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故事收文两则
个人日记
李月亮
常有这样的时刻,突然在某一瞬间极其想念一个人,迫不及待地打电话给对方,对方可能正在忙,可能处于低落中,淡淡说句现在有事,稍后打给你就挂了。当对方隔了一些时间再打给你的时候,你心里那瞬间的激动和情感却突然消失殆尽,只剩下疏远的寒暄客套。
而如果那一刻对方及时回应了,两人相谈甚欢忆往昔峥嵘岁月泪流满面,一份不经意可能就重新拾回了一份友谊或者错过的感情。
然而这一切,往往都是一瞬间的事,错过了那一刻,就真的再也不会出现了。人世间的很多感情,也是如此。
这里讲个颇为伤感的故事。
大谷是我留日时候的第三任室友,美术专业,热血白痴,高大威猛却自认没有女人缘。可事实上他女人缘很好。
大谷很有才华,我看过他的很多作品,绝对是一流水准,有时候去他房间看他一脸苦大仇深地细心雕琢自己画作,慢慢呈现出一个色彩斑斓的绚丽世界的过程,真心觉得认真有才华的男人确有魅力。
有个长得日系的短发御姐经常来找大谷,名字中有个萤,就叫她萤姐吧。
萤姐总是很酷,常是一身黑夹克,霸气朋克风装扮,在国内的时候还玩过地下乐队。
两人很有话题,特别合拍,有时候看他们笑得白痴一样都不明白笑点在哪...
经常看到两个人一起蹲在榻榻米上喝着啤酒抽着烟,一起看着重口味恐怖片一边吐槽扯淡,不时异口同声地仰天大笑。笑得比恐怖片惊悚多了...
甚至有时候回到宿舍,两个人已经做了一桌菜喝着清酒一脸醉意地招呼我,恍惚间我还以为我闯进人家里了...
我以为他们迟早是一对的,但是大谷却一直都说把她当兄弟。我就知道,这事不会好了...
因为两人都是在读语言学校,大谷想考东京的艺术大学,萤姐想去的是京都,大谷跟我说,有些事情,注定是没有结果的,所以还是不要开始的好。我不置可否,一声叹息。
后来萤姐考上了京都的学校,临行前一天晚上举行了送别会,结束后大谷送她回去,喝高了的萤姐拉着大谷的衣领问她,说,你来不来京都找我!?
大谷只能弱弱道,我去京都玩的时候一定会找你的...
玩你大爷啊,我要跟我一起去!你到底什么意思,你是男人伐!好吧,你不说,那我说,我喜欢你,我想跟你在一起,你给个痛快吧!
大谷平时挺man一人,这时候却说不出话来,只能扶着萤姐说你醉了,你醉了...我现在答应你容易,可以后的事谁也说不准啊...
送到萤姐家后,萤姐只是止不住的一边哭一边在榻榻米上打滚耍无赖,大谷只能无奈地陪伴安慰,直到萤姐主动抱住了他,世界安静了,那晚大谷没有回来...
那之后大谷变得特别沉默,每次回到住处都看到他面无表情地作画写论文,一个月不到功夫,已经做出了一册很有质量的画集,画家真是怪物....也会不时问我一些申请学校的事,他告诉我,他决定了,要去京都。
我很高兴,问他告诉萤姐了没,他笑笑说,没,想给她一个惊喜,我想明白了,这么合拍的女人,也许以后一辈子都难遇见了。错过了,可惜。
我有点担心,那你要告诉她啊,你当初那么不给面子拒绝了她,凭什么觉得她还会等你呢?
大谷乐观地笑笑,是我的,总是我的,逃不掉,抢不走。
看着他畅想明天明亮发光的脑补眼神,我就觉得这事不会好了...
三个月后,大谷申请到了京都精华大学,一所以美术动漫专业出名的私立大学,很不错。出发前一夜在居酒屋,大谷不无煽情地跟我说了一句俗到爆的话:都说人这一生,至少要有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和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你说我这次是不是全齐活了哈哈。
然后拿出一本小册子打开给我看,是动漫化的萤姐,很有味道很漂亮。
我衷心祝福道,祝你马到成功...
