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强大的强肾秘法--还阳卧(转载)

手机日志

功效强大的强肾秘法--还阳卧(转载)

 

 

    从经络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肝肾两经都从大腿内侧通过,锻炼肝肾功能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两腿分开劈叉。这时,您两条大腿内侧会酸胀紧绷,而这紧绷的地方就是肝肾经的循行路线。肝肾经要一起锻炼,才会协调一致。然而,即使功法精妙,您一定还要有些耐心和信心才行,不要今天刚练习,明天就希望有显效哦。做“还阳卧”的时候,大腿内侧有酸胀紧绷的感觉,尤其是胯部,特别酸痛。
 
   “还阳卧”的练习心法是:身体自然平躺,髋关节放松,腿似环,两脚心相对,脚后跟最好直对着会阴(如果能顶着会阴最好)。两手心放于大腿根部附近,掌心向着腹部。仰卧由于着床面积大,压迫力较小,身体更容易放松,身体的放松加上一定的姿势,可以很快地使阳气和肾气充盈起来。肾阳气相当于命门的真火——一个生命力的大小关键就是看命门的阳气是否充足。摆这个姿势,就是为了更有利于肾阳气的充足,因此补肾的作用非常明显。

图片

 肖友山老大夫针术真传录

一、雀啄术
所谓雀啄术,即是将针刺入腧穴后,医者手拿针柄,在腧穴上进行小幅度提插如雀啄米状态,按着病情的虚实以进行补泻。
二、辨十二经虚实
1、肺经---太渊、中府、孔最、列缺。
实:悲愁,发热,
咳嗽上气,咽肿,缺盆肿痛,肩痛,掌中发热。
虚:呼吸困难,咽喉干燥,手臂痹痛,皮肤痛或麻木,手拇指活动障碍。
2、大肠经---曲池、三间、合谷、天枢、温溜、偏历。
实:身热,鼻衄,颈肿,咽干,喉痹,齿痛,痔核。
虚:肠鸣,洞泄,唇干,上肢痹痛,食指活动障碍。
3、胃经---历兑、解溪、冲阳、中脘、梁丘、丰隆。
实:热病汗不出,唇口干燥,水肿,腹痛,善噫,乳腺痛,下肢关节痛,发狂。
虚:面色浮肿,食不下,肠鸣腹痛,胫寒。
4、脾经---大都、商丘、太白、章门、地机、公孙。
实:食物不化,腹胀不能卧,呕吐下利,足冷胫热,舌根强痛。
虚:腹满泄泻,善噫食不下,嗜睡,易疲劳,黄疸,矢气,股膝部肿痛,足大趾活动障碍。
5、心经---少冲、神门、巨阙、阴郗、通里。
实:烦渴,咽干,大便不利,四肢沉重,臂内侧痛,掌心发热。
虚:心绞痛,心悸不安,语言涩滞,意识模糊。
6、小肠经---后溪、小海、腕骨、关元、养老、支正。
实:身热,汗出,口疮,颈肿。
虚:耳后痛,耳聋,目黄,肩、臑、肘外廉痛,腹泄。
7、膀胱经---至阴、束骨、京骨、中极、金门、飞扬。
实:脑病,眼病,衄血,肩、背、颈、腰、骶、下肢外侧、外踝等肿痛,足小趾活动障碍。
虚:后头痛,腰痛,痔核,足跟痛。
8、肾经---涌泉、复溜、太溪、京门、水泉、大钟。
实:口热舌干,咯血,胸闷,咳喘,善恐,黄疸,脊股内廉痛,足下热痛,生殖器病。
虚:身冷体沉重,眩晕,耳鸣,健忘,饥不欲食,性欲减退,下利或便秘,腰冷痛,足软无力。
9、心包经---中冲、大陵、膻中、郗门、内关。
实:面赤,目黄,胸胁满,肘臂挛痛,腋下痛。
虚:心悸,手掌发热,喜笑不休。
10、三焦经---关冲、中渚、阳池、石门、会宗、外关。
实:头面赤热,汗出,耳鸣,咽肿喉痹,目外眦痛,腹胀满,小便不利,无名指活动障碍。
虚:呼吸困难,小便不利,气短,腹中寒冷。
11、胆经---侠溪、阳辅、丘墟、日月、外丘、光明。
实:头痛,恶寒,发热汗出,困苦,食欲不振,瘰疠,目外眦痛,胸、胁、肋、下肢外侧肿痛,足下热。
12、肝经---行间、曲泉、太冲、期门、中都、蠡沟。
实:目赤肿痛,眩晕,善怒,往来寒热,腹满,腰复痛,生殖器病,月经不调,失眠,妇人小腹痛。
虚:腹胀满,脱肛,足大趾无力,性欲减退,遗精,遗尿。
以上各经虚实病候,取本经特定穴和脏腑募穴,用雀啄术而行补泻,即可调整脏腑的平衡而收到即时疗效或稳定疗效。
    三、
临证特效穴
咯血:郗门、曲池与孔最中间有压痛点。
吐血:郗门、阳陵泉、梁丘。
胃出血:梁丘。
肠出血:小肠俞。
子宫出血:阳陵泉、小肠俞、次髎。
痔疮出血:孔最、次髎、中髎、命门。
血尿:梁丘、命门。
齿槽出血:曲池。
眼底出血:曲池、风池、合谷、天柱、大巨、陷谷。
内脏出血:阳陵泉。
