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唐,魂绕大明宫----纪录片《大明宫》整理
优秀转载
如果你曾经向往过唐朝
向往过她的奢华、浪漫和博雅的国风
就先点开纪录片
感受下见证了唐朝历史的《大明宫》吧
相信我,你不会后悔
更要相信,静心看完全文
你会更加热爱大唐热爱大明宫
---弱水为此日志奋战一昼夜,希望同爱大唐的你能够喜欢
附:纪录片《大明宫》预告片,时长两分钟,可以跳过,也可以为整个阅读做个热身。
梦回大唐,魂绕大明宫
----纪录片《大明宫》整理
西安,一个充满了传奇和荣耀的城市。唐朝,无数人期盼和向往的时代。她恢弘,她惊世,她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她是那个时代全世界的焦点和荣耀。
今天,又一次打开金铁木导演的纪录片《大明宫》,当那熟悉的片头乐想起,心中满是激动,感慨,和无尽的遐思,很有必要说说这段音乐,每次听到她,都会更加的向往唐朝,那古典乐器的演奏,沉稳典雅的风格,大气的风范,实在让人沉醉和折服,没有任何人可以拒绝这段天籁之音。(我把片头曲插播到这儿,请暂时忽视画面,点击播放,在音乐声中继续阅读)
片头乐:
大明宫在今天西安市的北部,现在是遗址,满目疮痍,看着让人心痛。一千多年以前,大明宫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砖木结构的宫殿群在这里耸立过。它的面积相当于三个凡尔赛宫,四个紫禁城,十二个克里姆林宫,十三个卢浮宫,十五个白金汉宫。----大明宫,无以伦比的大明宫,她蕴藏着唐帝国湮没已久的秘密,也铭刻着整整一个时代的记忆。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极大地影响了大唐帝国的历史,这场政变造就了一位名垂千古的帝王,也为大明宫的诞生埋下了种子。李世民因杀兄嗜弟,逼退父亲,在夺得大权之后,更期望在历史上留下孝子的名声。因唐是依隋而立,她的行宫也继承了隋朝的宫殿----太极宫。太极宫地势低洼,李世民又常年征战身体伤痛,李渊不愿意面对这个没有亲情的宫殿,多种因素促使太宗决定建造唐朝自己的宫殿----大明宫。可惜,刚开始动工,李渊就离世了,工程因此搁浅,直至36年后,一个女人的出现!
这个女人,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她美貌与智慧并存,又拥有超常的胆识和气魄,对权力充满了无边无际的渴望----武则天的出现,促成了大明宫的第二次建造。公元662年,在距离第一次搁浅建造大明宫的36年之后,在武皇后的极力斡旋下,大唐开始重建大明宫,多个历史资料表明,大明宫的设计者,就是唐朝大大有名的画家阎立本。
公元663年六月五日,是大唐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天,大明宫尚未完全竣工,迫不及待的皇室就准备搬迁。立国四十五年之后,大唐的皇室终于离开了太极宫。从此,帝国的权力中心从太极宫转移到大明宫。
从长安城的中轴线一直往北,越过皇城和太极宫之后向东,就是大明宫的南门丹凤门。如今,西安在遗址上建立了大明宫遗址公园,听说修复了丹凤门,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机会去仰慕一番,因为这个丹凤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门。她是大明宫的正门---一般的城门只有三个门道,而丹凤门有五个门道。宽大的门道,高耸的墩台,雄伟的阙楼,怎么可能不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门?!。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想象这样庞大的宫门了。(附图:丹凤门) 公元664年正月初一,大唐的新皇宫大明宫落成后的第一个元日。在丹凤门的里边,就是大唐的最高统治者居住的地方,也是帝国的权力中心。 太阳正在升起,官员们进入丹凤门,正对着丹凤门的是一个纵深六百三十米的广场。巨大的广场尽头,就是大明宫的主殿含元殿。