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如兰 一代才女林徽因
个人日记
在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女中,林徽因的才艺似乎比萧红和张爱玲等显得更全面一些,人生际遇也更幸运。她不仅最早加入了“新月社”,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还致力于建筑专业,成为我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几乎标志丁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
小时候的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出生于杭州,原籍福建闽侯。父亲林长民是诗人兼书法家,早年留学日本,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林觉民、林尹民是堂兄弟。祖父林孝恂为清朝翰林,进士出身,他本给孙女取名“徽音”,出自《诗经·大雅》之“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徽音”是美誉的意思。她从17岁开始发表新诗并爱好戏剧和绘画,后来改名徽因,是在她大量发表文学作品后,与一同名同姓的男性作者经常相混,排印也常发生错误,于是在1931年10月5日《诗刊》第3期上,由主编徐志摩将女作者林徽音改为“徽因”。
关于她的美貌,后来成为梁思成妻子的林洙曾有过一段描述:“我的注意力被书架上的一张老照片吸引住了,那是林徽因和她父亲的合影。看上去林先生(徽因)当时只有十五六岁。啊,我终于见到了这位美人。我不想用细长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双眼皮,长睫毛,高鼻梁,含笑的嘴,瓜子脸……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她,不能,在我可怜的词汇中找不出可以形容她的字眼,她给人的是一个完整的美感:是她的神,而不是全貌,是她那双凝神的眼睛里深深蕴藏着的美。”(林洙:《结识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萧乾夫人、著名作家文洁若在《才貌是可以双全的——林徽因侧影》一文中说:“林徽因是我平生见过的最令人神往的东方美人。她的美在于神韵——天生丽质和超人的才智与后天良好高深的教育相得益彰。”
踩高翘的快乐女孩林徽因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碰头。这年10月,本来是留学读经济的徐志摩却对文学发生了兴趣,辍学到处游览。他在伦敦听说著名的书法家兼诗人林长民来了,即上门求教,不意竟因此邂逅了美若天仙的少女林徽因,当即堕入爱河,开始了几乎疯狂的追求。他每隔一二天就到林家公寓喝茶、聊天,还每天给林徽因寄一封信。纸上堆满着让一个16岁少女脸热心跳的句子:“如果有一天我获得了你的爱,那么我飘零的生命就有了归宿,只有爱才可以让我匆匆行进的脚步停下,让我在你的身边停留一小时吧。你知道忧伤正像锯子锯着我的灵魂。”然而24岁的徐志摩比林大了整整8岁,而且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的妻子张幼仪与孩子当时就在伦敦!林徽因了解到这个情况,又为火辣辣的情书所感动,她被折磨得辗转难眠。在徐志摩发动多次进攻之后,看似牢固的防堤也决了口,她说:我不是个感情随意的女子,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之间作出抉择。浪漫的徐志摩回家后就告诉张幼仪“准备离婚”。张感到十分突然,但也理智,随即带着孩子往德国留学去了。徐志摩的父亲是一个银行家,气愤之下宣布断绝了父子关系,停止了对徐志摩的经济供应。
林长民与维新派首领梁启超是好友,临出国前他已将爱女林徽因许配给了梁的二公子梁思成,尽管他们只是订婚,也尊重爱女的选择,但还是感到以后无法交代,就给徐志摩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阁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为答,并无丝毫mockery(嘲笑),想足下误解了。”他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带女儿离开,1921年10月他们父女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一年之后,徐志摩放弃了苦熬了两年即将到手的剑桥大学的硕士资格,匆匆赶回国内。看到的是更加光彩照人的林徽因,那秀润的脸上写满爱意,但他明显地感到这爱已不属于他。这改变一切的情敌是谁?当他知道是自己的恩师梁启超的公子梁思成时,便咽了一口唾沫,他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但那颗鼓荡的心依然不能安分。林徽因和梁思成都喜欢建筑,志趣相投的两人经常到北海公园的松坡图书馆及快雪堂读书、游览,往往这时,多情诗人徐志摩也悄然而至,次数多了便不受欢迎并引起梁的反感。直到有一天徐志摩在门口看到贴了一张用英文写的纸条后,才怅然而返。纸条上说:情人不愿受干扰。徐志摩只有怅然而归。