之后的故事是这样的,到了京都后的大谷,给萤姐打电话,一路聊着一路前往萤姐的学校,大谷有萤姐的住址,径直到了对方楼下坐在楼梯口一边抽烟一边想着怎么给对方惊喜。这时楼下走上去一个年轻男人,一会儿,大谷在电话中听到有男人叫萤的声音,萤不好意思道,不好意思大谷,我朋友来叫我了,我先挂了哦,改天再聊。
大谷突然呆住了,苦笑道,不会是男朋友吧...?对方半晌不语,男声的声音更明显,萤,萤,开门啊?
嗯.....
当男人搂着萤姐的肩膀笑嘻嘻地下楼时,躲在不远处角落的大谷脑海里已经空空荡荡,仿佛被棒球直线击中一般嗡嗡作响...
他坐在萤学校操场的长椅上,看着学校来来往往欢声笑语的学生们,想着如果当初坚定地给她一个承诺,是否两人现在已经牵着手漫步校园?而如今,除了手中的烟蒂,只有京都秋叶萧瑟的寒风相随...这落寞的感觉,真适合做阿杜的他一定很爱你的MV...
当大谷苦笑着告诉我生活太狗血,女人真善变的时候我火了,我沉声告诉他:她没有义务等你,她给过你一次机会,你自己没珍惜,不是每个人都是至尊宝,说一次爱你一万年就可以重新开始,如果你有种,就把她追回来,如果你想放弃,那就彻底走远,她离开的那天你没有出现,你就在她生命中消失了,生活没有那么多此志不渝,何况人欠你啊?
大谷叹着气,喃喃着,哎,是我自己没珍惜...
那之后不久我就回国了,今年五一出差去京都找了大谷喝酒,他现在每天忙于学业,生活很充实,说起萤姐的事,他笑着说如今已经放下了,好久不联系了,即使来电话,也不知道说什么了,你说奇怪不奇怪,曾经无话不说的两个人,一下子变得找不到话说尴尬的沉默...
我忽然觉得人活得累,活得充满遗憾与悔恨,往往总是错在把错误的希望寄托在以后,总以为以后会有很多时间和机会,去补偿当下的错失和渴望,而明明很多东西,你当下就可以把握。
尤其是感情,炽烈的感情本来就像一阵火一般扑面而来,可你怕了,你一闪再闪,一灭再灭,直到火灭了,空留灰烬,你觉得凉了冷了空虚寂寞了,这时候对着一片灰烬再想点燃又有何用?
《圣经·传道书》第三章说:世间万物皆有定时 生有时 死有时 悲恸有时 跳舞有时花开有时 凋零有时。
第一次看,颇有宿命论的感觉,但现在思量,这章无非是想告诉世人,人间万物瞬息万变,悲喜无常,却也总有那最合适的因缘和时机,花开也自有凋零时,花开须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啊!
生命中那些最美好的东西,都是转瞬即逝,春之落樱,夏之花火,秋之红枫,冬之飞雪,错过了那个时刻,就永远不是那个味道。
我们所能把握的当下,太有限,切把无谓的希望,寄托于变化的明天而遗忘当下的唯一。
小时候很想要一套恐龙战队玩具,曾经哭着闹着求父亲买没有成功,一直铭记在心,等到自己进入社会赚钱了一次想起来,网购了这套玩具回来,等我拆开玩具,看着这套幼稚的人偶,心中除了莫名的好笑外再也找不回来年少时捧着战士们激动雀跃的心情。
曾经青春期苦苦暗恋的马尾少女,错过了最青涩的告白时刻,时过多年在酒桌上谈笑间说起,女生已是女人,她只随意笑笑,给你巧笑嫣然。你知道你错过了什么,错过了她最纯真时代遇到告白难为情地羞红了脸,错过留在她青春记忆最好的瞬间,也错过了一生只有一次的美好画面。
人生就是这样,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等你再想找回来当初的感觉,又有什么意义呢?
最渴望的时候没出现,一切都已过去。
对我人生观影响巨大的有两个故事,一则就是《世说新语》中王徽之雪夜兴起而至,泛舟而上访戴逵的故事。潇洒人生,当即如是!
