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老师
手机日志
中学时,有一次,语文老师在课堂摇头晃脑,他在朗读《藤野先生》,“我是藤野严九郎的。”这一句他反复读了三遍,十分陶醉,好像自己是藤野严九郎。
这位把自己当做藤野严九郎的是个清瘦的小老头,他身体很弱,风能吹走的,脸黝黑,一口大小错落的牙齿黄中发黑,张口就是一个黑洞。几绺稀疏的头发很是散乱,毛毛草草的。他讲每篇课文都是一以贯之,生字、生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老一套,别无它法。朗读通常也是点名叫一位学生来读,他自己好像羞于学生看见他那口黑洞,懒得多动一下。也难怪,他有气无力、苟延残喘的样子着实让人担心并同情。这次,他一反常态,亲自朗读,抑扬顿挫,唾沫四溅,这条病蛇怎么活过来了?我们怀疑他平时是在装腔作势,故意把自己弄得一副可怜样,好推掉教导处分配的课程。学生的情绪已被撩拨起来,个个正襟危坐。朗读完,他清了清嗓子,从讲桌抽屉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副图画,用图钉把画钉在墙上,教室是土块砌的墙,不费吹灰之力完成这一连贯动作。他拍了几下手上的灰,转身面向学生说,大家认识吗?好好看一看。说着,便掏出一小纸条卷起烟来,他抽的是那种刺鼻的旱烟,他的那个标志性黑洞就是旱烟熏的(我的抽烟也归功于他)。在烟雾缭绕中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用老师常骂我们的一句话,麻雀窝里捣了一扁担,叽叽喳喳。“鲁迅,这是鲁迅,鲁迅先生!”他摁灭烟头,嗓门嘶哑,连呼三遍,他已按捺不住,情绪异常激动。我仔细琢磨这幅画,鲁迅,穿一长衫,短寸头发竖立着,一弯短髭胡微微翘起,目光深邃,说什么也感觉不出有啥特别来。从原来课文中学过他的文章,晦涩难懂,他写的句子读起来也特别拗口,提起鲁迅,望而生畏,看见他倔老头形象,更是惧怕三分。然而,他说,他最崇拜鲁迅,多少年来他是靠鲁迅活着。
这位老学究用2个课时详细介绍鲁迅,对《藤野先生》逐句进行讲解。他显然为这篇课文投入了感情,我在他一反常态的教学方法引导下,大脑中有了樱花,木屐,富士山的储存。虽然对日本还有藤野先生这样的人而惊诧,但儿时通过看电影,日本鬼子留下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他讲了鲁迅弃医从文的过程,孙中山在日本为推翻帝制所做的努力,日本留学生涯对郭沫若、郁达夫、周作人等文豪的影响。进而讲解了反战联盟在抗战中的独特作用,美国原子弹在广岛对日本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他的博学镇住了我们,这个病恹恹的老头肚子里有货呢。他在试图改变我们的认识,但我们依旧懵懵懂懂,似是而非。不过,《藤野先生》这篇课文能够背诵下来了,也渐渐喜欢上鲁迅及鲁迅的作品。从那以后,我们忽然感觉到自己有了思想,偶尔也玩一把深沉,现在回头来看,真是浅薄的很,也可笑的很。
那次课后,我们便发现他的许多可爱之处。他的让人难以忍受的形象,还有那让人忍俊不禁的举手投足,怎么看都特顺眼。毛毛糙糙的几绺头发在我们眼里它就有了飘逸感。学生纷纷效仿他,男生崇拜他的最具体表现是学卷旱烟。把草稿纸叠好扯成一般大小,从家里拿碎布缝制成一个烟口袋,附近有集市,用5分钱就可以买一捧旱烟,装进烟口袋,够抽个把月的。当然,抽的很不够派,一般是在宿舍和厕所偷着过瘾,当弹尽粮绝时,爬在床底找烟蒂,凑几个烟蒂勉强卷上一根,你一口,我一口,很公允的都解解馋。那时,同学之间真是友爱的不行。偶尔,连烟蒂都没时,就在校园捡干草,揉碎用纸卷上,干草卷的抽起来烧嘴,那叫个难受啊。我抽烟一直很节约,抽到烟屁股才肯扔掉,是那时坐下的病,没法治的。学校曾抓过抽烟学生,我们用儿时扮演打仗用过的计策,每次都能化险为夷。烟民忘不了寨主,每逢语文课上,我们都事先在讲桌放一包用纸包好的旱烟,他看到后总是会心一笑,顺手揣在衣袋。
