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图报,不以善小而不为

个人日记

2014-12-21

《古兰经》
:“故你们当记忆我,我就记忆你们;你们当感谢我,不要辜负我。”(2:153)

《古兰经》
:“真主喜爱他们,他们也喜爱真主。”(5:54)

他是一个来自农村的青年,准确地说,刚来到城市时,还是个少年。

初中毕业的他辍学后来到邻近的大都市,想找份工作谋生。城市虽大,举目无亲;都市繁华,无处安身。他找到了清真寺,尽管这时的他清真言都还不会,也不懂,但还知道自己是个回回。他的家乡也有寺,有一个“了事”的年迈的阿訇。

都市的清真寺里有个点心作坊,阿訇和老师傅看到这个少年的窘况,动了恻隐之心,于是留他在寺跟点心师傅学徒。

少年勤快、忠厚,深得大伙喜欢。不仅手艺学得认真,还总是主动给寺里干活。由于吃住在寺,他忙完工作后,也喜欢听阿訇、乡老们讲教门事。渐渐地,他学会也领会了清真言——认主独一,由认主到拜主,他将学手艺的认真劲用在了信仰的学习上,几年后,他已成为一位虔诚的穆斯林青年了。

他开始为家乡的教门忧虑了,为什么伊斯兰这么好,可村里的老阿訇从来不讲呢?村里那么多男女老少啥都不懂,多可惜!于是,他向阿訇请教该如何改变、改善家乡的教门?“安排好老阿訇的生活,再请一位热心宣教的青年阿訇。”“就这么办!”
他立刻开始了向乡亲们的游说工作,在争取到了足够的支持后,一位圪垱店阿校毕业的优秀学生到了他的家乡。年轻阿訇果然投入,从儿童抓起,办周日、寒暑假班,几十个孩子开始了启蒙教育。妇女们被动员起来了,老人们也坐不住了,一个教门沉寂了几十年的村庄又重新被激活了。随着教门的日益深入,“精灵们”开始了行动,阿訇受到了黑暗势力的威胁。在一个黑夜,阿訇得到了报警,匆匆逃离了清真寺。但教门的种子已经播下,乡亲们已经被唤醒。经过后来的阿訇进一步的耕耘,如今,村中的教门依然充满生机。

他的妹妹也去阿校学习,他的父母也礼拜封斋,他的孩子在穆斯林国家读大学,他的改变不仅改变他自己,也改变了一家人,改变了一个村庄。

他后来离开了清真寺,接手了一个清真饭店。当许多各行各业的精英愤青们为清真饭店卖酒、肉不干净、假清真而徒有愤怒,却又无所作为时,他经营了一家禁酒的饭店,以方便多思弟们的饮食。

他一直感恩清真寺于他的恩典,不仅谋生,更在信仰。他没有精英青年的宏大视野和抱负,也没有他们针贬一切的能力。他实在、实干,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能做的做起。做远胜于无所作为,却又喋喋不休、祥林嫂式的牢骚、批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