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

情感天地

 

要早恋不要早婚 

什么年龄女生适合谈恋爱?从高中就适合。最晚,16岁的年轻人绝对可以体会爱情了,但是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家长老师为了管理方便,就一刀切说不准‘早恋’,说18岁以前那种感情不是爱情。女生到了大学绝对应该抓紧时间谈几次恋爱,释放被压抑过的人性,享受恋情的愉悦;更重要的是把恋爱当作一个学习的过程,探究和了解不同男人的人性,给将来正式的择偶铺路。我们的口号是,要恋爱,但不要“毕婚”。 
大学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但我们的性格情操一般在18岁的时候已经趋于定型了,将来难以再改变,只能够掩藏。大学的时光给我们女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以最小的风险,在男人们开始深度掩藏他们的性格情操之前,充分的认识他们并了解自己的需要。在恋爱中我们可以探究‘男人能不能为爱人改变自己’的传说真相;我们可以观察男人的日常言行如何暴露他们的真实特质;我们也可以体验什么对于我们可以真的无所谓,什么我们绝对没法做到无所谓。恋爱是一个互相探究的过程,但不是女人一再退让的过程,要坦诚地与对方交流,但不要以爱情的名义不断妥协。 
大学的恋爱也是一种顺应人性、享受生活的方式,是对学习生活的调剂;但是大学恋爱的目的不应该是结婚,作为学生实际上也没有能力去考虑婚姻。结婚与否不能凭一时感情冲动决定,充分体验过感情的过程,在恋爱中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他人、更了解人性之后,再去以一个比较成熟和理性的态度去看待婚姻。所谓“爱情修成正果就是婚姻”这种说法是很荒谬的,爱情本身可能会起伏变动,你不爱一个人了就可以分手,但是婚姻关系是一系列法定的权利义务,是两个家庭的复杂纠葛。在中国现在的法律和大部分人的经济、家庭状况下,单单“奉爱成婚”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幼稚行为。 

什么是“健康的”爱情? 

对爱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而且爱情是一个过程,有变化、也有不同的阶段,更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不过,笔者认为,幸福的爱情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爱情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爱情,这里指的是给双方都带来正面的情绪反馈和心灵的成长、通常较为稳定长久,即使分开也比较“和平”的那种爱情。对女生来说,一个重大的不幸根源就是男权思想,一方面它在社会上无处不在,另一方面,它可能来自对方,也可能就在你自己的观念里。 
在这里只想提出,“幸福的爱情”在心灵层面的几个基本的要素:平等、相知、欣赏。平等又意味着自愿结合和相互尊重,即使分手也不会做出伤害对方的行为;而相知意味着较长时间的各种相处和充分、坦诚的交流、了解双方的为人;在平等、相知的基础上,如果两个人相互欣赏,自然会成为良好的伴侣。这种心灵层面的要求,对于人类来说应该是最重要的。至于身体的吸引、和谐,还有激情的迸发等等,虽然也是爱情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如果没有心灵的和谐作为引导,恐怕只是昙花一现,难以维持的。 

爱情高于自我? 