这位把自己当做藤野严九郎的是个清瘦的小老头,他身体很弱,风能吹走的,脸黝黑,一口大小错落的牙齿黄中发黑,张口就是一个黑洞。几绺稀疏的头发很是散乱,毛毛草草的。他讲每篇课文都是一以贯之,生字、生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老一套,别无它法。朗读通常也是点名叫一位学生来读,他自己好像羞于学生看见他那口黑洞,懒得多动一下。也难怪,他有气无力、苟延残喘的样子着实让人担心并同情。这次,他一反常态,亲自朗读,抑扬顿挫,唾沫四溅,这条病蛇怎么活过来了?我们怀疑他平时是在装腔作势,故意把自己弄得一副可怜样,好推掉教导处分配的课程。学生的情绪已被撩拨起来,个个正襟危坐。朗读完,他清了清嗓子,从讲桌抽屉中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副图画,用图钉把画钉在墙上,教室是土块砌的墙,不费吹灰之力完成这一连贯动作。他拍了几下手上的灰,转身面向学生说,大家认识吗?好好看一看。说着,便掏出一小纸条卷起烟来,他抽的是那种刺鼻的旱烟,他的那个标志性黑洞就是旱烟熏的(我的抽烟也归功于他)。在烟雾缭绕中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用老师常骂我们的一句话,麻雀窝里捣了一扁担,叽叽喳喳。“鲁迅,这是鲁迅,鲁迅先生!”他摁灭烟头,嗓门嘶哑,连呼三遍,他已按捺不住,情绪异常激动。我仔细琢磨这幅画,鲁迅,穿一长衫,短寸头发竖立着,一弯短髭胡微微翘起,目光深邃,说什么也感觉不出有啥特别来。从原来课文中学过他的文章,晦涩难懂,他写的句子读起来也特别拗口,提起鲁迅,望而生畏,看见他倔老头形象,更是惧怕三分。然而,他说,他最崇拜鲁迅,多少年来他是靠鲁迅活着。
这位老学究用2个课时详细介绍鲁迅,对《藤野先生》逐句进行讲解。他显然为这篇课文投入了感情,我在他一反常态的教学方法引导下,大脑中有了樱花,木屐,富士山的储存。虽然对日本还有藤野先生这样的人而惊诧,但儿时通过看电影,日本鬼子留下的阴影依然挥之不去。他讲了鲁迅弃医从文的过程,孙中山在日本为推翻帝制所做的努力,日本留学生涯对郭沫若、郁达夫、周作人等文豪的影响。进而讲解了反战联盟在抗战中的独特作用,美国原子弹在广岛对日本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他的博学镇住了我们,这个病恹恹的老头肚子里有货呢。他在试图改变我们的认识,但我们依旧懵懵懂懂,似是而非。不过,《藤野先生》这篇课文能够背诵下来了,也渐渐喜欢上鲁迅及鲁迅的作品。从那以后,我们忽然感觉到自己有了思想,偶尔也玩一把深沉,现在回头来看,真是浅薄的很,也可笑的很。
那次课后,我们便发现他的许多可爱之处。他的让人难以忍受的形象,还有那让人忍俊不禁的举手投足,怎么看都特顺眼。毛毛糙糙的几绺头发在我们眼里它就有了飘逸感。学生纷纷效仿他,男生崇拜他的最具体表现是学卷旱烟。把草稿纸叠好扯成一般大小,从家里拿碎布缝制成一个烟口袋,附近有集市,用5分钱就可以买一捧旱烟,装进烟口袋,够抽个把月的。当然,抽的很不够派,一般是在宿舍和厕所偷着过瘾,当弹尽粮绝时,爬在床底找烟蒂,凑几个烟蒂勉强卷上一根,你一口,我一口,很公允的都解解馋。那时,同学之间真是友爱的不行。偶尔,连烟蒂都没时,就在校园捡干草,揉碎用纸卷上,干草卷的抽起来烧嘴,那叫个难受啊。我抽烟一直很节约,抽到烟屁股才肯扔掉,是那时坐下的病,没法治的。学校曾抓过抽烟学生,我们用儿时扮演打仗用过的计策,每次都能化险为夷。烟民忘不了寨主,每逢语文课上,我们都事先在讲桌放一包用纸包好的旱烟,他看到后总是会心一笑,顺手揣在衣袋。
他明显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崇拜和敬仰。也许,多冷酷的人都受不了温情的软化,更何况他面对几十双嗷嗷待哺的眼神。他说,你们小学白上了,你们村子的那些老师把你们糊弄了,我给你们补一补。他丢开课本,先讲语法,一提语法,学生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后脑,他则从头开始,详细讲解。每讲一节,他用蜡板刻印一套练习,第一次见蜡板刻的习题,我们个个目瞪口呆,老师的字比书本上的字还要好。心中凭添几许信心。他经常两手油墨,身子越发瘦小,而两眼始终闪着亮光。“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的状地得后补,虚词副词少不了等等”,他把语法编成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他给我们讲授的语法知识浅显易懂,使我受益多多。