我曾经以为古代建筑是浑厚的,其震慑的感觉和现代建筑比,应该是不够的,然而,看到这里,因为含元殿,我震撼了。含元殿的殿基高出地平面整整十五米,巍峨的殿堂坐落在三层大台上,东西两侧如巨鸟的翅膀一样盖着高大的阙楼。唐代诗人李华这样描述:“进而仰之,骞龙首而张凤翼;退而瞻之,岌树巅而崪云末。仰观玉座,若在霄汉;倚栏下视,南山如在掌中。”-----高耸入云的宫阙,气势磅礴的殿堂,含元殿当之无愧是中国历史上最宏伟的宫殿。在之后的三千多年的时间里,数以百计的君王和皇帝修建了无数座宫殿,但是,规模和气势如含元殿者,再没有第二个。(附图:含元殿) 含元殿遗址: 黄昏来临,当班的官员们走出宫门,忙碌了一天的大明宫逐渐清静下来。皇家卫队开始巡逻,执勤的卫兵擂响了含元殿鼓楼上的大鼓,关闭宫门的时间到了。鼓声首先在大明宫敲响,以此为信号,整个城市的街鼓依次响起。长安城实行宵禁制度,大大小小的城门听着鼓声开始关闭。夜晚降临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开始进入梦乡。大明宫不仅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也是整个帝国的统治中枢。偌大的唐帝国,通过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在大明宫中有条不紊地运转。大明宫中的皇家卫队称为金吾卫,他们掌管着大明宫所有宫门的钥匙。大明宫有十一座宫门,开关宫门的制度很严格,必须核对门契。门契分为两半,一半在宫中保存,另一半由门官掌握,两半契合才能打开大门。门契刻成鱼形有特定的含义,在古人看来,鱼白天黑夜从不闭眼,警惕性最为可靠。金吾卫不仅负责宫廷的安全,还负责整个长安城的治安。 根据大唐的制度,官员们五更左右就要去上朝,五更点卯的时候,天还没有大亮,长安城依然在熟睡。官员是帝国的支柱,尤其是都城的官员,地位更是举足轻重。但是在大唐,官员们无论职位高低,大多骑马上朝。高级官员一般有一个或两个仆人随行,在夜色中为主人掌灯,级别比较低的官员俸禄有限,只能一个人独行。大明宫在长安城的东北方向,与官员居住的地方有不短的路程,风里雨里上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大唐帝国,官员必须准时上朝,如果上朝迟到,惩罚会非常严厉,轻则罚去一个月的俸禄,重则丢掉官职,帝位显赫如宰相者都不敢无故迟到。 天已经放亮,官员们到达了大明宫。每进一座宫门,皇家的卫兵都要仔细核对每一位官员的身份。所有在大明宫上朝的官员都要登记在册,登记的内容不仅有姓名、官职和年龄,甚至还包括身高和形体特征。经过一连串严格的确认之后,官员们最后才能到达大明宫的宣政殿。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分别为大唐的外朝、中朝和内朝。宣政殿在含元殿以北,是大唐处理国事的地方。盛大的庆典一般在含元殿举行。宣政殿和紫宸殿是真正的权力中心。根据大唐的律法,官员们上朝时必须遵守纪律。笏板歪斜着罚去一个月的俸禄。笏板又称朝板,是官员上朝时的工具,如果有事启奏皇帝,可以在背面写字以防止遗忘。在大唐,五品以上的官员使用象牙笏,五品以下的低级官吏,使用竹子制作的笏板。另外,不按照等级次序站立,未经允许随便讲话,无故离开队列等等,都要罚去一个月的俸禄。宣政殿的朝会结束之后,官员们就会前往自己的办公场所。宣政殿的东边是门下省,西边是中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直接代表皇帝的旨意行事,是大唐中央最高的权力机构。在前代的基础上,大唐创建了行之有效的中央管理体系。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代,但完善于唐帝国时期,三省之间既分工明确,又互相制约,行政效率很高。学者们认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唐代的中央管理制度达到了几乎完美的地步。(附图:宣政殿) 诗人李华这样解释大明宫的涵义:“如日之升,则曰大明。”巍峨雄壮的大明宫,震世霸气的大唐帝国!这真的是一个踌躇满志、昂扬向上的时代,大明宫大度而不浮华,雄浑而不雕饰,宛如一轮金光灿烂的太阳,照耀着大唐的天空。 