嗣后的1923年,徐志摩和胡适、梁启超等在北京创办新月社,根据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而得名。林徽因由其父带领,偕表姐妹孟琦、曾语儿参加灯会、书画和演剧等活动。1924年4月,泰戈尔应邀来华访问,林徽因担任翻译,并与徐志摩联袂演出泰翁的诗剧《齐拉德》,以其秀美绝伦的扮相和流畅动听的英语台词震惊四座,引起轰动。她和徐陪同泰戈尔游览了故宫、颐和园、香山,拜会了溥仪,被报纸戏称为“金童玉女”。在徐志摩影响下,林徽因开始了诗歌等文学创作,主要有《你是人间四月天》、《谁爱这不息的变幻》、《笑》、《清原》、《一天》、《激昂》、《昼梦》、《瞑想》等诗篇几十首;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窘》、《九十九度中》;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光》等。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花后那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问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首风格清新、意境隽永、充满灵性的小诗《你是人间四月天》,风靡了大半个世纪,曾感动了多少红男绿女。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犹如一枝出水的白莲,带着浓浓暖意迎风摇曳……
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曾这样形容这个气质如兰、风华绝代的奇女子:“林徽因就像一团带电的云,裹挟着空气中的电流,放射着耀眼的火花。”
泰戈尔访华期间的频繁接触,似乎使徐志摩又燃起了某种希望。1924年5月20日徐志摩陪泰翁去太原的火车启程前,给林徽因写了封没写完的信。从信中知道,两人在17日有过一次长谈,林明确表示了结合是不可能的,因为下个月她就要和梁思成一起去美国留学了。
1924年6月,林徽因与梁思成双双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因建筑系不招收女生,林便进入该校美术学皖学习,但她仍全选建筑系课程。1927年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与梁思成同在一个建筑事务所实身。下半年林徽因人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帕克教授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成为中国第一个舞美留学生。她留美期间十分关心祖国,积极参加留学生的爱国文艺活动。1925年1月,与闻一多:梁实秋、梁思成等筹建“中华戏剧改进社”,参加演出交流戏剧艺术。
少女时期的林徽因
然而,那来自大洋彼岸的火一样的爱,时时冲击着她的心扉。1927年3月15日,她给即将赴美回国的胡适写信说:“请你回国后告诉志摩,我这三年来寂寞受够了。失望也愈多了,现在倒能在寂寞和失望中得着自慰和满足。告诉他我绝对的不怪他,只有盼他原谅我从前的种种不了解。但是路远隔膜误会是所不免的,他也该原谅我。我昨天把他的旧信一一翻阅了。旧时的志摩我现在真真透彻地明白了,过去的就过去了,现在不必提了。我只求永远纪念着。”这种情慷伴随了林徽因的一生,那种最初的撞击时不时地在她的心头荡漾。
1928年3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加拿大温哥华梁的姐姐家结婚。之后去欧洲各地考察世界驰名建筑,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沿途的“蓝眼睛”惊奇地看着这对那时还不多见的东方情侣。梁启超也对这位儿媳非常满意,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新娘子非常大方,又非常亲热,不解作从前旧家庭虚伪的神容,又没有新时髦的讨厌习气,和我们家的孩子像同一个模型铸出来的。”
荒山野岭间的护宝女神
1928年8月,林徽因夫妇回国。林先去福州探亲,并在福州师范学校和英华中学作《建筑与文学》、《园林建筑艺术》学术演讲,为叔父林天民设计福州东街文艺剧场。翌年,与梁思成赴东北大学任教,讲授《雕饰史》和专业英语。张学良曾悬赏征求东北大学校徽图案,她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中奖并入选。1931年林徽因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社。次年为北京大学设计地质馆并与梁思成共同设计北大沙滩灰楼宿舍。从这个时候起。她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创建了清华大学建筑系。
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象力,同时具有科学家的缜密和求实精神。从30年代初至抗战爆发,他们夫妻二人奔走于山西、河北等乡间野地,走访了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进行考古和调研,实地勘测了2000多处古代建筑遗存和早期造像石窟。很多埋没在荒野中的国宝级古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从此加以保护,像河北赵州石桥、山西应县木塔等。他们还在山西五台山发现了我国最古老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建于唐代的佛光寺大殿,这一历史文物瑰宝的重大发现,打破了日本人认为在中国早已不存在的断言。他们的辛勤劳动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当时的中国民生凋敝,他们的野外考察也异常艰苦,况且还带着几岁的孩子。一篇调查日记里记录着:“6月28日……行三公里雨骤至,避山旁小庙中。六时雨止,沟道中洪流澎湃,不克前进,乃下山宿大社村周氏宗祠内。终日奔波,仅得馒头三枚(人各一),晚间又为臭虫蚊虫所攻,不能安枕尤为痛苦。”