女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避免大学恋爱可能对我们造成的一切伤害:在涉及到个人利益的时候不要去做任何赌博,凡是能够预见到对未来有不利影响的可能的情况,宁可中断恋情更换男友也不可以妥协自己的关键利益。总教育女孩子“爱情至上”,说女孩子维护自身利益是缺德的那种观点,是很男权的。只要反过来想想,男生中有多少是“朋友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因为朋友是未来的社会资源)、有多少会为了女友放弃自身的前途和发展?相比之下,“为爱牺牲”的女生太多了,这并非女性天生“傻”,更多是舆论洗脑的结果,这种做法不算“纯”,而是“蠢”。因为相爱必须是两个平等的个体之间基于充分了解的相互尊重、欣赏,而不是一方放弃自身,依附另一方,那是主奴关系! 
在众多对女性有害的男性特质中,男权思想是最灾难性的。所谓‘大男子主义的男人有责任感’,完全是男权舆论自吹自擂造成的误解。男权的本质就是特权,特权就是别人需要无条件的满足他。在他没用任何实际行动证明他有‘责任感’之前,你要先满足他一大堆无理要求,他会暗示你只有满足了他这些要求的女人才值得他去‘负责’;但是你去满足他那些要求,给你带来了多大的损失?他所谓‘负责任’的方式根本抵偿不了那些损失。比如让你不要读研了,不要出国了,他有没有办法抵偿你终生的损失?没有。他的意思是‘有我爱你了你还想要什么其它利益?’ 
而且男权的、大男子主义的男生做任何付出,其实都是为了维持他的特权,一旦他这个付出换不来特权了,他就绝对不做了。比如离婚后,如果小孩跟了母亲,这些所谓的大男子主义、负责任的爸爸,花在孩子身上的钱绝对比离婚前要缩水好多,甚至不给抚养费。孩子仍然是他的亲生孩子,但是不和他住一起和他可能不亲了,他认为将来父权得不到保障了,他就可以不管小孩。对亲生小孩尚且可以“无利不起早”,对别人他更好意思。他认为你这个女人对他有价值(有性魅力啊、带出去有“面子”啊、家庭条件好啊、性格逆来顺受能为他默默付出啊……),他可能还会做‘负责任’的姿态,一旦他认为你没价值了,分开的时候他可以连道义都不讲。社会上这样的例子很多。男权思想、“大男子主义”在男人身上绝对不是魅力,在女人身上也不是。有些人故意混淆视听,把做事有决断、有担当等优点归为 “大男子主义”,其实并非如此,负责人、有担当、有决断这些优点,无论男女都应该努力做到。女人应该找负责任、有决断的男人,但不能找要求你一切都听他的、只有他有权力“决断”的男人。很多女人同样是男权的维护者,会劝自己的闺蜜“男人就是这样的,女人嘛就是要多理解他们”之类的,而不会客观地劝她增进交流,坦诚提出自己的愿望,和男人互动。维护男权的女人也是绝对不可深交的。 

什么样的男人是男权者? 

为什么有的男人恋爱时对女人很殷勤,很体贴,结婚后却变得冷漠,没有沟通,好像她欠他的,她做什么事情都是应该的,恋爱时表现出的殷勤和体贴,怎么就没有了呢? 
一个声称可以为你去死的男人,哪怕他真的可以为了你跟人家去决斗,甚至去自残,他是不是真的爱你呢?这样的男人,有着偏执的病态,更容易在女友决定离开他的时候,歇斯底里的疯狂报复。这种例子也是很多的。 
这就是男权的男人,他们表现出的,不是爱,而是占有欲,他们功利性的付出,在他们成功(或者失败)确定下来以后,就完完全全地走样了,成功了就不再付出,失败了就疯狂报复。 

男权男人可以从日常小事,他的只言片语识别出来,比如说些“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之类的话,或者对女性表现出不尊重、不信任。在恋爱中的我们往往没有提起重视,认为那些男权言行是细枝末节,或者是他说着玩的,听到也就过去了。女人结错婚就是这样结错的,就是因为恋爱时忽视细节,然后婚后再感叹当初为什么没看出他是这样的人。 

男权者的几大特点:自大,自私,没有同情心。 
自大就是把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拿来炫耀自己的优越性。比如说因为男性伟人多,而他也是男性,所以他就该比你高一等。 
自私不是指保护自己的利益,而是想要侵占别人的利益,也就是平白的觉得别人都欠他的,欠他们家的,你做事情要以他或他家利益最大化为准。 
没有同情心指的是不同情弱势群体,尽管他自己可能也是某种弱势群体的一员,但他不同情比他还弱势的群体。有趣的是这种没同情心的人有时候也会显得愤世嫉俗,对社会上一些‘仗势欺人’的事情表示愤愤不平,那是因为他认为那些事情将来是有可能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所以他会紧张。但是对于永远不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他也不同情。比如听说小孩子被父母虐待他就会没反应,因为他永远也不可能再变回小孩子了,他父母也没法虐待他了,所以他就漠不关心。 
除了小细节可以揪出大缺点,我们也可以用女性问题来试探男生。比如把社会上女性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新闻或故事讲给他听,看他的反应。如果他的态度漠不关心,或者说性别歧视不存在,或者说那都是女性自己的错误造成的,或者说他说要保持中立……那他绝对是男权男。前面几种态度是很明显的,但是这个‘中立’就比较有迷惑性。但是你仔细想一下,一边强势一边弱势的时候,你说你中立,其实和站在强势一边是一样的,也就是对弱势方的遭遇没有感觉。在男权和女权问题上,只有不了解,还需要继续学习的人。但没有了解了之后还可以、还应该“保持中立”的。因为平等与不平等之间是没有中立带的。平等的时候才谈得上中立,现在双方不平等,哪儿来的“中立”? 
如果你认清了一个男生是男权者,并不是说你就不可以和他再交往了,你还是可以把他当作学习材料来交往的,只是不把他当作可能的结婚对象就好了。而且,男权思想的形成往往也有很深的家庭和文化背景,那些抱着“改造男人”的雄心壮志的女孩子,也要量力而行,讲究策略,提防在劝说过程中引来对方的侮辱和报复。 