在尊贵神圣的含元殿,各部官员向皇帝呈报一年来的政绩,展示帝国取得的成就。大唐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来自各国的使节都渴望与大唐交往,各国使节献上来自异邦的宝物来表达对大唐的敬意。唐代诗人王维就曾自豪的写到:“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史书上记载,高宗时期,大唐的疆土东至日本海,西达咸海,南抵越南,北越贝加尔湖,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长安城!名副其实的世界中心!一个辉煌的时代! 在唐高宗统治的三十四年里,帝国的铁骑一次又一次越过沙漠,在天山以西的碎叶城,大唐骑兵打败反叛的西突厥人,西突厥的可汗被俘虏,大唐骑兵多次抵达葱岭以及天山以北的地方,并为维护丝绸之路的安全而不断浴血奋战----大唐的军威远播四方,唐高宗李治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尊崇与荣光。再也没有人敢肆意破坏丝绸之路的新秩序,疲惫的商旅可以放心地睡觉,异邦的使节可以通行无阻。东方的丝绸和茶叶从长安出发,一直可以抵达罗马;西方的金银和珠宝,从阿拉伯帝国源源不断地运往长安。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逐渐达到顶峰。 自汉帝国开通丝绸之路以来,生活在西域以及今天中亚一带的少数民族就不断来到中原,这些人被笼统地称为胡人。在大唐的都城长安,胡人随处可见。唐代的史料中记载,包括一万户突厥人在内,长安城中的胡人很可能有近十万之多:擅长经商的粟特人主宰着西市的贸易,龟兹的舞女在酒肆最受欢迎,于阗人以绘画而赫赫有名,高昌的乐人常常被皇室选中前往宫廷演奏。----政治上不分疆界、张开怀抱,经济上不分族别、竞争谋生,族别上不分胡汉,皆为臣民,胡人几乎融进了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唐帝国的统治者大度豁达、自信包容,自此,汉民族的血液里大量掺进胡人的剽悍精神,而胡人的灵魂中,也铭刻着汉民族的文化烙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开放包容,大气磅礴,各民族、各宗教在大唐和谐相处,对中华和夷狄爱之如一,这就是公元七世纪的大唐帝国!!! 公元683年,在大唐的东都洛阳,唐高宗驾崩。公元690年,六十七岁的武皇后在洛阳称帝。或许是为了自己的大业,或许是逃离曾经的噩梦,她离开了长安,离开了大明宫,以洛阳为东都。武则天离开长安之后,大明宫只剩下为数不多的皇家卫兵、宫女和太监,这座巨大的宫殿在默默等待,等待女皇的归来。 公元701年,武则天终于返回长安,这一年,女皇已经七十八岁了。在离开多年之后,武则天又回到了大明宫。在中国历史上,大明宫应该是规模最庞大的宫殿群,主要宫殿沿中轴线分布,对称严整,等级森严。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在一条中轴线上,是大明宫中的三大殿。三大殿是上朝和处理国事的地方。三大殿以北,是皇家居住和生活的场所,大唐最富丽堂皇的地方。在皇家生活区,有波光粼粼的人工湖,这就是太液池,太液池中有三座仙山。在皇家生活区,最为显赫的宫殿式麟德殿。 大明宫地势高低起伏,麟德殿就建在太液池西边的高地上。麟德殿的造型是独一无二的。三座巨大的宫殿依偎在一起,中间用柱子相连。前殿、中殿和后殿再加上第二层的楼阁,麟德殿是唐代形制最为复杂的一座宫殿。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麟德殿的三重殿造型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麟德殿建筑在面积一万平方米的大台上,宫殿的总面积超过了五千平方米。在中国历史上,麟德殿是最大的木结构单体建筑。在梁柱和屋檐之间,巨大的斗拱层层叠加,错落有序,在这些斗拱的支撑下,屋檐向外伸展,像巨鸟的翅膀一样高挑上扬。庞大而不失轻灵,威严中显露活泼。