脑膜炎:郗门。
肋膜炎:郗门、肩井、阴交、期门。
肺炎:后溪。
阑尾炎:关元、足三里下一寸压痛点。
急性肠炎:关元。
急性胃肠炎:里内庭、梁丘、胃仓。
支气管炎:中府、尺泽。
肾炎:水分、阴交、肓俞。
膀胱炎:中极、曲泉、气海。
结膜炎:曲池、和髎。
鼻炎:迎香、风府、上星、风池。
扁桃体炎:孔最、照海。
头痛:天柱、风池、翳风。
偏头痛:通天、合谷、列缺、太阳。
咽痛:少商放血、翳风、尺泽、大杼、大椎。
齿痛:温溜、合谷、膈俞、至阳。
胸痛:照海、期门。
肋间神经痛:期门、外关。
心绞痛:神门、郗门、灵台。
肋痛:阳陵泉、阳交、章门、大巨。
乳房痛:天宗、膻中。
胃痛:梁丘、章门、胃仓、胃俞。
腹痛:章门、京门、合谷、阳溪。
尿道痛:中极、曲骨、曲泉
足跖痛:太冲
跟骨痛:仆参
坐骨神经痛:次髎、大肠俞、环跳
胃酸过多:膈俞、至阳
肠梗阻:命门
痢疾:梁丘、昆仑
便秘:神门
胆石症:胆俞、胃仓、大都
夜尿症:曲骨
妊娠恶阻:阳池、中脘
小儿吐乳:身柱
小儿惊风:身柱
小儿腹泻:身柱
耳鸣:少海
风湿性关节炎:小肠俞、次髎、郗门
感冒:风门、身柱
心悸:郗门
胁肋痛:肝俞
失眠症:肝俞
尿频症:中极、大赫、曲骨
尿失禁:曲骨
眩晕:肝俞、至阳、侠溪
盗汗:百会、肝俞
百日咳:百会、身柱、风门
四、临症
治疗举例
(一)对称法:原则是某一解剖学部位发生疼痛,其疼痛为局限性的,没有放射痛,亦不牵连其它肌肉,取健侧同一个解剖学部位,取对称点,予以针刺,行雀啄术,即可收效。如外踝部扭伤作痛,可取患部痛眼中心针入皮内针,而取疼痛对应部位针刺后行雀啄术即可止痛。又如某患者因摔倒,比如缝匠肌作痛,则取对应解剖部位针刺行雀啄术。又如患者拇指挫伤,隐隐作痛,运动时疼痛加剧,取其对侧相应的疼痛部位,特别是痛眼的对称点。当主要受伤肌肉疼痛缓解后,疼痛较次要部位就突出来,并非是疼痛的转移,这时要依次使用针刺法去解决。
(二)阻力法:1、某一肌肉,因用力作痛或因用力而疼痛加剧,以至不能动作,可强使其用力引起疼痛后,针其痛眼。如举重时三角肌部作痛,指令使其作举重姿势,针其痛眼,行雀啄术。如膝关节伸直,膝盖作痛,则强使其用力伸直,待其发生疼痛后,针其痛眼行雀啄术,则痛立刻缓解。2、某一条肌肉虚软无力,不能负重,可强使其负重,而后针其虚软中心处,则肌肉可复其原有的张力。如手腕无力,拿物负重,针其脱力感的局部,但不能一开始就强使其拿不能胜任的重量,要由轻到逐渐增加,肌张力逐渐恢复。如推手似觉无力,则强使其用力推壁,针或灸其脱力感部位,
针灸后肌肉则收缩,力量就恢复。如取半蹲位时,“委阳” 部突觉无力支撑,一下就弯下去,则取半蹲位姿势,当蹲到自觉酸软无力支撑,快要弯下去处,马上扶住患者,针其松软无力处。3、某一肌肉,运动范围受限制而作痛,致不能活动者,则强使其活动到疼痛最甚处,针其痛眼行雀啄术。如落枕症,头颈不能转动,这时取大椎、合谷针刺后行雀啄术1~2分钟,在行针时令其被动的转颈活动,一般均见好转,然后再令其回首至疼痛最甚处,再予以针刺,这种方法多数一次即愈。如用力时某些部位作痛,疼痛牵连到几个肌肉,这时能看到有关肌肉呈现凹陷处,取其凹陷处行针刺雀啄术。
(三)拮抗法:某一肌肉运动发生障碍或因动作疼痛加剧,可取疾患肌肉的痛眼处和与其相拮抗的肌肉,即取伸肌和屈肌同时针治。如背直肌酸痛,运动时疼痛加剧,即取同侧高度的水平点,背直肌痛区与腹直肌紧张处同时齐刺行针术即止痛。如手不能后旋,其原因不是麻痹引起的,则取旋前旋后肌同时齐刺行针术。如因运动过强,或运动方向急速改变,引起肌肉强直性改变或肌肉过度紧张,如外旋肌紧张不能作外旋运动,则取外旋肌远内收肌同时针刺。
(四)其他:1、腰痛:咳嗽时尤甚,针刺次髎和志室、肾俞。2、腰在偶然作某个动作时出现刺痛,如弯腰扫地或上肢伸直时发生剧痛,取肝俞、志室、命门与肾俞中间的压痛点。3、腰出现持续性疼痛,走路时更痛,疼痛部位支撑大肠俞、肾俞一带,疼痛与动作方向有关,取穴如下:⑴前弯后仰作痛:取委中行针术三分钟后留针;⑵左侧弯痛:取肝俞、肾俞、志室、左阳陵泉;⑶右侧弯痛:取肝俞、肾俞、志室、右阳陵泉;⑷旋转时作痛:取肝俞、肾俞、志室、阳陵泉、三阴交。4、站立与坐下时腰痛:取肝俞、肾俞、命门、肩上俞(大椎穴外开2寸处)。5、肾俞部隐隐而痛:取肝俞。6、屈膝弯腰时作痛:取三阴交、阿是点。7、抬头回首或伸膝弯腰作痛:取肩上俞、肾俞。
穴性赋
1、 气门