在我成长的过程每逢有一个想法像火焰一般炙烤着我时,我都会忍不住想起这个故事,把握今天,涌起勇气,因为这一刻不会再有,你把它熄灭了,一次又一次,你就终于成了自己也看不起的人。
今天只有一次,今天应该不同于每一天,总有人以为明天也会跟今天一样,或者明天应该和今天一样,所以他活了许多万天,却总感觉像一直活在同一天一般无趣。
今天我看完《了不起的盖茨比》,翻到最后一页,久久停留在了那句话上:
【盖茨比信奉这盏绿灯,这个一年年在我们眼前渐渐远去的极乐的未来。它从前逃脱了我们的追求,不过那没关系——明天我们跑得更快一点,把胳膊伸得更远一点···总有一天····
于是我们继续奋力向前,逆水行舟,被不断地向后推,被推入过去。】
就像盖茨比苦苦追求已经不是当初青涩少女的黛丝,以为一切还能回到过去。其实我好想告诉他,亲爱的盖茨比,感情就是这么残酷,那一刻你没出现,就真的不用再出现了。
和在一起的人慢慢相爱(二)
慕容莲生
林语堂真是一个可爱的老头,80岁那年,在《八十自述》一书中这样写道:“我从圣约翰回厦门时,总在我好友的家逗留,因为我热爱我好友的妹妹。”
这个妹妹名叫陈锦端。林语堂十七八岁时对她心生热爱,相爱却未能在一起,直到80岁犹是难能忘怀。正应了白居易那句诗: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有一次,陈锦端的嫂子去香港探望暮年久病缠身的林语堂,当听说陈锦端还住在厦门,他双手硬撑着轮椅的扶手要站起来,高兴地说:“你告诉她,我要去看她!”
他的妻子廖翠凤虽然素知他对陈锦端一怀深情,但也忍不住说:“语堂!不要发疯,你不能走路,怎么还想去厦门?”想想也是,他颓然坐在轮椅上,喟然长叹。
陈锦端若是知晓这些事,心有何想?
于女人来说,青春时节曾被几个男子爱过或许并不值得骄傲,骄傲的是,是否有那么一个人,虽不能白首偕老,但他将她放在心间一辈子,如印记。若能得这么一人,此生足矣。
于男人来说,一生爱过几个女子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有那么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想起都满心欢喜,想去见她,就像红蜻蜓想望见油亮绿草,有着小松鼠穿梭树林的轻松。这有多好。
爱,或许无须计较在一起时有多热烈,单看不在一起后,能否爱如当初。隔了迢迢山迢迢水,你知她在那儿,她知你在这儿。好好地活着,美好相望,而不是从此陌路,相忘于江湖。
遇见陈锦端前,林语堂喜欢一个叫赖柏英的女孩。
赖柏英和林语堂在同一个村子出生成长。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起去河里捉鲦鱼、捉螯虾。他记得很清楚,赖柏英有个了不得的本事,她能蹲在小溪里等着蝴蝶落在她头发上,然后轻轻地走开,居然不会把蝴蝶惊走。
她还喜欢在落雨后的清晨,早早起床,去看稻田里的水有多么深。
她笑起来的时候,多像清澈湖水,阳光洒下来,明媚一如花都开好了的春。
是否每个男人的生命中,都有那么一个女孩,一起成长,谈天说笑,天真无邪的年纪许下许多美好诺言,他说娶她为妻,她说非他不嫁。
林语堂爱赖柏英,赖柏英也爱林语堂。只是后来,一个远走他乡求学,急于追求新知识见识新天地;一个留在故乡,她的祖父双目失明,她要孝顺祖父,最后嫁给本地的一个商人。
人人都说,初恋是男人一生都无法解开的魔咒。后来,林语堂常常还会想起,在故乡,有个女孩,她行在清晨的稻田里,风吹树,树上积雨落,湿了她的发梢和她的蓝色棉布长衫,她忽然就笑起来。
时光多疯狂,它使孩童那么快就成长为少年,又推着少年离开故乡,去远方。
1912年,林语堂去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这个少年很优秀,在大学二年级时曾接连三次走上礼堂的讲台去领三种奖章,这件事曾在圣约翰大学和圣玛丽女校(此两所学校同是当时美国圣公会上海施主教建立的教会教育中心)传为美谈。然而,于林语堂来说,最好的事是在这儿认识陈锦端,两人陷入热恋。
陈锦端是林语堂的同学的妹妹,用他的话说,“她生得确是其美无比”。才子钟情佳人,佳人爱慕才子英俊又有美好名声。
一切就像小说一样,相爱的男女到了谈婚论嫁之时,女方家长站出来,棒打鸳鸯。
陈锦端出身名门,她的父亲是归侨名医陈天恩,而林语堂,他不过是教会牧师的儿子,虽年少多才那又如何,门不当户不对,陈锦端的父亲看不上他。
这事情其实寻常,哪家父母不想为自己的女儿物色一个金龟婿呢?
