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人物】陕甘宁拳王周凤鸣

手机日志



清末民初,在庄浪县北山十八庄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写得好来蒲友桐,打得好来周凤鸣,财主老爷李宇文,富贵荣华杨万荣,大名孝子杨浩雄。”

 

周凤鸣,乳收万,讳凤鸣,生于光绪五年(1879),终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享年四旬有九,祖籍柳梁乡周蒲村(周家山人)。父讳安德,世代耕读传家。十四岁闯游江湖,二十六岁时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黎家磨村,一日开荒三亩有余,开荒田四十余亩,自此迁徙定居。子孙繁衍,今有一百二十家之众。成当地一名望显赫之族。

 

  周凤鸣自幼家寒,酷爱武术,念过几年私塾,后边放羊边练功。为了练功,他常常生食黑红蚂蚁,青蛙毒蛇等。每当毒性发作,痛痒难忍时,他便故意挑衅骂人,引庄族邻村百姓群体痛打,周凤鸣爬地左右翻滚,接受饱打,别人越打他越觉痛快,随后站起作揖感谢,众人始奇而笑,久而久之,便习以为常,若听周凤鸣咒骂叫喊,皆蜂拥而至,痛打以助其功。

 

  十四岁那年,家里的一头牛受惊狂跑,周凤鸣追赶抓住,只一拳打断了数根牛筋骨,牛随之倒地而亡。父亲知道后,用牛皮鞭子痛打,凤鸣哭告说:“不要打我,我给你挣钱赔上。”事后出走,偷借邻村村民粮食,上集卖钱,然后打造购买兵器出走。不到一月,拉一黄牛,并银钱若干,奉于父,并还清所借粮食,数日之后辞别故乡。云游各地,闯荡江湖。

 

  凤鸣自十几岁常和乡党每年下陕西割麦挣钱。他割麦从不磨镰,每年回家,要经华亭刘家店子,孟家台,翻烟筒眼罐罐才能到庄浪。那时,社会动荡,土匪成群结队,常潜伏在森林里打劫过往之人。有一年大家从陕西割麦回家,到孟家台子后,便不敢向前走。这时,周凤鸣一马当先,独自向烟筒眼罐罐进发。半天过去了,大伙不见凤鸣归来。以为一定是被土匪打劫了。几十人硬着头皮向前走去,一到林中,只见横七竖八躺着许多土匪,凤鸣正在树下休息。众人高呼庆贺,顺利过烟筒眼罐罐。从此以后,土匪听见周凤鸣之声,只有丧胆逃命,此路基本畅通。

 

过去甘省麦客去陕西割麦,有时有势力者故意压低价格,谁若多出价就打谁,这样就引起打群架的现象,当时叫打厂。有一年,陕西人又压低割麦价格,街道上麦客近千人,谁也不敢发言,有还价者就被打倒,已打断了数条扁担。这时,周凤鸣再也忍耐不住了,只见他大吼一声,夺过陕西人的扁担,左打右挑,上打下倒,如入无人之地。霎时从上街打到下街,陕西厂霸倒的倒跑的跑,麦客呐喊助威,陕西人只好按甘省人说的定割麦价格。从此,凡到陕西割麦子的麦客,只要说是周凤鸣的同乡,店主都不敢收店钱。
 


后来,周凤鸣在岐山县打擂台,至今立有周凤鸣碑。周凤鸣成为陕甘两省传奇人物,他的故事家喻户晓。

 

  民国年间,张邦统坐镇平凉。有外省来的师徒二人,自恃武艺高强,横行无忌,自称天下无敌,先后打死打伤许多人。张邦统听后大为震惊,张贴出布告说,能胜此二人者,以团长赏之。凤鸣见布告后,访得二人住处,是时正当中午,只见桌子上放着120斤重的铁鞭。凤鸣装作乞丐,走到铁鞭前边称赞边抓摸,师徒二人以凤鸣为讨饭人,心无提防。这时,只见凤鸣拿起铁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结果了两人性命。然后拿鞭见张邦统。张大喜,以团长授之,凤鸣于是协助和指挥张邦统部下的教头警军,有力的打击了长期盘踞在平凉、固原、华亭、宝鸡、陇县关山一带成群结队的土匪,使土匪闻风丧胆,狼狈逃窜。使诸路畅通无阻,百姓称快。大大保障了当时的社会治安,大侠之风,不数月,凤鸣觉不自在,便告辞而去。

 

有一年,周凤鸣云游至兰州,有一人,身背“天下无敌”的牌子,他力大无穷,和人交手,只要一抱一扔,对手便被摔死。他已在兰州称霸多时。凤鸣闻之,亲访此人。见面做揖请教:“师傅,软来还是硬来呢?”此人云:“随便。”此人惯例,见人只抱,摔在地下,便以为万事大吉。凤鸣从之,此人抱了三抱没有抱起。随后,凤鸣只一脚就踢断了此人的腿。自此大侠之名传遍陇上。

 

明国年间,当地许多穷人断粮,难以生存。今杨河乡张塬村有一富户,人们唤作王业粮。有粮食发霉了就是不借给穷人。周凤鸣多次上门为民求命,自己愿做担保人,王业粮还是不肯给穷人借粮,无奈,周凤鸣便领人上门开仓放粮救民,事后,他给王业粮赔情道歉,自己替百姓还了粮,这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后来,周凤鸣在宝鸡警备局再三邀请下,当教练数年。民国十七年,在与当地回民的冲突中,因中计遭枪击而卒,终年49岁。

 

周凤鸣不但是一位除恶扬善的大侠、教练、拳王。而且还是一位道德高尚,慈悲善良,济困扶危的大善人。他视功名如粪土,爱民如父子,常常济困扶危。每当回归故里,敬老爱幼,谈笑风生。帮老太太妇人纺线锄田。地震了,跑遍邻近村庄救人。他的传奇故事遍布陕甘宁几省,他的事迹多得说也说不完。

周凤鸣的徒弟很多,邻近各地,数省都有。周前武(县水利局职工)是族内传承人;万泉乡邵坪村邵银是最有名的徒弟;现在平凉工作的庄浪李堡村李正虎,是周凤鸣少林拳的传承人。

 

作者:蒲占学(庄浪县柳梁学区退休教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