经穴性质,气分为先。少商宣泄肺气,胆俞降泄肝胆。公孙降脾胃气逆而止呕,丰隆降肺气定喘而化痰。闻之经渠能降肺气而治气逆,天突降逆气而定哮喘。巨阙治逆道而开胸满,隐白治咳逆而升陷阳。大肠俞疏通肠胃之气化兮而润便燥,膀胱俞疏通膀胱之气化兮而利小便。是以曲池行气,云门开胸。阳陵泉有行气导泄之效,厥阴俞有治胸满呕吐之功。抑又闻肝俞治肝,肺俞理肺。欲调肠胃之气求内庭,理肺气以中府。气海膻中专治一切气病,上中下脘乃脾胃之气疾。常闻足临泣泄肝降逆以定喘,足三里升气降逆而调中。调和卫气有大椎,行气下气寻照海。商阳泄肠,内关调胃。合谷泻肺气之郁结,肺俞降肺气之上逆。


2、 血门

穴有血门,亦当牢记。一切血病膈俞饶,大便脓血腹衰治。原夫委中清血中之毒,行间行淤可破血结之证。天枢足三里破淤理血有治吐血咳血行血之效,太冲三阴交通经行淤尤有清血凉血固血之功。咳血咯血肺俞太渊宜审,呕血咳血心俞肝俞同攻。月经不调自有地机血海,漏血不止无不交信合阳。鼻衄二间极效,牙衄合谷最良。月事不行照海灸,吐血不止尺泽攻。迎香气户能治鼻衄不止,十二井十宣能使气血通流。血崩漏血求大敦,调经行淤曲池针。吐血咳血有鱼际,齿衄鼻衄求内庭。中极关元妇人血症为主,气海阴交施功效亦同。若能因症配合而施治,针到病除显奇功。
3、 虚门

