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诗人境况系列之一
学习天地
近日,科幻作家刘慈欣披露,很多软件能够自动生成诗歌,模拟现代派作品几可乱真。刘的言论在网上引起了爆炸性效应,使近年来出现的写诗软件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之前媒体曾曝出,一款在线写诗软件四个月生成了55万首诗。 知名作家+高级工程师 刘慈欣的特殊身份让写诗软件被人们关注 不管你是否有文字基础,只要会操作电脑,你就能写诗。这样“只要……就……”的句式,是消费社会的一大标志,只要有需求,就有解决方案。这种“写作捷径”的故事,其实并不罕见。按照很多畅销书的说法,1天可以读懂世界史,3天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了,点击几下鼠标“作”首诗也不是什么太耸人听闻的事。然而“写诗软件”这件事从刘慈欣的嘴里说出来,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近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科学杂志《新发现》主编严锋在一则微博中提到,科幻作家刘慈欣称现在有一些软件能自动生成诗歌和小说,模拟现代派风格的作品比较像,但越是传统经典的文学就越难模仿。这则微博发出后引发网友讨论。 刘慈欣的《三体》可谓是21世纪前十年出版界最大的奇迹,在毫无宣传的情况下取得了口碑和销量的双重爆发。而鲜为人知的事,已经贵为知名作家的刘慈欣,一直没有放弃本职工作,目前依然是娘子关火电站的一名高级工程师。这样一位广受读者爱戴的作家兼浸淫科学界多年的高级工程师,如此为写诗软件“背书”,让很多文学爱好者感叹:难道抢夺诗人饭碗的“狼”真的来了? 写诗软件的流行,无疑反映了当代诗歌的式微。考察当代诗歌面临的问题,应该将诗歌放在当代文学发展的脉络上来思考。中国文学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巨大的转变,有了明显的价值分流,紧扣时代主题的线性文学发展被多元创作打破了。这个转变是商品经济意识对文化领域的冲击造成的。这一时期,中国文学首次出现了无特定潮流、无具体方向的现象,几种文学潮流并存。 大致有下面几种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的文学潮流:以政府资助和国家评奖来确定价值的主旋律文学;以圈内行家认可以及受特定读者群欢迎为标志的纯文学;以获得大众消费市场的成功为目标的消费文学。 当时的作家从时代主题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个性以及个人精神对创作起到了巨大作用。几乎每一位作家都开始表述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并在社会文化空间中发出独立的声音。 文学发展的这个趋势左右了诗歌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诗歌创作更具个性化,也出现了巨大的价值分流。1993年,诗阳通过网络发表作品,成为中国第一位网络诗人。两年后,第一份网络诗刊《橄榄树》问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肖开愚提出了中年写作的概念,王家新等提出了以个人写作为特点的诗歌创作立场。 这原本应该是诗歌的发展机遇,但是商品经济催生的消费文学逐渐腐蚀了诗歌创作。 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当时的文化体制改革,将文学刊物、出版社逐步推向市场,原则上不再依靠国家资助。从作协、文联中得到的工资以及从文学刊物、出版社中得到的稿费,已经不像过去那般丰厚。尤其与社会其他阶层相比,这点收入更是少得可怜。一些作家、诗人放弃文学创作,涌入市场大潮中淘金,还有很多人转入了消费文学的写作。 消费文学是商业化的写作,如影视编剧、纪实小说、通俗文学、广告文学等。市场化改变了很多作家、诗人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很多作品的出版命运。全面推向市场的出版界,一切以效益优先,很多纯文学的选题渐渐淡出出版选题论证会。 一切出版选题以形成热点话题、创造畅销神话为宗旨,诗歌也随之受到重大冲击。诗人首先要生存,要解决最基本的物质问题,于是诗歌的通俗化、媚俗化逐渐兴起。 一些诗人故意降低品位,创造低级趣味的东西来迎合大众的口味;还有一些诗人故意“媚雅”,故作高深以附庸风雅。他们喜欢颠倒词句,将诗歌搞得玄之又玄,让人费解。从1996年沈浩波发表《一把好乳》到2000年《下半身》创刊并形成下半身流派,中国当代诗歌彻底走入了庸俗化的发展误区。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文化传播的方式日趋多元化。