他爱她,她也爱他,但他们中间横亘一条河。这河不比银河,王母娘娘拔簪划河,而牛郎织女终是夫妻,年年七夕尚能鹊桥相会。而他和她,隔河相望,无桥可渡,绝无成亲机会。
陈父不给这对恋人渡河之桥,但他愿意为林语堂搭另一座桥。陈父和林语堂说,隔壁廖家的二小姐贤惠又漂亮,如果愿意,他可做媒。
这廖家二小姐就是廖翠凤。她的父亲也很不简单,是银行家,在当时的上海颇有名望。
林家父母倒很满意陈父的提议,要林语堂去廖家提亲。
父母之命不可违,林语堂去了廖家。
廖翠凤对林语堂的才气早有耳闻,又见他相貌俊朗,十分欢喜,她愿嫁他为妻。
想想多酸楚,他心中至爱陈家姑娘,却要和陈家隔壁的廖家姑娘订立媒妁之约。可是,他能做什么呢?许多年后,谈及此事,他不无感慨:“在那种时代,男女的婚姻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的。”
但,最终令他下定决心娶廖翠凤的,或许是因为,廖母和女儿说:“语堂是个牧师的儿子,家里没有钱。”是的,廖母也不看好这门亲事。但是,廖翠凤很干脆又很坚定地回答:“穷有什么关系?”
一个姑娘,生于富有之家,却不嫌弃你贫穷,不怕嫁给你吃苦受累,多好,除了爱她娶她,努力使她过上好生活,男人无以为报。
于是,林语堂和廖翠凤定下婚事。
陈锦端得知这消息,她拒绝了父亲为她觅寻的富家子弟,孑然一身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爱情是两个人的事,而婚姻却是两个家庭的交涉。她的心上人,将娶她家隔壁的姑娘。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役里,她也是伤兵。
如果他和她都奋力争取,铁了心在一起,结局又会怎样?他和她都没有去做。他们爱得太冷静,他们都是爱情的逃兵。
没有谁知道,每当回首这爱情往事,陈锦端是怎样的心情。历史只简短记载,陈锦端留学归国后,多年不婚,一直单身独居。直到32岁那年,她与厦门大学教授方锡畴结婚,长居厦门,终生未育,只是抱养了一对儿女。是否可以猜测,女人若不爱男人,即使有婚姻也不愿和他生儿育女?究竟只是猜测罢了。
1919年1月9日,林语堂娶廖翠凤为妻。
结婚的时候,林语堂做了一件奇事,他把结婚证书一把火烧掉了。不过,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把婚书烧了吧,因为婚书只是离婚时才用得着。”
多智慧的一句话。或可看作是他对廖翠凤许下盟誓,对她好,一辈子不离弃。
即使如此,可是,试问天下有几个女子能容忍丈夫烧掉婚书?
廖翠凤能。
廖翠凤生于富贵之家,但她却能快乐地和丈夫一起过平常日子。婚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生活辛苦,不过巧妇不会难于少米之炊,简单的饭菜她亦是能做得花样百出。实在揭不开锅时,她默默当掉首饰维持生活。这样的女人,要林语堂如何不对她刮目相看,如何不爱?
