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我如何不想她——白玉谈新诗欣赏
null
叫我如何不想她——白玉谈新诗欣赏
文 / 白玉蒙尘
文 / 白玉蒙尘
静下来,欣赏一首诗歌可以说是心灵被陶冶的过程 ,如果是一首好诗,欣赏过后心灵也会得到一次净化,会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整个身心都会融入到诗的意境里,让人为诗而醉。无疑,这种心里感受是一种美的感受,欣赏的过程也是一种体会和享受审美的过程。
本人曾经根据个人的理解对艾青的《礁石》和吴奔星的《别》做过解析,多数朋友都看过了,做这两篇诗歌解析的目的旨在和一些对此感兴趣的朋友进行探讨和交流。今天本人想从另一个角度谈一下对新诗的欣赏。其实想写这样一篇日志的想法已经很久了,因多种原因一直拖到今天。
为什么想写这样一篇日志呢?源于本人经常走空间,很喜欢欣赏朋友们的诗歌,特别是新诗。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我还有一个欣赏访客评论的习惯,在欣赏诗歌及其评论的时候我往往都有两种感受,一是感觉主人的诗歌看不懂或看不太懂,二感到朋友们的评论很不到位,甚至说不能叫评论,只是对主人的文字表示支持从而活跃了空间气氛而已。对此,我曾感到过困惑。是主人的诗歌写的太高深莫测,我看不懂吗?大多数朋友的评论对主人的文字给予了无限的赞美之词,难道主人的诗歌真的就那么好吗?如果主人的诗歌不是那么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来赞美?是这些人不懂诗歌欣赏从而说一些好话来善意地迎合主人吗?一切的一切,我都无法确定,我主观地想,各种原因可能都会有的。
下面我以个人的理解来谈一下如何对新诗进行欣赏,如果能对爱好诗歌创作和爱好诗歌欣赏的朋友起到一点积极的作用,我将很是欣慰。
对任何文学作品的欣赏,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诗歌欣赏也是一样,正如一千个人来欣赏《哈姆雷特》会得出一千种结论一样,每一种结论都是一种思想。如果欣赏过后得不出任何结论,那么主人的创作可能就是一种失败的创作。
那么如何来欣赏诗歌呢?
个人的理解如下:
1,先看题目。题目是很关键的,往往在题目中作者就揭示了诗歌的内容,锁定了诗歌的一些特定内涵,比如题目《秋枫》,无疑这写的是秋天的枫叶,时间是秋天,物象是枫叶。那么“秋天的枫叶”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也就是说作者想通过秋天的枫叶来表达什么思想呢?这些都可以在正文中通过思索找到答案。
2,弄清作者。如果你熟悉作者,熟悉作者的创作风格,熟悉作者写作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就是说你对作者了解的越多,对作品的理解就越深。如果对作者丝毫都不了解,但细心品读作品也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的。
3,粗读。从头至尾粗读几遍,找出一些关键的因素,比如时间、地点、人物、运用了哪些物象等等。这些内容将有助于你对诗歌的正确理解。
4,细读。细读就是反复地读,仔细地分析和琢磨,作者究竟表达的是什么。任何作品都有其思想,思想是作品的灵魂,如果读了一篇作品而没有找到作品所表达的思想,那么这就几乎等于白读了。
5,感受作者创作的艺术特色。作品有了思想,并不见得就是一篇好的作品,一篇好的作品其思想是通过其艺术特色表现出来的。在欣赏的时候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找出其艺术特色。感受作品艺术特色的过程是体会审美的过程,是一个心理愉悦的过程,这也是对作品进行欣赏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自问自己,作者的诗歌采用了什么样的创作技巧,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采用了哪些意象的叠加,思想的表达是并列式的还是递进式的,作者在节奏上是怎样展开的,在思维上是如何进行跳跃的,诗歌有没有诗韵,如有,作者是如何使用诗韵的,在整篇诗歌里有没有你喜欢的“警句”,你认为诗歌还存在着哪些不足,等等。
本人曾经根据个人的理解对艾青的《礁石》和吴奔星的《别》做过解析,多数朋友都看过了,做这两篇诗歌解析的目的旨在和一些对此感兴趣的朋友进行探讨和交流。今天本人想从另一个角度谈一下对新诗的欣赏。其实想写这样一篇日志的想法已经很久了,因多种原因一直拖到今天。
为什么想写这样一篇日志呢?源于本人经常走空间,很喜欢欣赏朋友们的诗歌,特别是新诗。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我还有一个欣赏访客评论的习惯,在欣赏诗歌及其评论的时候我往往都有两种感受,一是感觉主人的诗歌看不懂或看不太懂,二感到朋友们的评论很不到位,甚至说不能叫评论,只是对主人的文字表示支持从而活跃了空间气氛而已。对此,我曾感到过困惑。是主人的诗歌写的太高深莫测,我看不懂吗?大多数朋友的评论对主人的文字给予了无限的赞美之词,难道主人的诗歌真的就那么好吗?如果主人的诗歌不是那么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来赞美?是这些人不懂诗歌欣赏从而说一些好话来善意地迎合主人吗?一切的一切,我都无法确定,我主观地想,各种原因可能都会有的。