作文课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告诉我们,想写什么写什么,要大胆。他一般不命题作文。他总表扬内容写的长的同学,这样我们就竞相比拼,有同学居然一篇作文把一本作文本写完。当同学们写得不亦乐乎的当儿,他开始收口,开始规范。什么交代明白,叙事清楚,言之有物,什么记叙,抒情,议论。等等。他拿起板斧大砍特砍,把有些学生的作文句子、段落一笔勾掉,有个别作文被整篇删去,几乎砍尽杀绝。他认可的作文,往往被他批的密密麻麻、面目全非,在作文空隙加评语,像毛宗刚评点三国演义一样。文后评语一批就是半页,有的甚至比原作还长。我现在还保留着他加评语的作文。有时翻书柜不由人翻开那本作文,那个瘦小的可爱的老头便老是在我眼前晃。现在我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是初写作文的一大难题,他用非常过激的方法让学生提起笔便能洋洋洒洒,能写出东西是最基本的。在如何写好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他绞尽脑汁、煞费苦心。那时,根本没有课外阅读书籍,也没有现在充斥书店的优秀作文选之类,一本课本和这个瘦小老头是我们的全部。他把语文课彻底变了样,把“生字、生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统统抛在九霄云外,用现在的时髦话叫课改,而在那时是出风头,不按大纲教学是要承担风险的。语文课变成故事会,他的金科玉律:“作文就是编故事”!他讲,要求学生也讲。内容五花八门,老子、孔子、韩非子,雨果、拜伦、高尔基,三国、红楼、西游记,黄帝、将军、乞丐,神、鬼、人,诗、词、赋,等等。我们听起来很陌生,但很兴奋。有同学每次登台都讲狐狸精的故事,连老头也好奇,一问,是他每周周末帮奶奶给毛驴拔草时奶奶讲的。老头说,你们以后会知道,那是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里写的。这名学生有点害羞,觉得自己讲的上不了台面,从此偃旗息鼓。我首当其冲是讲故事同学中最活跃的一员。记得年轻时,我在一次较大规模的会上做了回脱稿讲演,讲演过程中几次雷鸣般掌声打断了我;参加工作后,凡汇报及讲话都能脱稿。这些,都得益于这个老头的故事会课堂啊。鲁迅的故事是重头戏,在讲《藤野先生》时已做过讲解,但他又用3节课时专讲鲁迅。从鲁迅出生到死,讲的极为详尽。“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引用鲁迅这些诗句时,他声带颤抖,嗓音沙哑,原本炯炯有神的双眼变得发红,有点模糊、有点浑浊。老头虽没戴破帽,但干瘦清矍,愤世嫉俗,他就是我们眼中的鲁迅。
“我多年是靠鲁迅活着的。”这句话有了答案。他原来是鲁迅研究会会员。他毕业于上海一师范专科学校,响应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来到县一中。在一中执教期间放浪形骸,有碍观瞻,一纸调令发配到离县城最远的我的家乡。幸,抑或不幸。在他来说也许是不幸,在我们这些乡下娃来说,那是万幸!初到之后,学乖卖傻,敷衍塞责。谁料本性使然,真人露出真面孔。闭塞的乡下中学这个小舞台让他很好地施展了一把。农村人最容易受感动,特别是农村娃。那时吃口粮用粮票,干部、教师的口粮供应月月接济不上,我们把从家里拿的,卖掉用来买作业本的鸡蛋偷偷放在他的房子,有的拿馍馍、煮洋芋。冬天老师的烤火煤也是分那么一点,分煤时,我们连抢带偷把他的床板底下装满填实。管总务的因为这件事还揍过我们。挨揍的当天晚上,我们结伙去管后勤的这厮的宿舍,把他纸糊的窗户桶了个稀巴烂。
邓小平复出,几乎是一夜之间,田地分了,羊和牲畜分了;好老师、好大夫返城了。支援大西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确是农村人的福祉,那些城里人,那些学富五车的江南才俊带来了知识,带来了文明。他们宛如丝丝细雨,浇灌着一片片焦渴的土壤;犹如缕缕春风,温顺着乡民寂寞并野蛮的魂灵。若干年后,我见过回乡探望的一位省城大夫,他感慨地说,这里憨厚的老百姓养育了他。谁说?我倒认为,是他们教育、培养、感化了我们。
我的语文老师返城的脚步明显比别人慢。他对突如其来的回城显然有些惶恐不安,每天在校园踱步,烈烈寒风中,他显得飘摇不定。有一天,鹅毛大雪笼罩校园,天地白茫茫一片。不见他上课,校园也不见他的踪影,有老师敲他宿舍门,敲很长时间也不见动静,最后撬门发现他直挺挺躺在床上。县公安局法医鉴定:煤烟中毒死亡。他没能等到返城的那一天。
有朋友问,这位语文老师高姓大名。我告诉你,我们在校时连他的姓也没称呼过,只称呼“老师!”和其他科任老师区分时,我们便叫他语文老师。离校后也没称呼过他的姓名,现在也叫不出口。他只是我难忘的语文老师!