什么样的男人是好男人? 

自称好男人的男人太多了,你会发现很普通的男人也会自称好男人,因为他们没有其他突出的优点可以引以为豪;或者会有男人声称他真心的爱你了所以就是个好男人,但是不要忘了,男人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很容易爱上异性,这种爱其实挺廉价;甚至没有女性青睐的男人也会自称好男人,声称自己没有‘沾花惹草’也算是个不小的优点…… 到底什么才是‘好男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特征呢?让我们来下一个符合女权社会(也就是真正男女平等的社会)图景的定义:(当然反过来“好女人”也应该符合同样的标准) 

1. 好男人知道被女人爱是一种荣幸, 而不是他“应当”的权利。他首先应该知道除了他母亲之外的女人,都没有爱他的义务。女人并不因为被他爱上了就有义务去爱他。他也应该清楚,并不因为他为女人做了什么,他就有权要求女人必须爱他。(当然反过来对女人也是一样,为男人苦苦付出并不意味着对方就有义务回报。)他所能做的就是去向女人证明他有什么与众不同,为什么值得女人去爱。女人如果爱他,应该是出于女人自己欣赏他,而绝不是因为他一厢情愿地“为女人”做了什么。 

2. 当他被女人拒绝或疏离的时候,他可以伤心、沮丧,可以思考以后如何做得更好来赢得女人的心,但他绝不应该有埋怨女人,怨恨女人的想法,不应该觉得女人犯了什么错误。这道理和1是一样的。 

3. 他可以只爱美女,他可以不想和丑女约会,但是他对待丑女必须和对待美女一样具有礼貌和尊重;对待并不是他女朋友的女人,无论美女还是丑女,他必须乐于提供同等的帮助。 

好男人是稀有的,好男人的头衔没有那么廉价,如果一个男人缺乏以上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那他绝对不配被称为一个好男人。 

同居有没有必要? 

大学里没有这个必要。同居主要是为了模拟婚后生活,试验一下两人在近似婚后的状态下会暴露出哪些问题,能不能合得来,该不该结婚。但是大学里情侣同居是不能模拟婚后生活的。因为对大部分情侣而言,两个人都不上班,经济不独立,生活图景和将来的婚姻生活完全谈不上相似,面临的问题也和婚姻生活中的问题不同,即使搞同居试验也试验不出个所以然来,恐怕只是增加了怀孕的风险,减少了学习的时间。所以要同居应该等毕业有了工作,正式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的时候再说。 

性行为的“洁身自好” 

在性方面,女生一定要做到‘洁身自好’。但我们这里说的洁身自好不是封建贞操观里那一套。 

洁身,是指不发生无保护的和不洁的性行为。意外怀孕和性病的危害大家都知道,都是终身不可逆的危害,所以无保护的不戴套性行为在有知识的大学生中相对较少;但是不洁性行为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如果两个人中有一个卫生习惯差,即使两人都没有性病(病毒性的感染等等),也会导致女性的“妇科病”(炎症、感染)。中国已婚女性至少三分之一都有妇科病,卫生习惯差就是一大元凶。而且卫生习惯差的往往是男方,而得病的却是女方,这跟双方生殖器官的构造有关(外露通风的和内闭潮湿的),不易得病的男人,往往也不替伴侣考虑,不讲究卫生。因此女生自己更该注意监督伴侣的卫生习惯。 
自好,就是尽量不要和不是自己真心喜欢的人发生性关系。和不真心喜欢的人发生性关系可能有以下原因:好奇,赶时髦,同情,不好意思拒绝,或者以前曾经喜欢过、现在不喜欢了,但是感到无从拒绝等等。为了自己的安全,选择性伴侣的人品也很重要,要确保随时想要终止关系就可以终止,不要受到坏人的胁迫。 

