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三】西安大雁塔

草原游记

       
图片
      携妻带子到西安游览,最想去看的就是大雁塔这座唐代古塔。因为他是古城西安的独特标志。说他是古寺,因为他的前身就是唐时的无漏寺,后来的慈恩寺,是我国的佛教名塔之一。佛家把塔称为浮屠,七层塔就是七级浮屠吧!说他是西安古城标志,是因为它距市中心约4公里,高耸入云,曾留下“驱山晚照光明显,雁塔晨钟在城南”的诗句。是关中八景之一。又是唐朝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让我们外来人向往。
       慈恩寺前车站点下车,映入眼帘的是青翠树木掩映的花草和雕塑古装故事像。林中石板布道,置放民俗风情浓郁的雕塑小品,突出了公益性和地域文化色彩,以陕西民俗文化为主题,用活灵活现的雕塑艺术形象集中展示陕西关中、渭北高原、陕南、陕北等地具有代表性的民俗风情,如:皮影、剪纸、泥塑、陕西八大怪、农村嫁娶、吹糖人、踩高跷、老城趣事及白鹿原系列等,颇有韵味。孩子们在兽像前摄影留念。
       转到观景台,北广场和雁塔附近的景色尽在眼底,全家在观景台留影,而后沿着西步行街转到东步行街看到,在金属、实木、玻璃上,饰有股电脑纹样,如“街边卖艺”、“唐代摔跤”、“百姓祝寿”、“皮影大戏”、“悬壶济世”、“街头胡乐”、“角力争雄”等一系列雕塑小品,把唐朝百姓的市井生活描绘的活灵活现,这些雕塑小品人物细腻逼真,反映出唐朝民众真实的生活场景,体现了盛唐时代社会的繁荣、富强。步行街两旁有很多特色小店与摊点,出售各种特色旅游纪念品。最吸引我的是,唐诗园林区”、和“地宫鬼怪”,还有那高屋凉棚上的科教片。金银珠宝古玩古器小摊琳琅满目;仕女身着唐装在照相机前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图片

       独自转到南广场慈恩寺前,玄奘大师铜像屹立在广场上,栩栩如生。寺院内香火,烟雾轻绕,时时传出梵音。我灵充满,提示我只能了解历史,远离观花。
       标牌介绍:慈恩寺是皇家主持建造的寺院,具有其它寺院望尘莫及的显赫地位和宏大规模。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高宗李治做太子时,为追念死去的母亲长孙皇后的恩德,下令在长安晋昌坊建造寺院,敕赐“慈恩”。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占地26570平方米,周边风景优美,为唐都长安最宏伟、最壮观之佛教寺院。这座寺院当年由13座庭院组成,面积达34O亩,是现在寺院面积的7倍。其建筑富丽堂皇,装饰华丽富贵。慈恩寺现有面积32314平方米,约合48.5亩。
       寺院门前两对威武雄壮的石狮子。传说是波斯猫。石狮子是与佛教同时在两汉之际已自印度传入我国。狮子有护法避邪的作用,佛教认为“佛为人中狮子”,所以佛台前常刻有狮子,称护法狮子。寺大门口,4尊石狮对称地雄踞左右,里边靠近大门的两尊,不清楚雕造于何年何时。东侧是雄狮,在戏弄脚下绣球。西侧是雌狮,脚边有一对小狮,称为母子狮。看来这些狮子也按照人们的习惯,以男左女右的序列摆放了。靠外边的两尊狮子,东侧一尊是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雕造,西侧一尊是民国19年(公元1930年)雕造。这两对石狮高度在1.7米以上,每尊重量至少也在250公斤以上。奇怪的是这两尊八面威风石制实心的庞然大物,即使用手轻轻地拍打,也会发出似铜非钢的金属声,清脆悦耳,十分动听。谁能猜出这是什么原因呢?