尤其是网络科技的进步,让文化传承的形式出现了革命性的改变。以前的文化欣赏方式比较单一,而现在则变得异常丰富。在互联网时代,文字、图片、影视、动漫、游戏等一体多元的文化消费方式慢慢成形,给大众不断带来新鲜的刺激。当受众一次性面临如此多的文化消费产品时,最直观、体验最好的无疑会第一时间获得受众的喜爱。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读者也出现了明显的价值分流。这时候的中国读者摆脱了时代主题的限制与束缚,读书成了纯个性化的行为。读书的价值取向变成求知、消遣、娱乐,精英阅读逐渐向大众阅读过度。阅读变成个性化的休闲之后,读者更倾向于阅读有趣味的书籍,如小说等故事性很强的书,对诗歌等纯文学领域的书籍渐渐失去兴趣。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读者群体集中在城市中,而城市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生活环境的改变让读书变得更为功利化、粗浅化。在这种生存环境与生活状态下,只能流行快餐式阅读。 从当前的出版格局可以看出,销路较好的书要么是童书,要么是工具性强的书。文学类的书整体处于萎靡状态,诗歌已经完全失去地位。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读书并不单纯是为了个人,而是背着时代的责任。当时的时代主题左右着个人的读书价值取向。如,“五四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的主题是“反帝反封建”,抗战时期是“民族救亡”,五六十年代是“阶级斗争”等。在这些时代,阅读有着很高的时代使命意识。从当时流行的书籍可以看出这种趋势,如抗战时期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建国后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随着民众消费需求的改变,文化消费变得通俗化、简单化。这个趋势对纯文学是个巨大的冲击,而诗歌受影响最大。新世纪以来,诗歌顺应时代,逐渐庸俗化、简单化,向大众文化靠拢。陈思和先生认为,这种趋势让中国当代作家的整体创作水平出现明显的下滑。诗歌的通俗化、简单化也降低了读者的欣赏水平。当代读者对诗歌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格式上,只要写得像诗,仿佛就是诗。于是,羊羔体大行其道。 中国读者只懂诗歌的形式而不懂欣赏诗歌的内容,于是写诗软件便获得了登堂入室的机会。用写诗软件写出来的诗,格式完全按照诗歌的形式来,但内容上词句胡乱搭配,几乎没多少内涵。这样的东西在中国读者眼中已经算是诗了,欣赏能力之低真是可悲可叹。正是这个多元的大众娱乐时代,让读者远离了纯文学,远离了诗歌,远离了雅文化。而写诗软件是大众娱乐精神送给读者的最具讽刺意味的礼物。 体说到新近火热的写诗软件,则又是另一番景象。写诗软件反映的只是程序员对诗歌的理解,本来是个人行为。但是,有媒体曝出,有些写诗软件设置程序时,涉嫌抄袭别人的诗歌。即便是没有抄袭,软件的运行也是机械地复制与模仿的过程。毫无疑问,写诗软件是诗歌创新的大敌。而这种软件的问世也反映出,中国诗人严重缺乏创新,给了机器复制、模仿的机会。机器创作的诗歌可以以假乱真,足以说明诗歌写作、欣赏已经僵化到让人难以原谅的地步了。 当代诗歌创作之所以走到这步田地,核心的问题是与传统诗歌创作完全割裂了。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产生了无数优秀的诗人,留下了无数优秀的诗篇。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国诗歌在唐宋时期达到历史高峰,而唐诗宋词无不是格律严格的文学形式。在传统格律的要求下,经过慎重的推敲,将合适的字恰到好处地用到某处才能写出绝妙的诗词。 然而,五四以来,将传统的格律看作是对诗歌的束缚,宣扬自由写诗。其实这是对传统诗歌的背离。对五四时期的一代诗人来说,他们有良好的旧学修养。在此基础上写新诗,能够把握诗歌的灵魂。然而,在随后的战争与政治文化运动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在中国出现大断裂。随后的几代诗人,对传统的诗词几乎没有多少研究与认识。这就造成了中国当代诗人与传统文化的巨大割裂。与传统割裂,何来创新?。 丢失了传统是当前诗歌创新面临的最大困境。当前的时代是传统社会的延续,所有的创新无疑都需要从传统中吸取养分,然后再求突破。可惜的是,当代的中国诗歌几乎与传统文化割袍断义了。很多诗人大言不惭地说,当代诗歌打破了古代流传千年的中国式审美,完全可以抛弃老祖宗留下的遗产。实际上,失去传统文化依托的诗歌不可能有立足之地。失去了文化底蕴支撑,当代诗歌已经出现了创新困局,更别提超越了。 当代诗歌逐渐失去诗意,从当代的诗歌里很难读到古人诗中的意境。