她知林语堂心中一直不曾放下陈锦端,但并不计较,居住在上海时,她常常邀请尚未婚配的陈锦端到家中做客。每次得知陈锦端来,林语堂都会很紧张,坐立不安。孩子看见了,颇为不解,便问妈妈。她坦然微笑,和孩子说:“爸爸曾喜欢过你锦端阿姨。”
笔耕之余,林语堂喜欢作画自娱,他画中的女子从来都是一个模样:留长发,再用一个宽长的夹子将长发挽起。孩子又发现了这个秘密,问父亲:“为何她们都是同样的发型呢?”林语堂也不掩饰,抚摸着画纸上的人像,他说:“锦端的头发是这样梳的。”
没什么好隐瞒的,他不过只是在怀念。天长日久,烟火岁月,他早已爱上他的妻子。他不过只是在怀念少年时爱过的姑娘。他明白他的妻子不会打翻醋坛子和他吵闹。
世间哪有不争吵的夫妻?为别的事,倘若真的争吵了,他总会先闭口不言,这是他的妙招:“少说一句,比多说一句好;有一个人不说,那就更好了。”的确,夫妻吵嘴,无非是意见不合,在气头上多说一句都是废话,徒然增添摩擦,毫无益处。他说:“怎样做个好丈夫?就是太太在喜欢的时候,你跟着她喜欢,可是太太生气的时候,你不要跟她生气。”
她忌讳别人说她胖,但她喜欢人家赞美她挺直的鼻子,所以她生气时,他总是去捏她的鼻子,说一些欢喜的话,她也就笑起来了。
这样一对夫妻,多好。
谁说先结婚后恋爱不可以呢?
“我和我太太的婚姻是旧式的,是由父母认真挑选的。这种婚姻的特点,是爱情由结婚才开始,是以婚姻为基础而发展的。”他还说,“婚姻就像穿鞋,穿的日子久了,自然就合脚了。”
人人都知道他一直都在念着陈锦端,但是,他的智慧在于,不和生活较劲,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旧情人再好,往事多美妙,不过都是过往,最要紧的是怜取眼前人。和在一起的这人,好好生活,岁月静好。
“我们现代人的毛病是把爱情当饭吃,把婚姻当点心吃,用爱情的方式过婚姻,没有不失败的。”他说,“把婚姻当饭吃,把爱情当点心吃,那就好了。”
其实,生活的道理人人都懂一箩筐,然而懂得又能做到的人,却是太少。
结婚50周年,是为金婚。那一年,林语堂送给妻子廖翠凤一个勋章,上面刻了美国诗人詹姆斯·惠特孔莱里的《老情人》一诗:“同心相牵挂,一缕情依依。岁月如梭逝,银丝鬓已稀。幽冥倘异路,仙府应凄凄。若欲开口笑,除非相见时。”
他对她心怀感恩,对于他们的婚姻,他引以为荣,他曾得意地说:“我把一个老式的婚姻变成了美好的爱情。”
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怎样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驭它。倘若你智慧,即使婚前你和爱人不相识,婚后你也是能和爱人琴瑟和鸣相敬如宾的。
1976年3月26日,林语堂逝世于香港,灵柩运至台北,埋葬于阳明山麓林家庭院后园,廖翠凤守着他度晚年,直到她也闭上眼睛停止呼吸。
文章评论
快乐人
其實,生活的道理人人都懂一箩筐,但懂得而又做到的人有多少![em]e179[/em]
v陈安之QH
[em]e188[/em][em]e186[/em][em]e162[/em]您是否时常觉得自己的 知&识 勇&气 与 人际&关系 都还不能撑起自己的 梦想呢?[em]e133[/em][em]e113[/em]如果这有最^棒的 资^讯 却被您当成 广^告 错过了 那您的明天是否还愿意像您的昨天一样呢?[em]e190[/em]如果您愿意 改~变 也敢.拼#搏 陈洝之[em]e198[/em][em]e198[/em] ⒈⒈⒏⒈0.⒐⒈⒈⒈⒈ 陈洝之老师 微信ccαz⒈⒏⒐⒐【用证实有效的方法减少自我摸索的时间。 2014年6月10日20时24分5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