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家乡在正宁
个人日记
美丽的家乡在正宁
2015-05-14 正宁通
正宁地理优越明显,地处陕甘交界,东依巍巍子午岭,西临蜿蜒泾河水,南通八百里秦川,北靠千里董志塬,全县10个乡镇,24万人,13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万亩。地形东高西低、东宽西窄,略呈三角形,东部为子午岭林区,中西部为平原沟谷宜农区。境内被支党河、嘉峪河、四郎河分割为四塬三川,平均海拔1460米,年均气温8.7℃,降水量630毫米,蒸发量1500毫米,无霜期160天左右。
正宁文化底蕴浓厚中,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在20万年以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7000多年前就有了早期农耕。公元前21世纪属禹贡雍州之域,武王时期为先周创业之地,春秋时期为北狄、西戎游牧之地,西汉始置阳周县,隋朝改为罗川县,唐朝改为真宁县,清朝更名为正宁县,县治时间长达1500多年。这里曾有蒙恬、唐玄宗、赵邦清、李自成、巩焴等名将能臣甚或帝王的点点事迹,传扬不休;更有范锡篆、赵元贞、曹汉三、汪庭有等文士贤才、能工巧匠的人生咏唱及艺术创造。
正宁革命历史彪炳史册,是陕甘宁革命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国20年,红军起首三嘉塬”,1932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先驱在这里浴血播火,建立了西北地区第一个临时革命政权——寺村塬革命委员会,从此风卷红旗、星火燎原的革命斗争息息不断;“西安事变”后,红一军团于此驻扎整休,邓小平、任弼时、杨尚昆、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足迹。红一军团政治部和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遗址至今保存完好,唱红大江南北的红色民歌《绣金匾》就源自庆阳农民艺术家之手,勤劳淳朴的正宁人民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5-05-14 正宁通
正宁地理优越明显,地处陕甘交界,东依巍巍子午岭,西临蜿蜒泾河水,南通八百里秦川,北靠千里董志塬,全县10个乡镇,24万人,13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万亩。地形东高西低、东宽西窄,略呈三角形,东部为子午岭林区,中西部为平原沟谷宜农区。境内被支党河、嘉峪河、四郎河分割为四塬三川,平均海拔1460米,年均气温8.7℃,降水量630毫米,蒸发量1500毫米,无霜期160天左右。
正宁文化底蕴浓厚中,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在20万年以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7000多年前就有了早期农耕。公元前21世纪属禹贡雍州之域,武王时期为先周创业之地,春秋时期为北狄、西戎游牧之地,西汉始置阳周县,隋朝改为罗川县,唐朝改为真宁县,清朝更名为正宁县,县治时间长达1500多年。这里曾有蒙恬、唐玄宗、赵邦清、李自成、巩焴等名将能臣甚或帝王的点点事迹,传扬不休;更有范锡篆、赵元贞、曹汉三、汪庭有等文士贤才、能工巧匠的人生咏唱及艺术创造。
正宁革命历史彪炳史册,是陕甘宁革命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国20年,红军起首三嘉塬”,1932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先驱在这里浴血播火,建立了西北地区第一个临时革命政权——寺村塬革命委员会,从此风卷红旗、星火燎原的革命斗争息息不断;“西安事变”后,红一军团于此驻扎整休,邓小平、任弼时、杨尚昆、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足迹。红一军团政治部和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遗址至今保存完好,唱红大江南北的红色民歌《绣金匾》就源自庆阳农民艺术家之手,勤劳淳朴的正宁人民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瑰宝,香包、剪纸、刺绣等工艺品古朴典雅、巧夺天工,被誉为“活的文物”,深受专家学者和游客喜爱,手工香包《小布老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藏。县内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为世所珍,古迹斑斑的仰韶文化遗址、闻名遐迩的黄帝古冢、穿境而过的秦直道、蓊郁苍劲的汉古柏、风韵犹存的宋承天观碑、雄伟壮观的明赵氏牌坊、傲然挺立的清铁旗杆,风景优美的调令关,都是休闲观光的好去处和投资开发的处女地。
正宁特产优势明显,气候湿润、土壤肥沃,物产富饶,是天然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素有“陇东粮仓”之称,农产品种类繁多,品质优良,“陇蜜”苹果、“宫河”大葱、罗川旱烟享誉陇原,形成了“塬面果烟、川区蔬菜、林缘草畜、全县劳务”的特色产业格局,旱作农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走在全省前列,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和全省林果产业开发“十强”县、烤烟生产重点县等多项殊荣。
正宁煤炭资源富集,是庆阳作为“东翼”主战场和建设亿吨级大煤田的主要组成部分,已探明煤炭储量19亿多吨,其中宁正煤田探明煤炭储量18.48亿吨,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投资开发,核桃峪800万吨矿井进入了建设阶段,宁长二级运煤通道顺利实施,随着4×66万千瓦电厂、煤田供水工程等重大项目以及周家煤电工业集中区、中铝罗川煤电铝一体化循环经济区的开工建设,必将带动经济成倍增长以及综合实力极大增强,跻身陇东经济强县行列。
文章评论
雪山
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