大学毕业照 人到中年林徽因 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眼里仍闪耀着不甘平庸的光。1936年 在自家院子 中年林徽因 幸福的蜜月 一家四口 林徽因夫妇相灞以沫,在艰难环境中互相搀扶和砥砺,引起许多人的羡慕。他们的英国朋友里查斯说:“他们两人合在一起形成完美的组合……一种气质和技巧的平衡,即使在其早期阶段的成果也要比其他的组成部分的总和大得多’,这真是一种罕有的产生奇迹的佳配!”他们的挚友、美国学者费正清夫妇说:“在我们历来结识的人士中,他们最具有深厚的双重学养,因为他们不但受过正统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而且在欧洲和美国进行过深入的学习和广泛的旅行j这使他们得以在学贯中西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审美兴趣和标准。”这位曾亲眼见过他们在川西小镇李庄苦况的美国学者,对于他们的敬业精神表示了由衷地赞叹,“倘若是美国人,我相信他们早已蔑开书本,把精力放在改善生活境遇去了。然而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却能完全安于过这种农民原始生活,坚持从事他们的工作。” 16岁即随父遍游欧洲 感情漩涡中的冷静与真诚 林徽因l904年6月10日生于杭州,2004年6月10日是她的百年诞辰。她是中国的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也是一位著名作家,在文学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这篇小说堪称中国现代短篇小说中的佳作)等。此外,1949年以后,林徽因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改造传统景泰蓝。1955年4月1日清晨因病与世长辞,年仅51岁。
1937年日军侵占北平前夕,林徽因夫妇带着母亲和一双儿女,几只皮箱,两个铺盖卷儿,辗转“大后方”西南各地,先后在长沙、昆明和长江边上的一个小镇——四川省南溪县李庄居住,并在这里住了6年时间。据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后来回忆,“我们住进了一处篾条抹灰的简陋农舍。艰苦的生活,旅途的劳顿和四川冬季潮湿、阴冷的气候,终于使母亲的旧病恶性发作,卧床不起。而同时父亲脊椎软组织灰质化的毛病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李庄的生活确实艰难。家里唯一能给母亲养病用的‘软床’是一张摇摇晃晃的帆布行军床。晚上,为了写书和我们姐弟做功课,全家点两盏菜籽油灯……家里唯一的一支体温计被我失手打破,大半年母亲竟无法量体温。在这样的条件下,她的病情一天天沉重,却得不到像样的治疗。眼看着
她当初受聘到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讲授《英国文学》,极受学生欢迎。负责编辑《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由于她兼通文理,在建筑学和文学上都显露出惊人的才华,被列入当时出版的《当代中国四千名人录》,与冰心、庐隐同为著名的福建籍女作家。
林徽因著述甚多,除了文学创作外,发表的有关建筑的著作主要有:《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筑杂录》、《清式营造则例》、《晋汾古建筑预查辑略》(与梁思成合作)、《由天宁寺谈到建筑年代的鉴别问题》(与梁思成合著)、《中国建筑史》(辽、宋部分)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同是写论文,但林徽因的学术著作却和别人的不一样。林徽因的气质里有东方的典丽之美,她通晓英文。对汉语和古文的修养造诣也颇深。一位西方哲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所以林徽因把枯燥的学术论文当成美文来写,这样她笔下的木石结构便有了灵性。字里行间流淌出诗样的韵律。像她这样子撰写学术文章恐怕世上少见。如《平郊建筑杂录》这篇文章里说:“无论哪一座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漫不可信的变化,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流血成渠的杀戮。他们所给的‘意’的确是‘诗’与‘画’的。但是建筑师要郑重地声明,那里面还有超出这‘诗’、‘画’以外的‘意’的存在。眼睛在接触人的智力和生活所产生的一个结构,在光影恰恰可人中,和谐的轮廓,披着风霜所赐予的层层生动的角色……”写到高塔的时候,她说:“是谁笑成这百层塔高耸,让不知名的乌鸦盘旋?是谁笑成这万千风铃的转动,从每一层琉璃的檐边摇向云天?”
