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游记(第八天)
个人日记
晨起,汉庭的自助餐后,奔白马寺去。很近,开车也就是二十多分钟。
白马寺为我国佛教祖庭,释教之源。东汉年间,汉明帝遣使西域求佛,三年后,遣使同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二人,用两匹白马驮回印度佛经和佛像。后汉明帝在洛阳城外建这座寺庙以记白马之功,遂称白马寺。
佛教正儿八经是个舶来品。

白马寺正门,前面还有两个石马,ipad拍照功能太弱,不能完全拍下来。

只能拍下一侧的石马,另一侧对称摆放,自己想象吧,呵呵。

寺内,哪里的庙都不差香火,烟雾缭绕。

不大的一座庙却有这么大的一片空地。

每一个庙里的殿门口都有一个出家人守在门口,可能是怕游客对佛不敬或者乱刻乱画吧?
儿子早晨只顾了睡觉,没吃东西,进入到这个殿内后,在拜完佛后,看守的僧人递给儿子一个供桌上的麻球。儿子起初怯懦的不敢接,我让儿子表达谢意后,说:接过来吃吧!出了这殿,儿子问我:为啥给我吃的呀?他怎么知道我早晨没吃饭?我道:可能是佛觉得你有佛缘,佛让这和尚给你这贡品吧!儿子觉得很神奇的在吃这个麻球。

寺内中日友好的佛像,日本佛教来自中土大唐,记得去崂山时,那里就有一个华严寺,为佛教传入日本时,出海的地方。想想现在的中日关系,唉!

确实的中国第一古刹。有了白马寺,才有了后来的佛教和各种大大小小的寺庙。这个馆里面存放着两片当年白马驮回来的贝叶经,这种写在树叶上的经文在大慈恩寺里也曾见到,但这里的经文比玄奘背回的经文更加古老(无图,自己百度吧)。

白马寺很小,全部看一遍也就是1个小时的事,但是在白马寺西边正在建设世界佛教寺庙群,里面有一些东南亚和印度的和尚在看管,因为工程还未完工,也没怎么转。


儿子上厕所,我在旁边瞎转悠,发现了白马寺的后门,一个可以过小货车的后门,大开着门,估计是给庙里运送食物的时候打开的,居然没有人看管。这样岂不是逃票很方便?
回到庙门处,在中轴线的莲叶路两侧的两个独立小院子找到了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的墓冢。

轻抚石碑,久违了!自己虽未信佛,但骨子里受佛法影响甚大,两位大师,辛苦!辛苦!




————————————————————————————————————————————————————————————
出了白马寺,下一个目的地:龙门石窟。
途径洛阳城,找到一家KFC给儿子大开吃戒,算是对他昨天生日的美食补偿。
到达龙门石窟,河南的景点就是好,1.4米以下免票,比陕西实诚!谁说俺们河南人坏滴?坏人都去别的省了,俺们河南剩下的都是好人了呢!

一座大桥横跨东西,一水伊河流贯南北。河洛(伊河,洛河)文化的积淀,形成了洛阳文化的厚重。



残破的佛龛和拥挤的游客形成鲜明的对比。

只有窟,不见佛。

不知道什么人的字。

密密麻麻,马蜂窝般。

走近了,其实很多都是空的。

整修维护加固的大洞。

不上天堂(右手),就下地狱(左手),呵呵。【自我理解】

五魁首呀!来一盅呀!

哦耶!
,佛也很时髦呢!

这一窟很精美。



令人沮丧的空洞,文化的灭失是一个民族失去自我的开始。中国不缺文化,但却不能得以很好的传承,悲哀!

请问见我的头了吗?对不起,没有见!

慈眉善目一尊佛,眼望伊河辟山泽。

洛阳有名的梅花石,又称汝玉,不管从什么角度劈开都是这种梅花的图案。

万佛洞,里面大大小小有一万多尊佛(不知道谁数的,反正我是数的眼晕)。

墙壁上麻麻点点的都是小佛,叹为观止。


莲花洞,顶部有一个莲花照下来。别的佛都是脚踩莲花,咱们是头罩莲花,拽!

