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寒衣

个人日记

        说起送寒衣,关于秦始皇时期孟姜女为丈夫万喜良送寒衣的传说,可谓经久流传,妇孺皆知。在我国北方,每年农历十月一日送寒衣的习俗,与这个故事有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当时间进入每年的今天,人们在为自己的购买或增加棉衣准备御寒的同时,自然而然的会想到自己已逝去的亲人,他们也该添衣了吧。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送寒衣,其实人们是对于已故亲人的一种思念情结。
       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特别困难,但到每年的这个时间,奶奶总是会想办法买几张彩色纸和一小团新棉花来做寒衣。经过奶奶从小的耳睹目染,我对送寒衣这一风俗还算熟悉。
      寒衣,一般应该由自己的亲人亲手制作。除布料是纸质、型号缩小外,其做法跟我们平时做的衣服一模一样。至于衣服的款式,肯定选择逝者生前最喜欢的。寒衣不仅仅是棉衣和棉裤,也包括内衣,还有鞋袜帽等等。
      关于送寒衣的时间,通常是人们认为鬼魂开始活动的时间,即晚上夜深物静之时。据说鬼魂不怕人,但怕鸡鸣狗叫。
      送寒衣的地点似乎是约定俗成的,所有的人几乎都是选择十字路口,或是路边,并且,习惯朝向于死者尸体所在的坟墓位置。
      烧寒衣之前,或燃烧完之后,要把所烧的寒衣在地上画个圆圈圈起来,这样做是以防一些孤魂游灵抢劫。为了便于自己的亲人认领,也有在衣裳里或地面上写上亲人名字的。
      烧寒衣的同时,一般都少不了烧香、冥币和“表”。所谓的“表”,其实是一道小黄纸,正方形的,经简单对折而成的。我也至今不知道它的具体寓意,只知道把烧“黄表”的过程称之为“烧马”。另外,吃的喝的也是必备的品,亲人好不容易“来”一次,不吃不喝离开,谁能忍心?  
      随着时代在发展,寒衣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着。
      如今人很少有时间和耐心去亲手做寒衣、拓冥币之类的,但大部分祭品是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到的,并且,花样更繁多,款式更新颖-----手机,电视,电脑,小车,楼房……只要这世能用着的,都被模拟制作成祭品。
      凡属所烧的祭品,都必须烧化燃尽,不能烧的半截拉块的。据说只有这样,这些阳间的纸张才能变为相应的阴间用品。
      记得奶奶每次烧完寒衣,不忘记在在所画的圈外撒一些吃喝,一来同情一下那些绝户孤魂,二来也是为了避免它们饥渴至极而抢劫自己亲人的祭品。
      这些做法看似荒唐可笑,却如实反应生者对亡人的思念与崇敬,这不算迷信,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风俗。
      


文章评论

丫丫

拜读了,增长了知识!

筑心耕夫

寒衣还有这样的说法,受教了!江南,好像没有听说过这个叫法![em]e183[/em]

nini

送寒衣不仅是对先人的一种怀念,也是对后人的一种鞭策。

纤纤

你们那儿的送寒衣的习俗,也像我们这儿旧历的七月至七月中旬期间接送祖宗回家过节,都是对先人的一种怀念,你的日志写的很好,赞一个!

幽兰飘香

南北的习俗不同,祭奠故人的心情是一样的。美文,欣赏了!提点建议,把字调大一些阅读更容易。谢谢!

雨幕

拜读佳作!怀念亲人!雨幕祝春日快乐![em]e160[/em] [em]e16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