谁能想到,在那战乱频仍的年代,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上,一个既要相夫教子又要侍奉老人,还要为生计到处奔波的柔弱女子,看到这些断垣残壁,竞从心底弹拨出诗一样的音符?能做到这一点的恐怕只有林徽因了。说她是才女或奇女子的原因就在于此。一脉灵思在她的心中荡漾,时时跳出浪花包容和洗刷她眼中的万物。当她双目发亮的时候,诗歌的灵感、哲学的思维、历史沉积统统涌向笔端,让人搞不清她是在歌唱还是在进行科学研究。
抗战期间当李健吾闻听林徽因罹重病而不离开祖国,还到处考察古建筑时,激动地说:“她是林长民的女公子,梁启超的儿媳妇,其后,美国曾聘请f蛳]夫妇去讲学,他们拒绝了,理由是这个时候更应该留在祖国吃苦。”(李健吾:《林徽因》)她的丈夫梁思成也说:“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她能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村野僻壤去调查古建筑,测量平面爬梁上柱,作精确的分析比较;又能和徐志摩一起,用流利的英语谈到英国古典文学或我国新诗创作。她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 (林洙:《倾心交谈成知音》)卞之琳说:“她天生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设计,却是她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作者,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卞之琳:《窗子内外——忆林徽因》)
日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太多的苦难,也给林徽因一家造成创伤。1937年11月和1939年1月,她一家两次险些在日机轰炸下丧命,三弟林恒也于1941年在对日作战中阵亡。林徽因作为建筑学家,在炮火中以柔弱的身体带病奔走考察各地古建筑,这种执著精神实属罕见。1945年二战即将结束时,时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的林徽因受盟军邀请,在即将执行的奈良轰炸图上为其标出了著名的文化古迹位置,以免被炸,表现了一位中国学者的良知和对人类文化成果的钟情。
她消瘦下去,眼窝深陷,面色苍白,几个月的工夫,母亲就失掉了她那一向焕发美丽的面容。”
林徽因夫妇当时从欧溯回国后,住在北京总布胡同三号的一个四合院里。请华大学教授金岳霖就住在他们家的后院,遭受婚姻折磨的徐志摩也经常出入林家,这里成了他的避风港。她家的客厅实际上变成了一个俱乐部和文学沙龙,经常集聚着一批文人墨客在此高谈阔论。每当这时,正如费正清所说的:“她交际起来洋溢着迷人的魅力。在这个家,或者她所在的任何场合,所有在场的人总是全部围着她转。”林徽因令大家瞩目,是个活动中心,因为“她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智力活动兴趣的妇女”。萧乾也说:“她说起话来,别人几乎插不上嘴。别说沈(从文)先生和我,就连梁思成和金岳霖也只是坐在沙发上吧嗒着烟斗,连连点头称赏。”而金岳霖则说:“她是全身都浸泡在汉朝里了。不管提及任何事物,她都会立刻扯到那个遥远的朝代去,而靠她自己是永远回不来的。”林徽因身边大多是男性朋友,她的聪明和高傲隔绝了她和一般人的距离,几乎圈内女性都对她敬而远之。为此冰心曾写过一篇《我们太太的客厅》讽刺她。但她并不在乎,还特意将从山西带回的一坛陈醋送给冰心食用。由于林徽因喜欢交际的性格,产生一些意料中的故事便不足为奇了。
1931年11月19日,35岁的徐志摩乘飞机从南京到北平,途中遇雾在济南附近的开山坠毁。林徽因闻听十分悲痛,委托丈夫梁思成与几个朋友亲赴失事现场参与善后处理。梁非常理解妻子的心情,他带回了一块飞机残骸上烧焦的木片作为纪念品。这块焦黑的木片显然被林徽因当做了一个生命的象征,一直将它悬挂在卧室的正中央,“徐志摩”就这样整整挂了24年,直到她离开人世。她发表《悼志摩》、《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等文章,来怀念这位引领她走入文学殿堂并撞击过她少女心扉的挚友,她说:“你的心情永远是那么洁净;头老是抬得那么高;胸中老是那么完整的诚挚;臂上烙有那么许多不折不挠的勇气。”“志摩认真的诗情,绝不含有丝毫矫伪,他那种痴,那种孩子似的天真实能令人惊讶。”