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和阴阳

明德睡眠

 

             
                                

     好的睡眠是健康的基本保证,很多疾病都和不良的睡眠有关,失眠是不少疾病的因,也是很多疾病的果。当了很多年临床医生,发现一些患者在生大病前的一段时间,睡眠都非常糟糕。而在临床上一些控制不好的高血压、糖尿病,往往随着睡眠的好转,血压、血糖指标也得到明显的改观。可见睡眠之重要。

     现在失眠的人太多了,大家熟识的中国著名的失眠患者兼主持人崔永元老师就是代表。
     
教授、肾病专家、中医学术带头人、国医大师传承人……田梅关注: 你的早晨几点开始 ?


     现代生活方式让好的睡眠成了奢侈品。我见到的睡眠障碍患者有各种各样的表现:难以入睡、彻夜不眠、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早醒、醒后难眠、易惊多梦等。

     睡眠是非常复杂的生理问题。睡眠分为两期,为快动眼期(也就是浅睡期)和非快动眼期(亦称深睡期),深睡眠期又分为3期。深睡期副交感神经兴奋,身体放松,道行很深的人,在打坐入静时的状态相当于深度睡眠的3期。


     为什么人以及所有的动物都需要睡眠? 为什么动物入睡后要在深睡与浅睡之间徘徊?人类为会什么做梦?这些问题目前不大清楚。也许动物需要通过睡眠在放松状态下修复系统?也许机体需要以另一种形式获取能量?或者睡眠让大脑和肌肉得到了休息?动物入睡后先浅睡再深睡,再浅睡,这样深浅交替的睡眠方式可能是为了自身安全,要定期浅睡警觉,以防范天敌。


     人一个睡眠的周期50分钟,小老鼠5分钟。大象可直接进入熟睡,每天只需要4小时睡眠,可见睡眠的周期与动物的安全感有关,大象天敌不多,安全感强。至于做梦。每个人都会做梦,只是在浅睡眠醒来时,能比较清楚记得做的梦,而且梦是彩色的;深睡期被叫醒,会很不舒服,梦是黑白的。做梦是因为需要遗忘,大脑需要处理白天接收的信息,进行删除整理,分类存放。

     哈佛大学彭仲康教授对睡眠很有研究,他认为借用中医理念能很好解释睡眠中的很多问题。



      健康的人睡眠周期与子午流注相应,各种参数很有规律,深睡眠时心率下降,体温下降,呼吸平稳而缓慢。体温下降与退黑素升高正相关,睡眠是脑的状态也是全身的状态。

      下图这是一个抑郁症患者,睡眠时心率不降反升,节律紊乱。
 



      彭教授的另一研究发现打太极可以改善睡眠,更重要的是打太极3个月可以改善心律的变异度。正常人的心率,整齐中有变化,叫变异度(灵敏度),变异度表明生物整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正气、元气。中医对身体的调理很多时候就是提高了机体的正气,只是用西医的常用检测指标无法测得,所以不被承认。彭教授对太极的研究方法令人振奋,对今后中医研究很有启发。


      中医对睡眠是怎样认识的呢?睡眠和失眠的机理是什么?在中医看来,什么样的睡眠是好的睡眠呢?

    《灵枢·营卫生会》“卫气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日中而阳陇,日中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
      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周纪。”


      中医用阴阳来解释睡眠,认为阴静阳动,睡眠是因为阳入于阴。卫气行于阳分25周,行于阴分25周,从阳分起,至阴分止为一个周期。中午阳气盛,下午阳气渐衰,太阳落山后阳分之气已尽。子时阴阳交会,人们都已入睡,叫做“合阴”。早上则行于阴分之气已尽,而阳分开始受气。如此循环不息,和自然界昼夜的变化规律相一致。



      那么中医认为人为什么会失眠呢?是各种原因导致阳不入于阴。

     《灵枢·邪客》“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暝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暝。”

 


      中医认为良好的睡眠不光是睡觉时间足够,更重要的是要与自然的阴阳相应,要睡对时辰,要睡“子午觉”,子时沉睡,午时小憩。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子午觉的重要,常常半夜1、2点,甚至3、4点还不入睡,长年熬夜的人身体都会出状况,路遥曾写过一篇文章“我的早晨从中午开始”,很遗憾,他的生命就从中午结束了。所以“夜猫子”们,一定要改变不良的习惯,没有什么重要的事非要在半夜去做,没有什么事比我们的健康更重要。

    
“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专家认为,阳是一种功能,阴是一种物质。白天的阳是需要晚上的阴做储备的,如果晚上还不睡觉,就相当于阳一直在用,而阴没有补充,等于是存在银行里的钱,只出不进。时间一久,身体就会出问题。

专家指出,工作和活动都应该在阳气上升的白天进行,如果夜间很晚还活动,本该潜伏休养的阳气遭到过度耗损,第二天就会感到体乏神倦,长期下去体质也会渐渐变差。因此,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

专家还说,人体在睡眠期间,大脑、胃肠道以及相应的脏器会分泌、制造出人体所需要的激素和能量物质,以供人体维持生存、发育、脑力思维和体力活动。正常情况下,人在睡眠时,心率呼吸会减慢,体温和血压会下降,基础代谢会减低,尿量会减少,胃液分泌会增加,从而使人的体力得到恢复。

 

      失眠的人这么多,中医有好的治法吗?有!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给出了良方:治疗失眠要“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

      我在临床治疗失眠多以半夏秫米汤合归脾汤、温胆汤,真正体会到了《内经》所说阴阳已通,其卧立至的良效。


      临床导致失眠的原因很多,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阴虚火旺、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心肾不交、肝阳扰动、胃气不和等,与之相应治疗失眠的方子很多。阳气升为木,旺盛为火,下降为金,潜藏为水,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阴阳失和。不论导致失眠的病因是什么,病机只有一个,就是阳不入阴,半夏可以引阳入阴。半夏秫米汤就象打开了入睡的开关,是治疗失眠的良方。


      我常用半夏30―60g,顽固失眠半夏最多用过90g,秫米(用苡仁代)60g。大剂量用半夏是借鉴了国内王幸福、余国俊等人的经验。我实习时曾见过误服生半夏中毒致死的病例,以前对半夏心生畏惧。不敢放胆使用。这么多年用下来,半夏只要煎煮40分钟以上,是非常安全的。

编辑来源:正安七月加笔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