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传承

个人日记

把今天的日志以这个题目命题,有点大,以我的知识面实在不好把控,不过又想不出合适的命题来,权当又胡诌一通吧!
今天父亲的一位女士诗友 来家里归还父亲 前几年赠她的几本古诗词方面的书籍。前天她与“博远“教育中心的魏定毅一起来看望父亲,她叫邹海霞,县一中的高中部语文老师,业余兼任《鄘南诗社》的社长,我与她不熟,去年听父亲提起过,是父亲想再用一次《康熙字典》(注:那时父已把自己的康熙字典赠送她了,想查几个字,表明用完再归还给她。),也许人家归还父亲了,也许父亲记错了又转借给他老师了,这个问题就不再提起了。我是不知道父亲何时赠给海霞老师这几本书的,今天早上海霞老师却执意要把父亲当年赠的书还回来,怕父亲心里难受,海霞老师与我沟通说明了情况。前天她来家里做客,我们初次见面,交谈愉快,她看我样子以为我也是一名教师或者文艺工作者,我的回答令她吃惊,我是一名焊工,在岗位上勤勤恳恳17年,不是政策改制国企,我也许现在还拿着焊钳子“舞飞花”呢!
海霞老师一再表明当年父亲把这些书 赠给她时,她的态度是迟疑的,不接怕父亲难受,接吧!她感觉这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一种文化的传承,太厚重了,她受不起。说实在的,这些古书现在很少有人看,也很少有人能看得懂,在她那,也是放在箱子的底层,只有一本苏轼的在她身边,时而翻阅。她说送给其他老人吧!又不想送,送年轻人吧!没人能看,在家思来想去与爱人商量感觉归还父亲比较好。通过那天我俩的交谈,她认为我不单单是一名技工,不像父亲曾说我的“朽木不可雕也”吧!她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还是我保管比较好,我是父亲的亲生子女血脉相连,应该由我保管,让我好好珍惜,好好保存。海霞老师又与我讲一些人生道理,两代人之间,在我们年轻的时候,也许不理解父代人的思想,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父代人的逝去,会越来越懂的父辈人的思想,会越来理解父辈人的做法。
父亲经常把自己的书籍送给他认为 应该是这本书的主人吧!也不让我们子女横加干涉,我一直是理解他的,谁让俺不爱学习
的。 小心翼翼的打开这几本书,一股陈年的墨香 氤氲开来,我想我是不是应该学习一下,来改变我在父亲眼里的形象,因为学生时代他除了说我“朽木不可雕也”还说我爱打扮是一个庸俗的人。
越活越感觉没有文化是多么的可悲,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痕迹,她在文人雅士津津乐道的字里行间,在劳动人民风雨兼程的田间地头,她可大到一国之内,也可小到一家之间,只要文化不灭,民族尚存。文化传承,比物质更能震撼人心的脉搏,我们可以倾家荡产,但绝不能没有文化。




























文章评论

冬雪

书香门弟,你有优秀的长辈。真为你自豪!认识你,真是荣幸。我会学到很多知识。夏安[em]e160[/em]

香羽灵

这些书籍,真的是文化宝典呢!跟随姐姐一起走进文化,在文化的熏陶下沉积自己的成长。 我爸爸也是焊工呢!一门专业技术,让人敬佩!

红枫俊岭

民族文化,灿烂辉煌,承上启下,源远流长。赞赞赞。[em]e179[/em][em]e179[/em][em]e179[/em]

我素

看着感觉好崇高啊,[em]e179[/em]

左城

那套《古文辞类繤》最喜欢,好好珍藏吧,最好能读一读。

悠悠我心

父亲是你的骄傲,你也是父亲的骄傲![em]e179[/em]

雪竹

好好地把这些文化伟承下去,保存好,妹妹好好学吧,有父亲给你做指导,你的成就也会指日可待

林丫丫

云舒姐姐的文字,越来越有底蕴和内涵,真的很赞!云舒姐姐一直和父亲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也算是一种熏陶,真的很羡慕!愿老父亲安康!愿云舒姐姐幸福!

云鹤松涛

好多书俺都读不到底[em]e105[/em][em]e105[/em]

青萍

作为小辈,我们有责任尽力多学些先辈留下书,更要好好的保留这些,它们是老人对我们深深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