虚者补之,穴要审真。隐白补脾益肾,地机补脾益精。益精气之不固漏谷去取,补气血之不足心俞下针。原夫脾胃虚弱补使上中下脘,饮食不化脾俞胃俞同功。阳气欲脱神阙灸,虚损劳弱天枢攻。治虚劳肺萎魄户好,止阴虚盗汗间使高(佐太溪、阴郄)。闻之膏肓俞益精气而补虚损,中膂俞止消渴而益肾阴。补肾益精命门肾俞宜审,养津益液太渊少冲同针。大便闭结支沟取,虚热烦渴涌泉清。抑又闻丹田(关元)固下元益精气而补虚损,气海固下元助阳气且滋肾阴。补肺治虚劳以肺俞,补中益脾阳以公孙。太冲曲泉与行间补血而养肝,太溪复溜连交信滋阴而补肾。中极固下元虚冷,曲骨补真气而益精。肝俞补肝血,上廉温胃津。足三里益气而补脾胃,三阴交生气血而补三阴。此是实践特效穴,必须师传始得真。


4、 实门

实则泻之,症要辨清。涌泉然谷太溪俱泻肾,神门少府通里俱泻心。脾胃之实何穴泻阴陵商丘同公孙,心包有热中冲泻曲泽内关大劳针。泻肝期门曲泉行间太冲好,大肠商阳二间合谷曲池清。小肠少泽同少海,泻胆阳陵临窍阴。膀胱委中中极泄,三焦关冲外沟清。若还痰多丰隆泄,胸膈痞满上脘针。井少商荥鱼际络列缺合尺泽,连募中府穴泻肺从肺经。胃实内庭足三里泻,血结膈俞血海攻。泻胃逐秽通肠天枢妙,泻腑导泻消滞中脘针。
辨证虚实当分清,施治补泻明于心。


5、 寒门

寒则温之,须了于心。中脘神阙气海足三里,中焦寒冷灸即温。心俞温而振阳气,温肝之寒灸大效。然谷温下助肾火,命门肾俞再同针。章门温脏寒积聚,理心腹寒以公孙。温中理脾阴陵灸,一切血寒三阴交。中下焦寒隐白理,灸后壮阳脾亦温。一切表寒大椎除,后溪陶道可清。关元暖宫阳气振,腹寒血冷曲泉温。治寒以温,施灸或针。


6、 热门

热则清之,
阴阳有别。肺俞鱼际俱泻肺,少商尺泽刺出血。阳明经热商阳二间连,解表经渠与列缺。合谷不但清气分,且清头面诸窍热。解溪厉兑足三里,中脘内庭清胃热。肝俞脾俞同胃俞,泻肝又泻五脏热。清心神通心少府,行间则清肝肾热。大椎陶道退热兼解表,三阴交平肝而清血。间使内关清心包,又能解散胸中热。清血少冲少泽连血海,太溪养阴而清热。三焦有热上脘浇。身热曲池有特效,其功则在清气分。清肠热有小肠俞,丝竹空清头目热。脾热大都阴陵泉,阴陵还能清胸热。涌泉治余热不解,尤能清肾治热毒,还能清泄四肢热。身热烦渴心包热,劳宫曲泽刺出血。头脑有热求百会,后溪大抒清表热。胸背烦热内关大陵心俞膈俞可针,肚腹闷热三里内庭天枢大肠可清。恶心呕吐中暑热金津玉液刺出血,若泄五脏六腑热则求脏腑诸俞穴。脏热当清,腑热当泻,审症清楚,随经选穴。
7、 风门

原夫百病,首中于风。合谷解表祛风寒,大杼解表而祛风。鱼际解外感风寒之邪,肩髃周身四肢之风。头风外感风池妙,头痛驱风头维攻。搜周身风邪有曲池三里,治腰腿诸风必风市委中。冷风湿痹针环跳,头风外感列缺攻。常闻阳陵泉搜四肢之风且舒
经络,足三里搜四肢之风又治腹痛。肺俞驱风治风寒咳嗽,通天泄表可治鼻塞不通。风府风门专理一切中风病,百会水沟治一切暴中风。风性善行数变,治疗切莫死板。