噔噔噔噔,主角登场。

相传武则天让工匠照着自己的面容凿刻了的卢舍那佛。网络摘抄如下:
白马寺为我国佛教祖庭,释教之源。东汉年间,汉明帝遣使西域求佛,三年后,遣使同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二人,用两匹白马驮回印度佛经和佛像。后汉明帝在洛阳城外建这座寺庙以记白马之功,遂称白马寺。
佛教正儿八经是个舶来品。
白马寺正门,前面还有两个石马,ipad拍照功能太弱,不能完全拍下来。
只能拍下一侧的石马,另一侧对称摆放,自己想象吧,呵呵。
寺内,哪里的庙都不差香火,烟雾缭绕。
不大的一座庙却有这么大的一片空地。
每一个庙里的殿门口都有一个出家人守在门口,可能是怕游客对佛不敬或者乱刻乱画吧?
儿子早晨只顾了睡觉,没吃东西,进入到这个殿内后,在拜完佛后,看守的僧人递给儿子一个供桌上的麻球。儿子起初怯懦的不敢接,我让儿子表达谢意后,说:接过来吃吧!出了这殿,儿子问我:为啥给我吃的呀?他怎么知道我早晨没吃饭?我道:可能是佛觉得你有佛缘,佛让这和尚给你这贡品吧!儿子觉得很神奇的在吃这个麻球。
寺内中日友好的佛像,日本佛教来自中土大唐,记得去崂山时,那里就有一个华严寺,为佛教传入日本时,出海的地方。想想现在的中日关系,唉!
确实的中国第一古刹。有了白马寺,才有了后来的佛教和各种大大小小的寺庙。这个馆里面存放着两片当年白马驮回来的贝叶经,这种写在树叶上的经文在大慈恩寺里也曾见到,但这里的经文比玄奘背回的经文更加古老(无图,自己百度吧)。
白马寺很小,全部看一遍也就是1个小时的事,但是在白马寺西边正在建设世界佛教寺庙群,里面有一些东南亚和印度的和尚在看管,因为工程还未完工,也没怎么转。
儿子上厕所,我在旁边瞎转悠,发现了白马寺的后门,一个可以过小货车的后门,大开着门,估计是给庙里运送食物的时候打开的,居然没有人看管。这样岂不是逃票很方便?
回到庙门处,在中轴线的莲叶路两侧的两个独立小院子找到了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的墓冢。
轻抚石碑,久违了!自己虽未信佛,但骨子里受佛法影响甚大,两位大师,辛苦!辛苦!
————————————————————————————————————————————————————————————
出了白马寺,下一个目的地:龙门石窟。
途径洛阳城,找到一家KFC给儿子大开吃戒,算是对他昨天生日的美食补偿。
到达龙门石窟,河南的景点就是好,1.4米以下免票,比陕西实诚!谁说俺们河南人坏滴?坏人都去别的省了,俺们河南剩下的都是好人了呢!
一座大桥横跨东西,一水伊河流贯南北。河洛(伊河,洛河)文化的积淀,形成了洛阳文化的厚重。
