染,没有贪嗔痴等烦恼痛苦的困扰时,当下就可以得大自在。下面这则偈语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偈云: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图片

图片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