8、 湿门

大凡湿症,艾灸最良。利湿委中太溪好,行湿昆仑阴陵泉。承中天枢化脾胃之湿而助消化,脾俞胃俞化脾胃之寒以快饮食。燥湿行湿足三里,化湿行湿三阴交。内关利湿有开胃祛痰之功,水分渗泄为利小便治水肿之穴。治湿大要,肺脾肾三经。
常言道:“用针如
用药”,针刺治疗同样离不开“理、法、方、药”和透彻的辨证思维过程。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张慧勇主任医师临床针刺中以其“重视阳气的调整”及独到的“用阳理论”给传统的针刺治疗增色许多。余侍诊其左右,亲眼目睹其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气,指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及物质基础,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较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有推动、温煦等作用,属于阳,故临床又笼统地称之为阳气。包括元气、宗气、卫气、经气、各脏腑之气等等。张慧勇主任认为,阳气对
人体的生长化收藏起着决定性作用。阳气成于先天之肾阳,赖后天中阳不断补养,以经气为统领,经脉为通路,达于脏腑、表里、内外,不断充实各脏腑组织之阳气,从而使机体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就经气而言,张老认为,阳气又可分阴阳,阳经之气为阳中之阳,喜动主外,易激发;阴经之气为阴中之阳,喜静,主内,在阳经之气的统领下发挥作用。故临床治疗中应充分调动阳气。只有阳气充沛,升降出入有节,机体才会生机旺盛,长生而久安。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之上,张慧勇主任医师逐渐总结了一套独到的“用阳理论”。
一、温阳:即温元阳、补中阳。元阳即肾阳,是诸阳之本,对人体起着温煦生化的作用。元阳亏虚,诸阳皆弱。中阳,即中焦脾阳,乃诸阳不断接续之源泉,为后天之动力。只有中阳充盛,不断补充先天元阳,充实诸阳,才能使机体功能正常,此亦为
治病本之着眼点。
取穴:关元、中脘。均用温针。关元乃元气出入之所,针之能温肾之元阳,补充阳气,通调冲任。中脘位居中位,为腑之会,乃任脉与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之会穴。故刺之可通腑、升阳、温中、散寒、助阳。两穴同用,可先天、后天同补,张老用其治一切虚、寒、衰弱之疾,乃“用阳理论”的基本方。
应用举例:①中脘配关元治疗脾胃虚寒、脘腹胀满;②关元配子宫治妇女之宫寒不孕;③关元配水道、加秩边透水道治疗前列腺炎;④关元配水沟、水分、水道,取其益气利水、导泄湿热之功,治疗湿热内蕴之脘腹胀满、纳呆及小便不利等症。
二、通阳:
取穴:大椎、至阳、命门、腰阳关,此谓背部四阳穴。阳气以升降出入为转枢,以通为用。脊背在人类直立行走之前,背向阳,居阳位,且督脉为太阳之所在,统领一身之阳。背部阳气通达,阴阳才能正常交接,气血才能运行通畅。大椎乃三阳督脉之会,能通全身阳气,为本组通阳之头穴;至阳走上,命门居中,腰阳关位下,如此之交接刺法,使阳气无处不通,三焦之气无处不畅,充分发挥其温煦脏腑,增强功能的作用。
应用举例:①背部四阳穴配华佗夹脊治疗颈肩腰腿疾及强脊炎、白癜风等自身免疫缺陷的疾患;②四阳穴配升阳之百会、安神之四神聪治疗精神、情志疾患如百合病、失眠症等;③四阳穴配通阳之阳池、飞扬、阳陵泉治疗厥、痹、痿症及中风半身不遂。
三、升阳:
阳主升,以升为顺。阳气匿而不发,则功能衰颓,清窍失聪。
取穴:百会。百会乃至交至上之位,手足三阳经皆会于此,刺之不仅能调神、醒脑、开窍,关键是回升人气诸阳,张慧勇主任医师在百病之辨证施治的同时不忘“巅顶一刺”。
应用举例:①面瘫治疗中,除牵正、祛风、活血、解表、滋阴、养血之外,加刺百会,能使目明神旺,免疫力大增,能大大提高疗效,缩短病程;②百会配四神聪,更是动中求静,动静结合之体现,在升阳中求安神,能迅速改善失眠头晕等症。③百会配局部通经活络之穴,可治牙痛等各种痛症。此谓调神止痛之妙用,通阳亦寓使经脉通则不痛之理。
四、潜阳:
取穴:太冲、涌泉。阳主升发,但宜升降有常。独升不降,也谓病态。除对一些阳亢之症应用外,对一些上部疾患,张慧勇主任医师依上病下取理论,穴取大冲、涌泉滋阴潜阳,即潜中寓引,使阳气在下行之中,通畅无阻,病态自消。
应有举例:①太冲配太阳治偏头痛;②舌部及咽后壁点刺配太冲、涌泉治疗咽喉病、口舌生疮及言语不利;③腰膝冷痛配涌泉,通领下肢阳气之布散,使阳气得复,冷痛自愈;④百会、四神聪配涌泉、太冲治疗郁症失眠和躁症,能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
五、接阳:
取穴:上肢阳池,下肢阳陵泉。是主要针对四肢疾患而设的刺穴法。阳气达于四末不但靠元阳充沛,中阳给养,诸阳旺盛,同样需要运输道路之通畅,尤其肢体远离脏腑,在病态情况下鞭长莫及,此时的接阳治疗尤为重要。张慧勇主任医师尤重此理,治以手足少阳经,取少阳为枢及亦表亦里、表里交接之所,刺之可自调阳气的分布,充分调动机体功能,使阳气出入自由。
应用举例:①中风:在常规刺阳取阳之中加刺阳池、阳陵泉,在阴急阳缓中找到平衡,使柔顺之态在阳气通达的同时渐复;②四肢之厥逆、冷痛酸麻诸症的治疗中,独加接阳之阳池、阳陵泉使诸症悉解,康复更快。
综上所述,阳气的通畅、旺盛、升降有常及通路的通畅是人体机能正常发挥的必要条件,在临床治疗中要时刻注意阳气的调整,以提高疗效,加速康复。