对于这段感情她也勇于承认:“我们这一群剧中的角色自身性格矛盾,理智与感情量不相容,理想与现实当面冲突,侧面或反面激成悲哀。”她给胡适写信说:“有过一段不幸的曲折的旧历史也没有什么可羞惭……从人事方面看来真不幸(指没有结为夫妇),而从精神方面看来,或许恰是造成志摩成为诗人的原因。对于我自己来说,则是赞成不少人格上和知识上磨练修养的帮助。”她还特意指出:我的教育是旧的,我变不出什么新的人来,我只要‘对得起’人——爹娘、丈夫(一个爱我的入,待我极好的人)、儿子、家族等等,后来更要对得起另一个爱我的人。……这几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太不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也就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确证。”(1932年正月初一致胡适)。她又给徐志摩的学生沈从文写信说:“人活着的意义基本的是在能体验情感。能体验情感还得有智慧有思想来分别了解那情感——自己的或别人的!”(1936年2月27日《致沈从文》)“理想的我老希望着生活有点浪漫发生。或者有个人扣下门走进来坐在我对面同我谈话,或是同我同坐在楼上炉边给我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我。我做着所有女孩的梦。”(1937年11月10日《致沈从文》)才华横溢又柔情似水的林徽因,就这样追寻着她与徐志摩那场难以忘怀的梦。
徐志摩的死无疑对林徽因的感情世界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缺失,所以她要设法找回于万一。徐志摩遇难后,她从新月社作家叶公超那里听说徐志摩的一个文件箱里有《康桥日记》和手稿,而这个被称为“八宝箱”的文件箱让凌叔华保管着,便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她想看看或许徐志摩笔下有自己幼稚可笑的影子。她曾在给胡适的通信中透露了心迹:“我只是要读读那日记,给我是种满足,好奇心满足,回味这古怪的世事,纪念老朋友而已。”(1932年正月初一给胡适的信)。哪知凌叔华因写《徐志摩传》,极欲占有第一手。原始档案”,以“遍找不着”和“在字画箱中多年未检”为由一再推托。林徽因很气恼,请胡适出来调停,总算得到了那个“八宝箱”,但却发现《康桥日记》中涉及到自己的部分全被裁去了,从此徐志摩的心路历程沉没海底。林徽因为此与凌叔华怄了好长时间的气。
在徐志摩去世后的三年后的一个冬天,林徽因夫妇去浙南地区考察古建筑,他俩回京时,火车途径徐志摩的故乡,在海宁站停了十多分钟。巧的是这天正是11月19日——徐志摩逝世三周年忌日。林徽因步出车外,独自徘徊在幽暗的站台上,想起与徐志摩相处的日子。往事潮水般地涌向心头,禁不住潸然泪下……
老天是公平的,当他关闭一扇门时必然打开另一扇门。在徐志摩失事后的苦闷日子里,有一个人经常陪林徽因聊天,谈文学和哲学。这个人就是住在他们后院的金岳霖。他是湖南长沙人,比林徽因年长9岁,早年也在林留学的学校——美圉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过,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1926年回国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多年来他和林徽因夫妇过从甚密,曾题赠他们一副对联:“梁上君子,林下美人”。然而这种“铁三角”有一天却发生了倾斜。
1932年,梁思成从宝坻考察回来,林徽因哭丧着脸说:“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梁思成惊得半天说不出话,一种无法形容的痛楚紧紧抓住了他,仿佛血液都凝固了.,呼吸也困难起来。但他还是感谢妻子对他的信任和坦白。他想了一夜,觉得自己不如老金,没有他那哲学家的头脑。第二天便对林徽因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当时他们都哭了。林徽因将这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金岳霖,没想到这个逻辑学剃经面对好机会却选择了放弃:“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当退出。”从此谁也不再提起这档事,老金依然是梁家的常客。梁思成感慨地说:“老金是个说到做到的人,徽因也是个诚实的人。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我们三人始终是好朋友。我自己在工作上遇到难题,也经常去请教老金。甚至我和徽因因吵架也常要老金来‘仲裁’,因为他总是那么理性。把我们因情绪激动而摘糊涂了的问题分析得清清楚楚。”