拒绝“无辜”的男友强奸犯 

性自由权利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女性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面对任何人,都有拒绝性行为的权力,包括对她的丈夫也不例外。而且女性拒绝性不需要说第二遍。当你明确说过你不想和他发生性之后,他肯定就明白你不想,至于你为什么不想,不关他的事。如果他再反复提出同样的要求,无非是想把你的脑子搞混,让你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事情,这个目的他心里是很清楚的,这就是卑鄙无耻,他一点都不无辜。遇到企图强行跟你发生性行为的人,不要对他抱有幻想,不用和他解释,也别考虑他还有什么其他优点或可怜之处,应当立刻绝交。 
男人的一个常用伎俩,就是责备你不满足他给他带来了痛苦,试图让你感到你是有过失的一方。要知道女性没有满足任何男人性需求的义务,即使这个男人是她的男友,丈夫或曾经的性伴侣。男性有欲望时不得到满足也不会对其生理或心理造成任何创伤(没有女人的时候他们自己不也过来了!);而违背自己意志发生性行为的女性,其心理创伤如果不经过治疗就是永久性的。这种‘女人有义务满足男人’的思想,也是不折不扣的男权思想。 
这种男人的可怕之处在哪里呢?女性违背自己意志发生性行为之后(说白了就是遭到‘强奸’之后),将遗留下伴随终生的深重心理痛苦(这种心理痛苦和性行为是否第一次无关,和性行为中身体是否受伤也无关,而是由于女性无法对自己的身体享有自主权而带来的强烈不安全感)。笔者采访过的数位老年女性都曾表示,自己一生中从未享受过性行为,因为丈夫根本不顾及她们的感受,每一次都是全身紧张地等待折磨结束。男人为了满足自己的一次欲望,就可以不在乎你留下一辈子的痛苦,这是何等的残忍,这都做得出来他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这种‘把你挫骨扬灰也要满足我一时之快’的自私,就是男权习气的体现。 

“毕婚”误区再谈 

我们前面还讲过,大学女生要恋爱但不要当毕婚族——就是不要一毕业就和大学恋人结婚。 

珍惜“纯洁”爱情? 

毕婚族女生抢时间结婚第一位的原因是珍惜“纯洁”爱情,渴望婚姻。其实大学爱情之所以被称作纯洁,是因为它没有经过双方共同面对现实难题的考验,所以尚未出现硬伤的裂痕。如果爱情未出现裂痕的原因只是因为它没有经历考验,则不能说明它是稳固的真爱。结婚是为了把大学的爱情定格在这种没有裂痕的状态,但是剥去了象牙塔的保护,校园中产生的爱情终究要承受现实的试练。渴望婚姻而结合的双方也是从未工作过,没有社会经验,前途未卜的年轻人,他们的爱情有多稳定呢?约一半的毕婚者表示后悔早结婚,也有约一半的毕婚夫妇以分手告终。越早结婚则婚姻越不稳定,是任何一个结离自由的社会的普遍规律;美国的高离婚率也是由30岁以下初婚的人们支撑的,而晚婚者的离婚率则很低。 

成为“剩女”很可怕? 

女生毕婚的第二位原因是怕将来工作忙无暇恋爱,也就是害怕成为“剩女”。看来制造剩女恐慌的宣传在不少女大学生身上起了作用,让她们在最容易做出结婚决定的年龄结了婚,但是最终把其中的一半毕婚女变成了离婚女,不仅依然“剩”着,而且由于离婚经历,更难再婚。另外,如果一个女人独立自主,有自己的事业、爱好和朋友,“剩”有什么可怕?男人为什么就不怕“剩”呢?很多时候,女性不得不结婚就是一个孩子的问题,或者说,是中国法律所强制的,孩子“上户口”的问题。后面“婚育篇”还会讲到。 

找不到工作先把婚结了? 

