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西豐城同造孫家遷往湖南分支簡介
学习资料
豐城同造孫氏,亦稱豐城敷山孫氏,屬富春堂,系東吳大帝孫權公第六子、東吳景帝孫休公後裔;其裔孫孫法公于西晉初年,因國被司馬氏並呑而恥食晉栗,遂托蹟仙道,荒遯存嗣,於西元290開基同造裏(原名長慶裏),傳衍數世,逐成大族,興盛于宋、明,詩書傳家,亦耕亦讀,稱為“豫章德門望族”,瓜瓞綿綿,枝繁葉茂。分遷全國16個省市及現在的越南,後裔高達百萬之眾。從豐城同造裏外遷至湖南的孫氏支系多達數十支,現將查明的從江西豐城同造裏遷至湖南的支系臚列如下:
1、雙峰孫氏-- 豐城同造孫家大四房景陽公後裔
先祖景陽公,原籍江西豐城同造裏,南宋初年官居左丞侍郎,傳至十六世鐘、箕二公,于明初開湘鄉【解放後湘鄉縣分成湘鄉市與雙峰縣,現屬雙峰縣】孫氏二大支。
簡略世系為:
余慶公—1景陽--2發--3充--4奇------致泰------增彌----16鐘、箕
後裔居住在雙峰井字鎮、永豐鎮, 2011年5月修撰遷湘家譜第五修時後裔約2,000多人。
2、醴陵早禾沖孫氏 ---豐城同造孫家大三房景純公後裔
始遷祖求壽公,字朝署,號松圓;生於至正三年癸未【1343年】,歿於明永樂九年辛卯【1411年】;元末時自江西豐城【同造裏】遷此。族人分佈于湘潭、萍鄉等地。至1948年,族人共6751人。
簡略世系:余慶公—1景純—2啟—3複—4儼—5汝霖—6燾—7慶老—8沅—9素—10疇—11改—12繼宗—13求壽(字朝曙)
3、醴陵大汾壟孫氏 ---豐城同造孫家大三房景純公後裔
始遷祖求壽公,字朝署,號松圓;生於至正三年癸未【1343年】,歿於明永樂九年辛卯【1411年】,先世江西豐城同造裏人,明初徙醴陵邑東大汾壟落籍開基。後人分佈于孫家坳、早禾沖等地,及湘潭、萍鄉等地。至1948年,族人約3000人。
簡略世系:余慶公—1景純—2啟—3複—4儼—5汝霖—6燾—7慶老—8沅—9素—10疇—11改—12繼宗—13求壽(字朝曙)
4、華容鼎山孫氏 ---豐城同造孫家大三房景純公後裔
遷徙路線:江西豐城同造裏--江西進賢縣芑水--湖南華容鼎山
始遷祖景釗公,系景純公18代孫;字克明,號柳塘,誥封奉政大夫。明正統初年【1440】由江西進賢縣芑水徙華容鼎山,七世分承恩房、北祥房、裕後房。族人分佈于孫家汛、花子村等地。至1948年,共2400人。宗祠設在華容縣城。派語:(自九世始)日大惟其正,時中永在賢,文明鹹志學,忠孝本承先,興邦臣道立,輔世士行全,克懋愈良貴,恒貞自永傳。
簡略世系:余慶公--1景純—2啟—3複—4儼—5約之-----11顱(進賢始祖)------18景釗(華容始祖)
5、桃源縣陬市孫氏 -- 豐城同造孫家大四房景陽公後裔
始遷祖文通公,明洪武2年(1369)自豐城【同造裏】遷桃源縣東浯溪黃花岡。至1948年,已傳20代,全族人口約500餘人,分佈於陬市、浯溪、莫林及慈利等地。宗祠在莫林鄉新庵。族譜創修於清光緒34年(1908),1933年續修。
余慶公--1景陽--2發--3兗—4洙—5公綽—6榕—7伯嵩—8應新—9光祖—10明—11佑卿------文通
6、澧縣、桃源、慈利、石門燕山、二都、新關孫氏-- 豐城同造孫家大三房景純公後裔
簡略世系如下:
余慶公—1景純—2啟—3複—4儼—5庸之—6勳------13必生公—14福六、福七、福八
先世明時自江西遷此,共三支,均為景純公後裔。
A一支是景純公12代孫必生公七子福七公後裔,由豐城同造裏遷徙至湖北嘉魚,再遷湖南石門县;