梁思成是真正的绅士。一场对作为丈夫来说至为尴尬的感情波澜,被他的真诚和大度所化解。对妻子的尊重和珍爱使他不忍心使她受一点委屈;对朋友的笃诚和信任使朋友肃然起敬。他的胸襟和情怀使他赢得人们永远的敬重。所以林徽因发自内心地说:如果我的人生可以重新安排,我仍然选择现在的家庭。”她给在美国的朋友费正清夫妇写信说:“老金和思成真好。”他们美好的人格和钟爱的事业,在相互信赖中熠熠闪光。
金岳霖把对林徽因的爱恋之情深埋在心底,他终身未娶,远离女色。家里用的是男佣,甚至养了一群鸡都是公鸡。他无儿无女,后来是林徽音夫妇的子女照顾了他的生活并养老送终。金岳霖历任清华、北大哲学系主任,中科院哲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副所长,1953年后当选为民盟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现代逻辑学创始人,著有《论道》、《逻辑》、《知识论》等。“金钱如粪土,朋友值千金”是他终生的信条。他在回忆录中说:“梁思成、林徽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伟大的真诚!首先是林徽因的真诚感动了丈夫梁思成,梁思成的真诚感动了朋友金岳霖,金岳霖的真诚使他们抒写着“铁三角”的友谊赞歌。
林徽因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从40年代就查出有“肺部结核”,这在当时国内还属于“绝症”。但她拒绝美国朋友让她出国治疗的建议,一直和丈夫奔波在荒山野岭间勘测古建筑,就这样带着沉疴坚持了10多年。1947年10月林徽因又一次病危,肾脏严重感染,被紧急送往医院。病床上的林徽因提出一个要求:想见一见徐志摩的首任夫人张幼仪。张即刻携徐志摩之子徐积锴赶往医院。张幼仪后来在自传中披露了这次见面的过程:“一个朋友对我说,林徽因在医院里,刚熬过肺结核大手术,大概活不久了。连她丈夫梁思成也从他正教书的耶鲁大学被叫了回来。做啥林徽因要见我?我要带着阿欢和孙辈去。她虚弱得不能说话,只看着我们,头摆来摆去,好像打量我,我不晓得她想看什么。大概是我不好看,也绷着脸……我想,她此刻要见我一面,是因为她爱徐志摩,也想看一眼他的孩子。”当时林徽因盯住阿欢(徐积锴)的脸看了许久,她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一桩心愿。
究竟林、徐之间是否发生爱情,恐怕现在难以说得清楚。据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新华社记者)说:“徐志摩是我们家两代人的朋友。他曾经追求过年轻时的母亲,但她对他的追求没有作出回应。他们之间只有友谊,没有爱情。”
但不管怎么说,这几位文化名人结下的生死交情被传为佳话。著名作家张洁说:“林徽因之所以成为林徽因,离不开梁思成,缺不了金岳霖,也少不了徐志摩。”凭林徽因绝世的魅力和杰出的才华,受到大家众星捧月般的爱慕,她也在这爱的漩涡中跟着打转,这并没有什么奇怪。但她以坦诚的心很理智地把握住自己,最终维护了丈夫和孩子,这体现了一个中国知识女性的高尚情怀。他们彼此之间的敬重和理解,肝胆相照的情谊,是真正的君子风范,这一切故事背后都大写着两个字:人格。就连粱思成后来的妻子林洙也感慨地说:“是啊!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与情操,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的。每个人只能站在自己的高度去观察去理解社会。”
丰碑上写下的辉煌