嘴巴告诉你的六个健康密码

◎唇色发白

嘴唇和下眼睑一样,都是薄薄的,才能完全反映血色,如果唇色变浅,可能是血红细胞不足。建议改变食谱,多吃动物内脏和豆腐,从而减轻贫血症状。

◎唇色过红

如果双唇过于鲜红,别自鸣得意,可能你正被「热症」困扰。中医将热症分为「实热」和「虚热」,「虚热」是体内水分减少所引起。当体温上升,身体调节功能减弱,两颊和唇、舌才会局部变红。多吃新鲜水果、喝大量的水,能帮你化解体内过剩热量,让唇色恢复正常。

◎嘴角破裂

感觉嘴角刺痛,甚至红肿破裂,很可能是早期胃炎的预警。当胃壁黏膜处于疲劳状态,会引发内热,导致嘴角红肿。不过,80%的早期胃炎都能被治愈。建议吃饭时多咀嚼几下,充分吸收和消化食物。胃壁温度降低后,嘴角红肿很快就会消失。

◎嘴唇干涩

嘴唇虽是黏膜,但与皮肤最大的不同是没有汗腺。嘴唇无法分泌油脂、保存水分,需要口腔黏液滋润,黏液不足时,嘴唇容易变干,抵抗力随之减弱,细菌、病毒正好趁虚而入。除了多喝水,也建议多用淡盐水漱口,盐分是促进口腔黏液生成的一大动力。

◎口气不佳

对着镜子大呼一口气,如果闻到「口气不佳」,可要注意了--六成以上「口气」由牙齿疾病引起。当细菌侵入牙根与牙龈间的缝隙,繁殖后将引发牙龈炎,生出难闻的口气。此外,口腔清洁不彻底,食物残渣形成的齿垢,也会让你呼出难闻气味,彻底洗一次牙才能解决问题。

◎流口水

早晨醒来后,总发现枕边淌着一圈口水?流口水是唾液分泌过多引起,可能是胃肠功能虚弱,无法充分吸收水分,造成水分滞留,唾液被稀释,才流到嘴边。如果你还感到肠鸣、胃鸣,最好去肠胃科挂个号先。
名老
中医
承淡安先生运针不痛针法
图片
       著名的针灸教育家承淡安先生十分强调内功修练的重要性,曾指出:“以前的针灸家在修习针术时,最主要的就是练气和练指力,这几乎要占去三分之二的时间,练气称为修内功。”承老前辈亦十分推崇黄石屏的内功针法:“神针黄石屏衣钵弟子魏廷兰与我神交了多年……魏君每天练拳术与气功,及以针捻捻泥壁,历久不断,修练相当艰苦,成效也很巨大。”
      “运针不痛心法”,初习针灸者皆应读之,承淡安先生托名紫云上人作此文时曾于正文下注解,详尽实用,尤胜正文,于此发出,以资参考。