这样巨大的宫殿亘古未有,这样的风格设计空前绝后。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蔚为壮观的麟德殿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气魄雄浑,格调高迈,麟德殿代表着大唐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附图:麟德殿) 女皇的一生代表着一个时代。在那个时期,女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存空间和自由。女性的社会地位大幅度提高。在大明宫,在长安城,在大唐帝国,女人可以和男人一样,参与她们喜欢的任何娱乐活动。在女皇当政的时代,女人的服饰开放而又华丽。遮挡脸部的面纱消失了,美丽的容颜完全暴露在阳光下。从大明宫开始,长安开始流行一种无领的女装,里面竟然没有内衣。裙带当风,纱罗飘舞,大唐女人所拥有的生活,即使是今天的人们也很难想象。在人类文明史上,像武则天这样影响过一个时代的女人非常罕见。在唐高宗之后,一代女皇延续了贞观之治的辉煌,大唐在她的手中如日中天。她不仅维护了帝国版图的完整,而且极大地扩张和延伸了丝绸之路。她在大明宫第一次设立武举制,又创立了殿试制度。从武则天开始,科举出身的平民之士逐渐代替了世袭的贵族和门阀,大唐的官僚政治日益成熟。女皇是一道靓丽的彩虹,以自己的光芒照亮了大唐的天空。公元705年,八十二岁的武则天离开了人世,大明宫留给她的是一个灿烂瑰丽的梦。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这个女人统治着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名望最为显赫的帝国。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独一无二的记录。 武则天离世之后,李显继位,这就是唐中宗。公元709年,吐蕃使臣论弥撒第三次来到大明宫。在太液池东边的梨园广场,唐中宗李显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马球比赛,用来欢迎远道而来的吐蕃人。在古代中国,马球恐怕是最危险、最刺激的一种娱乐活动。伤筋断骨的事情经常发生,但是大唐的精英们却乐此不疲。或许,这种娱乐活动非常契合唐人的性格。无谓的冒险精神,强烈的竞争意识,为男人的荣誉而战,为骑手的尊严而战。皇家马球队由大明宫中的禁军战士组成,吐蕃马球队则是骑术高超的吐蕃贵族。对于大唐的皇帝李显而言,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比赛。泱泱大唐,无论如何都不能输给边远的吐蕃。吐蕃人在不久前的战争中被大唐打败,渴望通过马球比赛挽回颜面。马球是一项典型的男人运动,对于球手和马匹的要求都非常高。这些奔驰在球场上的马,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训练的难度远远高于对战马的要求。对于球手而言,不仅要有高超的骑术,还要拥有铁一般的意志。马球场就是战场。从马上坠落,摔断腿骨,甚至致死常有发生。这是一项极度危险的娱乐活动。史书记载,比赛开始之后不久,皇家马球队就非常被动,这些禁军士兵并非吐蕃人的对手。吐蕃人名不虚传,他们的击球技术确实很高。唐中宗非常狼狈,不得不要求换人。换人之后,比赛重新开始。这一次脸面尽失的是吐蕃使臣论弥撒。大唐的荣誉得以保全,比赛最终以皇家马球队大胜而结束,扭转败局的大唐球手是临淄王李隆基。这个努力拼搏的男人,注定要走上大唐帝国权利的高峰。 公元710年,李隆基策划了“玄武门之变”----中国传统文化里,玄武是镇守北方的大神,但大明宫的玄武门似乎总与宫廷政变联系在一起。图谋不轨的皇后韦氏被杀,大唐的秩序重新恢复。公元712年,李隆基从父亲唐睿宗李旦那里继承了帝位,史称唐玄宗。他即位不久,就在宣政殿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殿试----测试一批即将任命的县令,李隆基的前半生是个勤政的皇帝,他深知,县令官小,却是帝国的基石,在这场殿试中,一百多名考生经过一天的考试,只有一人为可造之材,此人将立即赴任,在都城长安所辖之地就职。