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陕北神木捏面人
个人日记
陕北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神木面花—神木新闻网
陕北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神木面花
来源:神木新闻网|作者:谢妮时间:2013-12-17 09:48:00

“面花”,城里人叫“面塑”或“面人”,在神木叫的最多、最普遍的称呼是“面花”,是用面捏制成的民间艺术品。在陕北的神木、府谷一带,捏面花的日子选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前夕,当地有话说:“七月初一人捏人,七月十五人吃人”。因而,每到七月十五中元节,每家每户都会捏一些面花,这些面花大都五彩缤纷,栩栩如生,豪放、大气而传神,每件都可以看作是一件绝好的手工艺品,除祭祀外,烘干后分发给儿孙和当作走亲串友、相互馈赠的礼品。

据神木县志记载:神木县的七月十五即中元节,又成为麻谷节。其时正值丰收在望、羊肥麦下、稍有空闲之际,所以乡间普遍欢庆,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节前,家家磨麦压米。村村杀羊分肉(旧时多为祭牲)。男人、孩子采瓜摘果上坟祭祖;媳妇姑娘盘坐炕头,用刀、锥、剪、梳为孩子们捏蒸千姿百态的面人、面狮、面鸡、面兔。节后,走亲串戚,互相馈赠,到处洋溢出友好欢乐的气氛。足见神木市民对面花的钟情与喜爱。

面花在神木县的兴起和发展有着特定的历史环境。旧时陕北的神木、府谷地处边陲边城沿线,战争烽火可能随时惹身,捏面人面动物除供奉神灵之外,也有供小孩玩耍之意,但更多是为了祈求平安、永葆丰收。如果再深究其民俗意蕴,就和农事活动、除邪吓鬼、领牲献祭、护生繁衍和婚媒嫁娶等有极大的关联;还有人说,捏面人是为了杀鞑子(七月十五吃面人,八月十五杀鞑子)。这样看来,保留在神木、府谷一带捏面人风俗不是单一性的,而是有着厚重的地方乡俗风情。

神木面花制作遍及全县各地,重点在北部风沙草滩区的大保当,高家堡,尔林免,孙家岔和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马镇、沙峁、贺川等镇(办)。它作为丰收和庆祝丰收的象征,包含着人们对土地的期望和对庄稼的祈祷,包含着对于天灾人祸的深刻体验,它不只体现了祭祀神灵和祖先,趋逐鬼魂,护佑儿孙和亲朋的美好祈愿,更成为这片土地上广大妇女展示才艺的一项重要精神活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近年来,很多神木市民对七月十五捏面花的风俗已逐渐淡化,这也为那些心灵手巧的面花艺人带来了商机和经济效益。中元节未至,面花艺术品却早早进入市场,手艺较好的艺人大批制作,拿到集市和县城、市区销售,很受城里人欢迎。这样一来,“面花”不仅仅是节日中的食品,而且已经以“民间艺术品”的面目出现在商品市场上,产生了经济效益。

神木县为传承中元节捏面花的风俗,近几年举办的“神木面花展”是在政府出资面粉和乡民出力献艺的境况下操作实施的。最能代表神木、府谷两县的传统面花是长脖子面人人、大肚子罗汉和耍水娃娃等。


七月十五捏面花不仅是神木市民的传统风俗,它普遍流行于我国以吃面食为主的北方。北方以面食为主,历来有制作面花的习俗,而且面花在各地有不同的称谓,有的叫“糕花”,有的叫“面羊”,也有的叫“花馍”。如今面花不仅一种面食艺术,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一种“饮食文化”。总而言之,神木面花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它不只具有祭祀和亲朋互赠等实用价值,它承载着陕北的人文历史和这片土块上人类生存的精神信息,是研究陕北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美学、科研价值。
编 辑:张 霞
陕北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神木面花
来源:神木新闻网|作者:谢妮时间:2013-12-17 09:48:00

“面花”,城里人叫“面塑”或“面人”,在神木叫的最多、最普遍的称呼是“面花”,是用面捏制成的民间艺术品。在陕北的神木、府谷一带,捏面花的日子选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前夕,当地有话说:“七月初一人捏人,七月十五人吃人”。因而,每到七月十五中元节,每家每户都会捏一些面花,这些面花大都五彩缤纷,栩栩如生,豪放、大气而传神,每件都可以看作是一件绝好的手工艺品,除祭祀外,烘干后分发给儿孙和当作走亲串友、相互馈赠的礼品。

据神木县志记载:神木县的七月十五即中元节,又成为麻谷节。其时正值丰收在望、羊肥麦下、稍有空闲之际,所以乡间普遍欢庆,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节前,家家磨麦压米。村村杀羊分肉(旧时多为祭牲)。男人、孩子采瓜摘果上坟祭祖;媳妇姑娘盘坐炕头,用刀、锥、剪、梳为孩子们捏蒸千姿百态的面人、面狮、面鸡、面兔。节后,走亲串戚,互相馈赠,到处洋溢出友好欢乐的气氛。足见神木市民对面花的钟情与喜爱。

面花在神木县的兴起和发展有着特定的历史环境。旧时陕北的神木、府谷地处边陲边城沿线,战争烽火可能随时惹身,捏面人面动物除供奉神灵之外,也有供小孩玩耍之意,但更多是为了祈求平安、永葆丰收。如果再深究其民俗意蕴,就和农事活动、除邪吓鬼、领牲献祭、护生繁衍和婚媒嫁娶等有极大的关联;还有人说,捏面人是为了杀鞑子(七月十五吃面人,八月十五杀鞑子)。这样看来,保留在神木、府谷一带捏面人风俗不是单一性的,而是有着厚重的地方乡俗风情。

神木面花制作遍及全县各地,重点在北部风沙草滩区的大保当,高家堡,尔林免,孙家岔和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马镇、沙峁、贺川等镇(办)。它作为丰收和庆祝丰收的象征,包含着人们对土地的期望和对庄稼的祈祷,包含着对于天灾人祸的深刻体验,它不只体现了祭祀神灵和祖先,趋逐鬼魂,护佑儿孙和亲朋的美好祈愿,更成为这片土地上广大妇女展示才艺的一项重要精神活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近年来,很多神木市民对七月十五捏面花的风俗已逐渐淡化,这也为那些心灵手巧的面花艺人带来了商机和经济效益。中元节未至,面花艺术品却早早进入市场,手艺较好的艺人大批制作,拿到集市和县城、市区销售,很受城里人欢迎。这样一来,“面花”不仅仅是节日中的食品,而且已经以“民间艺术品”的面目出现在商品市场上,产生了经济效益。

神木县为传承中元节捏面花的风俗,近几年举办的“神木面花展”是在政府出资面粉和乡民出力献艺的境况下操作实施的。最能代表神木、府谷两县的传统面花是长脖子面人人、大肚子罗汉和耍水娃娃等。


七月十五捏面花不仅是神木市民的传统风俗,它普遍流行于我国以吃面食为主的北方。北方以面食为主,历来有制作面花的习俗,而且面花在各地有不同的称谓,有的叫“糕花”,有的叫“面羊”,也有的叫“花馍”。如今面花不仅一种面食艺术,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一种“饮食文化”。总而言之,神木面花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它不只具有祭祀和亲朋互赠等实用价值,它承载着陕北的人文历史和这片土块上人类生存的精神信息,是研究陕北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很高的美学、科研价值。
编 辑:张 霞
文章评论
枫
小时候我也见过,但南方比较少
清岚
有机会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