女生毕婚的第三大原因就是为了躲避就业压力,找不到工作先把婚结了也算是办成了一件事。不用说,如果是和不富裕也没‘关系’的人家联姻,是避不掉就业压力的,蜜月之后还是要去挤招聘会找工作。如果是嫁到有钱人家做家庭主妇不用找工作,或者嫁到有‘关系’的人家可以给安排工作呢?首先人家既然可以给你这个利益,也就有本事把这个利益收回,就看你能不能永远让人家高兴了。其次,如果男方真的爱你的话,即使你决定等工作上先有点起色再结婚,他也同样会给你安排工作的;如果你不嫁他他就不给你安排工作,是不是可以说明他对你留一手呢? 

广大毕婚族女生不过是迷信爱情,轻信舆论,或是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她们中的大多数也不会因毕婚而比晚婚一族更加一帆风顺。 




给“傍大款”女孩的忠告 

还有一些女孩,笃信‘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嫁得好少奋斗二十年’,希望以年轻美貌为资本,依靠婚恋走捷径,一步到位。她们中大部分还是以年貌相当的未婚少年为目标,只有极少数是对于任何年龄任何婚姻状态的男人,只要有钱有地位,都可以考虑。对这些女孩,有三点建议: 

1. 不要招惹已婚男人 

出轨的已婚男人,极度自私,如果是长期和第三者保持关系,那他的人品是很差的,可以说是禽兽一般。他今天能欺骗妻子,明天也能欺骗你。对他来说,不论是妻子还是第三者还是其他女人,都是生来就欠他的,就是为了服务于他,实现他的利益最大化而存在的;不能服务于他的女人对他来说就没有活着的必要,全都死了也不伤害他的感情。他们的一切表演,都是为他自己争取长远特权的努力;能够哄住你他认为他很有本事很自豪,说明他对特权当之无愧。你受害了,他认为是‘弱肉强食’的法则,他作为这个‘法则’的执行者不但没有罪过反而有功劳。 
这里要说到,男权者的一大特点,就是把恶行当作‘付出’的一种形式,然后说我付出了我当然应该有特权。如果小偷强盗说:‘我们偷人抢人是需要有技能的,也是需要承担风险的,所以我们的所得不是非法所得,而是我们付出之后的正当所得’,那我们肯定认为这种强盗逻辑浑蛋之极。这就是男权者的基本逻辑之一。 
比如男权者认为侵略抢掠别国。是一种功劳,理应换来特权,战争打胜了就有本事就合理——‘我能把你烧杀抢掠说明我有本事,我当然有资格统治你’。同样,从两性方面说,男权者认为‘男人能够压迫得了女人说明男人比女人强,所以女人活该被压迫’;体现在这些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的男人心理就是‘我能吸引到你们,哄骗住你们,控制住你们,都是我自己的本事,我有本事我当然有权同时占有两个女人。你们被我占有,不是因为你们善良有情义,而是因为你们是弱者,应该被我占有。’ 
这种男人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其他人都是用于取悦他的工具,所以他必然会严格控制妻子和第三者可以得到多少补偿,绝对不会让女人拿到他财产的一个大份额。否则他岂不是失去了他特权的基础,把自己的‘未来’葬送掉了?所以企图靠当“小三”谋利也是一种幻想。 

一夫多妻、弱肉强食是自然法则? 