下面我以个人的理解来谈一下如何对新诗进行欣赏,如果能对爱好诗歌创作和爱好诗歌欣赏的朋友起到一点积极的作用,我将很是欣慰。
对任何文学作品的欣赏,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诗歌欣赏也是一样,正如一千个人来欣赏《哈姆雷特》会得出一千种结论一样,每一种结论都是一种思想。如果欣赏过后得不出任何结论,那么主人的创作可能就是一种失败的创作。
那么如何来欣赏诗歌呢?
个人的理解如下:
1,先看题目。题目是很关键的,往往在题目中作者就揭示了诗歌的内容,锁定了诗歌的一些特定内涵,比如题目《秋枫》,无疑这写的是秋天的枫叶,时间是秋天,物象是枫叶。那么“秋天的枫叶”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也就是说作者想通过秋天的枫叶来表达什么思想呢?这些都可以在正文中通过思索找到答案。
2,弄清作者。如果你熟悉作者,熟悉作者的创作风格,熟悉作者写作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就是说你对作者了解的越多,对作品的理解就越深。如果对作者丝毫都不了解,但细心品读作品也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的。
3,粗读。从头至尾粗读几遍,找出一些关键的因素,比如时间、地点、人物、运用了哪些物象等等。这些内容将有助于你对诗歌的正确理解。
4,细读。细读就是反复地读,仔细地分析和琢磨,作者究竟表达的是什么。任何作品都有其思想,思想是作品的灵魂,如果读了一篇作品而没有找到作品所表达的思想,那么这就几乎等于白读了。
5,感受作者创作的艺术特色。作品有了思想,并不见得就是一篇好的作品,一篇好的作品其思想是通过其艺术特色表现出来的。在欣赏的时候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找出其艺术特色。感受作品艺术特色的过程是体会审美的过程,是一个心理愉悦的过程,这也是对作品进行欣赏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自问自己,作者的诗歌采用了什么样的创作技巧,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采用了哪些意象的叠加,思想的表达是并列式的还是递进式的,作者在节奏上是怎样展开的,在思维上是如何进行跳跃的,诗歌有没有诗韵,如有,作者是如何使用诗韵的,在整篇诗歌里有没有你喜欢的“警句”,你认为诗歌还存在着哪些不足,等等。
如果对诗歌的题目进行了解读,了解了作者,先粗读,后细读,然后仔细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那么我想这篇诗歌你就读懂了,也相信在欣赏过程中你也一定感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
我要说的是上面这些只是谈了如何对诗歌进行欣赏,也就是如何读懂诗歌,而对那些没有思想的只用一些华丽辞藻或隐晦词汇堆积起来的空壳,尽管采用了诗歌特有的分行排列的形式,严格来讲那并不是诗歌,这些文字不在诗歌欣赏之列。
下面我以刘半农的诗《叫我如何不想她》来具体谈一下诗歌的欣赏。
我要说的是上面这些只是谈了如何对诗歌进行欣赏,也就是如何读懂诗歌,而对那些没有思想的只用一些华丽辞藻或隐晦词汇堆积起来的空壳,尽管采用了诗歌特有的分行排列的形式,严格来讲那并不是诗歌,这些文字不在诗歌欣赏之列。
下面我以刘半农的诗《叫我如何不想她》来具体谈一下诗歌的欣赏。
叫我如何不想她
文/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叫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叫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叫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叫我如何不想她?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叫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叫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流,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叫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儿残霞,
叫我如何不想她?