二十多人基本合格,择日派往帝国的四面八方。将近一半人为滥竽充数之辈,返回家乡继续读书。经过唐玄宗的励精图治,大唐的朝纲开始焕然一新,一个空前的盛世即将到来。 这个盛世就是唐玄宗李隆基缔造的开元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大唐缔造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帝国神话。开元期间,大唐直辖三百二十一州,边疆州达到了八百个,人口至少有五千多万,而在当时的欧洲最大的国家,人口也不到三百万。大诗人杜甫的诗《忆昔》是那个年代最好的写照,“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每年正月十五长安城都要举行盛大的上元节。上元节的灯火尤其繁盛,数千名丽人在灯轮下踏歌三天三夜都不间断,这是一个歌舞升平的时代,一个名副其实的盛世。公元八世纪中叶,长安成为东方的传奇,而大明宫是这个传奇中最华彩的篇章。 开元盛世!唐玄宗励精图治,帝国的朝堂人才济济。这些饱读诗书的帝国文官,在马球场上同样能够叱咤风云。从史料统计来看,大唐为数不少的官员,坐于朝堂可以运筹帷幄,跨上战马就能威震边疆,这是非常罕见的一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大唐的官员拥有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在大唐之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们谈空论玄,多少有些病态;大唐之后的宋明王朝,官员们老成世故,多少有些偏狭。而大唐的文人,似乎更为刚健,更为豪爽,更具有开拓精神。就在这个难以用语言描绘的时代,一个运用汉语语言的大师诞生了,他就是被誉为诗仙的李白。在盛唐的天空,李白是一颗最为耀眼的明星。公元742年,40岁的李白来到长安城,经贺知章推荐,进入大明宫。 梨园,皇帝进行音乐和舞蹈创作的地方,堪称中国第一座皇家艺术学院,这里云集了大唐最优秀的艺术人才。大唐第一歌手李龟年,最负盛名的琵琶演奏家雷海青,当世最杰出的艺术家都在大明宫的梨园留下了他们的印迹。大唐最负盛名的诗人,李白、贺知章、王维等,也经常光临梨园,填词作赋。其他乐手各怀绝技,来自于整个帝国,数量至少有上千名。在世界音乐史上,大唐的宫廷乐队或许是数量最为庞大的,而唐玄宗本人既是梨园的缔造者,也是其中最重要的艺术家。据说,为了练习羯鼓,他打断的鼓槌就装满了好几个柜子。(附图:梨园) 在唐代,中国在许多艺术领域达到了一个后世无法逾越的高峰。在中国文学史上,唐诗的辉煌无可比拟,音乐、舞蹈、绘画和书法,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在这个时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诗人、大歌手、大乐手、大画家几乎都在唐玄宗统治时期联袂出现,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年代似乎再也没有第二个。在西方历史上或许只有十五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才能相提并论。 我们至今也无法完全明白,为什么在唐朝,且只有在唐朝,才留下了那么多登峰造极的艺术佳作。大唐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也留下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团。 公元717年,李隆基统治大唐的第五年,第九次日本遣唐使抵达长安。公元663年,在大明宫建成的那一年,大唐和日本在朝鲜半岛的白江村爆发了一场战争。日本水师几乎全军覆没。白江村战役使日本人突然发现了自己和大唐的巨大的差距。从此,日本努力修缮与大唐的关系并开始大规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雄伟的长安城,壮丽的大明宫,大唐的气象深深震撼了日本人。