当代诗歌在很多诗人的刻意追求下,语言日益平面化、自由化。这种本着创新精神带来的改变陷入了极端的窘境,使诗歌越来越像平淡的流水账,成了口语化的闲言碎语。口语化带来的反讽、戏谑、独白、隐喻等戏剧化的手法,为诗歌增添了表现力,但却让诗歌陷入了云山雾绕的怪圈子,让人费解,可读性差,没有美感。 这种割裂了传统的创新只能离艺术更远,让新诗变成到处尘土飞扬的语言练兵场,而不是一片美好的诗意世界。这种对语言的践踏,对诗意的侮辱最终导致的结果将是彻底摧毁诗歌的生命力。因此,新诗要想找到突破的路径,必须回归传统,把断裂的文化层接上,否则只能在黑屋里摸索,永远都无法见到光明的彼岸。这种单纯地把诗歌与语言划等号的所谓创新该歇歇了。 诗歌创作是道与术的结合,其中诗人的情感是道,诗歌形式是术。诗歌创作中,诗人的情感是灵魂中的灵魂。写诗软件是技术层面的东西,只能模仿诗歌的形式,却无法为诗歌注入灵魂。失魂的写诗软件写出的诗歌难免落魄的命运。诗歌失去了诗意灵魂也就失去了最有血肉的情感。写诗软件的兴起反应了当代诗歌的式微。这种式微给诗歌创作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困境。 解决当代诗歌的发展困境,应该正视中国诗歌的传统,找回失去的诗意。当代诗歌面临的传统有三个:一是中国古典诗歌,二是西方现代诗,还有就是发展了近百年的新诗。当代诗人应该将这些传统融会贯通,以便找到传统诗歌创作的文化自信。在这个过程中,当代人尤其要对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抱有最基本的尊敬。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被彻底推翻和砸烂;在当代,悲剧绝对不可再演,回归传统势在必行。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传承数千年。随着诗歌从古体向近体演进,诗的格律、声韵越来越严格,而名家作品也层出不穷。重建当代诗歌的标准,一定离不开向古人学习,通过认真研究、阅读、体悟古人的作品,学习古人的创作规律与艺术规范。这个过程需要将当代文化与古典文化的裂缝粘合到一处,通过血脉融合来重拾诗意灵魂。 结合中国古典诗歌的诗性思维,可以从三个标准来规范当代诗歌。 诗歌首先要有意境。意境理论自古就有,唐宋诗词无不强调意境的重要性。在相当长时间里,有无意境是评价诗歌好坏的重要标准。发展到清代,意境甚至成了诗歌最为重要的评价标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意境视为诗歌的最高境界。意境早已不是当代诗歌的唯一评价标准,但重建当代诗歌的标准理应重提意境的重要性。 诗歌被誉为文学中的文学,是文学的最高形式,因此 诗歌的第二个标准应该是语言艺术。语言乏味、结构混乱、语法不通的诗歌,绝对不可能为众人喜爱。写诗需要“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锤炼语言的精神。当代诗歌到底要遵循什么样的语言标准,如何来评价,这些问题至今没在华语圈达成共识。正是这种共识的缺乏导致诗歌创作逐渐忽视了语言的美感,陷入了为创新而创新的怪圈。 还有一个标准是形象传神。中国古代的诗歌讲究的是画面感,创作出传神的形象,如“诗中有画”的境界。西方诗歌也强调形象思维,通过诗歌表达的意境达到传神的高度。 这三个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得出的标准是最为基础的,也是诗歌一定要具备的标准。用写诗软件生成的诗歌没有意境、语言混乱、无法形象传神。毫不客气地说,这些不过是文字垃圾,根本不是诗歌。那些沉迷于这些文字垃圾的人理应醒醒了。 写诗软件流行折射了当代诗歌的发展困境。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回归传统,用古典诗歌的通用标准来规范与规约当前的诗歌创作。
这个产量意味着写诗软件在大众中的很受欢迎。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历史上出过那么多优秀的诗人,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遗憾的是,在这样有着悠久是个传统的国度里,写诗软件这种产物居然大有市场。这是为什么呢?
商业大潮来袭 当代诗人抛弃了诗歌
文学价值分流 诗歌创作个性化
消费文学兴起 诗歌创作陷入庸俗
大众娱乐时代 读者远离了雅文化
阅读成个性化休闲 诗歌逐渐失宠
大众娱乐多元 读者诗歌欣赏水平降低
传统文化断层 新诗创新难为无米炊
割裂传统无创新 给写诗软件可乘之机
当代诗歌远离艺术 堕落为文字垃圾
04 重建创作标准 回归传统为诗歌招魂
重视中国传统 粘合文化裂缝
意境、语言与形象 重构当代诗歌的标准
结语
文章评论
李诗诗
失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