       寺院里面有两座小楼,东边是钟楼,里边悬挂有明代嘉靖年间铸造的一口铁钟,重15吨。西边是鼓楼,楼里存有一面大鼓。长久以来,人们都把“雁塔晨钟’作为关中八景之一,广为流传。但以往人们都以为“雁塔晨钟”是指西安小雁塔的钟,其实此景指的是大雁塔,因为大雁塔这口钟重3万斤,是在大慈恩寺内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十月铸造的,比小雁塔那口钟搬入寺内的时间早100多年,上面还铸有“雁塔晨钟”铭文。
       寺院中心高台上立着大雄宝殿,初建于明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至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曾予大修。大殿上面三座塑像是释迎牟尼三身像。中间的叫法身像,西边的叫报身像,东边的叫应身像。释迎牟尼为佛教始祖,原是古印度迎毗罗卫国的王子,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孔子同时代。三身佛东侧立有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迎叶;西侧立有其堂弟阿难,他待从释迦牟尼25年,也是十大弟子之一。两侧是十八罗汉和玄奘塑像。
      大雄宝殿后是藏经楼,存有《藏文大藏经》等重要经典。楼下是讲堂,为佛教徒讲经说法之处,供奉阿弥陀佛铜像一尊,高1米多。殿内珍藏玄奘亲手供奉的佛座一件,还有唐代青响石四大天王像座一块。此石为蓝田玉山所产青石,敲之锵锵有声,清脆悦耳。
图片
       绕大雁塔一周,我又绕了一周。看到这座唐代建筑,是因为我对它的好奇又为它的传说而感叹?此塔为啥叫大雁塔那?
       带着这个问题我巡视了百度,百度老师说:按照印度佛教传说,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的一个寺院内的和尚信奉小乘佛教,吃三净食(即雁、鹿、犊肉)。当初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两派,小乘佛教不忌荤腥。有一天,正是菩萨布施日,一座小乘寺院的和尚却买不到肉下饭。这时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一个和尚望着雁群自言自语:“今日增房无肉吃,大慈大悲的菩萨一定不会忘记这是什么日子。”话音未落,领头的大雁便折翅坠地。于是全寺和尚大惊失色,认为这定是菩萨显灵。他们就在大雁坠地处建造石塔,并戒绝荤腥,改信大乘佛教。因此,佛塔又称大雁塔。《大唐西域记》卷九也是这样记载的。
       听了老师说的,我似乎明白了雁塔的由来。带着疑虑,我目睹眼前的这座大雁塔。看来看去总觉得大雁塔像个楼阁,它是用青砖垒成,约略倾斜。塔通高64.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
       说大雁塔慈恩寺于玄奘法师齐名,自然会想起唐书和西游记里的记载:玄奘,姓陈,河南偃师人,是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翻译家、佛学家。13岁在洛阳出家为增,勤奋好学,在国内各地访师问学后,决意到佛教发源地印度去探索佛教的精蕴。公元628年受命于李世民自长安西行,沿丝绸之路,穿越上天无飞鸟、下无走兽的戈壁沙漠,历经险阻八十一难到达天竺,得戒贤法师的精心佛法指导,并在印度获得极高地位,备受尊崇。学成后于645年返回长安,历时17年,行程5万公里,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回佛经657部。朝廷在慈恩寺举行了空前盛大的仪式,任命为第一任主持,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并敕令他亲自督造修建大雁塔。在唐皇室的支持下,他集中各地博学高僧,组成规模空前的佛经译物场,并亲自任译主。翻译的佛经无论从质量或数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人,开创了我国翻译史上的新时期,先后在弘福寺、慈恩寺、玉华寺等处翻译佛经74部,共计1335卷,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在中国佛教四大译家中译书最多,译文最精。玄奘还应唐太宗的嘱托,由他口述,其弟子笔录,将他17年旅途中经历的110个城邑和传闻的28个地区和国家的历史、山川交通、民俗风情、物产气候、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整理成《大唐西域记》12卷,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他不畏艰难,排除九九八十一难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修建大雁塔是为了供奉从印度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及八尊金银佛像。