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教育:赚钱从小朋友抓起!

个人日记

为什么说“世界的钱在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钱却在犹太人的口袋里。”这句话,我是在认识了我们家老马(Matthew)之后,才真的懂了。
 

  冥冥中,我们中国人会觉得,钱有铜臭,很少教导孩子关于挣钱的事情。但是同时我们又很希望孩子未来可以挣大钱。
 

作为全球最富有的民族,犹太人桕信,要想让孩子成为富豪,就要早些让他学会挣钱。
 

  老马他爸从小就灌输他们生意经。头一次听我笑了。犹太人真是爱钱爱疯了。

  听完老马讲他自己的童年,我彻底改观了。
 

  犹太人所谓的教小孩子挣钱,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让小孩“打个工”那么简单,粗浅的。他们培养独立、责任、奋进,还有挣更多的钱的能力……
 

  第一笔生意是7岁的时候

  老马被他爸逼着找了—份送报的工作。既然都挨家挨户送报纸了,不如顺便推销车牌保护罩。来源:官方微信:swdtzq 关注我们   一般人都不忍心拒绝小孩。他就让他爸爸帮他去批来车牌保护罩卖。 

  有一次,他向一个男人推销保护置。人家不要。

  “你有两辆车,你看那个牌照已经很旧了,都皱了。”

  “那是我老婆的车。”人家一脸不在乎。

  “那你为什么不买一个试试,用几个月,对比一下.看看牌照能不能用久一点?“

  “如果我不能卖出去4个,卖至少1个也是好的。”

那么小的时候,他就遵这个熏陶的结果。
 

 10岁,玩1000米内的贸易

  去海滩玩,在海滩的这一头以低价从穷孩子的手里买进一本漫画书,骑自行车到海滩的另一头卖给有钱的孩子。两头的距离也就是1000来米,也能BUY LOW,SALE HIGH低买高卖。

四个月之后.他被那个有钱的小孩扁了一顿,因为人家发现原来他是从某某那边捣卖过来的漫画书,而且中间挣了人家钱。(活该,谁让他挣认识的人的钱,这种事情我们中国人是干不出来的,但是他们犹太小孩却不以为然,能想办法挣到钱,他们有一种荣誉感。)

  每个星期,他会去街角的商店里买冰镇的灌装软饮料,然后送去给那些在打桥牌的70岁以上的老太太。

那些老太太不但会买,而且会他预定下一周买啥。到时候,他就给她们送去,以两倍的价钱卖给她们。这份收入还挺稳定的。也不需要劳工合同。那些老太太还格外喜欢他。
 

  12岁,去高尔夫球场捡球做球童

  12岁,还不能去打工。他和他的同学就去高尔夫球场做球童,捡球。

  其他同学做球童,都是5个小时10美金,背着个超重的球袋到处跑。老马觉得:太不划算了。应该寻求更快的挣钱方法。——从小就是这么被灌输。

  他发现13号洞在一个很陡很高的山坡上,没有人能背着球袋上去。所以他就放了把椅子在那边,那些没有球童的人来到这个洞的时候,他就去帮他们把球袋背到山顶,收1美金。

  这样很轻松就挣到了他同学2倍的钱。

  捡球卖也很挣钱。一般人家都往沟里和灌木丛里找球。

“高尔夫球显然都在水塘里,球进了水塘没有人会去捡的”

  然后他就脱了鞋在水塘里走,蹋到—个球了,就用脚趾头夹着球捡起来,拿回去洗干净。一般一次能捡个几百个球回来。洗干净,拿去卖。

  不过有一个问题,人们不喜欢买旧的球。所以他就把球包装好。

  分品牌包装,Pinnacles的、DDHs的,每12个一打包装好。这些好的牌子2元钱—个,12个一卖。其他杂牌的,或者有点旧的,就50美分—个,50个一包,打包卖。人们很愿意买这种便宜的当练习球用。

  我第一次听这些童年往事的时候.只有掉下巴的份。但这些事情,在犹太家庭的小孩子身上,就是个常态。为了琢磨出更多更新颖的挣钱方法,每个犹太人的小孩都会很努力地去学习和思考。

  “你既然可以给孩子买玩具玩,为什么不让他们学怎样做生意?同样可以乐在其中。”这就是犹太人的逻辑。

  我们的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接受这种犹太式教育。

老马的招数是我毫想不到的.但却不得不佩服他。
 

  自己创造挣零花钱的机会

  在美国,孩子的零花钱大都不是白拿的,—般都是说好,你做多少活。给你多少钱。

  但老马认为,这样还是太被动了,我们家的方法是:

  让孩子到院子里去走走,自己去找有啥事情可做的,然后告诉我们“我可以做啥,要给我多少钱”这是一个完整的“谈判”过程:他们四处寻找”需求”,然后来和我们谈,应该付多少钱。这样他们就学会了“提案”和“讨价还价”。来源:官方微信:swdtzq 关注我们   并且他们得不到固定的零用钱,除非他们自己发掘挣钱的机会。在美国,是不太可能请阿姨的,我们家的家务,基本部被孩子抢着干完。
 

  从小培养他们理财的习惯

  我们的孩子各有2个储蓄罐,他们挣的钱一半存入家庭账户,一半存入玩具账户。玩具账户的钱,他们可以随便花。但是家庭账户的钱,每半年去银行存一次。银行账户的钱,每年年终都会交给他们的股票经纪人(他俩7岁和9岁开始每个人都有一个broker)。
 

 为什么只能大人给孩子讲故事

  我们天天晚上给孩子讲故事,大多是我讲,我也很珍惜这个时光,但有的时候白天真的很累,我就会和老马抱怨。

  他就说:“为什么,你不和孩子们坐在一起,交给他们四样东西,—件衬衫,一条领带,一个娃娃,一个笔记本,让他们编故事给你听?”