遣唐使返回日本的时候,不仅带走了大量的典籍,还包括不少的艺术珍品。一些大唐工匠也受朝廷的派遣随船前往日本,帮助日本人营建庙宇宫室。仿照长安城的形制,日本人建造了自己的都城 平安京,根据大明宫的风格,日本天皇建造了自己的皇宫平成宫。平成宫的正殿大极殿不仅是含元殿的微缩版本,连名字也来自于大唐。从典章制度到律法规范,从都城营建到风俗习惯,日本文化都深受大唐影响。今天,在日本的京都和奈良,这些世界文化遗产都铭刻着盛世大唐的印记。 史书记载,当时与大唐交往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了两百多个。日本遣唐使到达长安十五次,东罗马帝国先后七次遣使至长安,阿拉伯帝国曾三十六次派出使节。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在长安和睦相处,各种宗教信仰在长安并存,而在当时的欧洲,人们正因宗教和人种偏见而互相攻伐。当异教徒的鲜血染红欧洲大地的时候,大唐却不分族别,不分贵贱,胸怀世界,包容四方,或许,在人类古代文明史上,只有大唐帝国曾经到达过这样的精神境界。 如果没有历史记载,很少有人相信世上竟有如此复杂的人:在前半生,他果敢而睿智,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但进入中老年以后,唐玄宗却完全放弃了一个帝王的责任。沉迷在爱情中的晚年唐玄宗并不知道,表面繁荣的大唐就像一个火药桶,只需要一次致命的引爆。帝国,开始悄然走向衰退。 在唐代诗人们的描述中,大明宫既气魄宏大,又不失自然祥和。在大明宫的北部,分布着大量的离宫别殿,亭台楼阁,流水潺潺,静雅而充满了情趣。含凉殿位于太液池南岸,以凉爽而闻名。根据史料记载,含凉殿的四周装有水力转动的风扇,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含凉殿也凉爽至极。(附图:含凉殿) 作为女人,杨贵妃几乎是最完美的化身,她天生丽质又聪慧异常,是名副其实的艺术天才。杨贵妃精通音律,尤其是琵琶弹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不仅如此,杨贵妃在诗歌方面也很有才华,全唐诗中就收有杨贵妃的诗歌,但是,在各种技艺当中,杨贵妃的舞蹈尤其出众。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是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梨园的歌舞创作逐渐成为主要生活方式,而帝国的政务在逐渐荒废。根据史料记载,开元后期,宫廷参与艺术与娱乐的人数多达上万人,而科举制度却开始荒废,官僚集团日益庞大但品质却大大下降,裙带作风,任人唯亲,奢靡风气笼罩着官场。开元盛世持续了三十年,帝国已达到鼎盛并开始走向浮华,就在这个时候,胡人安禄山来到了大明宫。 安禄山本是到长安获罪的罪臣,却因能跳漂亮的胡旋舞和逢迎得到了唐玄宗的青睐,短短的三年,被封为郡王,在大唐历史上,外族被封为王是非常罕见的,不仅如此,安禄山还成为大唐最有权势的封疆大吏,他一人兼任三方的节度使,兵力达到二十万左右,而当时整个帝国的兵力,也不过五十多万人。与此同时,公元751年,大唐历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年份,开元盛世仍在持续,但在大唐遥远的边疆却发生了一件影响世界的大事。在中亚一个叫怛逻斯的地方,大唐与阿拉伯军队爆发了一场战争,三万唐军受到十五万阿拉伯联军的包围,战争惨烈,一万多唐军被俘虏,其余的全部战死。怛罗斯之战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因为自怛罗斯惨败之后,大唐骑兵再也没有到达过葱岭以西。 4年后,公元755年,镇守大唐北疆的节度使安禄山造反,十五万大军从幽州南下,直逼长安。公元756年六月十日,潼关陷落。潼关是长安的屏障,潼关陷落之后,唐玄宗没有思考如何抵抗,竟然准备逃亡,六月十二日,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帝王,竟然悄悄地离开了大明宫。