男权者喜欢‘援引自然法则’,讲一夫多妻,弱肉强食。这些概念被男权舆论长期歪曲了。自然界的弱肉强食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同一物种争夺配偶的战争,也是雄性之间发生的。根本不存在哪个物种,雄性可以随意压迫控制雌性同类的。自然界或者原始人类中,当然有多个雌性看上同一个雄性、都跟同一个雄性交配的情况,但那不是“一夫多妻”的体现,而是雌性作为性选择的主体,为了生育强壮的后代,去共同使用一个雄性。但是自然界中的雄性,并不像人类那样,可以以暴力等手段,限制雌性离开他。他被雌性抛弃只能去向情敌挑战,但不可以给雌性施加任何不良后果。只有人类的婚姻制度,可以限制女性离开男人的自由。那些出轨男的妻子就是被男权婚姻制度限制住没法离开婚姻的。表面上是她们自己非要维护婚姻,实际是男权社会给她们离开婚姻制造了太多的不良后果,把她们绑架为男权利益共同体,逼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已婚女性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我们将在后面“婚育篇”讲到)。 
婚姻是如何把女性控制成为男权利益共同体的呢?就是靠在婚内剥削女性(例如压制工作,鼓励家务劳动,而家务劳动无法兑现成女性自己的利益所得,只能依靠丈夫的给予的好处补偿)。人类的婚姻制度,把本来应该掌控在女人自己手里的利益拿过来捏在丈夫手里:如果你好好的跟着我,我就让你看到这些利益兑现的希望,你要是走掉了,我手里捏着的这些白条就一概不给你兑现了,到时候看谁求着谁不敢离婚。 
如果出轨男不离婚,那么他可以家里控制着一个外面哄骗着一个是不是很不公平?如果他离婚和小三结婚,小三就要变成被控制的那一个了——被控制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即使你不再爱他,也不敢和他离婚的程度,这还不够可怕吗? 
这种出轨男原本应该是所有女人联合起来共同淘汰的对象,但有的时候却成了女人们争抢的对象。女人之间打得昏天黑地,男人悠哉游哉坐山观虎斗;女第三者独自承受社会的攻击谴责,出轨男只要不主动和原配离婚,就可以算是个“正常的有情义的男人”。这也是男权社会当初得以确立的方式:把本来只应该存在于男性之间的矛盾(动物界的雄性争偶)转嫁到女人之间,让女人为了不值得的东西去争斗,甚至可以说,就是为了“做奴隶的机会”去争斗。 
丢开破烂出轨男,世界上值得争取的好东西太多了,别当小三,也别当不敢离婚的妻子。 

2. 王子不爱灰姑娘 

很多女孩子觉得自己年轻,比较漂亮,但其他的自身条件很一般,就希望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能傍上个大款。其实在现实里,王子不爱灰姑娘。 
男女择偶,择的是什么?比较优势。什么叫比较优势?就是你找到的配偶,是不是其他人得不到的?成功男人之所以追求成功女人,一个很大的动力就是他要找的女人不是一般男人可以追到的。这就叫比较优势。因此很多比较肤浅的女孩会嫉妒郭晶晶,心里觉得她不够漂亮,可能温柔善解人意啥的也不如我,凭啥把富3代霍启刚少爷吃定了?但是,世界上年轻,漂亮,温柔,善解人意的女人有多少?你年轻,有比你更年轻的;你漂亮如范冰冰,保不齐男人想再试试林志玲;至于女人的温柔、善解人意,说白了,在成功男人眼里就更是容易得到的了,有什么特别?请这些女孩再想想,郭晶晶,一代跳水女皇,世界上是不是只有一位?!能站在这个巅峰的女人,必定有常人无法达到的毅力,耐力,天才,勇气,自信,全世界几十年才出这么一位,一般女人和她比,有什么比较优势?能追到郭晶晶,远比能追到一些肤浅的女明星更能体现比较优势,这也正是霍家的选择。 
成功男人中,也真有一些找那种“温柔贤惠小鸟依人”的“实惠”老婆的,但是基本都被‘雪藏’,根本不带这个女人出席任何公共活动。原因很简单,聚会上,甲男带着女明星,乙男带着奥运女冠军,丙男带着大富之家的千金小姐,丁男出现了,带着一个还算年轻漂亮但在圈里挺眼生的老婆,别人聊天时难免会问:你太太是做什么的啊?家里是做什么的啊?丁男回答:我老婆就在家,她家......大家都免不了尴尬。 
现在一些女孩对灰姑娘嫁王子的故事还相信,是因为受了90年代一些过时事例的影响。90年代刚刚出现一批富豪,穷汉乍富不懂事,有了一股休妻潮,然后一些富豪续娶了一些年轻漂亮的草根女。但是现在有地位的男人都懂得了强强联合的重要性,很少会找草根女了。我们不时可以在媒体上听说轰轰烈烈的富豪征婚,要年轻要美貌要处女,应征的女子一大堆——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些征婚的结果,到底有没有选上新娘,百分之几的征婚富豪选上了新娘?这种宣传里,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更重要的是,草根女孩子和有财有势的家庭通婚,你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人家完全有办法控制你能得到什么,不能得到什么。人家想让你‘出点事故’也可以做到。你看名人离婚事件中女方能够拿到一大笔钱的,都是女方自己也是名人也有事业也有背景的;什么时候你看到草根女从有财有势的人家离婚出来,拿到的钱足够她过下半辈子富裕生活的? 
年轻女生如果有机会和有钱有势的家庭的公子谈谈恋爱,未尝不可,也是个体验生活的学习机会。但是和他们生育或结婚,还是谨慎考虑为好。 