残破的佛龛和拥挤的游客形成鲜明的对比。
只有窟,不见佛。
不知道什么人的字。
密密麻麻,马蜂窝般。
走近了,其实很多都是空的。
整修维护加固的大洞。
不上天堂(右手),就下地狱(左手),呵呵。【自我理解】
五魁首呀!来一盅呀!
哦耶!
这一窟很精美。
令人沮丧的空洞,文化的灭失是一个民族失去自我的开始。中国不缺文化,但却不能得以很好的传承,悲哀!
请问见我的头了吗?对不起,没有见!
慈眉善目一尊佛,眼望伊河辟山泽。
洛阳有名的梅花石,又称汝玉,不管从什么角度劈开都是这种梅花的图案。
万佛洞,里面大大小小有一万多尊佛(不知道谁数的,反正我是数的眼晕)。
墙壁上麻麻点点的都是小佛,叹为观止。
莲花洞,顶部有一个莲花照下来。别的佛都是脚踩莲花,咱们是头罩莲花,拽!
噔噔噔噔,主角登场。
相传武则天让工匠照着自己的面容凿刻了的卢舍那佛。网络摘抄如下:
在龙门西山的半山崖上,有一个露天摩崖大佛龛,名叫奉先寺,寺里的主像是卢舍那大佛的坐像。这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尊佛像,通高五丈一尺多,单耳朵就长达五尺七寸。卢舍那是西天如来佛的报身像,也就是“光明普照”的意思,可是洛阳的老百姓却把这尊像叫成“武则天像”,这是什么原因呢?据龙门山一带的群众说,卢舍那大佛就是以武则天为模特雕塑的。
传说,有一年唐高宗和皇后武则天居住在东都洛阳的皇宫中。有一天清晨,武则天正在梳妆。唐高宗在一旁夸赞道:“梓童(皇帝对后妃的爱称)相貌端正,雍容华贵,有菩萨之仪态。”
武则天听了这话,心里暗暗高兴。她灵机一动,立刻抹开了眼泪。高宗吃惊地说:“梓童为何如此悲伤?”
武则天抽泣着说:“眼前纵有千般好,百年之后还是一堆枯骨,有谁知道我的模样?”高宗说:“这有何难?孤命画工为梓童作幅精美的画像。”武则天撒娇说:“画像虽好,只是薄薄一纸,不能流传千年。”这下子,高宗可作难了,想了半天想不出门道,只得问武则天:“依卿之见?”
武则天嫣然一笑说:“陛下说妾有菩萨之相,何不在龙门山上开窟造像?”
唐高宗恍然大悟,说:“这有何难!”于是一面命画工为武则天画像,一面命人在龙门西山半崖上开凿九间房大的露天佛龛,取名奉先寺。准备工作就绪后,高宗命人选拔技术高超的石匠,按武则天的画像雕凿了一座大佛像。为了把这座像雕得更精美,流芳百世,武则天还捐助了两万贯脂粉费。
大佛像塑好后,命名为卢舍那大佛,卢舍那梵语是光明普照的意思,武则天为自己造字取名为“曌(读照)”,其意为“日月当空”,也是光明普照的意思。因此,这尊像不但形态像武则天,连名字的含意也完全一样。当地老百姓说不惯“卢舍那”这个词眼,干脆就把它叫作“武则天像”。直到今天,龙门街上的老百姓还是这个叫法。

