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打渔张引黄灌区(解说词),欢迎朋友们提出指导意见!

志史文化

 

                 杨岸  撰稿    2015.5.20

各位朋友,远道而来的客人!

    天由我带领大家去打渔张引黄灌区渠首,去参观渠首引黄闸水工建筑组群的雄奇壮观,去体验森林公园天然氧吧的清凉怡心,去领略滚滚黄河东去海的雄浑大气,去品味各色农业观光园区的时鲜果香,去回味沧海桑田、共和国黄河梦的历史深蕴与喟慨。

打渔张引黄灌区位于黄河下游右岸,是共和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由前苏联贷款和技术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我国第一个引进国际技述和标准建设的大型引黄灌区1952年开始规划,19564月动工兴建,19588月竣工落成灌区竣工范围涉及当时的惠民、昌潍两个专区的博兴广饶、利津寿光县四县和广北、五一两家大型国有农场。设计面积为320万亩;1958年在灌区设中开拓扩大,最后设计面积512万亩,竣工面积500万亩。1990年移交前打渔张灌区实际控制面积169万亩,涉及东营、滨州地区的博兴、广饶、垦利东营“三县一

打渔张引黄灌区,它在建国初大规模军垦的需要中应运而生,在大跃进的锣鼓震天中落成。它曾是中苏友好的见证和象征,也曾成为中苏关系结冰时期的批判对象。它的规划是在沿黄千年旧县老蒲台完成的,建设时却是在古老而新兴的博兴县动工的;它以黄河边上的一个小村命名,却以王旺庄百年险工为础基。打渔张灌区的兴建全过程一波三折,既有上马的轰轰烈烈,也有下马、停灌、拆分的历史悲情。近30年,打渔张灌区经历了凤凰涅磐,浴火重生。

因此,我们到打渔张会有太多的故事,到打渔张会有太多的奇闻趣事,到打渔张会有许许多多事让你感慨兴叹。下面我们将走近这一灌区的渠首,瞻观渠首风姿 ;走进历史,遐想黄河、黄河三角州、打渔张引黄灌区的风风雨雨,聆听那些又远又近的梦幻故事。

 

1、原是一片沧海,一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

  打渔张灌区,在2000年前的西汉时代,还大多是一片汪洋大海。据现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主编的新中国最权威的大型历史地理书《中国历史地图集》标示:从利津县城往南至博昌古镇(今日东营区史口)之间有一片伸入内陆的海湾,当地人俗称海套子或海袖子,阔约10公里,长约40公里,伸及今滨州市小营高新区205国道附近。史籍记载:东汉有一位著名的治黄专家叫王景,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汉明帝诏见他议修黄河,是年夏天,朝廷征调民夫数十万治河,王景亲自勘测地形,规划堤线顺势而行河,掩土以束流,从荥阳(郑州)到千乘海口(今山东利津)修筑黄河堤防千余里,第二年夏,成,从此黄河不再泛滥这就是历史上人们高度称道的黄河千乘入海的流路,这条流路使黄河稳流了八百年,史籍少见黄河泛滥的记载。当时的黄河故道约在今黄河以北老滨县城(今滨北镇)附近,入海口当在今利津县城以南,从打渔张引黄闸顺河而下约1015公里的地方,史称千乘海口。自公元 黄河由此入海,至唐景福二年(893年)黄河口西去。 800多年中,黄河在利津城以东的渤海湾边淤积出大片陆地,蓼城(汉县,约在今利津西南)以南的海湾已淤平,海岸线向利津城东北、东、东南方向推进20~25公里,形成了以老蒲台县城(今滨城区)为顶点,北迄无棣套儿河口,南至支脉河口这一片7200多平方公里的古代黄河三角州到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黄河在此区域内填海造陆500余年,填平了打渔张引黄灌区渠首上下沿黄的这一狭长的海湾。假设上溯1500年,东营、滨州两市沿黄的龙居、麻湾、乔庄、蔡寨等知名重镇及打渔张渠首上下沿黄地区想必还处在广阔的湿地或大海之中。

2、灌区前身,荒芜贫困、灾难深重

 打渔张灌区,在引黄灌溉开发以前,地广阔,西部多为风沙区,濒海则土地严重,到处是无主的荒芜之地。因此,在老蒲台县民间,有地主去洼里跑马圈地发家之说。建国初期,灌区中心地带的六户、大许一带有居民2872户,土地51973亩,每个力平均占有耕地多达41亩。但是,由于盐碱为害,收入无几,土地虽多却难以养活它的主人,人们不得不抛弃家,外出荒。这里广泛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走的光板道(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听的鸭兰叫(一种生活在盐碱芦苇地的小鸟),吃的野菜籽(主要指耐盐植物黄须菜,其菜籽俗名叫挆打),喝的是牛马尿。”

  黄三角地区,一般说是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反过来说就是半干旱大陆性气候,至到当代都山东主要的蝗源地。在很多老人的回忆里,时常发大水,也时常遇大旱,蝗虫、仔蝗(粘虫大发生的时候随风起来,蝗云蔽日不日就是赤地千里。蒲台县志有《癸未捕蝗纪实》一文,详实记载了清乾隆年间,一位叫严文典的县令督导百姓捕杀蝗虫的历史情景文中有诗说:

折柳为鞭复为帚,

掘土为穴兼为渠。

更以敝屣束长梃,

一扑一灭无完肤。

如此情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河口地区还普遍存在,历史并不久远。文中介绍官府重价购买蚂蚱蝻子,虽子少土多,不减价,居民利,踊跃搜挖,于是出现了“居人踊跃共穿掘,倏忽堆积成邱墟”的情形。文中记述的人们以柳枝作鞭,以鞋子作拍打工具,以壕沟掩埋,以官费收购蝗蝻卵子等方法,真实呈现了全民动员扑蝗减灾的情景,读来犹在眼前。最后这位县令说:

马上奔驰已百日,

儿童笑我容颜癯。

但得闾阎歌有秋,

何忧白雪盈头颅。

文章凸显了一位县令立身鞍马,历时三月,奔走于清河(今黄河)两岸,艰辛劳顿,督促灭蝗,只为百姓秋稼有收,不虑白发满头的为官情怀,十分令人赞叹。(待续1)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