  打那以后,一个星期有4天时间,我讲故事给孩子听,其他3天是孩子讲故事给我们听。
 

  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将来他们很自然就不惧怕在众人面前演讲。很多中国孩子到高中,还是过不了演讲的那一关。其实还是练习得太少了。但如果希望孩子未来在职场上出人头地,这些都是必须的素质。
 

小孩子,也可以学管理

老马经常会给孩子讲,自己公司里的事情,这种人就是不称职的员工,那种人是敬业的员工。

出去吃饭的时候.遇到服务不好。他也会和孩子讲,啥叫糟糕在的Customer Service,显然这些都不需要上Business Management,才能学到。其实我们每天都遇到很多这样的事情,但是我们没有利用机会,教孩子这些.非要等到孩子长大了,再花钱补课?
 

  家长的责任究竟是什么?

  说起中国家长为孩子买婚房的事情,老马和他的家人,都表示非常的诧异。

  最近还听说,纽约长岛大宅七成买家是来自中国的有钱人,其中好多是孩子在美国读书为孩子买的。老马一家都觉得,中国父母这样,对孩子太不负责任了。

  授之以渔是家长的责任,而不是授之以鱼。

  老马在NYU上学的时候,他妈妈在纽约市中心投资买了一套公寓,当时他就问他妈,能不自能让他住进去。他妈妈说,我租出去是多少多少钱,你住可以,房租—分钱也不能少。事后,他为自己想白住的念头狠狠地惭愧了一把。

  我们的孩子。现在—个12岁,一个14岁,没有伸手向我们要钱的习惯。除了做家务挣的钱,他们都有自己的生财之道。

  去年我们从美国回上海发展,老大逛街的时候,发现这里有很多包包手表的A货,而且很多旅游的老外会买。他就去搞了那些手表的照片。挂在美国的易趣上卖。老美也挺虚荣的,知道是A货,还是很多人买。有订单了,他就去进个货,发UPS。

  老二是女生,更加细腻,她看见我在淘宝上买台湾的舒珊卫生巾,比美国一般的卫生巾还要贵,就问我为啥?台湾还有比美国更好的东西?我说这个是台湾在国际上获奖的卫生巾,是没有致癌荧光剂的,又可以抑菌。经期用不好的卫生巾,最容易引发炎症和过敏的问题。因为血液最滋养细菌了。而且舒珊可以暖宫,这样痛经啊,腰酸啊种种不舒服就会好很多,这个技术只有台湾有,美国没有。来源:官方微信:swdtzq 关注我们  美国人根本不懂什么叫“暖宫”,美国一般的卫生巾也有致癌荧光剂,其实不仅是致癌的问题,荧光剂也破坏免疫力,更加容易得炎症。在美国没有荧光剂的卫生巾很贵,而且还不抑菌。中国一般的就更不敢用了,都有荧光剂。

  她虽然还没有来月经,显然不是很懂我说的,但她统统拿笔记下了,然后她做了—件了不起的事情,她首先说服了她堂姐,帮她堂姐代购了—箱。她堂姐用完觉得果然不错,他俩就做起了这个生意。他们先把舒珊送给同学用,然后帮他们代购,15包一卖。因为淘宝上1 5包免邮还打折,这样可以增加利润空间,又节约了运费成本。挣来的钱,她和堂姐平分。还别小看这生意,每年暑假来回美国的机票,她自己就可以搞定。

  中文也长进了很多,之前逼她学中文,不理你的。现在关于淘宝基本功能的中文她自己全部能懂,不懂的就google翻译,再不懂才来问我。因为我表示,我不可能替代她做这些事情,妈妈有自己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在犹太人的法则里,生存能力对孩子来说是最重要的,赚钱能力是生存能力之一,而学习是为了生存能力服务的。

  这样的教育起先在我自己看来,也有点冷酷,但是逼着逼着孩子的能力就被逼出来了。孩子门也从中收获了同龄人没有的成就感。他们变得更主动,更努力,也更自信。

  老马的爸爸问过他们兄妹这样一个问题:“当遭到异教徒的袭击,必须逃命的时候,你会带着什么逃走?”对于这个问题,回答“钱”或“宝石”是不对的。因为,无论是钱还是宝石,一旦被夺走就会完全失去。正确的答案是“教育”。与财物不同,只要人活着,教育就不可能被别人夺走。

  犹太人用敲击金币的声音迎接孩子的出世,“能创造财富”当然是一种荣耀与价值,至于教育、学习,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经历的过程——而中国的父母,哪怕心中懂憬无比,但却从来不肯挑明这个话题。

  我很赞赏老马激励孩子们的一句话:如果你想将来成为富翁,就学好眼前的东西.它们将来都会大有用处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