1 养气
      紫云上人曰:运针不痛,端赖养气,养气不足,其功不著。养气之道,寅时起身,端坐蒲团,两足盘起,手按膝上,腰直胸挺,口闭目垂,一如入定,无思无虑,一心数息,自一至百,反复无间,行之卯时,振衣始已,积日累月,不息不间,气足神旺,百邪不侵。
     
(注)
此为佛家静坐法。静坐最能阳气。一呼一吸,是为一息。数息者,数呼吸之气,使意念一致,心神一致也。静坐不必拘于蒲团,亦不必一定盘膝,亦不必一定在寅时。清晨晚间,于寂静之处,屋喧哗之所,铺位椅凳,皆可行之。惟需回避迎面之风,腰直胸挺,口鼻目垂数息,三者不可缺一。腰直胸挺则身端正,肺涨腹满,目垂内视,则外物不乱其心,口闭不张,则冷气不侵。吸之以鼻,呼之以口,宜徐宜缓,愈缓愈妙。以数记之,心神合一。久久行之,腹部充实,气力倍增,邪无从侵矣。
2 练指
      紫云上人云:养气之外,又须练指,运针不痛,指力最重。练指之法,用纸薄一,悬挂壁间,静坐片时,运气于指,持针刺之,目射于纸,日针千下,久行不辍,指力充实可以用矣。
    
(注)气不充实,则指力亦不足,气充者则易为力。故先养其气,后练其指。二者直习,积久弥彰。紫云上人用纸薄悬于壁间行之,尚有室碍。愚经二三月之练习,经数次变更,以下述之法练习较易。以二寸方厚之木条,装成一个方架,其大小适合一粗草纸,四角插入四寸长尖钉,既以粗草纸蹦上三四张,悬挂壁间,高与肩齐。木架凭壁,纸面向外,急用右手姆食二指,持针刺入之。刺入之时,以针尖点于纸面,二指撵动,疾行刺入。往返练习,觉手指无须用力即可一刺而入,再加一二纸。久久行之,依次递加,满一寸后而能不须用力撵入者,指力公侯已到,可以出而问世矣。      

3 理针
       紫云上人曰:欲善其事,必利其器。气养已足,指力已充,针不锐利,无补于功。针须圆浑,光华而润,由粗而细,其端锐利,摩之擦之,药之煮之,不厌其烦,斯为上乘。
    
(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针疗疾,针丝不可不慎择。针有损伤,粗细不匀,尖钝或毛,不仅令人剧痛,复有折断之虞,故择针宜慎。粗细均匀,针锋锐利,针身圆浑,无锈蚀,不弯曲,选择已过,再以煮针法制之。日用粗纸摩擦数次,则圆润滑利,用之应手。              

4 手法
      紫云上人曰:刀割针刺,人皆知痛,病者临针,已存畏心,先为解释,以安其惊。揉掐其穴,使其麻木。手若握虎,势如擒龙,以针点穴,疾刺而入,至其分寸,稍停捻拨,不痛针法,能事已毕。
    
(注)刀割针刺,人皆知痛楚。病人求针,实出不得已。针本不甚痛,而病者心中总存痛念。幻由心造,先入为主,已有明训。不痛斯痛,痛则更痛,故子临针之时,解释无痛,以安其心,于应针之穴,用爪甲揉掐,使皮肤麻木,然后借针之锐利,指之练力,一刺而入达应入分寸而止。停针不动,病者绝不觉痛,乃渐行撵拨之法,运补泻之功,只觉酸楚,不知有痛。医者之能事毕矣。
5 结语
      吾人一切行动举止,痛感、快感此后由心灵为之主宰。即声香味触法,亦无不由心灵之主司。即以吾人之亲历而言之,手指每为利刃所破而不自知,及发觉悟后始感疼痛,心灵未注意也。身有痛苦,而与人畅谈或奕棋赌博,竟能忘其所苦,心灵移注他处也。紫云上人之运针不痛心法,即移减其心灵之专注,及运用其迅捷之手腕,与利用器械之精良,基心理、物理=哲理三者之用而汇成其功也。甚愿研究针灸学术而旋行治疗者,均手此一篇而依法练习之,不特减少病家之痛感,而发扬中国针灸学术实利赖焉。
[转载]无效医疗:医生打死都不会说的秘密