专家推断这些东西,可能就放在佛塔下的地宫里。玄焋都工在慈恩寺西建雁塔。女皇年间重建。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公元1604年(明朝万历二十三年)在维持了唐代塔体的基本造型上,在其外表完整的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层,使其造型比以前更宽大,即是现今所见的大雁塔造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雁塔定位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大雁塔经过一次整修,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风貌。 
       在雁塔的附近,我看到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诗铭。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登临大雁塔都留下传诵至今的佳句,如杜甫的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章八元的“却怪鸟飞平地上,自惊人语半空中”等。尤其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诗人气势磅礴的描写与富于哲理的感叹,常常在人们登塔时引起共鸣。早在唐中宗神龙年间,雁塔题名就已形成风俗。凡新科进士及第,先要一起在曲江、杏园游宴,然后登临大雁塔,并题名塔壁留念。当年27岁的白居易成为进士,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刘沧更豪迈地题下“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豪粉壁题仙籍,柳色箫声拂玉楼”,把雁塔题名与登仙并提了,可见他们洋溢着春风得意的喜悦心情,把雁塔题名视作莫大的荣誉了。到后来大雁塔已形成“塔院小屋四壁,皆是卿相题名”的情景,可惜北宋神宗年间一场大火毁掉了珍贵的题壁。四围唐诗最多,明、清朝时期的题名碑也有几百余通。其中“名题雁塔,天地间第一流人第一等事也”,乃是“雁塔”之风光写照。此外,还有描写玄奘辉煌一生的《玄奘负笈像碑》、《玄奘译经图碑》。
    大雁塔的基座四面皆有石门,门楣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及砖雕对联,西门楣为阿弥陀佛说法图,图中刻有富丽堂皇的殿堂。画面布局严谨,线条遒劲流畅,传为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在南门洞东西两侧看到,镶嵌着唐代书法家褚遂良所书唐太宗李世民所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李治所撰《述三藏圣教序记》两通石碑,具有很高艺术价值,人称“二圣三绝碑”。   
       登道塔内,墁砖处所刻图案“玄奘取经跬步足迹石”生动地反映了玄奘当年西天取经万里征途、始于跬步的奋斗精神。进入塔内,看到明柱上悬挂着四幅长联,写着唐代的历史、人物、故事,吟诵一番,如身临其境,颇有原词原句的感受。墙壁上还设有古塔常识及中国名塔照片展,展示了佛塔的起源与发展,佛塔的结构和分类。牟尼佛像供奉在二层室内,系明初宝贵文物,被视为“定塔之宝”。在两侧的塔壁上,还附有文殊、普贤菩萨壁画两幅及现代名人书法多幅。多是唐代诗人登临大雁塔有感而发的诗句,琅琅上口、意味悠长。三层正中木座存有珍贵的佛舍利及大雁塔模,模型型按照1:60的比例制作,惟妙惟肖,属一乘佛宝。一通释迦如来足迹碑在五层陈列,上有诸多佛教图案,内涵十分丰富,素有“见足如见佛,拜足如拜佛”之说法。还收集展出的有玄奘鲜为人知的数首诗词。可窥见玄奘高超的诗词艺术造诣。公元752年晚秋,诗圣杜甫与岑参、高适、薛据、储光羲相约同登大雁塔,凭栏远眺触景生情,酒筹助兴赋诗述怀,个个才华横溢,诗句出神入化。每人赋五言长诗一首,流传千古不衰。六层悬挂的尽是五位诗人的诗会佳作。塔顶,刻有圣洁的莲花藻井,中央为一硕大莲花,花瓣上共有14个字,连环为诗句,可有数种念法。壁上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他在印度所闻的僧人埋燕造塔传说,向游人解释了最可信的雁塔由来之论说。 
      图片
