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心如割

个人日记

    那一天老同学们聚会,叙旧自是题中之义。中学毕业都快五十年了,说来说去大都是些老话题。
    可这次一位女同学谈及的事情却让我很难过。她说到文革时期批斗我们班的数学女老师王翠:几个学生在一张课桌上放了四只墨水瓶,在墨水瓶上面再放上一只方凳,然后让王老师站上去。
    王老师那时还不到三十岁,是从北京分配到王风矿教学的。她单薄的身材瘦小的脸儿,平时看上去就弱不禁风。这下子让她杂耍般的站在那叠着的桌子凳子上 ,简直是要了她的命。
    可怜的王老师战战兢兢,脸色绝望的苍白,浑身不住的打哆嗦。这时有一位女生康琴,一脚揣在王老师身上,并大声训斥:“ 你这封资修的大小姐,整天用资产阶级的思想毒害我们,这时还装什么蒜!”
     那天我没有在场,所以这一幕我没有见过。虽然知道王翠老师被有的同学批斗过,但具体的情形却一直不甚清楚。或许是那时我太小了才十一二岁,傻呼呼地还不开窍。
    半个世记后的现在我详细的知道了,为此很震惊很难过!
    康琴当年在班上很一般,学习成绩或者是在同学们中的威信哪哪都很不起眼。王老师对她不曾垂青,但也绝对没有歧视另待。她干嘛那么恶毒,如此狠心的对待自己天天见面的老师!
    王老师那一次回家就病倒了,此生再也没有上过讲台。
    康琴不到三十岁就“作”死了,我为此还写了一篇《早逝的康琴》纪念她。如果早知道当年她的这件事,或许我的那篇文章就要重写。性格就是命运,我现在才明白,康琴的命运是早已注定的了。
    康琴固然可恶可恨,这也是因为有了文革这个大环境,不然她也不会这样子对待老师。换句话说,康琴即使是个有潜质的演员,没有文革这个舞台,她也演不了这场闹剧。她那时读初中一年级,无论如何也是个孩子。
    所以,最最可恨的还是文革那场浩劫。十年啊,它作践了多少纯洁的心,吞噬了多少无辜的人!
    文革前不久,有一家上海人来到了王风矿工作。男主人叫魏鸿仁,到子弟校当老师,教过我们一门《动物学》。他白白净净典型南方人的样子,在讲台上“猫喽兔喽”的讲课。我们顽皮,在课后学他的样子说话,还调侃他的名字是“魏红人”。
     他妻子姓范,在矿医院是外科大夫。他们夫妻有两个女儿,岳母也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这一家五口住在我们家的工房后面,公用的水管就在他们那一排的排头。我要经常去那里洗衣和挑水,因此也时常看见那位上海老太。
    说老太就是个称呼,其实魏老师的岳母一点也不老。她五十多岁吧,人不胖不瘦,头发挽在后面一丝不乱。随身衣服上配一件马甲,看上去时尚、利索和养眼。这幅仪容这些衣着,在王风矿一群穿着打扮很不讲究的当地女人中,要说是鹤立鸡群也不算过。
     来句时髦的的现代话罢,老太那时就是王风矿家属区里的一道风景线。我那时年纪小,甚至都不敢和那老太随便说话,总觉的人家高不可攀。
    尽管我是这样想,但那老太却丝毫也不拿派做作。她不管见了谁也是满脸笑容的打招呼,一口吴侬软语很好听。她每天出出进进的操持家务,和我们一样的在水龙头前洗菜洗衣。并且主动的给邻居们介绍如何烧菜如何做饭,热情和蔼和气可亲。
     这些老邻居们先前还你长我短的闹点儿小纠纷,自从这老太来了,大家说:“看人家大上海人来咱们这小地方还那么开心呢,给谁都和和气气的,咱们也好好过吧!”如此一来,邻里们反而更相处的好。
    因为年龄和居住的距离我和老太没有怎么交流过,但我不久就对她消除了成见,而且颇为好感,远远看见就喜欢。
    可是不久文革开始,家属们也有人开始造反,天知道她们懂得什么文化革命不革命!一天她们把魏老师的岳母抓去关在一间小黑屋子里,也不知用了什么残酷的手段,一顿就给整死了!
    得知老太无辜惨死,我的心情简直不知道怎么形容。那么好的老人犯了什么罪?或者是她出身不好吧?不然还能有什么莫须有的罪名可加?是谁能如此这般下的去手,把活生生的人瞬间就变成一具尸体?
    后来我一想起那老太就心头战栗,一个生命不明不白说没就没了,她是受了怎样的折磨才死去?!再后来我更多的是替范大夫难过,老人已经含冤而逝没有了意识,可作为女儿,心头的痛楚可想而知,那种煎熬怎么受得了!
    到文革后期,一个当时在居委会的造反头目自杀了。那个女人我自然也见过,她黑黑的脸不苟言笑,阴森森的眼神让人就想离她远一点。我还真的没有见过女人能有那样的一张面孔。
    如果形容上海老太是一片阳光,这女人就是一地严霜。
    文革就是严酷的冬三月,寒风凛冽,霜雪当头。
    我觉的那老太一定是她带头打死的。虽然没有根据,但这感觉大约不会错。老太固然死的可怜,但害人者的日子想来也不好过。不是夜夜梦中被冤魂纠缠,那女人怎地也会去寻死?
    这女人自尽,康琴不到三十岁也死了,二人都未能善终。天道往还,这是否就是恶有恶报?
    事情过去半个世纪了,五十年的岁月可以冲淡许多事情。可是,每当想起羸弱的王老师受到的粗暴待遇,想起那可亲的老太之死,我依然寸心如割。