建国后,林徽因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梁思成为该系主任。1952年林徽因为《新观察》杂志撰写“我们的首都”专栏系列文章,同年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并发表《和平礼物》一文。翌年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建筑研究委员会委员、《建筑学报》编委。1954年6月当选划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日报》介绍了她的简历和事迹。从这以后,她已经不能在课堂上站着讲课,大半是躺在床上,给本科生讲授《中国建筑史》,为研究生开设了《住宅概论》。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还做了三件大事:参与国徽设计、参加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改造传统工艺景泰蓝。
1950年林徽因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总工程师。解放后的北京要搞古城改造,可是有些古建筑却面临着被拆掉的危险。作为罄尽一生精力研究和保护古建筑的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忧心如焚,奔走呼号。他们制定了一份《北京城市规划方案》,提出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而不是工业中心,应保存故都紫禁城,保留古城墙古门楼等5条建议。然而市长的答复是:“中央领导希望有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他说他希望从天安门上看下去,到处都是烟囱。”结果仅保留紫禁城中间没修马路外,北京的大部分古城墙,包括地安门、广安门、西直门等标志性门楼都被拆毁。林徽因的儿子、北大历史系研究生毕业的梁从诫回忆说:那些日子,“母亲几乎急疯了,她到处大声疾呼,苦苦哀求,甚至到了声泪俱下的程度……然而统统无济于事。”有一次他母亲出席文化部的酒宴,恰与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同桌,林徽因当众指责:你身为历史学家和政府官员,却保护古城墙不力!弄得对方尴尬不已。
1949年9月,全国政协筹委会交给林徽因设计国徽图案的任务,并任清华大学国徽设计组负责人。她带领建筑系10名教师奋战几个月拿出了初稿,周恩来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林徽因等又重新绘制了大幅图案并作了文字说明。林徽因认为国徽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应体现一个政党的主张。因而国徽图案确定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穗组成,象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和新中国诞生的革命历程。在1950年6月23日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提议全体代表起立鼓掌,通过了由林徽因主持设计的国徽图案。被邀请列席这次会议的林徽因,无比激动地目睹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1951年林徽因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员会委员,承担了设计碑座饰纹和花圈浮雕的任务。此时她已经病得不能起床了。在卧室兼书房里安放了两张绘图桌,找了一个建筑系应届毕业生做助手。从总平面规划到装饰图案,她逐张推敲,反复研究。每绘一个图样。都要逐级放大,保证正确尺寸。在设计风格上,林徽因主张以唐代风格做蓝本,她说:“盛唐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华彩乐段,显示着时代风貌和社会形态。秦汉雕塑以阳刚之美为主,体现了积极进取的生命力量,而唐代雕塑则刚柔并济,同时吸收了南朝文化的精致、细腻、华美的自然灵气……基本上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结构体系。这些正是我们要借鉴的。唐代艺术具有与欧洲文艺复兴类似的人文主义特点,能更好地表达人民对英雄的歌颂与怀念。”
两个月的时间,林徽因和助手画了数百张图案,最后选定以橄榄枝为主体的花环设计。在上千种花卉中,她最后选定了牡丹、荷花和菊花这象征高贵、纯洁和坚韧的三种“国花”。须弥座正面设计为一主两从三个花环,侧面为一只花环。它们与基座的浮雕相互辉映,运用中国传统的纪念性符号,如同一组上行的音阶,把英雄的乐章推向高潮。建筑委员会讨论通过了林徽因的设计方案。