皇帝逃走的消息,飞快地传遍了长安的大街小巷,这座繁华的都市,立即陷入了巨大的混乱当中,大明宫中的国家府库被纵火焚烧,有胆大包天的人,甚至骑着毛驴在大明宫穿行。 在唐玄宗逃亡蜀地的路上,皇家卫队发动了兵变,愤怒的士兵们,杀死了专权误国的杨国忠,杨贵妃也在马嵬驿的一棵梨树下自缢而死。曾经威名显赫的唐玄宗无力拯救自己心爱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出现过以姿色而弄权的女人,她们因为皇帝的宠爱而干涉朝政,拢乱国家的秩序,但是杨贵妃不在其中。她只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一个才华出众的女人。但是,当危机来临的时候,这个女人却遭受了最残酷的惩罚, 唐玄宗逃离长安城后仅仅四天,安禄山的叛军就抵达了长安城下,皇帝出逃,长安根本不设防,叛军长驱直入,占领了帝国的都城,宫殿被毁,皇家的财富被抢劫一空,许多没有来得及出逃的皇室成员,被残忍的杀死,大明宫一片狼籍,血雨腥风笼罩了长安城。诗人杜甫曾亲眼目睹了长安城的陷落,他充满悲愤地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长安城一片凋零,大明宫无限凄凉。安史之乱不仅摧毁了繁华的大唐,而且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分水岭,一个空前的盛世结束了,曾经的繁华再也不会复返了。 历史似乎潜藏着某种难以言说的轮回,每一轮都因盛极而衰退,因灿烂而显得短暂,无比辉煌的开元盛世只持续了三十多年就匆匆结束了,唐玄宗一手缔造了大唐的辉煌,又将给大唐带入衰败的深渊。 公元762年4月,太上皇李隆基在凄清的太极宫孤独的死去,他离世后的第二年,持续了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也落下帷幕,但是对于大唐帝国而言,噩梦才刚刚开始。 安史之乱以后,大唐历代的皇帝都住在大明宫。大明宫依旧雄伟壮丽。但是,皇帝的心情与以前相比却大为不同。安禄山虽然消失了,但藩镇割据却愈演愈烈。 公元805年,李纯登基,他是大唐的第十二位皇帝唐宪宗。年轻的皇帝满怀激情,渴望恢复祖先的荣光。唐宪宗继位后,大明宫中一座并不起眼的宫殿开始影响帝国的命运。这就是延英殿。延英殿在宣政殿的西北方向,是一座普通的便殿。唐宪宗时期,延英殿开始代替宣政殿成为帝国真正的权力中心,能够在延英殿与皇帝讨论国事被大臣们视为一种荣誉。宰相武元衡和裴元度力主打击藩镇,唐宪宗也希望在他们的支持下彻底铲除那些肆意妄为的节度使。-----没有人会想到,变革即将引来一场杀身之祸。公元815年六月三日的黎明,宰相武元衡像往日一样走出家门,前往大明宫。灾难降临,藩镇派出的刺客暗杀了武元衡之后从容撤退,暗杀事件极大地震动了朝野,恐怖的气氛笼罩着长安城,通向大明宫的上朝之路空空荡荡。帝国的官员心怀忧惧,躲在家中不敢上朝。这是唐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惊天大案,延英殿中的唐宪宗孤独一人,悲痛欲绝。 在大明宫的北部,有一座壮观的道教建筑——三清殿。三清殿是大明宫内等级最高的宗教建筑。它坐落在一个十四米高的大台上。自大唐建立以来,道教就被尊为大唐的国教。终唐一世,李氏皇族大都是虔诚的道教信徒。唐宪宗李纯也不例外。变革之路充满了艰辛,在惨痛的现实面前,复兴大唐的理想似乎遥不可及。晚年的唐宪宗逐渐小陈,由于大量服食道士的丹药最终中毒而亡。明月初升,壮观的三清殿也无法掩盖大唐的凄凉。 安史之乱以后, 除了跋扈的藩镇,宦官也逐渐成为大唐无法愈合的伤口。在延英殿的西边是宦官工作的内侍省。中唐以后,内侍省的宦官不仅掌管着皇家禁军,而且经常把持朝政。在唐玄宗之前,宦官的地位很低,自唐玄宗以来,受皇帝宠信的宦官开始越权,逐步干涉朝政。公元835年,迫不得已的皇帝制定了废除宦官的计划,但是,计划却被人泄露了。宦官开始报复,屠杀降临大明宫。在宦官的指使下,五百名禁军闯入宣政殿西边的中书省,逢人即杀,六百多人死于非命。丧心病狂的宦官命人关闭了大明宫的宫门,又有一千多人被杀,更多的人随后被牵连致死。这就是大唐历史上令人发指的“甘露之变”。