     大雁塔的最高处,顶楼俯瀚,可向四周远眺,古城四方四景尽收眼底,可见西安古城全貌。
      走出塔内已是夕阳西下。孩子们闹着肚子饿,就先去了贾三灌汤包子店。为您从西边禅修园林过去电话了好几次才找到地方。孙家的灌汤包好吃不贵,再配上八宝粥,的确是美极了。
      饭后来的北广场。雁塔北广场位于大雁塔脚下,前广场设有山门及柱塔作为雁塔北路与广场轴线之转接点。由水景喷泉、文化广场、园林景观、文化长廊和旅游商贸设施组成。南北高差9米,分级9级,由南向北逐步拾级形成对大雁塔膜拜的形式。北面有四座石质牌坊,它们既是广场景观的标引物,又是北广场的招牌和景观。四座牌坊均用白麻石材贴面,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三门样式,呈现出平衡、稳定、简洁、大气的特点。牌坊题辞用唐人崇尚的字体书写,中间大匾额用颜真卿楷书大字,大气磅礴;两边上下联匾额题词用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字体,典雅生动。"大唐盛世"带来了各行各业的空前繁荣和进步,此雕塑特意从诗歌、书法、茶道、医药等领域中选定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茶圣"陆羽、"诗佛"王维、"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书法家"怀素、 "天文学家"僧一行、"药王"孙思邈八个精英人物,以逼真写实的雕塑手法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广场两边是唐诗风景区,诗仙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圣杜甫吟诵着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佛王维在吹笛,狂草张旭在挥毫泼墨。
     广场中心是音乐喷泉。;;海鸥展翅、蝶恋花、水火雾以及60米高喷水柱等都是我国最新推出的科技含量较高的新颖水型;60米宽、20余米高的大型激光水幕中4台喷火火泉从水里喷出在6米高空充分燃烧低温爆开更增加了整个喷泉的夺人气魄。音乐采用高保真远射程专业音响系统使喷泉声、光、水、色有机交融。
      图片
       华 灯初上,人潮涌动,我抱着小外孙,坐在音乐喷泉台子上等待八点到来。夜色中的喷泉广场分外美丽,两个高9米的万佛灯塔和两侧各4个高6米的大唐文化列柱,在灯光照耀下更显出王者风范。寂静中的广场,华灯辉映,灯光映照下的园林翠绿银花,八级喷泉池的水影与远处的大雁塔大慈恩寺的霓虹灯互相辉映,实在是漂亮。
       8点30分一阵美妙的《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声响起来,圆润雄浑的音乐在广场上空回荡,《军队进行曲》《黄河颂》声音激昂;《梁祝》、《泉水叮咚响》柔和悠扬;《电闪雷鸣波尔卡》《水幻大唐》忧闷低沉;《蓝色多瑙河》《青藏高原》抑扬高亢。一池喷泉高高低低,猛然一下喷出水柱像抛洒起万斛珍珠在灯光下晶莹透亮,白精灵虚幻般的和着音乐若七仙子随着音乐节奏舞蹈起来。水花掀起蒙蒙烟雾,在空中翻转几圈之后轰然发出唏哩哗啦的声音落下,水珠像下一场密集的春雨般四散飞溅。有的喷泉口两派水龙头左右或者前后换着方向尽情摇摆,喷出的水柱便跟着扭动腰肢,形成半圆或者如莲花盛开的形状,又像天女散花,敦煌飞天般的飘飘飒飒,柔美婉转。大多是直冲云天的水柱,音乐高,水柱就像神龙一样腾高,摇头摆尾直上云霄,幻化成云海苍茫,莲花朵朵;音乐低龙也就飞的低,雾呈瀑布,似海鸥展翅俯冲,雁落平沙;整个看起来,从左到右,从南向北错落有致的上上下下喷涌。掀起滔天巨浪,抛洒满天水注,形成的水雾把背后的大雁塔和整个广场烘托的像仙境,增加了整个喷泉的夺人气魄。围观的人们站在泉池周围,也不怕水雾洒湿衣服。欢呼声、音乐声,水声响成一片,成了欢乐的海洋,愉快的仙境。音乐给了喷泉灵性、灵魂。在喷泉飞扬的时刻,人于水,天与地都不分彼此。分明是一个个晶莹剔透的水精灵、端庄的仕女、飘逸的仙子、调皮的顽童。穿梭在水雾中留照、随音乐起伏嬉水的人们,已深深融入这欢乐的海洋。
       孩子们玩耍一天累了,对这水精灵厌烦了,闭上眼睛。我们只好乘着东升明亮的月光恋恋不舍的离开!游意未尽,边走边哼:
 昊恩思报,追崇福业,孝心谁建篷瀛?
一代慈君,七级浮屠,千秋尽显峥嵘。
矗立雁塔横。
寺烟绕舍利,瑞气霞萦。
商贾珠玑,店营金宝,业百兴。

漫游盛世西京。
有圣灵护卫,妻女同行。
秦俗影缩,唐风水幻,红旗卷抖新星。
夜幕降华英。
把锦园遍赏,仙曲聆听。
醉享天伦乐趣,归去月光明。
 
                                                                 【望海潮】
图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