一九二〇年八月六日 伦敦
看题目,“叫我如何不想她”,绝大多数人都会理解这是一首情诗,而且是一个男士写给女士的,因为里面想的是“她”,而且一个“如何”一个“想”便包含了无尽的爱和思念。这样理解没有丝毫的错误,这给对正文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弄清作者。有的作者是很容易弄清的,有的作者是无法弄清的。弄清了作者特别是作者创作时的时代背景,对作品的理解会有所帮助,弄不清只能从其他的渠道来理解作品了。 假如我们没有弄明白刘半农这个作者,那么就把他视为一个很普通的作者来理解这首诗歌。
粗读。看不出具体的时间,也无法知晓地点,但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这个人物就是暗中的“我”,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物象,如“微云”、“微风”、“头发”、“月光”、“海洋”、“银夜”、“落花”、“鱼儿”、“燕子”、“枯树”、“冷风”“野火”“暮色”“残霞”。那么作者把这么多的物象叠加在一起究竟想表达一种对“她”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这可以在下面的细读当中感受出来。
在细读中,我们可以顺着作者的文字很自然地进入了一种境界中,这时你就成了那个暗中的“我”。我看到了天上的微云,看到了地上的微风,看到了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从而我就想起了她。她在哪呢 ?她一定在很远的地方。为什么要想她呢?因为爱她。那么这种爱到了什么程度?应该是很深的。你看,在银色的夜里,看着月光恋着海洋,我又想起了她。看到了水面的落花,看到了水底的游鱼,听到了燕子的呢喃,我想起了我们在一起时的一幕幕,这种思念越来越深。情到深处人孤独,看到了枯树在冷风里摇,看到了野火在暮色里烧,看到了西天的残霞,一种凄婉霎时笼罩心头,对她的思念已经到了顶点,因为一句“叫我如何不想她”反复出现,已经把这种因深爱而产生的思念烘托到了极致。
这样细读之后,我们就会感到这是一篇地地道道的情诗,诗句的字里行间无处不在跳动着“我”对“她”浓浓的爱意和深深地思念之情。这样,这首诗应该就算读懂了。
那么,读懂了诗歌是目的吗?不是,欣赏,感受诗歌的艺术特色才是真正的目的。
我们看这首小诗在布局上非常工整,在外在的形式上就给了人视觉上的美感。再看作者的用词都是雅而不俗,没有丝毫的隐晦和矫揉造作之态,读起来如小桥流水,清新而自然。作者在诗歌的跳跃上也非常自然,而且思念的情感层层推进,一句“叫我如何不想她”叠加了四次,一个“啊”字反复出现,均把这种思念推向了高峰。朋友们,如果这样来感受这首小诗能说这不是一种美的享受过程吗?
上面我说了,这是在对作者毫无知晓的情况下来欣赏这首小诗的,如果了解了作者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可能对作品还会有更深的理解。
如果大家细心的的话,可以看到诗歌结束时的时间和地点。时间是“一九二〇年八月六日”,地点是“伦敦”。刘半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锋人物,是语言学家、诗人、小说家、翻译家,而且在语音学方面的研究还颇有成就。在文字学方面,就是他创造了汉字中作为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的“她”字。
一九二六年刘半农客居伦敦,可谓是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 他写出了《叫我如何不想她》,那么这个“她”究竟是谁呢?是他心目中深爱的女人吗?这个不得而知,也许是,也许不是,但我个人理解,诗中的“她”特指的就是我们的祖国。无论“她”是谁都不影响对这首诗歌的欣赏,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这都是一篇上乘之作。
希望我的爱好诗歌的朋友们在诗歌创作中能多出精品,也希望朋友们在诗歌欣赏中能更多地感受到诗之魅力。
2013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白玉在自己的家园预祝我的朋友们春节快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