B澧縣、石首孫氏一一這支是景純公12代孫必生公八子福八公後裔,福八公由江西豐城同造裏遷吉安府泰和縣(一说吉水县),其曾孫添佑公官至兵部侍郎,落籍澧縣北部雞叫城,其兄添佐進士後裔居華容、石首、津市、桃源、慈利,胞弟添祚公後裔分居湖南石門四都坪、雙溪坪、花溪坪等地。
以上两支在本世纪90年代合修家谱时,红丁达几万人。
C另一支是景純公12代孫必生公六子福六公後裔,遷徙路線為:天佐公由江西豐城同造裏始遷華容澧南陽由坪,其后裔再遷湖北石首縣三渡口姚家灣落業,相繼十一代,於明末清初,避吳三桂之亂,學孔公移之湖南澧州石門北鄉磨隘下廣厰峪,現在後裔多達近5萬人;
7、湖南岳陽孫氏--豐城同造孫家大三房景純公後裔
是豐城同造裏景純公後裔,由豐城同造裏---安徽鳳陽縣--湖南岳陽。
簡略世系:
余慶公--1景純--2啟--3複—4儼--5約之----9穎士----14興祖---18富後
8、湖南瀏陽棖柿、醴陵孫氏---豐城同造裏孫家大四房景陽公後裔(共兩支)
A清朝中期從豐城同造裏遷居湖南長沙府瀏陽縣棖柿開基,文忠公部分後裔從瀏陽縣棖柿分遷至瀏陽大瑤鎮;遞至文忠公8代孫再從瀏陽大窯鎮遷徙至醴陵潼嵣等地,始遷祖文忠公;
簡略世系如下:
余慶公--1景陽--2發--3兗—4洙—5公綽—6榕—7伯嵩—8應新—9光祖—10明—11佑卿—12驥—13鬥貞—14曰榮—15懷—16造—17璟—18長壽—19醜元---20文忠(字文伯)
B另一支始遷祖是文忠公二兄文耀公,文耀公字光甫,系丑元公第二子;于明朝晚期【崇禎十三年,即公元1640年】從豐城直接落籍醴陵,其簡略世系為:
余慶公--1景陽--2發--3兗—4洙—5公綽—6榕—7伯嵩—8應新—9光祖—10明—11佑卿—12驥—13鬥貞—14曰榮—15懷—16造—17璟—18長壽—19醜元---20文耀(字光甫)
9、湖南石門縣孫氏--豐城同造裏孫家大四房景陽公後裔
明崇禎13年即公元1640年,世居江西豐城同造的丑元公長子文顯公為避明清交替之戰亂,從江西豐城落籍湖南澧州石門縣。始遷祖文顯公,為醜元公長子,景陽公20世孫;
簡略世系:
余慶公--1景陽--2發--3兗—4洙—5公綽—6榕—7伯嵩—8應新—9光祖—10明—11佑卿—12驥—13鬥貞—14曰榮—15懷—16造—17璟—18長壽—19醜元---20文賢(字印甫)
10、湖南武岡孫氏---豐城同造孫家大四房景陽公後裔
始遷祖應期公、應長公,兄弟二人乃景陽公24代孫,屬景陽公裔孫聞志公後裔,自豐城同造嶺上遷寶慶府武岡州太平鎮,具體人數不詳。
簡略世系如下:
餘慶公----1景陽--2發--3兗—4洙—5公瑾—6榘—7瑤—8孝恭—9時子—10用拙—11元達—12溥—13彥翔----24應期、應長
11、湖南邵陽孫氏—豐城豐城同造孫家大四房景陽公後裔
始遷祖易公,字時興,生於明弘治己未【1499】年,系景陽公17世孫,為景陽公11代孫聞志公(名元达,字闻志,元朝举人,授寿州学正)後裔,自豐城同造嶺上入贅邵陽龍氏,生子一寶慶,後子孫復回祖姓孫氏,其簡略世系為:
餘慶公----1景陽--2發--3兗—4洙—5公瑾—6榘—7瑤—8孝恭—9時子—10用拙—11元達—12溥—13彥威—14紹—15寅—16琳—17易(邵陽始祖)—18寶慶
2012.12.10
豐城同造孫氏大四房景陽公31代孫----繼宗謹記
文章评论
今夜星光灿烂
那等于你也是半个江西老表了[em]e120[/em][em]e120[/em][em]e120[/em]
今夜星光灿烂
怎么这个你也没有回复我[em]e11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