  
      









文章评论

中庭栀子

康琴的命运,可见我的日志《早逝的康琴》。

静静的荷花(hg)

先去看看《早逝的康琴》,栀子:我虽来你空间不勤快,但喜欢你写的文章,朴素的文笔中我可以感觉到你的聪慧善良,也喜欢你真诚直率的性格,甚至喜欢上文章中描写的[em]e112[/em] 你那和谐融融的家族氛围[em]e112[/em]

东篱把酒

尽管我出生的时候,文革已经结束了,但是我听祖父母、父母亲讲述过他们遭受过的非人的凌辱和折磨,长大后看过不少相关题材的书籍,提起这段历史就会心如刀割,为那些冤死的志士仁人、科技文艺工作者和坚持真理的人而痛心惋惜。政治一旦失去法律的约束,人性一旦失去道德的约束,都会演变成悲剧。

静静的荷花(hg)

无论是因为年少无知幼稚鲁莽,还是什么历史原因,学生都不该对自己的老师不言不敬,看了这个故事,我更相信世间一切都是天道往返,因果有报的……

秋天来了.

读了这篇日志,心情很沉重,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不禁想起我身边早逝的亲朋…

清风明月

难得今天还有人跟我一样,记得那场浩劫。要说拿上舞台的话,那是野心家的舞台,是诚实人的绞架。是信仰的炼狱。

寒梅傲雪

姐姐,我只记得我那时候是七,八岁要批斗的用毛笔字写的,什么打倒地主之类的言语,我佩服姐姐的记忆力

烟雨一舟

看了妹妹的文章,心情很沉重,好像又回到了“文革”的年代,看到了那血淋淋的迫害,让人不寒而栗。妹妹讲述的两件事,在那个非常时期是见怪不怪。如果说康琴当年还是一个孩子,可以原谅的话,但那位居委会的造反派头头则是罪不可赦,死有余辜。从妹妹写的文章,可以看出妹妹是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人,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绣娘

文化大革命,真的是一场浩劫。我小时候最深的记忆就是,在我家房后院子里,会传出鞭子抽打的声音,爸妈都屏住呼吸不敢大声说话[em]e127[/em][em]e127[/em]

◆秋葉◇

读了,关于文革,有好多话要说,可是我什么都不说。只是栀子的文章我是认真的读了。

宝宝狐狐

我认为将心比心是一句空话,有些人的心里想法是我们所无法理解的,因为人与人不同

心安理得

姐是个善良的人,认识姐,真荣幸[em]e16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