钱色交易是社会进步 

讲到这里,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现在社会中形形色色的钱色交易(包括婚恋形式和其他形式)。不少女性认为这种现象是女性地位的倒退,因而感到紧张。其实没有必要。我国是从封建时代直接切换到新社会的,钱色交易的现象是封建男权向资本主义男权转变的标志,虽然仍然是一种不良现象,但是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就像奴隶社会变成封建社会,虽然还是阶级压迫的社会,却也是一种进步。 
在封建时代,女性除了身体和外貌没有其他的资本,但是当时的男权社会甚至也不允许女性用外貌来交换金钱和地位,你出身是什么地位就是什么地位,地位低的女人再美貌也是给穷人家做妻,或者给大户人家做妾,反正都是抬不起头来。整个社会都不认可女性用自身资本给自己谋利,也不认可男人把权利交到漂亮的女人手里(男人如果宠爱漂亮女人,就是沉迷女色不理智,不是个好兆头,将来肯定要误事)。 
现在的社会,人们的意识中已经普遍认可,美貌的女人就是有从男人那里得利的资本,凭美貌平步青云也没什么稀奇;同时也认可上层男性放纵色心,千金买美人一笑。从不认可女性用自身资本赢得地位,到认可,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同时促进男权的瓦解。怎么促进男权的瓦解呢?依靠激化各阶层男性之间的矛盾,离解男性之间的默契。封建时代的底层男性是有机会娶到漂亮女人的,因为出身低贱的漂亮女人要想做正妻只能嫁给底层男,而且嫁了就跑不掉了。但是现在底层男能找上漂亮女人的可能性就小得多了,因为漂亮女人可以嫁小康男,傍上层男,底层男娶到了美女也不见得留得住。虽然由此引发的矛盾,也有不小的一部分被转嫁到了女人身上(比如拐卖妇女现象),但是也导致广大底层男对上层男不像以前那么服气了(特别是中国男女比例本就不平衡,底层“剩男”现象其实远远比“剩女”严重)。 

3. 关键利益不能妥协。 

我们前面讲过,女性地位低就是因为长期付出多于所得,所以我们要女权,就一定不要再去做得不偿失的事情,关键利益上不能妥协。 
比如为了男朋友未婚夫,该读研究生不读了,该出国不出了,该找工作不找了——即使男方是很有钱的家庭,或者你认为和他很有爱情,也是得不偿失的。眼前这点利益或爱情可能现在看来很诱人,其实长远来看这个利益就是蝇头小利,这个爱情就是耗材加可再生资源。人只要心理健康,一辈子都有再爱的能力(那种一生唯一的神话也是男权社会的谎言之一,又有几个男的用这种爱情忠贞观要求自己?)。但是你失去的机会是永久的,你被套牢的后果是不可限量的。(婚姻可能给女性带来哪些风险和损失,如何拖低女性地位,我们将在后面的《婚育篇》中讲到。) 
但是女权也不是拒绝从男人那里得到利益,如果有个男人不要求你卖身给他,也不要求套牢你,也不要求你放弃你的利益和前途,他就愿意帮助你的学业和事业,那就是很好的事情,接受他的帮助和爱意,跟追求女权一点也不抵触。 



最后,我们虽然应该相信真爱的存在,相信真爱的美好,但是不应该相信爱情能够一举解决我们其他方面的问题,满足我们其他方面的需求。尊严,成就感,安全感,友谊,亲情……等等生活必需品,是不能用爱情来代替的。爱情是一件稀有的好东西,也许不是人人都能拥有,也不是一生都能拥有。如果你能遇到和你真心相爱,没有任何压迫或者其他目的的人,就应该好好享受爱情。但是,爱情只是一件奢侈品,而绝非生存必需品,是不值得不惜一切代价去交换的。不要迷信爱情是生命的唯一意义,没有爱情的人,同样可以有幸福的人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