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动物白头叶猴

个人日记

今天中午,学校群里闪动这这样一则消息: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小白头叶猴幼崽“茗茗”因为出生才一周后就被遗弃,没有母乳喂养,自身免疫力极低,前几天出现拉肚子,虽经野生动物救助人员极力抢救,仍然于昨天早上不幸离世,仅存活一个月!目前有关专家正在把它制作标本。在此也谢谢各位关心小家伙的老师们。【消息是我们的摄影专家陆老师发布的】

因为忙碌,只扫一眼消息,却让我一直惦记,脑海不断映现一双胆怯又可怜楚楚的双眸——

上周星期四,陆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只小可爱,让群里的同仁们好一阵欢喜。

图片
图片  
图片 

【陆老师帖】我前天到崇左白头叶猴保护区拍摄世界濒危野生动物——白头叶猴,一不留神,竟然成为世界上抱过白头叶猴幼崽的八个人之一!

【跟帖一】好可爱哟!

【陆老师帖】白头叶猴很萌喔!

图片 
图片 

【跟帖二】陆老师,白头叶猴宝宝把你当成他的妈妈了!他那么信赖你,眼神清澈、专注。这个画面温馨动人!

【陆老师帖】呵呵,这就是缘分啊,真想认她做小孙女!

图片 

【跟帖三】呵呵!好可爱的陆老师,好萌的小猴子。

【跟帖四】好可爱啊!

【陆老师贴】这个小家伙是孤儿了,这里面的故事说来话长,一下子说不完。简单说就是一句话:新老猴王争霸……老猴王败走前拼死向人类托孤!白头叶猴也跟很多动物一样,为保持自己种群的繁衍有杀婴和藏婴的行为。最可怜的,就是这些还没断奶的婴儿了……

【陆老师贴】小猴子有名字了,经保护区管理局同意,叫“茗茗”。

图片 

“茗茗好!”“茗茗好!”大家纷纷跟可爱的茗茗打招呼。
    【陆老师贴】
小猴子目前已由专职人员抚养,我担心的是它因为没有母猴教它生存的本领,根本不可能适应野外生活,再也无法放归自然了。

【跟帖五】我们能去看看它,也抱抱它吗?

【陆老师贴】由于“茗茗”才三周大,不宜接触太多的人以免干扰她健康成长,所以请各位老师原谅我在这段时间不能告诉大家小猴子在什么地方。等她度过危险期以后,专家们鉴定可以公开,我再及时在第一时间告诉大家去看看。

【陆老师贴】目前我会在群里不定期发布小猴子的最新信息!谢谢老师们的关注!

【跟帖六】谢谢陆老师的分享,对茗茗保持关注。

忙完手上的工作,看到群里对这只可爱的茗茗的关注,再看它那可爱的样子,终于忍不住,跟陆老师说——

“陆老师,能让它来跟我们玩一下吗?”

图片 

“野生动物来跟你玩?你去跟野生动物玩还差不多”陆老师委婉批评我无知。

“邀请它来做客啊!”我不死心。

“我比你还想,可能吗?你看看白头叶猴在山上居住的环境……”

图片 

“送一张小茗茗被救助回来后,再保护区办公室离的特写给你吧”陆老师见我可怜巴巴的,真的送了这张照片给我。

图片 

“谢谢陆老师,我收藏了”……

那一日起,我就记住了它那一身金黄,记住了它那张小脸儿,记住了它那双楚楚可怜的眼眸,曾在心里暗下决心:有机会一定去看看它。

接下来就一直忙乎,忙期末的各种总结材料,忙乎各种总结会议,终于,就一条说说都来不及发,未曾想到,今天得来的竟然是噩耗——茗茗走了,永远离开了这个它只存在一个月的美丽世界…… 

好可怜!好心痛!好可惜!

白头叶猴可是比大熊猫还要稀少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被公认为世界最稀有的猴类,至今已有300多万年的生存历史,是全球25种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啊!

有动物学家研究表明,目前,白头叶猴在国外没有活体和标本,它的生存空间比大熊猫还小,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具有更多与人类相同的遗传基因。

作为广西人,我们很骄傲,因为我们这里成了白头叶猴的最后家园——它们生存的地带仅分布在广西的左江和明江之间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面积不足200平方公里,具体地点包括广西龙州县的上金乡,宁明县的亭亮、驮龙乡,崇左县的罗白、漱湍、驮芦乡;扶绥县的岂盆、山圩、渠旧、渠黎、东门5个乡的部分地区等。

为了拯救这濒临灭绝的物种,我们也有责任和义务建设好我们的家乡,让拥有繁茂植被岩溶溶洞的家乡,成为白头叶猴永久生存和繁衍的栖息地。

图片 
【以上所有图片均是陆老师拍摄】 

【查阅资料了解】白头叶猴性情机警,十分活泼、好动,极善跳跃。那纤瘦的身躯、细长的四肢、发达的臀部胼胝恰与树栖和岩栖的生活相适应,在树林中或陡峭的绝壁上跳跃自如,行走如飞,长长的尾巴起到了极好的平衡作用。

它喜欢集群生活,群也不大,一群的话也就是小的群就是五只也有,六只也有,多的话也有十几只,很少有超过二十只的。它们早出晚归,生活很有规律,天亮以后就从夜间栖息的绝壁上的石洞内鱼贯攀沿而出,在离洞约3040米的地方稍事休息之后,便开始在悬崖绝壁或树冠之间穿梭跳跃,嬉戏玩耍,宛如在高空中表演的杂技艺术家。

它们喜欢采食可口的树叶、嫩芽、野花、野果等,一边吃,一边玩,两只手忙个不停,有时还互相亲热一阵,帮助捉身上的寄生虫。中午前后,有的回到岩洞中休息,也有的坐在树上或者背阳的岩石上闭目养神,互不干扰。午休之后再次嬉戏采食,并且随着太阳的西斜,逐渐向栖息的岩洞方向移动。黄昏时分回到岩洞附近,确认没有异常情况之后,便一个接一个地爬进洞内睡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