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老的骄傲(五)聆听古韵 感受平和
个人日记
去北京邀请各位艺术家来家乡游玩的时候并不知道我们的同行队伍当中还有这样两位歌唱家——姜嘉锵、金家勤夫妇。
确定了人员,艺术家们一致表示,不能够让我们夫妻承担费用,他们一定要交费,我们夫妻只是负责帮忙设计行走路线就好了。
推辞不过,只好同意。
姜嘉锵、金家勤夫妇就这样走进了我们的故事里。
刚刚见到走下飞机的他们,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八十岁的姜老师怎么可以这么年轻这么帅?而陪伴在他身边的年过七旬的金老师怎么可以这么优雅这么美?而两人一张嘴说话,我更是惊诧,那么铿锵有力有穿透力的声音!可以想象,他们的歌声会有着怎样的魅力!
恕我孤陋寡闻,尽管对二位的名字很是不陌生,却对两位艺术家演唱的歌曲并不熟悉。只是知道,姜老师是中国古典诗词演唱第一人,是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
与见到其他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一样,满是敬畏,有些拘谨,只是礼貌地寒暄……
一直在想,人与人的遇见都是一种缘分。从未想过这一辈子还能够和如此有名望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一起共处一段时光。而客套的寒暄过后则仿佛相识了若干年,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更没有名利地位的悬殊,就像一直参与彼此生活的亲人朋友,就那么随意自然地行走在一起。
姜老师和金老师并不是很擅于表达的人,但是同行者的快乐还是很快地感染了他们,常常会听到大家的言谈中夹杂着的非常爽朗而透彻的声音,或诙谐幽默的语言,或穿透力极强的笑声。
和他们夫妻俩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总是会听到他们赞叹的语言,赞叹风景的优美,赞叹此行的快乐,赞叹孩子的懂事……
很想现场听各位艺术家唱首歌,却怯于要求。心想或许这只是我的一种奢望,能够给机会一起同游拍照就已经是给足面子了,还苛求什么呢?
而艺术家们却在兴致勃勃的时候现场组织了联欢活动。珍宝岛湿地的夕阳中,我们一家人和同行者如愿以偿听到了各位艺术家的不加任何修饰的歌声。姜老师和金老师现场即兴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声情并茂,音色清澈而柔美。
即使如此的玩玩闹闹,艺术家们在歌唱的时候也没有丝毫的戏谑,依旧是一丝不苟,如同舞台上一样,一招一式都认真而投入。
姜老师说,我把我的歌曲伴奏音乐都带来了,等有机会,我给大家唱我的歌啊!
太过期待了!
一路同行,一直在感动中度过,这些年过七旬上了年纪的老人对周遭的欣赏和热爱以及他们行走山水的热情实在是让我们这些经常抱怨生活苦累的年轻人汗颜。在虎头,一座园艺钢琴前面,金老师摆出了演唱的造型,我不失时机抓拍下来,仅看这张照片,你是否对老年也有了一种期待?
或许,老,只是岁月给我们人生经历的一个见证,我们拒绝不了外表的苍老,却可以保持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欢悦。那么,这样的老去也可以不被称为老人。
饯行晚宴上,姜老师为我们现场演唱了两首歌曲。我用我手中的单反完整地录了下来,内心激动不已: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古诗词可以这样优美地吟诵;原来,我们老祖先留下的瑰宝可以如此流传;原来,还有这样一种演唱,可以让你如此沉浸而激情四射!
很难想象如此空灵的声音出自于一位八十岁老人的口中,那么流畅自如,那么婉转飘逸,那么儒雅隽永,神韵悠长,静谧古雅,“黄钟大吕音色如馨”……
送行的时候,我对姜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能不能送我一部您的专辑?
姜老师和金老师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索要了我的地址,回到家里第一时间给我寄了过来。
金老师在给我的留言里写:回来两天了,人还沉浸在鸡西和海参崴的欢乐中,感谢你们全家人的热情周到的安排照顾,感谢鸡西我们见到的所有朋友们,今天已经交顺风快递寄去姜嘉锵古典诗词独唱集,留做纪念。
欣喜若狂。
是否会,因为姜老师的歌,我更加热爱传统文化,热爱我们祖国的古典诗词的博大精深?
聆听古韵,感受平和,在姜老师夫妇身上,我看到了老去的另一种骄傲,传承与发扬,执着与坚守。
(姜嘉锵: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声乐学会副会长……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政府津贴,任职于中央民族乐团。被誉为“中国古典诗词演唱第一人”,是当前中华民族声乐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文章评论
哦,然也。
平和,千金难买••••••
风轻云淡
好听!