甘露之变以后,官员空位,大唐的朝纲形同虚设,大明宫空空荡荡。这些专权跋扈的宦官不仅可以废立皇帝,就连皇帝的性命也控制在他们手里。在大唐的历史上,至少有三位皇帝被宦官杀死。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大唐的天空再也看不到一点光芒。 公元875年,年仅十四岁的李俨即位,这就是唐僖宗。李俨热衷于蹴鞠和马球,视娱乐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在大明宫,十多岁的少年皇帝为了练习蹴鞠的技艺经常废寝忘食。在李俨的心目中,帝国事务时别人的事情,跟自己似乎没有什么关系。李俨不知道的是,帝国的大厦即将倒塌。就在这一年,山东人黄巢起义。对于大唐帝国而言,这将是一场灭顶的灾难。 在大明宫太液池的东南岸,有一座广阔的庭院,叫清思院。史书记载,清思殿曾安装了三千片铜镜,耗费了十万黄金和白金箔。帝国朝不保夕,但大明宫中的宫殿却越来越豪华。在清思殿的殿前,有一处宽阔的马球场,对于嗜好击打马球的唐僖宗而言,这里是一处理想的玩乐之地。公元880年,当黄巢的起义军向长安挺进的时候,唐僖宗正在清思殿主持一场耸人听闻的赌局。四名高级官员即将外放,每个人都想去富庶的地方任职,唐僖宗决定,用马球比赛的方式决定优先选择权,第一个击球进洞的人将去最富庶的地方任职。这就是大唐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击球赌三川”。在中国历史上,用这样的方式任用官吏,确实闻所未闻。曾经成就了大唐基业的科举制度早已败落,帝国的官僚体系已经是千疮百孔。 公元880年的冬天,黄巢的军队攻占潼关,长安已近在咫尺。在心腹宦官的挟持下,年轻的皇帝离开大明宫,逃出了长安城。像一百二十年前的唐玄宗一样,唐僖宗也是一路向西,流亡蜀地。皇帝逃走之后,长安城一片大乱。军队及百姓争先恐后,闯入皇家府库,大明宫又一次陷入血雨腥风当中。 公元880年十二月初五,唐僖宗逃走的当天,黄巢的军队兵不血刃进入长安。铁甲骑兵行如流水,络绎不绝。黄巢年轻的时候,曾经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考试虽然没有结果,但长安的繁华给黄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黄巢写过这样一首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暴露出的不仅是一个人对权利的向往,还有对一个城市的渴望。对于黄巢而言,长安是繁华的象征,长安城中的大明宫就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经过数年的战争,曾经的秀才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公元881年年初,黄巢在含元殿称帝,大赦天下。但是,黄巢无法阻止农民军的大肆抢劫。曾经高不可攀的都城,如今就在他们的掌握当中。连续几天,农民军洗劫了这个世界上最富裕的城市。 诗人韦庄亲眼目睹了农民军烧杀抢劫的暴行,也见证了一个繁华的都市如何变成一座废墟的过程。在现存最长的一首唐诗《秦妇吟》中,韦庄写到,“华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公元883年夏天,当黄巢退出长安时,官军又涌入城内,争货相攻,纵火焚烧,宫室里坊,十焚六七。在这次战乱中,大明宫的破坏最为惨重。包括含元殿和麟德殿在内,大明宫中的大多数宫殿被摧毁。 公元885年,黄巢兵败,唐僖宗终于返回长安,屡遭蹂躏的大明宫再也无法居住,唐僖宗只能迁入太极宫。 大明宫就此结束了大唐权力中枢的历史使命。从建成之日算起,大明宫存世二百二十二年。 日落大明宫,大唐国运将尽。作为大唐的中枢,大明宫的命运和唐帝国的命运是紧紧相连的。唐长安城数次沦陷,大明宫也屡遭灾难。公元九世纪即将过去,在十世纪即将来临的时候,大唐帝国走向了尾声。 公元904年,一个叫朱温的军阀彻底摧毁了长安的宫殿和民房,挟持大唐的末代皇帝迁都洛阳,一同
文章评论
紫罗兰仙子
[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