看到很让人恬静的一尊佛,不张扬,但很温暖的目光,似乎看透你的身心!





再来一张特写。

全家福

下来卢舍那佛,等儿子上厕所的时候,注视身旁的这三尊无头的小佛像很久,看着凿壁上工具凿刻的痕迹和无头的佛像,似乎在与历史对话,如果他们会说话,会给我讲些什么故事呢?

依旧的很多窟,空洞着。看过了最大的佛,也无心一一观瞻了,脚下步子便走的快了起来。

很快过到河对面,和则天女皇合个影吧!

只能取景这么大了,呜呜呜。

————————————————————————————————————————————————————————————
逛完石窟,从美团团购了一个洛阳本地特色饭店的4人餐,给对方打过去电话,要求直接到店按美团价付款,对方居然不同意,不得不从美团上付了款。
走过香山寺,看到要爬山,没有去,这是诗人白居易晚年经常和寺里高僧谈经说法的地方。
来到了白居易的墓,这个是我坚持要看一看的地方。


白氏后人祭祖时立的碑。

虽有诗魔,诗王的称号,长恨歌中琵琶行,难免不是黄土一捧!



————————————————————————————————————————————————————————————
回到洛阳的汉庭,步行800米到美团的饭店。【在外美团时一定要看好自己入住的地方再去拍,否则,开着车去吃喝,停车是一个问题,油钱是个问题,关键对于我这等酒鬼来说不能喝酒太难受了!
】
老洛阳食府。特色:洛阳水席

后门

看了看菜单,真后悔拍那个四人餐,还不如一份一份的点餐合算,吃的样儿多,还便宜。可惜我的美团已经验证完了,呜呜呜。

上的菜,鱼很好吃

又买了一瓶洛阳的酒。

河南的面很好吃,从西安,华阴,洛阳,包括后面的登封,开封,发现这些地方都有回民聚居区,而这些回民饭馆,不管是上档次的还是街边的饭菜,面食都很好吃,这个必须赞一个!

这个是水席中的一道名菜,洛阳燕菜。看似燕窝,其实都是白萝卜。

小炒黄牛,这道菜一口没动,我们和米饭一起打包带走了,第二天到了少林寺,进少林寺之前才拌饭吃完,也很好吃的一道菜。

炒凉粉,还行,不过感觉没有学校门口的好吃。

三四两小酒下肚,美哉!回去睡觉,一夜无话。
看到很让人恬静的一尊佛,不张扬,但很温暖的目光,似乎看透你的身心!
再来一张特写。
全家福
下来卢舍那佛,等儿子上厕所的时候,注视身旁的这三尊无头的小佛像很久,看着凿壁上工具凿刻的痕迹和无头的佛像,似乎在与历史对话,如果他们会说话,会给我讲些什么故事呢?
依旧的很多窟,空洞着。看过了最大的佛,也无心一一观瞻了,脚下步子便走的快了起来。
很快过到河对面,和则天女皇合个影吧!
只能取景这么大了,呜呜呜。
————————————————————————————————————————————————————————————
逛完石窟,从美团团购了一个洛阳本地特色饭店的4人餐,给对方打过去电话,要求直接到店按美团价付款,对方居然不同意,不得不从美团上付了款。
走过香山寺,看到要爬山,没有去,这是诗人白居易晚年经常和寺里高僧谈经说法的地方。
来到了白居易的墓,这个是我坚持要看一看的地方。
白氏后人祭祖时立的碑。
虽有诗魔,诗王的称号,长恨歌中琵琶行,难免不是黄土一捧!
————————————————————————————————————————————————————————————
回到洛阳的汉庭,步行800米到美团的饭店。【在外美团时一定要看好自己入住的地方再去拍,否则,开着车去吃喝,停车是一个问题,油钱是个问题,关键对于我这等酒鬼来说不能喝酒太难受了!
老洛阳食府。特色:洛阳水席
后门
看了看菜单,真后悔拍那个四人餐,还不如一份一份的点餐合算,吃的样儿多,还便宜。可惜我的美团已经验证完了,呜呜呜。
上的菜,鱼很好吃
又买了一瓶洛阳的酒。
河南的面很好吃,从西安,华阴,洛阳,包括后面的登封,开封,发现这些地方都有回民聚居区,而这些回民饭馆,不管是上档次的还是街边的饭菜,面食都很好吃,这个必须赞一个!
这个是水席中的一道名菜,洛阳燕菜。看似燕窝,其实都是白萝卜。
小炒黄牛,这道菜一口没动,我们和米饭一起打包带走了,第二天到了少林寺,进少林寺之前才拌饭吃完,也很好吃的一道菜。
炒凉粉,还行,不过感觉没有学校门口的好吃。
三四两小酒下肚,美哉!回去睡觉,一夜无话。
文章评论
[em]e257870[/em][em]e257868[/em][em]e257871[/em][em]e257869[/em]
很有意思,最后部分很让人眼馋[em]e102[/em]
大头[em]e328032[/em]
没几个我能吃的[em]e113[/em]
风雨胡杨
龙门石窟和洛阳水席很眼熟[em]e113[/em]
希日情怀
还以为是你转载的什么呢,这打开了惊喜啊,[em]e179[/em][em]e179[/em][em]e179[/em][em]e179[/em]
feng
走一路吃一路看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