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偶

情感天地

 《2010年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的男女择偶条件。 
男人的择偶条件:他们不但追求女方的年龄外貌,也希望女方的工作稳定:也就是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但工作不要忙,一来可以承担照顾家庭的重任,为夫家省下大笔的家政服务开支;二来不忙的工作没有发展空间,免得有朝一日妻子威胁到丈夫在家的权威。虽然男人们在家务和育儿方面没打算和妻子AA制,但在家庭财政方面男人却比女人更热衷AA制。 
女人择偶条件:由于剩男的增多,女人也可以对男人的年龄提点要求了。剩男的年龄门槛被女性框定在了30岁,而不再是韩寒口中的100岁。但是女性其他方面的择偶条件,却仍然显得如此卑微:要求男方收入比自己多一倍,仅仅是为了保证未来的孩子经济上不受委屈;希望男方的工作有些发展,是因为她们知道自己婚后将家务缠身,自己不便发展事业;她们要求男方有房,但并未拒绝共同还贷,近七成女性甚至不要求男方出结婚开支的大头(结婚开支除了房子的首付,还有婚礼,房屋装修,家具家电等);甚至超七成的女性可以接受婚前财产公证。 
男人和女人的择偶标准已然如此,有专家居然还站出来说‘有些女性存在弱者心理,觉得男方购房理所应当,这是典型的封建观念,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女性独立的精神不符’。弱者和弱势完全是两码事。难道女性客观的认知自己的弱势处境并自我保护是‘弱者心理’?难道女性在社会上的弱势只是她们自己的幻觉?难道职场性别歧视并不存在?难道‘女性理应承担大部分家务’不是典型的封建观念?难道‘女大当嫁,不嫁就是有问题’不是典型的封建观念?至于该专家提起 ‘女性独立精神’,这就更加可笑。婚姻制度就是将男女利益进行捆绑的一种制度。经济收入再独立的女性,一旦结婚,就不能再独立的处置自己的收入,还有自己的时间,也不能再独立的决定自己的命运——这是婚姻制度决定的,本就不公平。现代社会既然倡导女性独立,为什么不从告诉女性‘你们不一定需要婚姻’开始呢?专家们,这句话你们敢说出口吗?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