1953年完成了景泰蓝抢救工作后,林徽因的身体又一次垮了下来,她生命的热能仿佛彻底耗尽了。每到寒冬,她的病情就愈加严重,药物已不能奏效,只能保持居室温度。即使一场感冒,对她都是致命的。所以一入秋,梁思成就把窗户糊个严严实实,几只火炉也很早点起来。就是这样,林徽因仍不停地咳嗽,无情的病魔吞噬着她。
1955年春节刚过,建工部召开了一次会议,从此,“以梁思成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唯美主义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想”的批判,在全国开始了。在受批判的日子里,作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的梁思成百思不解,但他又不能对病床上的妻子说。后来梁思成也因肺结核住进了同仁医院,与林徽因的病房是隔壁,但却一步也不能走近她。他们只能靠护士传递纸条互致问候。
林徽因进入弥留状态,病危通知已经发出。几天来她一直高烧不退,医院成立抢救小组进行全力抢救。臆部感染像大火般蔓延着,她的生命最后被这火焰吞没了。
1955年4月1日晨6时20分,旷世才女林徽因终于告别了这个世界,走完了她51年绚丽多姿的生命旅程。4月2日《北京日报》、《人民日报》同时刊登讣告,公布了由张奚若、周培源、柴泽民、金岳霖、钱伟长等13人组成的治丧委员会。4月3日在贤良寺举行了追悼会。年已60岁的金岳霖听到噩耗,先是沉默,说了一句“林徽因走了!,’嚎啕大哭。他给自己心仪的挚友撰了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他把林徽因的子女当做自己的孩子,跟随梁从诫生活一直到’1984年去世。北京市人民政府将林徽因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把她亲手设计的一方人民英雄纪念碑汉白玉基座花圈浮雕。作为她的墓碑,上方刻着:“建筑师林徽因之墓”。梁思成亲自为爱妻设计了朴实简洁的的墓体。
梁思成曾先后担任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195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林徽因去世7年后的1962年,他与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林洙女士结婚。林洙在梁思成1972年病逝后致力于编辑出版《梁思成全集》,并撰写了《建筑师梁思成》、《困惑的大匠——粱思成>等著作。当初她作为梁思成的资料助手,曾多次见过林徽目,她说:“当然,我见到她时她已经四十多岁的人了,病魔已把她折磨得只剩下一把骨头。但是,一旦和她接触,实体的林徽医就不见了,你所感受的只是她的精神,她的智能与美韵光芒,我常常陶醉在对她的欣赏之中……”林洙在写完《梁思成、林徼因与我》这部回忆录,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可以说,林徽因是我见过的最美丽、最有气质的女子。她有很好的口才,语言表达极其丰富,她对艺术和建筑有着很高的领悟力,而且,她在处理感情上也是很高尚的。这一点是我很想传达给大家的一种看法。”
据说上天对人是最公平的,给了你出众的才,就不再给你倾城的貌;给了你才与貌,就不再给你无憾的情与爱。古往今来,才貌情三者兼得者可谓凤毛鳞角,但林徽因是个例外。也许上帝也有动心的时候吧。
林徽因在北总布胡同三号居所客厅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逝世后金岳霖等人缅怀她的挽联。
林徽因已走进了历史,我等只有以这种形式来表达对她的怀念。
文章评论
房子里的冰
[ft=,2,]仰望之,怀念之。。。。。。[em]e160[/em][/ft]
凭阑唤酒
[ft=#ff0000,5,]周五是一碗小粥,油腻过后的清爽最沁人心脾。[/ft] [ft=#ff0000,5,]周五是一杯香茗,浓烈过后的幽香最使人陶醉。[/ft] [ft=#ff0000,5,]周五的夜晚我过来溜达溜达,并留下我的心愿:愿我的朋友拥有一个愉快、放松的周末![em]e177[/em][em]e177[/em][em]e177[/em] [em]e177[/em][em]e177[/em][em]e177[/em][/ft]
素颜慈心
永远的林徽因。
指路明灯
分享你的精彩,留下我的祝福。祝福小雨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