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经人走出清真寺,走向了社会,越走越远,没再回家乡也没再回国

个人日记

2014-12-17
***************************************



念经不深思,正信不入心

《古兰经》
:“你们是读经的人,怎么劝人为善,而忘却自身呢?难道你们不了解吗?”(2:44)

《古兰经》
:“有人在边缘上崇拜真主,若获福利,他就安然享受;若遭祸害,他就轻率背叛。他将丧失今世和后世,这是明显的亏折。”(22:11)

他有个耀眼的经名——夏慕斯丁(教门的太阳)。遗憾的是,这颗从乡村清真寺里走进都市的“太阳”过早的失去了他的光芒,甚至都还没发出光和热就黯淡而陨落了。

他的家乡教门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时局动荡,万众拥戴的领袖便应运而出;社会安定,著述立说的阿訇会适时而生。民众爱教、护教已成传统,其志不可夺。因此,无论满清祸教、日寇侵犯,还是国共内战、文革动乱,传习经典都未曾停止。即便遭压不能于寺中公然教习,阿訇也会在民众掩护下秘密讲授。

文革刚一结束,等不得中央文件下达恢复宗教活动,村里的清真寺便公开招生念经了。折腾了十多年,时不我待啊!他正是这时入寺念经学教门。天资聪颖,加上勤奋,几年后,他很快在同学们中脱颖而出,成为四方乡邻的骄傲。

如果他继续在寺里学习,或者去其他地方的清真寺学习,日后,或许会成为一名很有“尔林”的开学阿訇。但许多事物往往没有如果,他在定然的路上前行。有一家穆斯林学校也开始招生了,他参加了考试,结果可想而知,头名状元郎。虽说同是念经,但学校不比寺里。寺里阿訇不仅说教,更重要的是身教,加上寺里乡老们的关心、关注,年轻的念经人自然要学啥、做啥、象啥。学校则开放、进步了许多,言传的老师水平胜过寺里阿訇,身教则差了不少,更缺了乡老们的督促。于是乎,没过多久,从晨礼拜开始放假。习以为常后,轮到删除宵礼拜。感觉少了礼拜,却多了自由,并且没发生任何不测,违反教门的胆也随之大了。更可怕的是,不知从哪里接受了什么新思想,居然发现了《古兰经》的某章某节是愚昧、落后的。他的信仰发生了严重的偏差,信息传回到村里,乡亲们视为村中耻辱,念经人中的叛逆。迫于压力,他未敢再回家乡,自我放逐,逍遥在外。

后来,凭借成绩优异,加上人脉关系,他谋得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天随他愿,还收获了一份爱情。为娶妻成家,他远走国外赚外汇。每次攒钱到一定数目后,便汇给未婚妻用以安排婚房、婚事。

在异国两年多的辛苦还有一天就将结束,幸福仿佛就在眼前了。驾车技术平平的他却要过最后一把开车瘾,接过了司机手中的方向盘,不幸瞬间发生了。

这个年轻的念经人,走出清真寺,走向了社会,越走越远。他没再回过家乡,也没能再回国,他长眠在了异国,将教训留给了我们。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