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春节习俗 》

个人日记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春节各地风俗习惯各有不同,根据福州这地方春节习俗我整理了一篇文字供大家欣赏,各位你那里春节民俗习惯如何啊?欢乐春节,祝新春快乐!
                                                                                                                                                                       ——   题记 

                                                                                                                                                                     

 
      福州春节习俗

  福州的春节习俗富有浓厚的闽东风情,跟北方人的春节习俗相比更具有自己的特色。福州过年习俗有哪些?福州人是怎么过春节?身为福州人,看到这么多的习俗你会倍感亲切。

    筅堂(扫房)福州地区在春节前的“腊月十五”后,就开始打扫屋宇房舍了,福州人称之为“筅堂”的习俗。

  尾牙。“尾牙”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最亮的月牙,是|商家|特有的节日。这一天,商家要设宴款待辛苦了一年的员工,向他们表示感谢,并向学徒们发"鞋价"。单位发"年货"此俗至今仍延续,特别是台湾地区。

  祭灶。腊月二十三日和二十四日为“祭灶”,也是福州祭祀灶神的节日。福州祭灶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即官家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百姓二十四日祭灶,水上人家二十五日祭灶。“祭灶”要供灶糖、灶饼,按传统,灶糖灶饼是外公外婆送的。有几个外甥就送几包,还要加“花面壳”。

  分年祭灶后,春节便拉开了帷幕,廿五日后开始蒸年糕,置办年货,备鸡、鸭、鱼、肉、酒等,祭祀祖先、天地神,谓之“分年”。

  送年。亲友间互赠年礼,曰“送年”,节日气氛日浓。女儿女婿向岳父母送年礼,谓之“送年”。

  特别在女儿出嫁头一年,临近春节年关,女儿女婿要向娘家送年礼,出嫁的女儿要与女婿一齐,向父母送年礼,其中有一床“糖裸”(年糕),一双“草鱼”或“鲢鱼”,一只“骹柄”(猪蹄),一只红鸡角(公鸡)及福桔等,表示女儿女婿孝顺父母,感谢养育之恩,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年糕”寓意“年年高升”,“大池鱼”“草鱼”或“鲢鱼”寓意“年年有余”,“福桔”吉祥如意。父母收年礼后,回送给外甥灶糖灶饼,花面壳纸做的面具等,富含民间亲情。现在多以现金以示孝敬。

       做岁(除夕)。即农历十二月最后一晚,福州俗称“三十暝晡”(大年卅日、小年廿九日),春节正式开始。是夜,红烛高烧,合家欢乐,共饮晚宴,谓之做岁。既年夜饭,围炉团坐,通宵不寐,谓之“守岁”。再拂厅与堂,燃红鞭炮,煮隔年饭。“隔年饭”以木制蒸饭甑装盛,围插朱筷十双,贴红纸,扎红绳,撒“五子”(红枣、花生、瓜子、桂圆子、栗子),摆于厅堂案桌。家中门户、箱笼家具、贵重器皿,皆覆“金银纸箔”,象征金银财宝多到溢出,象征明年发大财。三十暝晡一般要洗澡,因为初一要少做事,也不能洗澡。

  旧时,三十暝晡是债主讨债的日子,故称年关。旧时欠债不能过年。家住城外的债户跑到后洲尚书庙,家住城内的则跑到城隍庙看戏躲债。

   初一。早上要放鞭炮,然后祈年、饮屠苏(一种药酒)、序拜(即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则给以压岁钱或糖果、桔子。有的人家还要却荤食(吃素)。早餐大多吃太平面(线面加俩蛋),以象征一年太平。这天不煮新饭,吃昨晚做好的“隔年饭”。人们见面要互道"恭喜发财,合家平安"等语。这天忌扫地倒垃圾、扫地、洗澡、用刀具、讲晦气话,一般也不吃稀饭,不出远门,晚上要早睡,俗称“斗夜灯”,比谁睡得早。

  清人吴继筠《福州岁时竹枝词》:“簇新衣服趋人前,礼数谦谦喜连连;路上相逢共作揖,发财恭喜贺新年。”

     初二。福州俗称“女婿日”,是女儿女婿回娘家拜年的日子,并在女方家里吃饭。

     初三亲族邻里间互相拜年。

     初四。开假日,迎接灶君回銮视事,也称“接神日”,店铺都在这天放鞭炮,开门迎业。

     初五。入学日,旧时入学弟子在这一天拜见老师,称“上斋门”
         
         
 
初六。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鬼,又称“穷子”
         
          初七。
人日,福州俗称“人补命”,民间要取七种菜做羹,叫“七宝羹”,晚上要共食年糕,煮太平面,以表延年益寿。
        
          
初八。 初八,顺星,群星聚会之期,要拜星君,黄昏的时候点四十九盏灯并放在各地,叫散灯。
         
          
初九。初九,玉皇大帝诞辰。祭玉帝和天官。

       初十。 初十福州“迎年”: 迎年乃福州民间传统节气时俗,亦称迎年赛会。旧时多在农历每年正月初十以后举行,月底结束。

          十一。“上彩日”,是元宵前的一个小节日,有迎春纳福之意。这日,各家各户都要点灯庆祝,有些人家晚上还要吃“上彩饭”。旧时的庙会也在这日前后拉开序幕。
 

       送灯。初七送灯日以后,一直到十五,“灯”在福州话里和“丁”的读音一样,有求子之意。娘家人给出嫁女送灯是福州特有的元宵习俗。若家中有已出嫁的女儿,父母就要在正月初八前后开始挑选花灯,让女儿的“亲家舅”(一般是娘家未婚的男性直系亲属)赶在正月十一前送到其夫家。大街小巷都能见到亲家舅扛着甘蔗,蔗上挂着花灯,往姐姐婆家送灯的情景。福州地区一般从正月初十至元宵节都进行与花灯有关的活动。做父母的把花灯送给出嫁的女儿。花灯由小舅子送去,所以称"亲家舅送灯"。春节亲家舅(小舅子)送灯,在福州城乡十分流行。送灯即送"丁"方言,外婆给外甥送灯,就是祝福女儿生子添丁.人丁兴旺。娘家给婆家送灯,大多由亲家舅(小舅子)送。




 

 图片
 
   

文章评论

Jenny

春节,是中国传统隆重的节日,各地风俗不一样,但有很多相似,孝敬父母,给长辈拜年,女儿年前送年礼给父母,还有初二回娘家,还有亲朋好友相聚,只是感觉现在没有小时候那么有年味了,很多东西我们都在超市买了,我看到你说的送灯,很新奇,第一次听说,现在还有吗,从一十到十五,你们那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亲家舅扛着甘蔗,挂着花灯,多清新靓丽的新春风景,有意思![em]e163[/em][em]e160[/em][em]e176[/em]

林生

汕头与福州的习俗差不多,只是没有那么多,现在是多了一句: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em]e120[/em][em]e128[/em]

冰心雪(淡网)

春节,各地风俗习惯的却不同,山东和福州也有近似地方,但没有你们隆重,福州有福之州!春节快乐,晚安,蓝桥友![em]e181[/em]

静月

蓝桥,新年快乐!咩、咩、咩……红包拿来吧![em]e177[/em][em]e113[/em]

宋光数学老师

福州春节习俗,亮点多多,新年快乐![em]e181[/em] [em]e183[/em]

故乡的云

朋友对福州春节习俗知道的真不少,我作为一个北方人,就是稀里糊涂。呵呵!

景怡(微信17701358285)

如果这样也挺好的,想起来来胡些什么,不反感就好,比较随意。以后想起来就写写。不多余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