几乎所有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都目睹过“无效治疗”。所谓的无效治疗,指的是在奄奄一息的病人身上采用一切最先进的技术,来延续其生命。病人将被切开,插上导管,连接到机器上,并被持续灌药。这些情景每天都在ICU(重症监护病房)上演。这种折磨,是我们连在惩罚恐怖分子时都不会采取的手段。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医生同事跟我说过:“答应我,如果有天我也变成这样,请你杀了我。”每个人的话都如出一辙,每个人在说的时候都是认真的。甚至有些同道专门在脖子上挂着“不要抢救”的铜牌,来避免这样的结局。为什么医生们在病人身上倾注了如此多的心血和治疗,却不愿意将其施予自身?[转载]无效医疗:医生打死都不会说的秘密(图)

当医者面对自身死亡

——医者执笔,深度剖析临终医疗利弊。

作者:Ken Murray, 医学博士,南加州大学家庭医学科副教授

 

多年前,一位德高望重的骨科医师,同时也是我的导师——查理,被发现胃部有个肿块。经手术探查证实是胰腺癌。该手术的主刀医生是国内同行中的佼佼者,并且,他正巧发明了一种针对此类胰腺癌的手术流程,可以将患者生存率提高整整三倍——从5%提高至15%(尽管生活质量依然较低下)。查理却丝毫不为所动。他第二天就出院回家,停了自己的诊所,并自此再也没迈进医院一步。他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家庭生活上,非常快乐。几个月后,他在家中去世。他没有接受过任何的化疗、放疗或是手术。他的保险商也为此省了一大笔钱。

人们通常很少会想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医生也是人,也会迎来死亡。但医生的“死法”,似乎和普通人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和尽可能接受各种治疗相反,医生们几乎不爱选择被治疗。在整个医务工作生涯中,医生们面对了太多生离死别。他们和死神的殊死搏斗太过频繁,以至于当死亡即将来临时,他们反而出奇地平静和从容。因为他们知道病情将会如何演变、有哪些治疗方案可供选择,以及,他们通常拥有接受任何治疗的机会及能力。但他们选择——不。

“不”的意思,并不是说医生们放弃生命。他们想活。但对现代医学的深刻了解,使得他们很清楚医学的局限性。同样,职业使然,他们也很明白人们最怕的,就是在痛苦和孤独中死去。他们会和家人探讨这个问题,以确定当那一天真正来到时,他们不会被施予抢救措施——也就是说,他们希望人生在终结时,不要伴随着心肺复苏术(CPR)和随之而来的肋骨断裂的结果(注:正确的心肺复苏术可能会致肋骨断裂)。 

几乎所有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都目睹过“无效治疗”。所谓的无效治疗,指的是在奄奄一息的病人身上采用一切最先进的技术,来延续其生命。病人将被切开,插上导管,连接到机器上,并被持续灌药。这些情景每天都在ICU(重症监护病房)上演,治疗费可达到10,000美元/天。这种折磨,是我们连在惩罚恐怖分子时都不会采取的手段。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医生同事跟我说过:“答应我,如果有天我也变成这样,请你杀了我。”

每个人的话都如出一辙,每个人在说的时候都是认真的。甚至有些同道专门在脖子上挂着“不要抢救”的铜牌,来避免这样的结局。我甚至还见过有人把这句话纹在了身上。

将明知会带来痛苦的医疗措施用在病人身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折磨。

作为医生,我们被训练得“从不在医疗实践中表露私人情感”,但私下里,医生们会各自交流发泄:“他们怎么能对自己的亲人做出那种事?”我猜,这大概是医生和别的职业相比,有更高的酗酒率及抑郁倾向的原因之一。这个原因使我提前10年结束了自己的医务生涯。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医生们在病人身上倾注了如此多的心血和治疗,却不愿意将其施予自身?答案很复杂,或者也可以说很简单,用三个词足以概括,那就是:病人、医生、体制。

先来看看病人所扮演的角色。假设甲失去意识后被送进了急诊室:通常情况下,在面对这类突发事件时,甲的家属们会面对一大堆突如其来的选择,变得无所适从。当医生询问“是否同意采取一切可行的抢救措施”时,家属们往往会下意识说:“是。”

于是噩梦开始了。有时家属所谓的“一切措施”的意思只是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但问题在于,他们有时可能并不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