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书

杂事微澜

 书对于世俗价值来说并没什么,仅仅几张纸而已,可是却又是最物超所值的,一个人用自己的人生积累和心血写就的生命精华,就让我们用些阿堵之物换来了,世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合算的吗。

小时候是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不说荤素不沾,至少在现在看来最普通的牛肉,是要到过年时候招待贵客才会拿出来撑一下场面的,于是我们这些个孩子就拼命的去寻找吃的东西,不管是那些树上未成熟的桑奎子,还是河里的虾子小鱼,都成了我们嘴里的祭品。可是总还觉得意犹未尽,于是,一边是满世界的找吃的,一边是疯狂的玩耍调皮着,这童年时代也就在瘪着肚子疯着脑子中走过来了。

于我而言,除了分享那些胜利果实外,并不喜欢一直疯玩下去,有时候,一个人坐在小河边,捧着本书,沐浴在午后的阳光下,静静的看一下午书,感觉也是种莫大的快乐。可是,伙伴不乐意了,他们不乐意一个平时给他们出谋划策的军师级的VIP玩伴丢下他们不管,然后让他们无措的乱走而毫无结果,于是,只要看到我在看书不理他们,就会唱起自编的儿谣“小书呆,小书呆,长大娶个媳妇好难看,好好玩,好好玩,玩遍天下媳妇自然来。每次我都哭笑不得的听着他们唱着,不过我依然不管不顾他们,因为,书,已然把我的心神全部吸引进去了,我不知道未来怎么样,可是至少眼前,让我的心灵开始充盈起来,让我的世界无限拓展开来,也让我一时之间仿佛再不是那个乡镇上无知的小孩了,而是手握雄师运筹帷幄的武侯,也是那个至死勿忘精忠报国的武穆,也是那个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丞相,世界,原来是那么的精彩,人类的历史,原来是那么的悲歌激昂,一切,都来源于那几张纸,都来源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传承。于是,之后我就淡淡的对着他们微笑,自顾自的看着自己的书,而他们时间久了自也无趣作鸟兽散。

不过,那时候的书籍来源自也是渠道很窄的,一是邻里街坊家里的书籍,人家看我爱看书自也舍得借给我,反正在他们看来那都是些不值钱的东西,乐得作个顺手人情。二是母亲厂里图书馆借来的(今天是母亲节,祝她身体健康快乐开心),那时候的工厂里面都附加了很多社会功能,比如医务室、图书馆、幼儿园等等,自小我除了和那里的医务室解不开的缘分外,就是爱去图书馆,然后磨着蹭着央求着,以至于那个图书馆的阿姨看见别人都是一副嘴脸,唯独对我却是脾气好的很,她说一直梦想着有我这么一个爱书如斯的儿子,每次我母亲听到这样的话,脸上也是洋溢着骄傲的光泽,这光辉是在疲惫生活之后最好的安慰了。而我呢,嘴里应着甜甜的话,而心神却早已不在这,而飘到那些纸张上去了。就这么地,这个童年就在这平淡而又快乐的日子里幸福的过去了。几年后,却听到了一个对我而言又好又不好的消息,工厂的图书馆要关闭了,馆里的图书都要拍卖了,那阿姨我至今还记得那伤心的眼神,可是,一切都将结束的。出于对我的厚爱,她私下送给了我很多馆里的书,那时候没有应不应该接受的概念,只是觉得她是个最可爱的人。然后,我就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书籍收藏,《星星草》、《孽海花》、《镜花缘》、《围城》等,珍而重之的放在我的床边小柜里,每天看每晚看,吃饭看如厕看,一遍看了再看一遍,翻来覆去的看,如此几年,这些书这些字已根入我的心里面,这也是这辈子对书最着迷最专注最入心的日子,以后,再也没有那种痴狂的感觉了。

再以后,自己也会零零散散的买些书籍,书籍越来越多,已经是满满的一大书橱了,看书的热情依然,可是却少了以前的那种“一书在手翻三遍,翻来翻去乐无穷”的乐趣了,很多时候,许多书就那么被遗忘在角落里,而被我无暇旁顾,也只有在无聊至极的时候才会去翻几页,似乎,我把它忘了,因为,这时候的生活已经延展到了网络,一下子让自己多了一个看世界的渠道,于是,游荡在网络中,漫游在虚拟世界中,心灵自也得到些虚幻的满足,可是,潜意识里面总是若有所失,怅茫的感觉时时回旋在心间,让我失去了宁静,也失去了心灵的依靠,一切,都变得缥缈起来,恍惚起来,然后,开始了沉寂。

终于,我明白了为什么会这样,原来,有些东西如果根植在心了,那就再也拔除不掉了,也许,书能带给我的,是任何其他都代替不了的,终究,我还是以前那个寂寞孤僻无人能懂的小孩子,什么生命的精彩,什么命运的结伴,什么心灵的融合,什么灵魂的解脱,原也是一场虚幻,原也没有几张纸来得实在、超然。

从容走人间,一沓书、看遍风花雪月。大话书世界,待从头、说与那人听着。须信梦里过了情,天有风云不测,一阵相思恶、忍看愁肠九结。便人去屋空,莫寂寞与此,随云过耳。一书一字,都付与梦和醉、慢慢得。。。

文章评论

海醉尘世

小时候丢下伙伴独坐河边把书读,长大了还是那般,这人去与留,不如几页纸,或许正如光阴……书册在手方更踏实些吧,午后读漫游写的字也似读纸页……

那也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纠结之处。我哥呢。在这我读到了一个人埋头看书的满足和无人知已的孤独。不管过去将来如何。书。在一个人生活里如果是一片湖的话。没什么不可以。从小到大从古到今它就是精神粮食。爱它的人,都想一直走进它的梦里。

鸣笔平

[ft=#ff3300,4,]文字,也许就是某时某刻心情的流淌吧。[/ft] [ft=#ff3300,4,]一个爱读书的人,肯定是有故事的人。虽然读书不多,但偶也是爱书的。[/ft] [ft=#ff3300,4,]文字里的人与事,也许真实,也许虚构,但,都有感动人的精华。用分辨的方法借鉴吸收,总会有用,虽然大都是历史的产物,政治的工具。[/ft] [ft=,4,][ft=#ff3300,,]“[B][ft=,,楷体_gb2312]天有风云不测,一阵相思恶、忍看愁肠九结。”[em]e181[/em][/ft][/B][/ft][/ft]

怡之若兰

这么黑的背景,这么黑的字,看得俺眼睛[em]e134[/em][em]e134[/em][em]e154[/em]

石头蛋儿

也就是小的时候看看书吧,现在,如斯浮华炫目,累累累

叶舞秋浅

童年时物质的贫乏,可能更加映托了书籍的精彩。所以从小与书结缘,这一走就是半辈子。书确实是个好东西,可以作为精神食粮,要你的童年变得精彩,丰富,视线已不单单是眼前的世界了,可以延伸至几千年前,甚至世界。这些远比疯玩有益处得多,心灵得到熏陶,思想得到升华。真的是爱书如命,把看书当成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所以你才博学丰富,睿智成熟。书算是人生的一个旅伴吧,伴着我们一年又一年,岂止是几张纸张,是一个丰富的世界。书读得多了知识长进了,思想开阔了,对人和事也认识的更加透测了。网络上的电子书,远远不如纸质书的踏实,安妥。那散着油墨的清香,始终是我们心里的一处灵魂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