文章评论
曲曲如屏
[em]e179[/em]
曲曲如屏
我的小学语文老师是我妈妈,初中语文老师是一位男老师,高中语文老师又是一位男老师,还换过人。给我最好感受的还是我的妈妈。特别是高中语言老师不是本地人,方言中误读或不知怎么读而影响理解和记忆很多生字,并且同学的起哄、讥讽让语文课变得儿戏,在这样的状况下完成了语文基本功训练。其实先生本人是有水平的,他因语言不通而孤独,于是他投入自我创作,常见他向报社投稿。也就是说,我的语文水平主要来自于小学-------我敬重的妈妈。
笔墨春秋
的确是篇好文章,把语文老师,这位很才华,很有教学能力的怪老头的思想和形象,活灵活现的出现在读者脑海中。
梧桐雨
[em]e182[/em] 梧桐看美文来了!
隐山
真是位有个性,有才气的老师![em]e179[/em] 谢谢大哥推荐的美文.因为不是大哥的原创,就不在这里妄加评论了.[em]e183[/em]
梧桐雨
好老师在学生的心中永远高大,他的一言一行影响这孩子们的一生! 文中这位老师令人敬畏!虽然文中对老师的言语描写不多,但是从他教导孩子如何写作文和修改作文中,可以看出老师的用心和认真负责;虽然他的身影是那么的瘦小,可那在学生的心中的形象是那么的高大和光辉…… 当然文中的作者的功底也是非常的[em]e179[/em] !
快枪手从金
很好的文章.顺便说一句,少年的时候也是靠鲁迅的文章滋养自己的.
曲曲如屏
真是一篇值得珍藏 的好文章。写心爱的老师回忆,不是平铺直叙,不是一味赞美,而是先贬后扬,就像先收回拳头后出击才有力度。一个“[ft=,4,]脸黝黑,一口大小错落的牙齿黄中发黑,张口就是一个黑洞”的猥琐的糟老头子,因为热爱事业、学识渊博,一腔热血忠实于教育事业,遭到不公正的待遇,却赢得了学子们的敬爱。他的形象不再猥琐而是学生们效仿的偶像。作者字里行间不但充满了对语文老师的敬佩,更为正义的是倡导了学识让人伟大,让人崇敬。可不幸的事,这样一位语文老师没有获得人生应该得到的一切,俗话说好人应该有好报,这位老师却是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的悲哀是社会造成的。这种时代永远不要再来。我向这位语文老师致敬![/ft]
梧桐雨
真的,作为老师可以学习文中老师的高尚行为和品质,更可以借鉴文中老师的做法,其实无论何时何地都需要有责任感的好老师,这样可以充实自己,从而让自己也可以走近好老师的行列……[em]e106[/em]
曲曲如屏
语文功底可说是一种童子功,不能突击。用老师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好语文,高中以前都是练功夫的关键时期,而后工作中再进步是非常难的事了。能遇到这样一位才学识深厚的老师真是福!
亲密有间
在原作者的空间已多次读过此文,今再读,还是震撼。一位好老师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穷极一生的,尽管他桀骜不驯、特立独行。看似他在用鲁迅的文章教学生,不如说是在用他自身的言行引导着他们。那样的年代,那样的遭遇,并没能磨灭掉他身上鲁迅般的傲骨。他不是伟人,但他在作者和读者心中是闪光的。无言而无奈的结局,让人倍加唏嘘。谢谢杏子!谢谢你!写出和转载这篇好文章。
了了
再次阅读,依然心潮澎湃!有对这位不凡的语文老师的敬仰,对他不幸命运的悲叹,以及对杏子老师的羡慕!说实话,我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文,唯一遗憾的就是没有遇到一位学识渊博叫我真心佩服的语文老师。师范毕业工作后,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课,我还是再走前辈的老路,我知道循规蹈矩交不出好学生,但又不能按自己的意愿教学。什么都规定得死死的,知识难点,作业布置,课程进度,考试安排,什么都规定得死死的,一切都以考试为准绳,以成绩论英雄。抛开课本是万万不可以的!别说学生,我这个老师都厌倦这样的语文教学!唉,悲哀的教育。。。
香影
感谢踏浪!偶尔走进你的空间,就分享到这篇感人的文章。
阳光建材
遇上一位好老师,是一生之幸!踏浪老师您也是一位能影响很多人的好老师!美文与老师我都用心读了!
妍砚
平述直叙中描绘出一个对教学和学生充满热爱的一个好老师的!没有华丽辞藻却更加引人入胜。 一个好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也许是贯穿一生的!我们敬佩这样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